登陆注册
11125000000005

第5章 赞美——令人喜悦的能力(4)

在当今这个被人称之为“人情淡漠”的社会中,赞美之辞往往会显得突兀,有时会让人不明。更甚的是别人会认为你有所企图,在这时,沉住气是最重要的,因为无人能拒绝真实的美誉。而且,我们要记住:赞美别人,无需付费,更是不能带有索求回报的心理。

雅特·鲍奇华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朋友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

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带的钱不够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是这样呀!”司机感谢完,便驾车离开了。

“你为什么会这么说?”鲍奇华不解地问。

“我想让纽约多点人情味,”朋友答道,“唯有这样,这城市才有救。”

“靠你一个人力量怎能办得到?”

“我只是起带头作用。我相信一句小小的赞美能让那位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今天载了20位乘客,他就会对这20位乘客态度和善,而这些乘客受了司机的感染,也会对周围的人和颜悦色。这样算来,我的好意可间接传达给1000多人,不错吧?”

“但你怎能希望计程车司机会照你的想法做呢?”“我并没有希望他,”朋友回答,“我知道这种作法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尽量多对人和气,多赞美他人,即使一天的成功率只有30%,但仍可连带影响到3000人之多。”

“我承认这套理论很中听,但能有几分实际效果呢?”

“就算没效果我也毫无损失呀!开口称赞那司机花不了我几秒钟,他也不会少收几块小费。如果那人无动于衷,那也无妨,明天我还可以去称赞另一个计程车司机呀!”

“我看你脑袋有点天真病了。”

“从这就可看出你越来越冷漠了。我曾调查过邮局的员工,他们最感沮丧的除了薪水微薄外,另外就是欠缺别人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但他们的服务真的很差劲呀!”

“那是因为他们觉得没人在意他们的服务质量。我们为何不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呢?”

他们边走边聊时途经一个建筑工地,他们有5个工人正在一旁吃午餐。朋友停下脚步,“这栋大楼盖得真好,你们的工作一定很危险辛苦吧?”

那群工人带着狐疑的眼光望着这位朋友。

“工程何时完工?”朋友继续问道。

“6个月。”一个工人低应了一声。

“这么出色的成绩,你们一定很引以为荣。”

离开工地后,朋友对鲍奇华说:“这些人也许会因我这一句话而更起劲地工作,这对所有的人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但光靠你一个人有什么用呢?”

“我常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泄气,让这个社会更有情原本就不是简单的事,我能影响一个就一个,能两个就两个……”

“刚才走过的女子姿色平庸,你还对她微笑?”鲍奇华插嘴问道。

“是呀!我知道,”他答道,“如果她是个老师,我想今天上她课的人一定如沐春风。”

适时地赞美别人,是送给他最好的礼物,因为你传递给他拿你的信任和一种美好的情感。

夸奖一个人比批评一个人更容易被对方接受,以人本身来讲,亦是乐于被称道,反感别人的评议和责备。

林肯应付人很成功,他最喜欢的格言是:“不要评议人,免得为人所评议”。林肯不轻易批评别人,即使他有批评别人的充分理由。

批评有时是无用的,因为它使人取夺势,并常使他竭力为自己辩护,反唇回击批评者的弱点。中国有句古话:“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适当地借用过来,说明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要慎重,自己是不完善的,应从严于律己做起,无须咄咄逼人,挑人家的刺。批评是会伤害一个人的宝贵的自尊心,伤害他的情感,并且使他灰心,必然激起他的反抗。

“人性中至深的本质就是渴求被人所重视。”人们对自重感的渴求远胜于食物和金钱。谁偶有能力满足这种内心饥饿的人的需要,谁就可以将他握在掌心,任你驱使。这个欲望激励林肯研读法律,当上美国总统;这个欲望激励狄更斯写出他不朽的小说;也是这个欲望使洛克菲勒赚到了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自重感激励许多人成名,而名人仍为自重感挣扎着。历史上布满了这样的有趣的例证:华盛顿更愿意被称为“至高无上的美国总统”;哥伦布请求得到“海洋大将印度总督”的头衔;加撒林拒绝拆阅没有称她“女皇陛下”的信件。试想,前给他人真诚的赞许和鼓励,你我将成就什么奇迹呢?

