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9900000034

第34章 闾丘露薇(2)

在跟民众接触的过程中,闾丘没有看到一个人恐惧这场战争。闾丘曾问一个年轻的巴格达人,他怎么看这场战争。他说:“其实我们不希望有这场战争,我们不知道美国人为什么要打我们。但是有一点,如果美国人真的打到巴格达,我就会拿起枪来和他们抗争。”

在物质供应方面,出发前闾丘以为巴格达可能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尤其食物会短缺,会没水没电。但是到达以后,她发现物质供应并没太大问题,只是数量和种类有所限制。而到了3月26日,闾丘与凤凰卫视中断联系近20个小时候后,于北京时间12时05分与凤凰总部重新取得联系时,据她介绍,经过当日凌晨两轮大规模空袭,巴格达电力设施部分已经瘫痪,电视播放也已中断。而且,只要闾丘离开酒店的电话机,她就和外界完全丧失联络,因为她已没有任何通讯方式。

中国大陆媒体写道:“炮弹是不长眼睛的。作为战地记者,闾丘不能躲在酒店或防空洞里,她还要出去采访,为读者和观众传递第一手消息。据最新报道,萨达姆已发出对英美联军使用生化武器的命令,闾丘的处境也将更加危险。在远离战场的祖国大陆,我们也在默默为闾丘祈福,希望她能化险为夷,平安归来。”

回放:闾丘在阿富汗战地上

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闾丘露薇也是首位进入该国腹地、阿首都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还是首位三进阿富汗战地采访的华人女记者。当时电视台老板问:“谁愿意去阿富汗?”她第一个举手。首选的男同事签证出了问题,她成了正选。她曾在沙漠边境露宿两夜,与3个男同事在一间没有热水没有电没有暖气的屋子里睡了将近一个月地铺。2002年朱镕基总理出访美国时见到跟随采访的她,称赞其阿富汗之行“了不起”。大陆媒体报道以《战地蔷薇烽火中绽放》为名介绍她说:“闾丘是凤凰卫视的著名战地记者,可以说她的阿富汗战争报道为凤凰卫视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是她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成为凤凰卫视众多记者当中独树一帜的一位。”

请看闾丘露薇自己撰写的报道:

“2001年,从‘9·11’到‘10·7’不过20几天,等待第一声炮响之前的寂静却仿佛十分漫长。等待中,美国再三发出警告,只要塔利班交出拉登,还可使阿富汗免遭战火涂炭……结果我们还是去了。

“两个来月的前线报道,在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的凤凰观众中收视率极高,不过我们仍然未能敲开阿富汗的大门。11月下旬,阿富汗首都易手,北方联盟进入喀布尔,塔利班政权撤退至坎大哈。凤凰新闻决策层再次看准了机会,瞄准阿富汗的第二冲击波。这次从香港和北京派出了更多记者,前往阿富汗潘杰希尔山谷中的北方联盟大本营。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最难忘的是我们在那里走丢过。走丢是因为大家要到喀布尔,有4个小时车程,车都是像出租车一样小,我们光行李就有20多件,两个人坐一辆车,那时候出了很多事情。所以我们定了一个原则,不管什么人在你面前出现,都不要停车。在这个原则下我们的车就先开走了,没想到后面的车抛锚了,中间我们也没办法联系,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和摄影师在酒店门口等他们,等了一个小时他们才出现,我们的摄影师跑上去和他们拥抱,好像分开了很长时间。我第一次哭了,因为如果他们真的出了事,我觉得就是我的责任,既然你带队来了,就要对整个团队负责。原来他们一路上也为我们担心:他们怎么不掉头来找我们?现在觉得那一次如果出什么事的话,后果无法想象。过去我们每一次出差都会吵架,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摄影师都不固定,所以什么样的同事都有。这次在阿富汗,我们4个人没有吵架,大家都很忍让,可能是因为大家有一种共患难的感觉吧。”

