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3000000027

第27章 贤相脱脱的尴尬

文宗在位五年,1332年病死。文宗在病危时,立下诏书,传位给哥哥明宗的儿子。明宗有两个儿了,长子妥懽帖睦尔,13岁,明宗生前曾说过长子不是他生的。次子懿璘质班,当时只有7岁。文宗死后,懿璘质班即位,即宁宗。可是这位小大汗只做了53天龙椅,就病死了。随后在燕铁木儿的支持下,要立文宗的儿子燕帖古思为汗。可文宗皇后以秉承文宗的遗愿为由没有同意,主张让明宗“非己所生”的儿子,妥懽帖睦尔即位。在文宗皇后的全力支持下,燕铁木儿派人把妥懽帖睦尔从静江接到了京城。不久,燕铁木儿就病逝了。

燕铁木儿死后,1333年6月,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即位,他就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36年),也是最后一位统治中原地区的大汗,元顺帝。

顺帝统治的36年,是元朝的衰败时期。他即位时只有13岁,摆在他面前的是他的祖先们留给他的一个混乱局面:权臣擅权、吏治腐败、财政空虚、社会动荡。当然,对于一个13岁的少年来说,他这个时候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但很快顺帝就意识到了自己与燕铁木儿家族间存在分歧。燕铁木儿虽然死了,燕铁木儿家族的势力仍十分强大。顺帝表面上对燕铁木儿家族顺从,在暗中为维护自己的权力,却扶植起另一位武宗旧臣伯颜(他是蔑儿乞人,和平定南宋的大将伯颜只是同名而已),任命他为中书右丞相,加封太师、秦王。这样伯颜就成为了能和燕铁木儿家族抗衡的势力。1335年,燕铁木儿家族人密谋政变。伯颜事先得到密告,首先采取了行动,擒获并处死了密谋者,抄没了燕铁木儿家族的家产,彻底摧垮了燕铁木儿家族。就这样,伯颜的家族势力迅速膨胀,取代了燕铁木儿家族。

伯颜在面对元朝统治出现的严重动荡不安时,采取了极端的稳定方法。他推行“变乱祖宗成宪”的政策,排斥汉人、南人,加强民族压迫政策,下令停止了科举考试。对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者,他也同样排斥、打击。伯颜出身的蔑儿乞部在被成吉思汗击败后,部众大多被俘为奴。所以伯颜小时候曾为剡王彻彻秃家做奴隶。剡王彻彻秃是宪宗蒙哥的第三子玉龙答失的孙子,军功赫赫,地位显耀。伯颜当权时,每次见到剡王时仍要称呼他为“使长”。这让伯颜的心里极不舒服。他曾说:“我现在是太师,位极人臣,怎么能容忍自己的上边还有一个使长呢!”于是伯颜就向当时不过十来岁的顺帝诬陷剡王图谋不轨,要杀剡王。顺帝不允许,伯颜竟然强行传旨杀死了剡王和王子。在伯颜执政的7年时间,对元朝末年危害最大的是他滥发纸币,大肆敛财的举动。伯颜将大量钱财攫为己有,仅得赐田一项就达1万多顷。当时人说:“天下贡赋,大多都进了伯颜家。”

顺帝20岁时也意识到了伯颜对天下的危害。这个时候他重用了元代最后一位名臣脱脱。

脱脱是伯颜的侄子,自幼生长于伯颜家里,骄横一时的伯颜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会被脱脱赶下台。

脱脱对汉学有一定的认识,童年曾向浙江名儒吴直方学习。1338年,脱脱当上了御史大夫。这个时候,伯颜与顺帝的矛盾日益尖锐。脱脱就被伯颜派入内廷,监视顺帝。可没料到,在这场斗争中,脱脱站在了顺帝一边,这和他受到儒家中的忠君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脱脱入宫时,顺帝在伯颜威势面前敢怒不敢言,随时有被伯颜废掉的危险。脱脱就与他的老师吴直方商议,作出了他“大义灭亲”的计划。