卡耐基在“成功之路”的书中推崇过两个人:斯瓦伯和爱默生。他二人都善于赞许和鼓励别人。斯瓦伯在钢铁制造业取得成功,他说:“世界上最易抹杀一个人志向的,就是他上司的批评。我向来不批评任何人,我急于称赞,迟于找错。在我一生的广泛交往中,我还没找到一个人,无论如何伟大,地位如何高,在被赞许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做得更好、更努力的。”如果你想支配一个小孩,那么你就称他是“自立的男子汉”,在他拒绝吃早点时,你就鼓励他自己动手做一顿早饭,保准让他吃得津津有味。

爱默生说:“凡我所遇见的人,都在若干地方胜过我。在那若干地方,我跟他学。”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看一个人,要“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要从一个方面去评价或抓住一点不放,这样我们会从每个人身上发现优点或值得学习的东西。我们对这些优点予以真诚的赞许和称道,以使我们的赞赏与谄媚截然分开。

诚然,加薪或发放奖金可以提高他人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但人们心中所想却是:“这是我工作努力应得的。”而他一时的加倍努力只不过是不意思懈怠而为之。但是,一句肯定、赞美的话却可以激发他们十足的干劲并经久不衰,因为他认为这是他在证明自己。

一个付费而没有显著效果,一个分文未擉,却效果显著。你更愿意使用哪一种呢?

九、赞美能帮助自己的贵人

“贵人”就是能为自己提供帮助的人。而大部分人认为“贵人”是能提拔自己的人,能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解决困境的人。在聪明人的眼里,这种贵人是属于“显性的贵人”,还有一种“隐性的贵人”,也就是并不能对你有实际的帮助,但却在适当时机点破你、鼓舞你,让你彻悟而再生勇气的人。

“贵人”是由互动关系所形成的,具体言之则是:

1.你待人若显得谦恭有礼,别人自然乐意帮助你,这个人就是你的贵人。

2.若让上司觉得你努力上进,上司自然乐意栽培你、提拔你,这个上司就是你的贵人。

3.你若显得忠诚值得信赖,别人自然敢托以重任,这个人就是你的贵人。

4.你若做出事事为人着想的样子,不伤害他人,别人自然愿意助你一臂之力,这个人也是你贵人。

“贵人”不是自己来的,而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聪明的人平时就注意努力朝“创造贵人”的方向改变自己,当行经生命的幽谷时,就能“逢凶化吉”,而不至孤立无援。

对上班族而言,上司是最主要的“潜在贵人”,那么如何把上司造就为你的贵人呢?聪慧大师认为:在众多手法中,赞美是最有效的捷径。

“赞美”的赞与被赞是人性上的一种需要。

任何人都需要被肯定,小孩子被称赞“很聪明”、“很乖”,他便高兴,女孩子被称赞“美丽大方”,她便高兴,成年人被称赞“能力好”,他便高兴……

一般的“肯定”多用在同级别、层次的同事、朋友之间及纵向主管属下之间,但事实上,主管也需要属下的“肯定”,为他的领导寻找基础及“安全感”,如果他听不到“肯定”的声音,便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也就因为如此,所以才有“马屁精”的出现;有“需要”就会有“供给”,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而“需要者”在获得满足后给予“供给者”回馈更是人之常情。因此,对“赞美”感到“厌恶”就大可不必了。有人靠实力求生存,有人靠“赞美”赚口饭吃,会赞美的人永远会赞,不会赞美的人怎么也不会去赞美。

“赞美”有其必要及作用,那么该如何“赞”才能“恰到好处”?

“条条大道能罗马”不过——让对方感到受尊重、受肯定,感到高兴就对了。

言语上的“赞美”最普遍,但要注意称赞对象,有人就不吃这一套,也有人不喜欢过度露骨的奉承,因为没有人喜欢被别人看出自己是个“爱听马屁话”的人。不过无论如何,一两句“赞美”也是值得说的,这也是一种属于“礼貌”的“场面话”。

行动上的“赞美”最好,不露痕迹,赞者与被赞者双方都自在,而且更能显出“真诚”。

借别的人的嘴去赞第三者,无疑是更高级赞美术。

把这种原理引用到赞美人的技术上,最高明的赞美,往往正是通过间接途径赞,才能赞到点上!

李明是公司某个部门的第二层次行政人员,相当于一个主任。此人是一个很有水平的交际高手。跟上一层的同事都发展出特别好的关系。他要赞美的对象当然是他的“贵人”,也就是他的老板,因为他的老板主管他的部门,对他操升迁之大权。

只不过他不常常直接赞美,而是间接通过别人去做。在他老板的那些同级而且对他老板友善的主管面前,李明常常有意无意地称赞他的老板。如果有机会和大老板说话,他更不会放过有意无意表示他很钦佩老板的英明领导的机会。这些话结果自然有许多传到他老板耳朵里。

如果你是他的老板,知道手下常在背后赞扬你、佩服你,相信“很难不受感动”。这样听来的赞美,比直接的赞美受用得多!

