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77700000008

第8章 人类要低碳(3)

也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在地球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本身就存在周期性的变化。过去的研究发现,太阳活动的规律性变化导致了历史上的4次冰期,每一次冰期的过渡期都存在升温现象。这些科学家认为,有研究证据表明,造成地球温度上升的因素很多,包括太阳的活动甚至宇宙射线的变化等。如果追溯有100万年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就会发现,温和、适度的全球变暖只是1500年(加减500年)气候周期中自然变化的一部分。

但是,即使他们认为气候变暖更多是由于地球自身的规律而非人类所造成,所有的科学家都毫无例外地赞成人类现在为保护自身栖息的家园而做出的努力,赞成人类应当保持良好的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也就是过“低碳生活”。

四、测测你的碳足迹

碳足迹来源于一个英语单词(carbonfootprint),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总的来说,碳足迹就是指一个人使用能源的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如何计算碳足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一个人的碳足迹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由此可见,碳足迹涉及许多因素。不过,计算碳足迹并不难,许多网站提供了专门的“碳足迹计算器”,只要输入相关情况,就可以计算你某种活动的碳足迹,也可以计算你全年的碳足迹总量。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

按照1棵树龄30年的冷杉能吸收111千克二氧化碳来计算,需要种几棵树来补偿你的碳足迹呢?例如: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1棵树……如果不以种树补偿,则可以根据国际一般碳汇价格水平,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大约补偿10美元钱。将这部分钱专门用来植树造林。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地球生存。用水、用纸、用电、假期、交通方式、垃圾处理、食物……这些点点滴滴都与碳排放相关。

按照以下提供的数据,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你可以在每一项两个分值之间取一个合适的分值。把所有分值加起来,就是你的碳足迹分数。对照下面的数据,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生活,要可持续地维持全球的消费,需要几个地球?分数最低的只需要一个地球,加起来正好100分。

这是对碳足迹的简单计算。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索碳足迹计算器,输人数据便可测出自己具体的碳排放量。

低碳,始于观念

人的行动离不开思想的指导。思想观念的创新是新的行动的开始。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如何对待环境,如何与环境相处,一直是深刻的思想观念问题。

人类曾经敬畏自然,电闪雷鸣让人们顶礼膜拜。

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全面征服自然的思想大门。从此,自然界成为取之不尽的材料库,地球空间成为硕大无比的垃圾桶。炼钢吨位和铁路里程在不断增加,环境危机危害人类生存的程度相应地也在不断加深。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几种不同的思想观念。

征服自然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必将达到无所不及的程度。人类最终一定能摆脱自然界的束缚,用技术、智慧代替生物圈,甚至创造生物圈。人工构筑物可以独立于自然环境之外,人类会靠自身的力量,在各种环境下生存并得以发展。

倒退原始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今天人类活动给自然界造成的破坏已经超出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及所能承受的限度。生物圈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参数,变得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主张退向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绝对平等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要抛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主张所有自然体的价值应该和人类同等重要,各有尊严,即人类与自然有同等的价值和权利。

环境和合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的环境。同时,自然法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仅是生物的人,而且还是文化的人,人不仅能改变自己的生理性状,消极地适应环境,还要主动改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地发展自己。

笔者认同环境和合的观念。

一般认为,环境和合的过程是环境调和环境利用一环境保护的过程。人类既不要征服自然,也不要屈服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要把握一种动态的平衡,有一个“度”。人对自然的态度不是巧取豪夺,而是要利用其自然规律,适度地发展自已。

因为,那种征服大自然的思想是危险的。我们不能忘记,人是一种动物,生于大自然,成长于大自然。人类的每一个行为,无不受大自然的规律所左右,自然环境永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又因为,人类的进化、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切消极地顺从自然的观点,都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样,强调人与自然的绝对平等也是不可行的。人应该是主体,应在此基础上寻求一条使人类自身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相一致的道路。

人对环境的和谐需求,决定了人的环境价值观念的形成。价值观是后天逐渐形成的。价值观是人对于实现需求所要发生的费用和代价的评估取向。观念的改变影响到需求定位的改变。

当今,人类要解决气候变化、资源不足及城市环境问题,就必须在环境价值观念方面进行一次认真的梳理甚至反思,从中找出有益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环境价值观念,并付诸行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环境观念不同,导致地球的颜色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

