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1200000010

第10章 严复家训

[撰主简介]

严复(1854—1921),初名传初,曾改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晚号瘉壄老人。清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幼年家贫,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留学英国,入格林尼次海军大学。归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后升总办(校长),共达二十年。中日甲午战后,创办《国闻报》,积极撰文,主张维新变法。他翻译《天演论》,以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论点,号召救亡图存。但自辛亥革命后,思想上日趋保守、政治上主张复辟帝制,曾列名参加“筹安会”。因长年从事教育工作,其对家教也有精到的论述,是近代把“科学”、“民主”思想引入家教的先行者之一。

勿从目前之欲而贻来日之病

[原文]

惟是体气之事,不宜仅恃医药。恃医药者,医药将有时而穷。惟此后谨于起居饮食之间,期之以渐。勿谓害小而为之,害不积不足以伤生;勿谓益小而不为,益不集无由以致健。勿嗜爽口之食,必节必精;勿以目前之欲,而贻来日之病。卫生之道,如是而已。吾儿颇乏纳谏之度,故舅不以口而以书,想吾儿能察其诚而稍回慧听也。嗟乎!女子天资容表若儿者盖稀,理应略存省察,去其瑕疵,勿忽焉而致丛为一身之苦痛,縻(糜)财伤躯,当亦聪明人所急须猛省者耳!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唯独这种有关体质之类的事情,不应该仅仅依靠医药来调理。单靠医药的话,医药有时候也会无能为力。只有今后在日常生活中格外小心谨慎,逐渐使身体恢复健康。不要以为危害甚小就掉以轻心,危害积累多了就一定会损坏身体的健康;不要以为利益很小就不去做,利益聚集起来就可能使你变得强健。不要贪吃那种可口的食品,一定要有节制,一定要取用精华;不要只顾眼前心满意足,而遗留下来日的毛病。养生的道理,仅仅是这样的。你很缺乏听取别人意见的气度,所以舅舅我不想只说几句而要给你写封信详加说明。想来你是能够体察我的真心实意而理解接受我的建议的。是啊!像外甥女你这样的天资、容貌、仪表的女子实在很少呀!照理说,你应当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和毛病,千万不要对这些问题不予重视而累积下一身的苦痛,既花钱又伤害身体。作为一个聪明人,也应当赶快猛醒了!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甥女何纫兰:养生之道,必须从饮食、起居日常生活做起。靠求医服药来维系自己的健康,绝非良策。特别是谆谆劝导甥女“勿谓害小而为之”、“勿谓益小而不为”、“勿嗜爽口之食”、“勿从目前之欲”等等,所有这些既符合今天的医学,又是这位饱学之士的经验之谈!

喜爱食用精美食物者会引发疾病

[原文]

……渠之体力,向极壮健,吃量兼人,方谓可以久视永年,而乃以一外证遂致不起,语曰:“膏粱无厌发痈疽。”而近日西医,极力反对过量肉食,以为戕生之媒,至有以也。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他的身体状况,一向都是很健壮的,饭量过人,满以为他可以健康长寿,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因为一个外科小毛病就导致病故。俗话说:“喜爱食用精美食物的人会引发恶疮。”近来西医也极力反对食肉过多,认为这也是有损身体健康的一个原因,的确是这样啊!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三子严琥:“喜爱食用精美食物者会引发疾病。”在这里,严复不仅是在谈养生之道,而且以他特有的博学知识在传播现代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要正确处理学习和身体的关系

[原文]

本早得儿信,言四哥近状,为父甚为挂心。四哥年来用功太过。须知少年用功本甚佳事,但若为此转致体力受伤,便是愚事。古人有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夫学所以饰躬,使身体受伤,学何用耶?此后四哥宜优游暇豫,即堂课亦不必过于认真,俟数个月后身体转机,再行用功,尽来得及也。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本来早就收到你的来信,说到你四哥的近况,为父我很为他担心、挂念。你四哥近年来过于用功。要知道,年轻人用功读书本来是很好的事,但如果因此而反倒使身体受伤,那便是愚蠢之举了。古人说过:“皮都不存在了,毛将附着在哪里?”学问只不过是身体之外的一种装饰,假使身体受损了,学问又有什么用?以后,你四哥应当适当放松自己,适当娱乐娱乐,哪怕是堂课学习也不必过分认真,等几个月之后身体恢复健康,再去努力学习,是完全来得及的。

[评析]

严复在这封信中告诫四女严顼:必须正确处理学习和身体的关系。年轻人用功读书是完全应该的,但如果因此而把身体累垮了,学习也势必要受到影响。严复这一近似于今天劳逸结合的新观点,正是他接受新思潮影响的表现之一。

要设身处地为受苦受难的妇女作想

[原文]