1340年初,伯颜邀顺帝外出打猎。顺帝知伯颜图谋不轨,可又没有办法,正进退两难时,脱脱劝顺帝让皇太子代行。顺帝同意了脱脱的建议。有了皇太子在手中,伯颜就想趁机挟持皇太子,号召天下兵马,发动政变,废掉已经不再受控制的顺帝,拥皇太子即位。可伯颜万没料到,自己刚走出京城,脱脱就抢先发难了。脱脱先把大都内伯颜的亲信全部逮捕,马上连夜派人把皇太子接回了都城,用顺帝的名义下诏,宣布了伯颜的种种罪状,将这位叔叔贬到了河南。伯颜接到诏书后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赶回都城,被脱脱在城楼上奚落一番后,只好南下。伯颜没走多远,又接到了朝廷的诏书,将他贬到了更远的广东省。在郁愤交加中,伯颜刚走到江西,就被毒死了。

伯颜死后,脱脱取代了伯颜在朝中的位置。1341年,顺帝开始起用脱脱当政,改元至正,希望能使元朝中兴。脱脱在这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开始施行他的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脱脱更化”,可见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的。脱脱的改革内容主要是:首先,为取得儒士的支持,恢复了被伯颜废除的科举制,置宣文阁,恢复太庙的祭祀。跟着脱脱开始平反昭雪一批冤案,这就使得满朝惊恐不安的人心得到了稳定,进而得到了众多朝臣的支持。对待百姓,脱脱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种税收,放宽了对汉人、南人的政策。这样就在一定条件下缓解了阶级矛盾。

脱脱的“更化”不只表现在政治上,也体现在文化上。正是在这一时期,元人完成了对前代历史的编修工作。在脱脱的主持下,编成了宋、辽、金三史。自元朝建立以后,宋、辽、金代历史的编修就一直因以谁为正统这一点而争持不下。脱脱用汉族史学家欧阳玄,畏兀儿族人廉惠山海牙、沙剌班,唐兀人余阙,蒙古人泰不花等人一起修史,并决定宋、辽、金三朝全为正统,结束了这长达几十年的争论,且开创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

正是“久乱思治”,脱脱在四年多时间里,由于改革得当,使元朝末年的昏暗政治一度转为清明,取得了可人的成就。而就在元朝渐显中兴局面的时候,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了。这以后的5年,顺帝亲政,也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元朝积弊过深,加上灾荒频繁,导致国库吃紧。1349年,脱脱被再次起用时,他错误地更改钞法,印行至正交钞,使货币大量贬值,最终让自己陷入了尴尬局面。后来,黄河泛滥,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1352年,脱脱率元军百万攻击元末各地方农民起义势力。就在他的军事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时,多疑的元顺帝接受了脱脱朝中政敌对他的弹劾,将脱脱流放到了云南。1355年脱脱被人毒害。

脱脱一死,元朝的灭亡也就成为了定局。

点评

有时也可以半开玩笑地说,蒙古人的政权,是被蒙古人所喜爱的酒灭亡的。

大汗窝阔台喜欢喝酒。他是蒙古的第二位君主,肩负着进一步开疆拓土与完善帝国制度的任务。可这些他都只完成了一部分,就在吃着野味,抱着酒坛子的时候死去了。他的猝死不仅挽救了欧洲,也带来了蒙古帝国诸多的继承问题。终于到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相互争夺汗位的时候,造成了蒙古帝国的分裂。

到了元代中期,成宗的死似乎和酒没有关系,因为历史上并没有像记载窝阔台那样明确说:成宗是喝酒喝死的,尽管他只活了40多岁。历史上既然没有记载,我们也不用去推测成宗的死因。但对他以后的两位继承者,武宗和仁宗,史书上说的很明确:武宗是既好色也好酒,而他的弟弟只喜欢酒。结果两人只活了30多岁(哥哥31,弟弟36)。武宗的死也许还不能完全怪到酒精身上,但仁宗的英年早逝,就应该和酒大伤身有关系了。

元代的中期,本应该是对国家各项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发展的时期,是一个应该思索如何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时期。可惜这些大汗们都死得太早了,以至于给权臣提供了可乘之机,让元朝的统治从内部先开始了崩溃。元朝中期,大汗们的早逝现象也就自然成为了元朝过早灭亡的众多原因之一。

看来,喝酒真的要适度啊!