她后来还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去阿富汗之前,我以为遇到的每一个阿富汗人都会用忧郁而绝望的眼神看着我,但是我完全错了。我的司机,一个因为战争磨练,看上去好像有60岁,但其实只有40岁的游击队员,开车时总是能够听到他快乐的歌声。虽然我不知道他唱什么,但我听得出来,那些应该是快乐的歌。我还记得午后的喀布尔,一无所有的穷人们唯一的享受,就是蹲在被炸得已看不出原来模样的土墙下,在阳光下取暖,因为在冬季的喀布尔,这是穷人们一天最暖和的时候。老人们身上保暖的只有一条又可以当被子、又可以当大外套的薄薄的毛毯,和土墙差不多颜色,于是我可以清晰看到,他们手里面那朵紫红色的玫瑰。老人们拿着玫瑰,在手里悠闲地转啊转,不时地把玫瑰送到自己鼻前,深深地闻一闻玫瑰的香气。”

返程:闾丘安全到达叙利亚后坦言“有点不想走”

据《北京青年报》等地消息,2003年3月29日零时7分,香港凤凰卫视战地记者闾丘露薇、蔡晓江,与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冀惠彦、杨小勇一行5人,安全跨过伊拉克—叙利亚边境,走上返程,此场面堪称万众瞩目。记者即时采访了离开巴格达后的闾丘。昨天傍晚6:50,当记者把电话打到大马士革闾丘下榻的酒店房间时,正是叙利亚当地时间中午时分,病中的闾丘正在房间休息,她说:“前两天在巴格达时就感冒了,现在人一放松就有点不对劲。”

记者:昨天晚上是不是这么多天以来睡的第一个没有炮火声的觉?

闾丘:对,而且是第一个真正算睡着了的觉。因为过去5天一听到炮火声我们就要去拍,半夜也这样,总希望能拍到点什么东西,所以就马上起来。那几天睡觉一直就不脱衣服,也为的是万一有什么事的话能走得快。昨天从巴格达出来还算挺顺利。

记者:离开巴格达什么心情?

闾丘:有点不想走。因为现在还有些记者在那里工作。我们公司是从我们的安全角度考虑。但如果撇开安全角度,纯粹从做新闻角度来说,我是绝对不想走的,我总觉得既然别的记者可以留在那里采访,那我们也应该可以。但是还是听从安排吧。

记者:有个细节我特别想弄清楚,当初你进巴格达时,有个说法是你关掉了手机抗命行事,其实公司是不同意的。

闾丘:过边境其实也打不了手机,所以不能说我关了手机。只要一过伊拉克边境,就没有通讯线路。我们带了一个卫星电话,但伊拉克管得很严,我们过边境时他们就把它封起来了。那就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联络。至于是不是抗命,我有跟我的直接领导说,我现在过去试试看。

记者:我看到阮次山先生在电视上说:“闾丘不怕死。当初她进巴格达我们是不同意的,她自己闯进去了。”

闾丘:他们没说行也没说不行。我知道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做这个决定说让你去。

记者:我也一直想知道,那么艰难危险的任务,约伊边境那么一个位置,为什么是让你去?

闾丘:正好是时间问题。因为之前我们所有人签证都到期了,而我在做“两会”时自己先去把签证办下来了。那个时候只有我手里有签证。

记者:我今天看到消息,半岛电视台一辆采访车又被炸了。

闾丘:对,好像是两个人死亡。

记者:听到这样的消息,会不会有点后怕?我想你离开巴格达时心情应该有点复杂吧,毕竟你是在离开危险走向安全。

闾丘:倒也没有后怕。如果你在里面就会知道,你防也防不过来。你知道随时都可能会出事情,就是不知道会落在谁身上。在里面工作的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准备。

记者:现在大家都对你的勇气感到吃惊。因为大家容易理解岁数小的人有这样的血气之举,年轻嘛,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可我知道你还有个很小的女儿,5岁还是6岁?