万年以前,人类处于原始文明阶段。人类生存完全依赖于自然力,适者生存。饥饿、疾病、猛兽是限制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当时,供养一个人平均需要约2平方千米的土地。在很大程度上,人类依赖于环境资源的恩赐,而其本身对环境的作用微乎其微。

原始文明社会,地球是自然植物的“绿色”。人与自然处于低级和谐状态。

几千年来,农业革命逐步建立了丰衣足食的农业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了很大的提高。

农业文明社会早期,人类在生产中无法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生活上也无法防止疾病和祸害。迫于自然界的强大压力,人类只能顺应自然。

后来,人类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推动了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慢慢地,人类已经能够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部分生存环境。建屋造田,纺纱织布,饲养家畜,以马代步。荒芜之地渐渐变成了繁荣市井。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有限,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砍伐森林、破坏草原、无度开荒,引起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繁;盲目兴修水利、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及某些传染病的流行。

例如,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黄河流域,早期是水源丰富、植被茂盛之地。由于后来的大规模毁林垦荒,水土流失严重,加上气候变迁,今天的黄土高原已很难再恢复到昔日的环境。

所幸当时地球上的原始资源丰富,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人类的生产活动,虽在局部地域造成自然破坏,但总体上并未构成生态环境危机。同样,在古代城市,由于手工业作坊规模小,也没有什么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在农业文明阶段,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往往依靠人口的变化来调节。局部生态破坏、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导致大饥荒、社会动荡、人口急剧下降;当人口跌入低谷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低,生态开始恢复活力,农业生产开始增产。

农业文明社会的地球是农作物的“黄色”。人与自然处于比较和谐状态。

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实现了高度物质享受的工业文明社会。

在工业革命前,人类几乎把生产力的全部投入到粮食生产中,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在工业革命后,化石能源取代了畜力,社会化大生产替代了手工生产,人类无须花费过多的力量就能获取食物,丰衣足食。

此后,化石能源成为工业和交通的命脉。烟囱林立、机器轰鸣成为现代化的象征。人类以特有的暴发户心理,极力改变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严重扰乱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现代的环境问题出现了。

在一些城市,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接连不断。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成了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严重的污染事件引起民众恐惧和愤怒,引发了西方的环境运动。

后来,全球性的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大面积森林被毁、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和沙漠化,以及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事故等,把地球局部的环境问题扩展到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1世纪初,人们又发现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变化。不得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本身出现了问题。于是乎,气候变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天气异常等前所未闻的时髦词汇铺天盖地,正在改写世界大词典的编撰进程。

这都是工业革命的后遗症。

农业革命是人类获取生活资料方式的变革,它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可以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这些废弃物可被净化,进而重复利用,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没有大的危害。

工业革命是把深埋地下的矿产资源开采出来,加以利用。矿产资源的一部分作为无用的“垃圾”进入地球的生态系统。这些“垃圾”对生态系统来讲,是陌生的、不能分解的。由此,现存的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

也就是说,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对自然的粗放性、功利性、掠夺性和征服性利用的基础上,人们没有认识到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加上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能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

同时,工业革命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人类不断追求更为丰富的物质享受,过分依赖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入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

工业文明社会,地球的局部是石油和矿产的“黑色”,人与自然处于不和谐状态。

近年来,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发展史上又一次发生了社会模式的重大变革。通过人类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逐步实现人类的高级文明阶段——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文明社会,地球将再次返回“绿色”,人与自然将处于高级的和谐状态。

世界低碳化趋势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年年开,各国年年有承诺,各国也年年有行动。只是承诺和行动在程度上略有不同。

这里,我们先看看各国的承诺和要求。需要说明的是,西方大国的承诺基本上很难兑现。你如果时间不多,这一段不读也罢。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

欧盟承诺,至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如果其他发达国家有类似减排承诺,可以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30%。

欧盟支持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承担主要责任的说法。提出在2020年前,发达国家应直接拿出220亿~500亿欧元的公共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