人判断别人的好意,一定会先怀疑这好意后面是不是有什么动机。如果有人直接对你赞美,你会想到这“不过是马屁”,拍者这样拍的作用也不过是希望有回报。可是从传闻听到赞美,就有误导的作用了。这样得来的信息便似乎可信得多了。

直接的赞美像“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尽管卖花赞花香也会有效(所以才有广告这样的东西),但有效的广告一如有效的赞美,必须“言中有物”,能令听者信服才生效。

同类推荐
  •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举手拱足、一言一行、接人待物、饮食起居……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却影响着我们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据研究发现,人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都出自于习惯。如果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希望拥有幸福与成功的人生,就应该尝试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改变我们的习惯,让健康、积极的习惯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 愈放下愈自在

    愈放下愈自在

    适度的欲望可以是生活的动力,但是过度的不满足,只会为自己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烦恼,甚至觉得痛苦。本书通过一个个经典的、富有现实意义的哲理小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真谛:愈放下,愈自在。放下看似消极,实质却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当你学会放下时,在获得心灵愉悦的同时,还能免去许多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和纷争。
  • 心理曹操

    心理曹操

    三国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是千百年来投注了中国人道德偏好,价值判断的一个心灵样本。用社会心理学的手术刀解剖三国英雄曹操,就有了此书。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三国人物文化基因与行为基因,读懂了他们,就认清了你自己,也就认清了你身边的中国人。
  • 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心态的好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不同,左右着不同的人生选择;心态修炼,创造出完美的人生结局。一个人要想幸福,必须首先培养健全的心态。心态是我们唯一能完全掌握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并且利用积极心态是决定命运的真正主人,它能够从里到外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积极的心态让人能够积极进取,创造成功;消极的心态却让人消极悲观,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 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

    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

    本书分修身、处世、持家、爱情、交友、职场、谋略七类,从“人生智慧”的角度,重新解读元曲。选入杂剧约50个,散曲14首。
热门推荐
  • “中国妈妈”启示录

    “中国妈妈”启示录

    无数人的人生经历已证明,教育是提高人们经济地位的基本方式,也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金钥匙。 本书试图站在既不完全是东方教育心理也不是彻头彻尾的西方教育理念的立场上来看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而在美国的“中国妈妈”恰恰是这两种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结合部,从美国“中国妈妈”的身上也最能反映出东西方教育方式的磨合与反差。
  • 用破一生心

    用破一生心

    一提起智慧,一谈到哲学,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柏拉图与弟子们散步其中的古希腊阳光下的花园。可是,洛阳宫长生殿的镇殿金狮子,似乎却被很多人漠视。
  • 锦绣山海间

    锦绣山海间

    历经十世重修,只为化凡为仙;炼制万千仙器,只求逆天改命。下幽冥上九天,追寻前世记忆;寻海外访大荒,能否救得爱侣?
  • 回到唐末当皇帝

    回到唐末当皇帝

    大唐盛世,如烟花灿烂,黯然落幕却悲凉凄切,帝辱臣死,巍峨殿堂,尽数飞灰烟灭……某孤身而来,却见黎民百姓竟为草中累累白骨,苍凉之处,且看某如何平军阀、斗豪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冷面总裁有点甜

    冷面总裁有点甜

    江嘉敏刚刚下飞机,就看到了父亲派过来的司机正在那里等着自己,江嘉敏毫不犹豫的就走了过去。等待她的是今晚的晚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古永恒

    上古永恒

    每个人都是这个无边世界的一部分,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世界的进程,现在时间的齿轮因为每个人的举动一步一步地前进了,最终走向上古的永恒。
  • 名门孽婚:赖上大龄剩女

    名门孽婚:赖上大龄剩女

    优质剩男顾北和大龄剩女刘雅亦,一个是冷面上司,一个是职场菜鸟。两个原本身份尴尬又很不对盘的人,前一秒还在超市里为了一包零食大打口水仗,下一秒就被人精心安排到一个桌上相亲。一场相亲,两个吃货,面对他们神一样的母亲大人,无奈走上了秘密“同居”的“不归路”……
  • 二十合集

    二十合集

    我是你无奈的选择你只想跟一个好人我为你戴上了戒指你的笑也还算逼真我是你无奈的选择却不是多么爱的人只怪他下手太残忍改变你一生
  • 雷动八荒

    雷动八荒

    他破石而出,身怀神秘雷石,手持九尺关刀,寻生母,引四方雷动,战漫天神魔!一幅九龙图录,传承万载神魔秘境,他欲揭开深埋万载的神魔之谜!看他转战蛮荒灵元,斗战五大圣殿,吞噬玄雷,强夺传承,终成一代至尊!他为爱,勇敢地行走着......
  • 大道独尊

    大道独尊

    一个梦想步入武道的少年,一颗满腔怒焰的心,一段无法停止的血腥之路……武道万千,皆通大道。道之一途,是孤独、荣耀、艰辛,还是悔恨?当手中之剑,斩下敌人头颅的那一刻起,注定他不会被命运束缚,面对自己的选择,他将逆流而上,独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