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78800000010

第10章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6)

——人类个体或集体开发自然、利用非人类生物造成的生态结果,只对人类当代共同体或未来人类世代的生存和发展,有或好或坏的评价,受到奖励或惩罚,而对自然和非人类生物无所谓好坏、对错和善恶,人类对他们无所谓责任。

二、科技观生态转向的重要性

这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哲学观念指导下的科技发展,已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错位,如果不加以变革,人与自然关系就会更加恶化。

首先,科技决定论仍然是社会进步的主导理论,这种哲学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取决于其核心观念。如人们流行的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工程师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观念是:只要不违背物理世界规律,可以为满足人类欲望利用科技设计和制造出一切。在这样的哲学指导思想基础上推行科技决定论,哪能不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其次,科技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在忽视生态环境内在价值的单一经济哲学思想指导下,利用科技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往往是单一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方面,而大量破坏非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方面。其结果是部分人获取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非人类生物的生存条件。

再次,科技能够提高效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也是事实。问题在于当利用科技的哲学指导思想忽视人与自然的有机体关系时,科技可能在为人类带来更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必然加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要改变上述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科技本身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决定科技方向、路线和模式的哲学怎样变革的问题。其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道德哲学需要向生态转向。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其本身的气候、光通量、温度和雨、雪等自然现象,为生命的繁衍和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先决条件,从而使地球的生物圈成为一个关联物理、生物和化学各组成部分的有机体。我们现在对自然整体科学规律的认识和评价是很有限的,我们还不能把握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极其复杂的关系,因而不可能用技术设备或技术方法无副作用地取代地球经过几十亿年演化过来的精致复杂的自我调节机制。E.戈德史密斯曾直截了当地说,世界上所有的金钱和技术是不能代替自调节控制的,如果人类想要生存下去,那么,尽力确保生态圈的自调节机制处于其固有的功能状态,就应是人类最基本的天职。

三、确立有限的科技发展观

科技发展要走向符合生态的发展,就要转变传统的科学发展模式,由传统的征服自然的价值观转变到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价值观,确立科技有限论的基本观念。

——科技改变对象的能力有限。技术可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代替人的体力和部分脑力劳动,但不可能改变人的生物本性。

——科技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限。技术方法可以帮助人解决衣、食、住、行等许多生活问题,也可以帮助人解决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建设自然并提高社会福利的种种问题,但解决不了人的思想、信念和道德问题。

——科技控制的结果有限。用技术实体代替自然实体,用技术过程模拟自然过程,其结果是有限的,它不等于自然实体,也不等于自然过程。如建水坝总或多或少引发稀有物种的灭绝问题,技术只能解决或控制水力资源为人所用。即使人工技术能控制繁殖稀有物种,也不等于自然繁殖,最终不能代替自然繁殖。

——科学技术本身潜在着风险。科技是人造的,是为人服务的,但科技结果却存在着对人有害的成分,如汽车的尾气,发电站的环境污染等。有时科技本身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如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不到7秒钟却突然发生爆炸;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露等。科技不是万能的,是适宜、有限的。这种适宜科技,或有限科技,就是在益于人类生存、促进大自然生态平衡指导下的科技存在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坚持有限的科技发展观,并不能解决科技风险问题,但能够为降低风险指明道路。

四、增加公众参与,降低科技风险

在大型科技项目决策过程中,增加广泛的公众参与,是降低科技风险的重要措施。因为,大型科技项目内含许多不确定性,既有科学因素也有非科学因素。不仅涉及科学家、工程师和工程施工人员怎样协调运作等一系列具体工程科学管理和工程技术问题,而且,也涉及地理环境、生态特性、独特的文化和景观的移地保护和移民的安置等许多环境、生态和社会问题。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科技项目的决策,就不能局限于纯技术工程的内在检验和评价,还包括许多社会学家、环境和生态学家以及当地的政府和群众的参与和评论。科技项目能否上马,不仅取决于经济效益,还取决于生态、社会效益的分析和论证。而要真正使环境的风险低于人们面临的风险,就应广泛地征求各种意见,任何排斥不同意见,打击持不同意见者的做法,都是无益于科技项目的科学分析和论证的,也是不符合生态道德的行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大型科技项目的论证却失去了科学的民主,失去了应有的学术严格性。例如,在美国三里岛原子能发电站事故评论会上,本来应是原子能的推进派和反对派在学术上进行充分交锋的关键性会议,也是在全国人民注视下进行交换意见的极好机会。但是,这次会议却把持有反对开发原子能意见的一派人全都排斥在会议之外,因而也就没有在学术观点上展开任何争论。