伯玉持论于女界极严,尚是旧派,大骂近时妇女过于出众。我亦不便与之驳口,但云:只因旧时社会拘束女子太过野蛮,所以今日决裂往往太过;且风俗之变,共有几年,自然不能恰好,然此却是改良进步之机,苟不如此,将永世如旧等语,渠意似尚未以为然也。我因悟:人要晓得旧日礼俗不文明,必其人己身经过不幸之事,受其磨折者,方能知之,若不经此,必以旧法为到极好地位,无可变更。伯玉只因己为好爸好奶所生,其配偶又颇高尚,故于他人苦处全然不知如此。其论吕姑太事,全是责备吕汶,并不责备海。且云:女子嫁一丈夫,任是如何,总须安分敷衍,所谓“嫁狗随狗,嫁鸡随鸡”,严气正性,言之侃侃,此少年真丝毫不识他人痒痛者也。吕汶前者已在坊里告李真以革党迫婚,坊官未办此事,只因李在军官学堂,碍着陆军部尚书铁良面上。

又,吾来津半月,与碧城见过五六面,谈论多次,见得此女实是高雅率真,明达可爱,外间谣诼,皆因此女过于孤高,不放一人在于眼里之故。英敛之、傅问沅所以毁谤之者,亦是因渠不甚佩服此二人也。据我看来,甚是柔婉服善,说话间,除自己剖析之外,亦不肯言人短处。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伯玉对女界的看法很严格,他持的是旧派观点,大骂近代妇女过于出众。我也不便和他辩驳,我只想是因为过去的社会对女子的束缚过分野蛮,所以才导致今天她们采取极端决裂的行为;再说,风俗的改变只有几年时间,自然不能够变得恰如其分,然而这正是改良进步的关键,如果不这样,中国人将世世代代生活在旧时代、旧风俗中,我所说的这些话,他似乎还不以为然。我由此领悟到:一个人要晓得旧时代礼俗的不文明,一定要他本人亲身体验过这些不幸之事,受过折磨,才能明白其害;若没有这种经历,一定以为旧的方法已经是完美无缺,没有什么可变更的了。伯玉他因为自己是好父亲、好母亲所生,他的配偶又很高尚,所以他对别人的痛苦和不幸全然不知到了这种程度!他评论吕姑太家的事,尽是责备吕汶,并不责备海。还说什么:一个女子嫁了丈夫,不管他怎么样,始终要安守妻子的责任,顺从丈夫之意,正如人们所说的“嫁狗随狗,嫁鸡随鸡”。他那种不容分说的口气,他那侃侃而谈的高论,正是那种丝毫不理解别人疾苦的年轻人的作为。在此之前,吕汶已向官府控告李真以革命党问题强迫定婚的事情,官府没有解决这件事,是因为李真在军官学堂,有碍于陆军部尚书铁良的面子。

还有一事,我到天津已经半个月,和吕碧城见过五六次面,谈论过多次。我发觉,这个女孩子实在是一个高雅、坦率、真诚、聪明、通达、可爱的人。外界对她的种种谣传、诽谤,都是因为她过于孤高,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缘故。英敛之、傅问沅之所以攻击她,也是因为她不很佩服此二人。在我看来,她很温顺,也听得进别人的善言,谈话之中,除去自我剖析之外,并不肯说别人的短处。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外甥女何纫兰:今天妇女之所以采取过激的行动,是因为过去对女子的束缚过分野蛮和严重。然而这种过激行动,正是改良进步的关键,否则中国人将世世代代生活在旧时代、旧风俗之中。要真正了解妇女的痛苦和不幸,必须要有这种经历和感情,必须要能设身处地地为受苦受难的妇女作想。严复说了当时人没有说、或者不敢说的话,再一次表现了他的思想已经明显地受到了当时新思潮的影响。

对于自己的不幸和痛苦要泰然处之

[原文]

吾甥一门,自翁姑以降,皆守旧之人,自以为诗礼簪缨之门,法宜如此,拘牵文义,未行起尘。凡此,皆不待甥言,而舅所深悉者;每念汝母,不觉泪垂。然须知人生世间,任所遭何如,皆有所苦,泰然处之可耳!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外甥女你所嫁的家庭,从公公婆婆以下,都是些思想守旧之人,他们自认为是书香门第、显贵之家,什么都得按旧章程办,咬文嚼字,虚张声势。这一切,都不用你告诉我,我早了解得很多了。所以,每当我想起你母亲时,就不觉泪下。然而,你应该知道,人活在世上,无论他的遭遇怎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对于自己的不幸和痛苦,都要泰然处之!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外甥女何纫兰,人活在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都有自己的痛苦。对于自己的不幸和痛苦,都要泰然处之。篇中称甥女夫家“守旧”,嘲笑它“拘谨文义”,“未行起尘”,说明他对那种“诗礼簪缨”之门的封建意识和守旧思想是持批判态度的。

望能自立于世为女界扬眉吐气

[原文]

吾每见儿劬学,辄深感叹。盖使他人为此,其目的为择对耳,屈正则所谓两美必合也;独儿自修弥勤,则去对弥远,岂彼苍不仁,果好畸而恶偶如是耶?虽然,无怠。他日诚能自立,为女界吐气,阿舅教汝,岂徒与有荣施?盖所以娱桑榆、慰迟暮者,亦赖汝而已矣。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我每次看到你刻苦学习的情景,就由衷地感叹不已。因为,别人这么做,目的是为了挑选配偶,正如屈原所说,美好的东西总要结合在一起的;但外甥女你自学越勤奋,离理想的对象却越远,这难道是老天不仁义,竟然喜欢畸零而讨厌人有良偶不成?即使如此,也希望你不要泄气。日后如果真能够自立于世上,替女界扬眉吐气,老舅我教你,哪里只是将更多的给与你?还因为真能安慰我晚年的,也只有赖于你了。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外甥女何纫兰:希真能自立于世,为女界扬眉吐气。严复对外甥女不幸的婚姻,不只是表示同情,而是鼓励她努力学习以求自立,为女界扬眉吐气,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妇女解放的问题。同他儿子的守旧态度相比,严复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了。