欧盟的目的是试图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重新确立国际领导地位。但是,欧盟的地位,还没有强大到足以解开世界气候谈判的僵局的实力,欧盟还要看美国的脸色。

美国承诺,至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美国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减排上的共同责任。坚持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作的减排承诺,并进行独立核查。希望中美两国政府出资进行技术研发合作,各自负担半数费用。

美国不愿在发展中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之前,率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国的说法是,如果发展中国家不同时接受的话,美国就不接受带有约束力的限量标准。美国不同意在减排问题上承担主要历史责任。

发展中大国的印度承诺,至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20%~25%。

印度要求发达国家应该率先采取措施,并且应当大幅度减排。工业化国家必须逐渐降低排放,而发展中国家则可以继续提高其排放水平,直到排放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近时,发展中国家才需要开始减排。

印度进一步表示,如果有必要,将出台相关法律,阐明其承诺,并给出具体数字。但印度的承诺主要是国内的行动计划,而不是对国际社会的承诺。

巴西承诺,至2020年在BAU(按原轨道发展的情景)基础上减排42%。巴西将在2020年使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005年的水平,即每年排放22亿吨的目标,同时不影响年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4%的增长率。

另外,到2020年,巴西森林砍伐将减少80%,这意味着将减少48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南非承诺,到2020年削减34%的预期碳排放增加量。南非提出,必须考虑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历史责任,大幅减排是发达国家的义务,发达国家应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

日本承诺,至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希望建立一个全面、强有力的全球碳减排机制,到2050年将全球的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50%。承诺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公共与私人资金。

小岛国联盟呼吁,到2050年全球减排85%,将哥本哈根会议视为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呼吁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率先采取行动,大幅减排温室气体,同时增加经济和技术援助,支持小岛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雨林国家联盟希望,到2020年让发展中国家的森林乱砍滥伐减少50%。提出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协助,由它们来保护雨林的观点。提出减少砍伐森林可以获得信用,这些信用可以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出售,由发达国家建立的基金进行支付。

同类推荐
  • 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本书分为九章。前五章介绍了生活中的衣妆、饮食、住宅、旅行及使用方面的环保知识;第六章介绍了防治疾病的自然疗法;第七章讲的是心理防护;第八章是关于绿色消费与营销;最后一章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知识问答。
  •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世界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世界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旧称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1961年9月11日成立于瑞士小镇莫尔各斯。创始人为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朱立安·赫胥黎,他曾经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并帮助建立了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自然保护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数理化之谜

    数理化之谜

    学习中也是乐趣多多,趣味无穷。当你小时候仰着头向你的父母询问着这个,那个“为什么”时,那也是一种学习,而这种学习是否带给你了许多求知的满足感呢?同时你是否会头疼于这种学习呢?你可以好好回忆一下这些经历,再作出回答。实际上,数学、物理、化学并非你所想的那么枯燥无味。除了一大堆演算以外,它里面也包含着无穷的神奇。本辑所辑的便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奇现象。若能通过此书的阅读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我们便是欣慰之至了。愿学生朋友们能早日遨游在科学的海洋里。
  • 不可思议的惊世预言

    不可思议的惊世预言

    本书精选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预言故事,以独特的视角,趣味横生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曾经发生在某些大人物身上,并离奇应验的神秘预言。这些神秘的预言有的左右了大人物的命运,有的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的预言甚至跨越数千年,令人闻风丧胆。
热门推荐
  • 穿越女作家的异世痴恋

    穿越女作家的异世痴恋

    作家陆晓萱和黑道大哥张笑天被异世的祭司言落以血祭大法召唤,穿越异世两人皆变成七岁孩童,陆晓萱被神秘杏林世家东方家主收养改名东方竹曦,张笑天则成为东琦帝国的太子,八年后东方竹曦与楚沐霖相遇,牵扯出万年前的隐情,江山如画,当亿万生灵皆被当成棋子,脆弱的爱情在乱世中如何永恒
  • 一等狂后:绝色驭兽师