随着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确立,以及生态伦理学思想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大型科技项目的决策已经成为政治性和社会性的重大问题之一。有的科学家关注这类项目的决策,已不局限于工程技术上的安全,开始极大地关注这类工程可能造成的久远的地质、生态、局部小气候以及物种的灭绝等生态安全问题,提出了科技发展的一些极限和禁区。还有的科学家甚至提出回避科技风险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显然,科技开发必然造成生态环境风险,问题不在于有没有风险,而在于风险的程度有多大。根据生态伦理,科技项目造成的生态环境风险应低于人类面临的风险,这应是一切生产和科技的户外项目论证应该遵循的生态伦理准则。这条准则确认,以往人类利用的科技都是反自然的。技术是用来改造自然而使之向有利于人类方面转化的,显然只要使自然界发生某种变化,就要引起自然破坏。因此不会有什么绝对安全的技术或者无公害的技术。只是当对自然破坏程度很小时,由于对人类或其他生物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或者由于产生的影响限于局部范围,才使人视而不见而已。当人类利用技术改造自然的规模和性质发生重大的环境和生态改变时,其后果难以预料,潜在着极大的风险。

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避免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就要在进行这类技术工程的决策时,坚持环境的风险应低于人类面临的风险的原则,以对人类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对环境负责,对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衍负责。实质上,应当把生态安全看做是其他一切任务都应服从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生态安全带有普遍的、全人类的性质。也就是说,在大型科技项目的决策中使强加给环境的风险低于人类面临的风险,就是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善行,否则是恶行。

【案例】

科学技术圈不可能取代生物圈——“生物圈二号”实验

1991牟5月,令世人注目的一项模拟地球生态过程的“生物圈二号”项目,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地区展开。为期两年,于1993年9月26日正式以失败告终。

“生物圈二号”主要是一个生态实验工程。一些科学家把她描述为“在一个瓶子中的星球”。设计“生物圈二号”在于激发研究真实世界即“生物圈一号”的生态规律。

这项实验坐落在密封的网格玻璃拱顶包容下的多个连通的实验室中。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筑与陆地表面连接起来的封闭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为地再造了一系列栖息地,盐碱滩涂、沙漠、珊瑚礁、亚热带的大草原和密集型的农业,利用了约4000多个代表热带雨林的自然物种。实验中还包括八个人,要求他们有效地与外部世界隔离,自给自足地在其中生活两年。

这个实验集中了当时最高的各门科学技术的成就,反映了所能够实验的所有的意图和目的,相当于一个典型的封闭空间的殖民地。因为除了一些电力从外部供给外,能够自我维持、自我满足。在实验中的人也保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即通过计算机联系着科学家群体。这些科学家在外部不断地控制着封闭实验室中变化的环境。

“生物圈二号”的目的是打算观察空气、水和废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怎样有效地再循环,以及在这个实验条件下评价是否能够创造出一个稳态的生态系统。但是,在为期两年的实验中,“生物圈二号”不得不开启逾24次,其中有一次由外向内输送空气,有两次补充纯氧以平衡里面的空气。

这次实验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人类最发达的科学技术对地球生物圈大尺度生态过程的模拟和控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用科学技术圈代替生物圈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许,这就是投入这个实验项目的1亿美元所换来的一个忠实结论。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2000多年来,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老子的提醒

    老子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道德经的原文,给出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老子对人的生存本原、根据、价值、意义、修养、方式等提出的见解。
  •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逻辑清晰,论证翔实,旨在采撷黑格尔哲学中关于人生探索的思想精粹。本书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论述力求深入浅出,结合各种小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避免晦涩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读者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全面的了解,给读者以生活中的智慧和哲学上的启迪,让先贤的智慧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光。
  •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热门推荐
  • 不知道这些,你就囧了9:皇帝家的那些爆笑事儿