做母亲的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他人之长短

[原文]

老三与大小姐吵嘴,渠甚气恼,汝奈何不弹压他?孩子年纪小,不知轻重,汝做娘的必不可在渠面前说长道短,使他胆大,致难管教。汝尚明白,当不至此,吾不过叮咛嘱咐而已。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老三和大小姐吵架,大小姐很生气,你为什么不出面制止老三呢?孩子年纪小,说话不知轻重,因此,你身为母亲的一定不要在他的面前议论他人的长短,使他胆大无忌,以至于很难管教。你是个明白人,当然不会这么做,我这里不过是叮嘱一声而已!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夫人朱明丽:作为孩子的母亲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他人的长短。为了教育好下一代,不仅要做孩子本身的工作,而且要做孩子妈妈的工作。

要珍惜青少年时光

[原文]

四弟诚可爱,不但笃实勤俭,不自满假,如汝所言,且其人孝悌。金先生每为其少子所气,则必称吾家老四,其语不差,子弟如璿,于社会中真不数觏也。且他日必以书法名世。此吾于七八岁时,即已云然,今乃益显。他日所造,谁能限之。落笔虽去古法远,不为病也,长大自能改耳。仲永二诗早以见示,弢菴来亦见之,以为有笔。儿言其滑,固然,但请问诗如何然后为滑。夫滑者,徒唱虚腔,而无作意之谓也。诗有真意,便不为滑;使无真意,学东坡固滑,学山谷亦滑,江西派乃更多不可耐恶调也。

五律三首,略加评骘寄去,可细观之。看《近思录》甚好,但此书不是胡乱看得,非用过功夫人,不知所言著落也。廿四史定后尚寄在商务馆,因未定居,故未取至。欲将此及英文世界史尽七年看了,先生之志则大矣。苟践此语,殆可独步中西,恐未必见诸事实耳。但细思之,亦无甚难做,俗谚有云: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得见有恒,则七级浮图,终有合尖之日。且此事必须三十以前为之,四十以后虽做亦无用,因人事日烦,记忆力渐减。吾五十以还,看书亦复不少,然今日脑中,岂有几微存在?其存在者,依然是少壮所治之书,吾儿果有此志,请今从中国前四史起。其治法,由《吏》而《书》而志,似不如由陈而范,由班而马,此固虎头所谓倒啖蔗也,吾儿以为何如?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你四弟严璿的确可爱,他不仅忠厚、老实、勤俭、不自满、不虚假,像你所说的,而且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金先生经常为他的小儿子呕气,每次都要称赞我们家老四,他的称赞一点也不过分。像严璿这样的子弟,在今天的社会里已不多见了。况且,以后他一定以书法闻名于世。对此,还在他七八岁时,我就这样说过了,现在他的品性、才华越发显露出来。以后他能做出怎样的成就,谁也估计不到。他的字落笔之法虽然与古人差别很大,但这不是毛病,在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改变。仲永二诗早已收到并读过,弢菴来我处时他也看过,认为写得不错。你说它们有点滑(指浮而不实),这样说不无道理,但我要问你,诗要怎样写才会被称之为滑呢?我认为,所谓“滑”,是指那种只有浮辞滥调,而无实在内容的诗作。一首诗,只要有真意,便算不得滑;假如作者没有实在的思想内容,那他学苏轼写出的诗是“滑”,学黄庭坚也难免“滑”,结果将是江西诗派中又多了一篇令人难以卒读的坏作品罢了。三首五律诗,我已略加评定给你寄去,可以仔细看看。看《近思录》很好,但此书不是胡乱翻翻就看得懂的,不是那种下工夫去读书的人,就不明白作者所言所说的真实思想是什么。二十四史定购后尚寄存在商务印书馆,因为我还未定居下来,所以不曾将书取回。你打算在七年之中将二十四史和英文世界史通读一遍,志向的确不小!如果真能实践你说过的话,那么在当今世界、中国内外,你大概是独一无二的了。但我恐怕你未必真能付之于行动!然而我细细想想,这件事做起来也不难。民间有这么一句谚语:天天走,不怕路有千万里。可见,只要有恒心,哪怕是七级高塔,最终也有合顶的一天。但这项学习任务必须在三十岁以前完成,四十岁以后,即使尽力去做,也是无用的。因为,随着人事的琐碎和复杂,人的记忆力逐渐减退。我自五十岁以来,看的书也并不少,然而今天仍留在脑子中的,哪有一丁一点呢?那些还留在脑子里的,依然是我少壮时所研读过的书籍。我儿你真有这种志向,希望你现在从中国的前四史读起。读书方法是:先读《史记》,继而读《汉书》、范晔的《后汉书》,最后读《三国志》,似乎不如先读陈寿的《三国志》,再读范晔的《后汉书》;先读班固的《汉书》,再读司马迁的《史记》。这就是顾恺之所说的倒吃干蔗。你以为我的建议怎么样?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三子严琥:学习就像走路一样,只要坚持天天走,就不怕路有千万里;学习又像修高塔一样,只要有恒心,哪怕是七级高塔最终也会有合顶的一天。尤其要珍惜青少年时光,要在少壮之时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这既是经验之谈,更有科学的总结,读之令人受益非浅!