相关链接

元圣皇后答己小传

元圣皇后答己,和察比皇后一样也是弘吉剌氏人。答己是真金太子的次子答剌马八剌的妃子,武宗海山与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生母。

大德九年,成宗病危,卜鲁罕皇后秉政。因为成宗子英年早逝,成宗就立答己长子海山为太子。卜鲁罕皇后想要专权,为防止答己母子继承汗位,就将他们从大都迁到了怀州居住。大德十一年正月,成宗逝世。答己长子海山这时正总兵北边,右丞相哈剌哈孙暗中将成宗逝世的消息通知给了答己母子,使答己与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连夜赶回了大都。

答己母子回到大都后很快取得了朝臣的支持,他们一同迎武宗海山还朝,即位,稳定了局势。开始,答己入朝后,曾想拥立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为了寻找废黜武宗的借口,她找来阴阳家推算,阴阳家推算的结果是:“重光大荒落有灾,旃蒙作噩长久。”重光是武宗生年,旃蒙是仁宗生年。于是太后答己就派近臣朵耳对武宗说:“你兄弟二人,都是我所生,哪里有亲疏的分别。但阴阳家说你在位时间太短,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啊!”武宗听后回答说:“我捍卫北边10年,又是长子,太后用阴阳家的话来劝我让位,太让人难以相信了。我现在正合于天心民望,就是只在位一天,也足以垂名万世。怎么能凭阴阳家的话,就废黜成宗立我为大汗的托付呢!”随后武宗率领漠北三万大军开往大都。太后答己只好说:“你在位短暂是阴阳家的推算,我为你的长远考虑,爱惜你的生命才这么说。你既然什么也不在乎,那就快点来即位吧。”说也奇怪,后来武宗真就只在位3年时间,31岁就死了。武宗死后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就是仁宗。

答己后十分聪慧,她一生共辅佐过武宗、仁宗和英宗三朝大汗。对内宫的管理也非常有方法。可惜答己后以太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等身份干预朝政,宫内宠信黑驴母亦烈失八,朝中亲信失烈门、纽邻及铁木迭儿,相互间狼狈为奸,致使浊乱朝政,最终导致了元朝中后期的混乱局面,为元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同类推荐
  • 大翎王朝

    大翎王朝

    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在一次体育课上的意外跌倒,醒来后却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自己完完全全的穿越来了。大翎王朝,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大宅子里躺着。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让他怎么也没想到。
  • 野史原来很好玩!

    野史原来很好玩!

    这部书取材于唐宋笔记,属于野史范畴。对野史中的一些典型故事进行改写和演绎,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了解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让读者看到过去年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另一面。
  • 乱世汉王

    乱世汉王

    有天子气的益州乃是先到者先得,所以捷足先登抢得益州。哪知道机关算尽,却只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刘焉死后,益州在他儿子刘璋手中得而复失。另一位“汉室宗亲”大耳儿刘备鸠占鹊巢,在益州地方开创了蜀汉政权,成为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的割据势力。这位反客为主的大耳儿刘备到底是哪路神仙?且听我娓娓道来!
  • 一舞春秋

