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1200000046

第46章 汪辉祖母王氏徐氏家训

“训主简介”

清乾隆年间,浙江萧山人汪楷在河南淇县典史任上因病归籍,不久客死广东。继室王氏、妾徐氏均不足三十岁,年轻守寡,家境困窘,留有与其妾徐氏所生之子汪辉祖。王、徐二氏守节专一,担负着侍奉婆母及教养幼儿的重任,终于含辛茹苦将其子抚养成人,使他成为颇具政声的官吏、清代著名学者。

行法者应自守法

“原文”

辉祖既冠,补诸生,佐州县,治刑名。王氏戒之曰:“汝父为吏典县狱,尝言‘生人惨苦无过’。囹圄中偶扑一人,辄数日不怡,曰:‘彼得无自恚,戕其生乎?汝佐人,其无忘此意。”辉祖自外归,必问不入人死罪否?不破荡人家产否?对曰:“无。”则欢然。终日或言法不免,王氏与徐氏相视泫然曰:“吾闻刑名家多获阴谴,儿能无惧乎?”其岁廪所入,必句稽其数曰:“儿无以贫故,受非分钱,不长吾子孙也。”王氏性方严,行止有节度,虽遭诟侮,未尝厉声色,尤不喜谈人过。辉祖或偶及之,必戒曰:“汝能不尔便佳,此何与汝事,自模他徙。”晚益窘,复来依辉祖,王氏遇以恩礼终其身。徐氏居常布衣操作,方岁饥,日织布一匹易三斗粟,病瘧不休……辉祖请易之,曰:“此汝父所予,不可易也。”及有疾,辉祖进人参,啜之而已。病亟,训辉祖曰:“深刻者不祥,毋以刑名败先德,存好心,行好事,吾无憾矣。”

——节录自《碑传集》第一六〇卷

“译文”

汪辉祖已经年满二十,进入州县学校学习,紧接着辅佐州县官,做了主办刑事判牍的刑名师爷。王氏告诫他说:“你的父亲在当县尉主持县署监狱和缉捕事务期间,曾说‘活着的人惨苦无法度日’。在监狱中偶尔鞭打一人,总是数天感到不愉快,说:‘他们该不会因此而自我怨恨,伤害自己的生命吧?’你辅佐别人,应当不忘这层意思。”汪辉祖从外面回来,王氏和他母亲徐氏必定要向他询问有没有将人定成死罪,有没有让人倾家荡产。辉祖回答说:“没有。”她们就会感到高兴。最后谈论到实施法律是不可避免的,王氏与徐氏相对流着眼泪说:“我听说搞法律的人大多要受到死人的谴责,孩儿你能不畏惧吗?”每年粮食入仓,她们必定要考核文书簿籍上的数目,说:“孩儿你不要以生活贫困为由,接受不属你分内的钱财,因为这样的钱财留给子孙没有什么好处。”王氏本性正直严肃,行为举止有节度,即使遭受耻辱,也不明显表现在声音形色方面,尤其不喜欢谈论别人的过错。汪辉祖有时偶尔涉及到这方面,她就一定要加以告诫说:“你能不这样做就好,这方面的事与你有什么相干?自然应当遵守这个做人的准则而不要丢掉了。”晚年因生活困难依附于汪辉祖,王氏得到特别的尊重直到生命结束。徐氏平时仍以平民身份操作,当年荒时每天织布一匹以换来三斗粮食,她患了一种奇怪的疾病总是不好转……汪辉祖请她变换一下生活方式,不要再纺纱织布了,但她说:“这是你的父亲要我这样做的,我不可变换。”等到积劳成疾的时候,她告诫汪辉祖说:“严峻刻薄的人是不吉利的,不要因治法不当而败坏先人的良好品行,应当存好心,做好事,这样的话我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评析”

王氏和徐氏继承丈夫遗愿,精心教养其子成人,进而一再告诫做官的儿子执法要公正严明,同时又要尽量给人以重新做人的机会,更不要滥杀无辜,株连九族,多积德,多做好事,于心才安。这一观点是有现实教育意义的。

同类推荐
  • 文水民俗

    文水民俗

    本书以文水县县城民俗活动为基础,汇编的一部有关于地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民间活动的文字记录,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用文字再现了当时民间民俗活动的场景。
  • 中国起名100法