世上只有认真读书、求取知识才算真正事业

[原文]

我近来因不与外事,得有时日多看西书,觉世间惟有此种是真实事业,必通之后而后有以知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化育,而治国明民之道,皆舍之莫由。但西人笃实,不尚夸张,而中国人非深通其文字者,又欲知无由,所以莫复尚之也。且其学绝驯实,不可顿悟,必层累阶级,而后有以通其微。及其既通,则八面受敌,无施不可。以中国之糟粕方之,虽其间偶有所明,而散总之异、纯杂之分、真伪之判,真不可同日而语也。近读其论《教训幼稚》一书,言人欲为有用之人,必须表里心身并治,不宜有偏。又欲为学,自十四至二十间决不可间断;若其间断,则脑脉渐痼,后来思路定必不灵,且妻子仕官财利之事一诱其外,则于学问终身门外汉矣。学既不明,则后来遇惑不解,听荧则妄,而施之行事,所谓生心窘政,受病必多,而其人之用少矣。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近来我因为不参与外事,因而有时间看了一些外国书籍,并发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中,只有精心读书、求取知识这种事才算得上真正的事业,也只有读通这些书,然后才能懂得天地是怎样形成的,万物又是怎样生长发育的。而那些治国安民的道理,除了依靠这些书本就别无他法了。但是,西方人士忠厚实在,不崇尚夸张,中国人中不是通晓外文的人,加上求知无门,所以也就不再追求、尊崇西方的思想文化了。西方文化是渐进的,重实际的,不可能出现顿悟式的认识飞跃,一定要逐渐积累、循序渐进,最终才能了解它的奥妙。等到通晓它的内容,哪怕是八面受敌,都可以从容对付,无往而不胜。再拿中国的糟粕文化相比较,虽然这中间偶而也有所发明,但中西文化之间,一个纷乱、散漫,一个条理、系统;一个主旨纯一、精到,一个内容庞杂,芜乱;一个真切、实在,一个浮饰、虚夸。这二者的差异和区别,真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了。近来读西方著作中的《教训幼稚》一书,书中谈到,一个人要想成为有用人才,必须外貌、内心、心理、身体都要加强修养,不可以有所偏废。又说,想要求取学问,从十四岁到二十岁之间,绝不可以稍有间断;如果他间断了,那他的脑筋、血脉就会慢慢地生起病来,他后来的思路一定不灵活,何况因妻子儿女、求仕升官、发财谋利等事情不断分散其注意力,那么,他最终一定是学问的门外汉。既然没有学得明白,那么以后碰到疑惑不明或荒诞虚假的事情,也不可能给予正确的解释,反而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而按照这种思想方式去行事,那就会产生异心和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其后患无穷,而这种人的用处也就很少了。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长子严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中,只有认真读书、求取知识这种事才算得上真正的事业。他还向儿子择要介绍西方思想家关于青少年教育要注重全面发展,学业要持之以恒等观点,让儿子引以为鉴。

学习书法必须掌握要领

[原文]

凡学书,须知五成功夫存于笔墨,钝刀利手之说万不足信。小楷用紫毫,或用狼毫水笔亦可,墨最好用新磨者。吾此书未佳,正缘用壶中宿墨也。至于大字,则必用羊毫,开透用之。市中羊毫多不合用,吾所用乃定制者。

第二须讲执笔之术,大要不出“指实掌虚”四字,此法须面授为佳。

再进则讲用笔,用笔无他谬巧,只要不与笔毫为难,写字时锋在画中,毫铺纸上,即普贤表弟所谓不露笔屁股也。

最后乃讲结体,结体最繁,然看多写多自然契合,不可急急。邓顽伯谓密处不可通风,宽时可以走马,言布画也。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大凡学习书法,必须明白有五成工夫要靠笔和墨,那种刀虽钝但手快的说法万不可信。写小楷字用紫毫笔,或用狼毫水笔也可以。墨最好用新磨的。我这次给你写的字不理想,就因为用的是壶中的陈墨。至于写大字,则一定要用羊毛笔,先泡开发透再使用。市面上卖的羊毫,大多不合用,我所用的是专门定做的。

第二,要讲执笔的技巧,其主要要领不过“指实掌虚”四个字。这种握笔法以当面传授为好。

第三讲用笔,用笔也没有什么奥妙奇巧,只要你不与笔毫为难,写字时,笔锋在字画中,笔毫则铺在纸上,也就是普贤表弟所说的不要露出笔屁股来。

最后就是讲字的字体结构,字体结构最繁杂,但是只要看得多、写得多,自然会搭配协调,不必为此着急,要循序渐进,就会熟能生巧。邓石如说过:密的地方要不通风,宽的地方可以跑马,这是说如何布局的问题。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外甥女何纫兰:学习书法有五成工夫要靠笔和墨;在执笔技巧上,要掌握“指实掌虚”四字要领;还要注意笔锋和间架结构。可贵的是,严复为教外甥女学习书法,不仅扼要介绍选用笔墨、执笔、用笔、结体等要领,还亲自书写样板。可以想见,这种做法远比单纯说理要有效得多。