    一舞春秋

    后人赞他,提精兵三万,则中国莫能与之争。他的一生,总结下来就以下几点:来到一个适合他的地方,交到一个帮助他成功的朋友,遇到一个肯用他的君主,训练了一支能打仗的军队,打了一场令无数人赞赏不已的战役,写下一部流芳百世的兵书,得到一个令无数后人向往的结局。他改变了当时几百年来的战争观念和战争模式,把战争提高到艺术的层次,直接推动历史的车轮,使中国超越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他帮助原本贫弱的吴国,在群雄争霸的年代夺得霸主地位。他就是一代兵圣——孙武。且看一个游荡在江南地区的贫困士子如何在战乱不止,礼乐蹦坏的纷争时代,逐渐成长为令无数后人敬仰膜拜的兵圣。
  • 曹昂新传

    曹昂新传

    东汉末年,烽烟四起。中华大地上,各路英雄互相攻伐,争战不休。曹子修,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不通文史的年轻副镇长,因公殉职后穿越到了197年,附身在宛城之战前夕的曹昂身上,开始了新生。且看他如何逃脱淯水之劫,和周瑜、诸葛亮、陆逊等人斗智斗勇,收名臣,降良将,纳美人。金戈铁马,夺他个万里江山,成就一番皇图霸业。
热门推荐
  •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曾经名动天下的花魁,如今豪门深宅的贱妾,传奇浮生所给予她的,是冰火两重天。乱世倾覆,帝心难测,时局诡谲,世家变迁……她洗尽铅华独守承诺,铁腕缔造家族荣耀。四个痴人,三段感情,两次婚姻,一生缱绻。逆来顺受的伎者贱妾,终成覆雨翻云的不世红颜。妾心如宅,繁华无声,门庭深冷,来者须诚。
  • 三国传说之卡神

    三国传说之卡神

    新的三国世界,新的卡片世界,在这个虚虚实实的世界里,充满了无数新的探索和冒险,且看主角白子沾如何从游戏中,一步一步的迈向巅峰,改变世界,改变过去的三国历史。
  •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如何像宣扬的那样,成为主导世界的“英雄国家”?《大国思维》从具体的故事和新闻案例入手,没有抽象的概念,全是一些实际可感的素材和辩论性话语、直率的谈论,可谓一本呼吁“正视内政的愤懑”,“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
  • 失窃的天书

    失窃的天书

    风云变幻的大潮中,有人背负着困顿的遗愿而来。那是一场喧嚣的夜宴,是赐人智慧的天堂。但也是明争暗斗、才智较量的文坛漩涡。究竟是何原因,引起那场悲壮的内讧,使得《金蔷薇》杂志女主编猝然去世?女记者为真理也为爱情深入调查,名记者聂风像猎狗一样,寻迹追踪,后来终于揭开了二十年前的一场惊天绑架疑案,剥下了真凶的假面……看看文坛的喧哗热闹,名利场上的是非荣辱,不过都是过眼云烟,转眼即逝。连一片龙鳞、一根龙须也没有。
  • 生命中多出你们

    生命中多出你们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重生之隐世独女

    重生之隐世独女

    雪山寒梅独放,无垠之界一点艳红,是雪守着梅还是梅守着雪?其实都不是,它们同为守护者,守着梅下可歌可泣的情,守着雪下的铮铮白骨,守着仙隐族那不见天日的宝藏,二十年的沉寂就为等这一刻的翻天覆地。她,是仙隐族的独传血脉,本寄着父母的不舍被送往异界安宁之地,远离纷扰,而该注定早已注定,再怎么撇也撇不清骨子里的血缘,再怎么逃也逃不开肩上的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魔神转生

    魔神转生

    穿越后豪门收养,历经磨难,挑神尊,战魔尊,成为一代神话时,受到了至亲的背叛而魂飞魄散。忍辱了万年,转世重生的他,为了一雪前耻,他打开通往异界的大门,引来无数的神魔,自己又卷入了一场迷中,待真像大白于天下时,最终才知道自己的死竟然是自己计划的一部分。
  • 全球危机

    全球危机

    这是一个异物侵袭的世界。这是一个人类‘返祖’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人性挣扎’的世界。这是一个‘地球’进行自我保护的世界。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书直笔

    唐书直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