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不轻易授人,常用其他官员另加官衔为宰相,参知政事就是唐初宰相的一种加衔,中叶以后不再使用。宋初沿袭唐制,以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乾德二年(964)又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为副相,最初只是奉行制书,不预奏事,不知印,也不升政事堂与宰相议事。开宝六年(973),参知政事得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轮班知印,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通常设一或二员,偶设三员,宰相出缺时,代行宰相职务。元丰改制,废参知政事,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和尚书左、右丞以代。建炎三年(1129)又改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直至宋亡。南宋参知政事常兼同知(或签书)枢密院事等,或由知枢密院事等兼(权)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和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以及枢密使、副使、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等,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
同类推荐
对手:大清擂台上的权力游戏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皇朝,清朝的历史,深深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从清兵入关到宣统退位,近300年的历史是如何演绎的?大清国的权力舞台上,12对对手相继粉墨登场,他们如何改变历史,又如何被历史所改变?“幽默讲史”第一人雾满拦江挖掘最新史料,列举12对对手,管中窥豹,道尽清朝历史的所有隐秘,呈现一个完全不同的大清国。
热门推荐
校园绘画类活动指导手册
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政策和部门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最新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特别编撰了《五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丛书,不仅包括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管理、策划方案等指导性内容,还包括阅读、科普、歌咏、器乐、绘画、书法、美化、舞蹈、文学、口才、曲艺、戏剧、表演、游艺、游戏、智力、收藏、棋艺、牌技、旅游、健身等具体活动项目,还包括节庆、会展、行为、环保、场馆等不同情景的活动开展形式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娱乐性、指导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