学习目的不在分数高低而在求真知

[原文]

汝堂课分数极佳,可慰。至于国文,教员所为,乃一时风气所成,与昔贤规矩,及儿在书房者,大不相侔。我们既入学校,而国文分数,又有升班关系,自不得不勉强从俗,播弄些新名词之类,依教员所言,缴卷塞责。至于真讲文字,固又是一宗事,后来从汝所好为之,不关今日之事也。孟子云:“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正是此意。夫孔子尚有时随俗,况吾辈乎?考试原求及格,但人事专尽之后,即亦不必过于认真,转生病痛。总之,为学须有自得之趣,用力既久,自然成熟,一时高低毁誉,不足关怀也。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你在学校学习成绩很好,令人欣慰。至于国文一门,任课老师的作法,是一时风气致使他这样做,这与古代圣贤定下来的规矩和你在家塾中所学到的,都大不相同。我们已经进入学校,而国文科的分数,又与升级有关系,这自然不得不勉强顺应习俗,也要使用一些新的名词,按照教员所讲的那一套,交卷来应付考试。至于真正讲学问的文章,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你以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与现在的考试无关。孟子说过:“鲁人去猎较,孔子也就去猎较。”就是这个意思。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且有时候要随从世俗,何况我们这些人呢?考试原只求及格,只要专心尽力以后,就不必太认真了,过于认真反而会做不好事并使自己不愉快。总的说,求学应该有优游自得的乐趣,下工夫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成功。至于一时间里人们的说好道坏,根本不必放在心上。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四子严璿:学习目的不在分数高低而在求真知。一个人对于基本知识,只求及格就可,应该尽力发展自己的所长。

做父母的希望自己子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原文]

汝欲得入近校,可以时常回家看父,诚属孝思。做父母之人,望其子弟学问有成,常过于团聚膝下,故韩愈说欧阳詹曰“詹,闽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养以来京师,其心将以有得,于是而归为父母荣也,虽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忠者欤”等语,汝务知此意也。且吾病虽剧,固未必即死;而汝在吾前,于病亦无济也……至于校之佳劣,唐山工校程度,吾所不知,但须知儿所学尚浅。无论何校,皆有可学,但教熬到毕业以后再说可耳。此校乃部立者,他日毕业生自然有特别利益,又不可不注意也。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你想在离家很近处入学,可以时常回家看望父亲,这的确是一种有孝心的想法。做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胜过于想自己的子女团聚在自己身边。所以,韩愈这样评说欧阳詹:“欧阳詹,福建人士,父母年老,他放弃朝夕侍奉亲人的责任而来到京城,他是想以这种方式有所得,用官场上的成就给父母带来荣誉,他父母的想法也是这样。欧阳詹守在父母身边,虽然没有与亲人分离的痛苦,但他的立志却不会令人乐观。欧阳詹来到京师,虽然有分离之忧,但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是可喜的。像欧阳詹这样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把自己的志向、对父母的孝顺等都蕴涵于对国家、君上的忠心上的人。”你要好好体会一下这种说法的深刻含意。再说,我的病虽然重,但未必就要死去;而你在我身边,对我的病也无济于事……至于学校的好坏,唐山工校的程度怎样,我无从得知。但你要知道,你现在所学到的知识还很浅薄。所以到什么学校,都能学到一定的知识,你姑且熬到毕业,以后再说。唐山工校是部办学校,以后毕业生自然有特别照顾,这又是你不能不注意的。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四子严璿:做父母亲的,希望子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胜过于希望子女团聚在自己身边。任何一种学校,都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关键在于自己学不学,如何学,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勤学勿殆与和敬待人

[原文]