    一等狂后:绝色驭兽师

    (全文完结)她是异能特工队队长,一次任务身亡,烈火中醒来,却成为了光耀大陆百里帝国的叶家废物三小姐。废物?宁安抿唇,这和她有半毛钱关系?一曲驭兽之音,轰动天下,却引来无数势力的争夺。尸横片野的战场,他一袭白衣出现,惊艳了她,也震撼了她。姻缘树下,她提笔写下他的名字。三生树下,他执她之手,轻声说道,“宁安,哪怕天下都背弃了你,我依然站在你的身后。”就算逆了这天下,毁了这法则,她也要一步步靠近他,执他之手,与他到老,一世宁安。(女强+男强,绝对宠文,喜欢的小伙伴收藏吧,作者群:208760388,欢迎你们的加入~~)
  • 月牙神坠

    月牙神坠

    在星月神话中,天上曾有两个太阳两个月亮。一个月亮的力量来自一个太阳,另一个月亮的力量来自另一个太阳。后来因为太热,后羿把其中一个太阳射得掉落下来,因此那个和它有关联的月亮也掉落了下来。月牙神坠的守护者陈瑜之将在文中开展一段行侠仗义,维护和平之旅!
  • 玄天斗皇

    玄天斗皇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十二玄天生,斗皇千古名!道高一尺魔千丈,巫山十二峰转回;金乌啼血鸣三垣,玉龙开甲吟七星;麒火麟难廿八宿,凤求凰劫卅九歌;盘古开天惊神机,比干剖心泣鬼冥;仙人抚我顶中花,结发长生万古灵;涅槃重生秦招魂,浴火亡命楚天问!
  • 嫡女狂妃:傍个太子斗天下

    嫡女狂妃:傍个太子斗天下

    她,一朝穿越成为相府不受宠的嫡女!空有倾城之貌却名为不祥之人,骨肉至亲皆视她为眼中钉,就连贩夫走卒都不愿攀之若鹜。弃女强势归来,斗姨娘,败显贵,活的风生水起。本想安稳度日,却偶遇良人,用尽一生才华助他登上太子之位。大业将成,才知痴心错付。赤子之情竟为他人做了嫁衣。那人笑言为还她恩情只废其功,毁其容,挑其手筋脚筋却留其性命。街头行乞之时,她望着皇家祭天的队伍,心中起誓,必将天下夺回,活的万民敬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微表情洞察人心

    微表情洞察人心

    本书是一本心理励志类图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交际中,教你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快速地学会如何读心,如何识人,如何用眼睛洞察一切可以 观察的事物,读懂他人内心深处的微妙心思,并对之作出精准的判断和剖析,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
  • 圣者星空

    圣者星空

    地球,公元2020年,有天火自外太空而来,天火使得地球环境大变,各种生命上演了进化狂潮,人类在艰难中浴火而生,史称大灾变期......杨瑾,一个在大灾变后出生的少年,一个因意外而生俱三魂的少年,看他如何在微末中崛起,如何带领地球人类走出绝境踏入星空,绽放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 辗转成王妃

    辗转成王妃

    是谁规定找不到工作就要穿越的?好吧,穿了就穿了,本小姐我去古代办学校,定让那帮古人也尝尝英语的折磨!什么?做侍妾?你靠边站吧,王妃我还可以考虑考虑!
  • 品读季羡林的人生智慧

    品读季羡林的人生智慧

    他是享誉中外的知名学者,也是淳朴真诚的文学家,更是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看到,“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的壮举,更能找到追求智慧人生的航向,他就是季羡林,一代学术宗师。季羡林大师一生风雨历程,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品格、修身、名利、学习、家庭、人生困顿等,皆在季羡林大师的人生践行和讲解中,化为智慧的光芒,指引我们与幸福相近,与成功携手。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季羡林大师人生智慧的平台,更为众人找到了一盏人生海洋上的灯塔,循着它,人们就可以辨别方向,驶出迷茫混沌,驶向豁然开朗。
  • 直播诡事

    直播诡事

    一个穷屌丝通过直播灵异事件,从而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一跃成为坐拥数万粉丝的大主播,一段段的灵异直播中也暴露出一个个丑恶的世间嘴脸。同样爷借助世间冤魂的虔诚之力,最终与冥王达成约定,成功将直播间做成阴阳中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