    中国起名100法

    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身份符号作用之外,还有言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艺术、审美等功能。人一出生,都各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名字是人一生的财富,名字既是代表具体个人的一种符形标志,同时又是向周围传播信息的主要声音载体。当名字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时,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总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名字的寓义,这就是名字对心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的暗示。一个响亮优雅、有品味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吉祥的名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婚姻、人缘、幸福都十分重要。
  • 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本书是一本有关阿拉伯历史文化方面的综合性普及读物,包括阿拉伯人的起源、个个民族部落的历史传说、民族分合演变、宗教信仰、王朝兴替、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以历史时间为先后顺序,选择了阿拉伯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独立成篇,且配以适当图片,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灯谜百花大观园

    灯谜百花大观园

    本书积作者数十年学习、研究灯谜之心得,精心编撰而成。全书涵盖灯谜猜制要领、猜谜诀窍、制谜技巧、谜话拾缀、谜事随笔、竞猜谜选、灯谜集锦7大类,内容丰富多彩,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热门推荐
  • 神的画笔

    神的画笔

    是什么让我们相遇……是什么让我们等待……如果我们可以选择回到过去,最想回到什么时光,那么最想要遇见谁,最想改变什么?女主因为一丢失的画,那些以为消失在生命中的过客,重新出现在那些稀松平常的日子,就像是冬日暖暖的阳光,沐浴着爱恋。多年后,因为机缘巧合,重新绘制了那幅画,而那幅画,就是一切时间的开端——
  • 重生之贞观年间

    重生之贞观年间

    一个后世之人因灾转世重生,却是吴王恪,贞观年间的君臣和谐,皇子间的阴谋诡谲,权力间的亲情何去何从,尽于此书!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改天纪

    改天纪

    何以为善?与人之所求?灭人之所恶?李清云不知道,不明白,也懒得思量。他只求这日月皎洁,求这世间清明,求一个无傲无贱,求一个善恶有报!天如不允,地若不许,那不如改天换地,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放下那个姑娘

    放下那个姑娘

    古代当家主母穿越成现代娇小姐穿越过来的少奶奶身娇力小易被欺,岂不知内里是一个老祖宗少奶奶要招婿,岂能看上平常人,十八班本事出来吧大学毕业要当家,岂能只在家里当听说娱乐圈最复杂,独带X光线,携带大力包一只,就不信,力气拼不过别人。当的了影后,踹的了渣男,直接选夫婿不过,她找到的这根肋骨有问题,竟然比她还发达你说是你力气大还是我力气大某人:夫人,我怕黑,咱们拉灯吧归根结底,这就是个“伪”女强人与“真”腹黑男的激斗历程
  • 不灭武意

    不灭武意

    修炼一途,超脱天地,武极不灭!秘境,古迹,魔窟!这是一片广阔无边,辽远悠久的天地,充满神奇与精彩。这片天地以武为尊,武道,便是最为尊贵的存在,是唯一的主调。在这里,天才辈出,妖孽横生,有强者高高在上,享尽荣光,也有弱者卑躬屈膝,受尽屈辱。一个少年,从边远的城市走出,为那心中不变的执着,闯向那诸强共存的辉煌地域,从此开始一段热血沸腾的传奇之旅。
  • 云月吟

    云月吟

    他是被誉为“人中之龙”的南园主人,悠然出尘,雅如古琴;她是因他落下不治之症的遗孤,机灵古怪,反叛倔强。因为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断送了她的一生,愧疚,自责,心如止水的他给予她极致的宠爱,可面对她的痴心相付,他却一味选择逃避......她说,长弓,我喜欢你,我要一直陪着你;他说,丫头,那不叫喜欢,等你长大了,你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紧握着的手腕在松开的那一刹那,他终于明白,原来,早已习惯的拥有正在时间的细缝里悄悄流逝......
  • 阴阳鬼生

    阴阳鬼生

    我叫公孙策,并不是跟随在包大人身旁协助办案的那个偏偏美公子,我,是一个和尚,也是一名道士。我本应该死去,但我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活在这个世上,我是人,同时,我也是鬼。都说人鬼殊途,我却能够在人鬼之间随意的转换,在阴阳两界自由穿梭,我能为活人办事,也能替死人某差,在阳间,我是道士,在阴间,我是阴差!
  • 复仇萌妻哪里逃

    复仇萌妻哪里逃

    盛世以前没有真心实意爱过一个女人,直到遇上了她。而陌清悠却也因为他,开始了一辈子的沉沦。到了最后的最后,才发现,原来这根本就是昙花一梦,谁是谁非,早已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