吾儿初次出门就学,远离亲爱,难免离索之苦,吾与汝母亲皆极关怀;但以男儿生世,弧矢四方,早晚总须离家入世,故令儿就学唐山耳。尚幸有鋆哥一家在彼,而伯曜、季炽兄弟又系世交熟人,当不至如何索寞。现开学伊始,功课宜不甚殷,暇时仍当料理旧学,勿任抛荒。闻看《通鉴》,自属甚佳;但《左传》尚未卒业,仍应排日点诵,即不能背,只令遍数读足亦可。文字有不解处,可就近请教伯曜或信问先生,庶无半途废业之叹。校中师友,均应和敬接待,人前以多见闻默识而少发议论为佳;至臧否人物,尤宜谨慎也。改名一节,若校长执意不肯,可暂置之,但告鋆哥于得便时仍须做到也。校长若问理由,则告以因犯亲族尊长先讳之故。名字原以表德,定名、改名,各从微尚,无取特别充足理由也。秋风戒寒,早晚起居,格外谨慎,脱有小极,可告鋆哥早些想法,勿俟已成大病,方求治疗也。儿来信书字颇佳,此后可以书帖;日作数纸,可代体操。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我儿你初次离家外出求学,远离亲你爱你的家人,难免会遇上孤身在外的种种不便和苦恼。我和你母亲都很关心你。但是,一个男子汉生活在世界上,要到四方去建功立业,早晚总是要离开家庭而进入社会的。为此,我们让你到唐山去上学。何况,唐山还住有鋆哥一家,而伯曜、季炽兄弟又都是世交熟人,我想你在那边不会十分寂寞的。现在,才开学不久,功课不会太多,空闲之时,你仍然应该复习、整理一下旧日所学的东西,不可随意放弃、荒疏了。听说你在看《通鉴》,这件事你做得对;但你的《左传》还没有学完,还应该连日选读,即使不能背诵,也要读够规定的遍数。如果有解释不了的地方,可以就近去请教伯曜兄,或写信给老师,这样就不会有半途而废的慨叹!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你都要友好相处、尊敬他们。与人交往时,要多听、多看,认真领悟别人的高见而少发议论为好。至于评议人物等,特别要谨慎小心!改名一事,如果校长坚持不同意,可以暂时放一放,但要告诉鋆哥,请他在方便时帮忙做好这件事。校长若问起原因,你就告诉他,是因为你的名字有犯亲族、尊长先人的名讳。其实,名字不过表祈福、表感谢之意,定名、改名,每个人的所取不一,并没有特别充足的理由。秋风已起,小心着凉。早晚起床睡觉,都要格外注意,倘若染上小病,可以告诉鋆哥,请他尽早想法求医治病,不要拖成大病才去治疗。你来信所写的字很好,以后可以练练临帖,一天写几张纸,可以代替做体操。

[评析]

对于四子初次出门,严复除了鼓励之外,还再三叮嘱指点,多方安排、筹措,既使他感到亲人的关怀,又有助于他独立步入社会,迅速成才。

世故人情皆为学问

[原文]

儿年齿甚稚,初次离所亲以入社会,吾与汝母,(经)极悬悬,不但起居饮食,知儿必将觉苦而已。惟是男儿志在四方,世故人情,皆为学问,不得不令儿早离膝下,往后阅历一番,盖不徒堂课科学,为今日当务之急。

汝在堂中,既有月费,亦不必十分俭啬;如欲用时,可向鋆哥支取。

处世固宜爱惜名誉,然亦不可过于重外,致失自由。大抵一切言动,宜准于理,勿随干俗,旁人议论,岂能作凭?他要讥笑,听其讥笑可耳。

今日国中无论何等学校,皆非真正学习国文之地,要学习须在家塾。

惜汝从前不知猛省用功,致今有半途而画之叹,今已无可如何。

至于自己用功,则但肯看书,时至自成通品,无庸虑也。

儿书,学赵文敏及《灵飞经》等,固佳。但结体颇患散漫,如此学去,恐难进步。吾意须临欧、柳或《圭峰》之类,将字体打得苍劲、遒紧方佳。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孩子你年岁还小,初次离开自己的亲人步入社会,我和你母亲也很挂念你。我们不但担心你的衣食住行,还知道你一定会感到种种不快。只是男子汉都应志在四方,人情世故,都是学问,所以我们不得不让你尽早离开我们,从今以后到生活中去历练一番。看起来今天的当务之急,对于你来说还不仅仅是进学校、学科学。你在学校,每个月都有生活费,倒不必过于节俭。如需购买必用物品,可以到鋆哥那里去支领所需数目。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本应当爱惜自己的名誉,但也不必把外在的东西看得过重,以致约束了内心思想的自由。大体上来说,自己的一切言论行动,都要合乎于道理,不要随波逐流、迎合世俗。旁人的议论,哪能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呢?他人要讥笑于你,随他讥笑去吧!

现在国内无论是哪种学校,都不是学习真正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好地方,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必须去家塾学习。遗憾的是你以前不晓得高度自觉、用功学习,导致今天竟不得不半途中断古文的学习,现在看来已无法可想了。

只要你自己用功读书,肯多看书,到时候自然会达到博学多识的境地,对此你不必过于担心。

你学书法,师法赵孟和《灵飞经》等,本来不错。但你的字的字体结构,颇有些散漫,照这样学下去,恐怕难有进步。我认为,你必须先临摹一下欧阳询、柳公权和《圭峰碑》一类字帖,把字体写得苍劲、遒紧才行。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四子严璿:作为男子汉,要志在四方,人情世故,都是学问,所以必须到生活中去历练一番。严复在篇中着重提到的“不徒课堂科学,为今日当务之急”;“爱惜名誉,不可过于重外”;“一切言论,宜准于理,勿随干俗”等等,都是于今也适用的经验之谈。

有志之士当以救世立业为自己的目标

[原文]

汝自受室以后,精爽变易,大异童冠,尤于文字见之,但尚不足于Concentration,故多讹字,如来书“辛苦”则作“幸苦”,“艰辛”则作“艰幸”,不自知也。前一缄写“萼”字作“蕚”字,书亦无此字。闭门索句,甘苦固非朋辈所与知,而非经一番戛戛其难之候,终身没出息矣。