    不知道这些,你就囧了9:皇帝家的那些爆笑事儿

    帝王是中国历史上最神圣、最神秘的一个职业,关于帝王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娶妻生子、爱好特长都是后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本书用细腻、生动、准确的笔触,珍贵而直观的图片,生动再现帝王生活中真实有趣的一面,书中既有不务正业的“绝世帝王”,也有另类皇帝的荒唐事儿和传奇天子的传奇人生,堪称一本了解皇家生活的娱乐指南。
  • 网游之一哥传奇

    网游之一哥传奇

    刘一重生在三年前大学时代,迎来地球毁灭,他与人们一起来到第二世界。凭借系统的熟悉、超人的记忆、完美的设计、不懈的毅力,过副本、打装备、练技能。在爱情和友情的抉择中发现,原来有一个更大的秘密在等待着他……
  • 网游之江湖名医

    网游之江湖名医

    《江湖》近十年来最值得期待的游戏!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玩家的地方,江湖纷争更浓!武林自数百年前南北分裂后陷入动荡,南盟主、北盟主所辖各大门派势如水火。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实际是一片腥风血雨!张鹏原本只是《江湖》悬壶宫中的一名玩家,却在一次遭遇中意外获得了一个惊天秘密!这秘密,似乎与数百年前武林分裂有关!!!《三组签约作品》
  • 梳妆

    梳妆

    浮生若梦,世事沧桑,多少年后,沧海桑田人间变换,只为那一句:可得长生!
  • 全才相师

    全才相师

    相人、相事、相风水,看天、看地、看红尘!三国大术士周轩跨越时空,来到现代社会,开启了一段辉煌的都市之旅。女记者:周董,据我们掌握的材料,您不但是商界领袖,还是国学大家、易经泰斗、相学、风水大师、书法家、天文学家等,本世纪少有的全才。请问,您在哪件事情上最成功?周轩四十五度角望向天空,无限感慨:那些成就都不值一提,我个人最成功的是,拥有了妇女之友的荣誉称号。
  • 冷血法医

    冷血法医

    我带有犯罪基因,天生就是罪犯。命运安排我遇到吕洁,随着她一起进入法医专业即将毕业前,学校里发生一起恐怖血案,吕洁失踪,生死不明。我从天堂坠入黑暗,灵魂深处的恶魔蠢蠢欲动。毕业之后,我成为一名法医,上班第一天,就遇到惊天大案,销声匿迹多年的红衣杀手重出江湖。一路走来,看到太多人性丑恶,我更加向往光明。血案背后,有一支黑手在推波助澜。我抽丝剥茧,一个黑暗组织浮出水面。而我只看到冰山一角,但我相信,光明终将战胜黑暗。我的灵魂是黑暗的,但是我向往光明。
  •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 丧尸改造计划

    丧尸改造计划

    人家穿越变成帅哥变成富二代变成官二代,最不济也能有个什么随身法宝升级包裹的,可他呢?附身一个丧尸也就算了,可居然还是丧尸中的失败品。失败品就失败品吧,反正按照穿越的主角定律他肯定是有什么神通的。可是谁能告诉他,他确实是有特异功能,可是他为什么木有小弟弟?尼玛我就算是丧尸也不能让我做太监啊,我要做丧尸之皇不是要做丧尸大总管啊…于是…这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性福生活努力修炼变人的丧尸的自我改造的故事…繁叶QQ:963155578,欢迎喜欢科幻文,喜欢本书的人加繁叶。【外编勿扰,互暖勿扰,谢谢】自知水平,不求上架只求完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队长温柔妻:妈咪惹不起

    队长温柔妻:妈咪惹不起

    丫丫的呸的,她就是失个恋,来喝个小酒,至于狗血的被人吃干抹净还不留名吗?难道是因为自己这么写小说写得太多了?她不就是写小说没有换过开头吗?啥,人不留名给她留了一颗小蝌蚪,还长成了一个娃。好吧,她这个没有娘,爹不爱的遗世小孤女也有亲人了,就原谅那个没留名的家伙吧。“女人,这是我儿子。”呜呜,帅的掉渣的兵哥哥来要她孩子了,怎么办,怎么办?“笨笨妈咪,军官爹地追上门了,你快跑啊。”
  • 终极狂兵

    终极狂兵

    他是国之利刃,更是军中王者,但他却有一个丑女未婚妻,为此,他不得不踏上退婚的路,可谁知这一去,居然引起了腥风血雨,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在嬉笑怒骂中一路高歌猛进,纵横都市,横扫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