吾于文字颇知荼蔗,往往自轻己作,咸辄弃去,不以居今之日,时异往古,有志之士,须以济世立业为务,不宜溺于文字,玩物丧志;又薄身后之名,所以存稿寥寥,他日不足灾梨枣也。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你自从结婚以后,精神发生变化,与少年时代大不相同,在文字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但还不善于淘汰(辨字选词),所以书信、文章中颇多错别字,如来信中把“辛苦”写成“幸苦”,把“艰辛”写成“艰幸”,你自己还不知道写错了。前一封信中,把“萼”字写作“蕚”,书上也没有这个字。闭门构思文章,其中的甘苦实在不是朋友们所能想象的,但不经过这样一番艰苦努力,一辈子是不会有所出息的。

我对于写作时的甘苦得失比较了解,我往往不把自己的作品看得很重,写成之后便弃之不顾。并认为,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与古时候完全不同,一个有志之士,应当以救世立业为自己的目标,不可以沉溺于写写文章,作作诗,这是玩物丧志!我对于身后之名看得很轻很淡,所以留下的书稿寥寥无几,看来这点书稿当不会给书版业造成灾患。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三子严琥:书信、文章中错别字较多,必须引起注意;一个有志之士,当以救世立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可以沉溺于写写文章、作作诗;不要把身后之名看得很重。篇中不仅把指教落到实处、有感而发,而且还能把自己摆进去,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把身教、言教做得恰到好处,子女才能有长进。

暑期外出旅游能增加知识活跃身心

[原文]

学问之道,水到渠成,但不间断,时至自见,虽英文未精,不必着急也。所云暑假欲游西湖一节,虽不无小费,然吾意甚以为然。大抵少年能以旅行观览山水名胜为乐,乃极佳事,因此中不但怡神遣日,且能增进许多阅历学问,激发多少志气,更无论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然欲兴趣浓至,须预备多种学识才好:一是历史学识,如古人生长经由,用兵形势得失,以及土地、产物、人情、风俗之类。有此,则身游其地,有慨想凭吊之思,亦有经略济时之意与之俱起,此游之所以有益也。其次则地学知识,此学则西人所谓Geology。玩览山川之人,苟通此学,则一水一石,遇之皆能彰往察来,当为何物。此正佛家所云:“大道通时,虽墙壁瓦砾,皆无上胜法。”真是妙不可言如此。再益以摄影记载,则旅行雅游,成一绝大事业,多所发明,此在少年人有志否耳。汝在唐山路矿学校,地学自所必讲,第不知所谓深浅而已。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追求学问的途径,是水到渠成,只要不间断,到时候自然能看到成效。即使你的英文还不精通,也不必着急。你说暑假要去西湖游览一事,虽然为此要小有破费,但我觉得值得,应该去。一般说来,青少年能够以旅行游览山水名胜为乐事,是很好的事,因为旅游不仅能使心情怡悦,让假期在愉快中度过,而且还能帮助人增加不少阅历、见闻、知识等,并激发起人的志气,更不用说司马迁的《史记》即得益于他遍游祖国山河的经历了。不过,要使旅游的兴趣浓烈,还要事先在有关知识方面多所准备。一是历史知识,如各地著名古人的历史和行迹等;从军事角度分析当地地形的利弊得失;还有土地、物产、人情、风俗等方面的情况。有了这些知识,当你身历其境时,便油然而生种种感慨和凭吊之情,还会产生经邦治国、拯时救世的雄心壮志,这样的游历将变得非常有意义。其次是地学知识,这门学科就是西方人所说的“地质学”。游览各地山川的人,如果通晓地质学,那么他所遇到的山山水水,都能够了解它的过去,也能够预测它的未来,还能知道埋藏在大地下的东西,应该是哪一种矿物。这正是佛家所说的:“通晓大道理时,哪怕是墙壁瓦砾,都将会是认识天道的最好的手段和方法。”这样去游山玩水,才真正是妙不可言!如果再加上一路摄影记录,那么旅行、文明的游历,岂不变成一次重大的科学活动,一定会有不少的发现和收获。这在于年轻人有没有这样的志趣了。你在唐山路矿学校上学,自然学过地质学,但不知你们所学的地质学程度如何。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四子严璿:旅游是好事,可以使心情怡悦,可以增加阅历、见闻和知识,可以激发起人们的志气;但是旅游得事先准备好有关方面的知识,一是历史知识,一是地质学知识。

严复支持孩子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考察、去了解,说明他不是那种主张死读书的冬烘先生。而他所介绍的旅游方法,正是今天盛行不衰的历史文化游、地质考察游的先声。

管教时不要伤了兄弟之情

[原文]

五弟无师失学,极堪忧虑。儿能稍为管教自佳,但须知小孩顽劣,长大辄自不同。此中天事殆居什七,管教时勿至伤恩,亦不必过于愁叹也。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你的五弟因无老师施教现已失学,这实在令人忧虑。你能够稍加管教当然很好,但也应该知道,小孩往往顽皮,爱捣乱,等他长大以后,这种习气就会改变。这里面,天性等因素要占十分之七以上。你管教他时,千万不要伤了兄弟之情,也不必把事情看得过于严重而愁叹不已。

[评析]

严复在这封家信中告诫四子严薄:幼儿生性好动,往往表现为顽皮、捣乱,如果因此而把他管教得循规蹈矩,则不免压抑其天性,摧残其朝气,这种管教显然会事与愿违,收不到好的效果。关键是要正确加以引导。

不能以他人他物之痛苦当做自己的快乐

[原文]

儿多时不作信与我,想是与笔墨相骂了耶?长日不读书,闻但一味顽劣。顽劣犹可,千万不要暴戾。残忍暴戾,足以闯祸,残忍尤其不可。何谓残忍?即以他人他物之苦为汝之乐是也。现世之伟人军人,便是如此,此皆绝子害孙千古骂名之人,吾儿岂可学之?大大在山养病,极念吾儿。吾儿切要听话学好,不然大大就不疼吾儿了。

——节录自《严复集》第三册《书信》

[译文]

孩子你好久没有写信给我了,想必是你和笔墨吵架了吧!很多天不去读书,听说你只是一味地顽皮捣乱。顽皮捣乱还算不得什么,但千万不要残忍和暴戾。残忍和暴戾是要闯祸的,残忍尤其要不得。什么叫残忍呢?就是把别人或其他东西的痛苦当做自己的快乐。现在社会上的那些所谓的伟人和军人,就是这样做的,这都是断子绝孙、留下千古骂名的人,我儿怎么可以去学他们呢?爸爸在山里养病,很想念你,你一切要听话学好,不然爸爸就不疼你了。

[评析]

在严复看来,调皮、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但不能对孩子的任性纵容而不加管教,尤其不能让这种任性发展到暴戾、残忍的程度。

同类推荐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中华民族悠久的酒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美酒趣闻,其涉及美酒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热门推荐
  •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为了帮助健康体检者、患者及家属、亲友解读健康体检的检验结果,由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检验病理专业委员会牵头,会同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等单位,组织老专家和在一线忙碌的同道共同编写了《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这本科普性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斫琴术

    斫琴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哥的无限

    成哥的无限

    重活一世,我只想轰轰烈烈作死。————成哥
  • 学校饮食卫生与疾病预防教育活动

    学校饮食卫生与疾病预防教育活动

    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本书针对学校如何开展学校饮食卫生与疾病预防教育活动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可供实际操作的新方案。
  • 炼狱焚天

    炼狱焚天

    在炼狱之中,司徒云修为在到达不死巅峰之后,修为不得寸进。无奈之下,施展其家族秘术无极转生大法转生到炼狱之外。司徒云因其天赋被收为飞仙门的弟子,进入飞仙门后,斗仙门,斩魔宗,震慑群雄。入炼狱,斩生死,逆转阴阳。看司徒云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君临天下。
  • 女神重生:御毒三公主

    女神重生:御毒三公主

    她是21世纪的超级特工,因为魅惑之心,陷入轮回之地,重生为雪域国不受宠的三公主,受尽欺压,娘亲留下丝丝线索,让她步步为营,待到功成名就之时,便会接她回去,为了这一天,她学毒养蛊,终在十三岁之时崛起,成为雪域国的最年轻的大祭司,但这些都不够,她要的,是整个天下,野心勃勃的她,一次次破解阴谋,化险为夷,而又一次次崛起,成为独一无二的不败之地。他是千落山庄的少庄主,是掌握整个天下命脉的幕后神秘之人,更是裴罗家族的传人,外人看来,他只是个病秧子,可无人皆知他内心的孤独,遇见了他,他才懂得,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跟他并肩作战,共享天下!看苗族三公主,谱写女神传奇!
  • 极度疯狂

    极度疯狂

    杀人者,人恒杀之。毁人者,人恒毁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重生大天尊

    重生大天尊

    巧合之下,意外穿越。“这个混沌怎么跟小说中的不一样啊……”“哥,你开你的天,剩下的事我帮你!”……“青琴,等我!终有一日,我会把你带回来!”“吴迪,把你那张欠扁的脸从我的法宝上移过去,哈喇子都快滴上去了!”“说多少遍了!老子叫无敌!还有我这么帅的,会流哈喇子!?”……这是一个热血、兄弟、情离又充满着不屈的传奇!
  • 落梦无情

    落梦无情

    妖王殿的后山是一座冰山,上面有一种植物叫做梦回,寓意梦回三生,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时间轮回,冰山有结界是神兽守护的地方,妖王一直想得到梦回,但一直都没成功,小女孩梦雅为了找回父亲,踏上了旅程
  • 猎巫之王

    猎巫之王

    湮灭在时间瀚海中的隐秘,随着沉睡血脉的苏醒,而终将被揭开懵懂少年,在硝烟和战火的熏陶中逐渐成长,但族群之战的漩涡却令他深陷而无法自拔被唤醒的血族背弃了它们的信念,沦落为了巫师的爪牙,猩红獠牙之上所滴落下来的鲜血,是宿主心中永恒的伤痛为了揭开身世和血脉的真相,为了寻找被湮灭在时间之河中的过往记忆,遭受了背弃的懵懂少年踏入了光明与黑暗的夹缝,承载着牺牲者们的希望而踏上了猎巫之途如强大的巫师们所宣扬的那般:灵魂在众生间流转,逝去者却从未死过,但生者却踏上了死亡之途面对那无尽的星空,自猩红之中所诞生却希望能够仰望璀璨群星的懵懂少年,发誓要将自己的名字烙印在星空之间,永世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