闾丘:6岁。进去时有点没底,因为这次跟阿富汗绝对不一样,有很多担心,最担心就是轰炸。这个东西我觉得又控制不了,你只能看运气。有时还是觉得命大福大。

记者:你从昨天到了之后就一直在休息吧?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闾丘:接下来还是让公司安排。公司让我休息一两天,好好睡觉。我们现在这个状态,再出去采访可能会吃不消。休息一两天之后再决定下一步到底去哪里。

记者:你还会接着工作是吧,不是回香港休整?

闾丘:对,只是不知道再去哪里。

记者:在巴格达你亲眼看到被炸死的样子很惨的人,我想知道留给你的影响。我觉得不管怎么说你还是一个女性,虽然你非常了不起。

闾丘:我就是觉得为什么要打仗呢?你听到消息说伊军死了多少人,美军死了多少人,听上去好像只是一个个数字。但这些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他那个生活圈子里的人、他的家人整个生活都将被改变,我觉得真的很可惜。

记者:你说你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个记者,看到多么悲伤的事也不会跟着一起流泪;遇到多么激动欢快的事也不会跟着一起欢呼。这次你做到了吗?

闾丘:去拍摄时,即使我看到被炸之后的残肢、人体器官,我也不会感到很害怕,或者看到这种惨相跟他们一起哭。事后我自己想时,我会觉得很伤心很无奈。但工作时,我相信在整个工作阶段我绝对不会,我不允许自己情绪出现这样的波动,因为这样会影响我的客观性。

回家:闾丘返港,凤凰高层亲自迎接

据中新社香港4月5日电,香港凤凰卫视赴伊拉克前线采访记者闾丘露薇今天傍晚回到香港,与她同行的还有摄影记者蔡晓江。他们是3月20日伊战爆发后重新进入巴格达的5名中国记者中的2位。

乘坐阿联酋EK航班从迪拜飞抵香港的闾丘,受到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执行副总裁、中文台台长王纪言等人隆重迎接。她说,记者的职责就是要出现在热点事件中,她很高兴尽到了自己努力,代表华文媒体在报道美伊战事中有自己声音。她并称,战争中最受伤害的是平民和士兵。她希望这场战争早日结束。

她的口气轻描淡写,对自己的非凡行为与卓越贡献一言带过。但她在战争前线的大无畏表现,却是人人有目共睹。

(4月15日闾丘露薇重返巴格达,此次直到4月29日才返回香港,凤凰卫视老板刘长乐再次去机场迎接她。)

受访:“我幸运,因为我是记者”

据北方网等地消息,大家记住闾丘露薇这个名字,是因为她的身影总能出现在战争最前沿。2003年底,闾丘来到天津图书大厦签售她的第二本书《我已出发》,当地媒体记者采访了她。

谈起她的过去,她依然轻描淡写地说:“大学毕业后,因为当时外企吃香,加上想提高英文水平,去了一家国际性会计公司当起了会计员。移居香港后,原本打算在会计公司继续做下去;但是,一天看到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寄了一封应聘信,结果不到两天就让去面试,不到一个小时就录取了,成了电视台编辑。之后换了几家电视台,但觉得始终不能满足自己,常常在采访题材方面受到制约,直至到了凤凰卫视中文台。”

再谈到她在阿富汗、伊拉克的非凡表现,她说:“很多人都问我同一个问题,就是当时为什么要派我去?我觉得记者首先要自信。我曾跟公司管理层这样讲,你不要把我当成女性,要看记者能力,这是最重要的。”闾丘总爱说的一句话是“在大事面前我喜欢挑战”,她也这样做到了。

闾丘说,假如不做记者,她绝对不会去发生战争的地方。“因为战争距离我非常遥远,如果不是发生在我身边,我想我甚至不会关心。我是一个连战争题材电影都不爱看的人。但是,我要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它让我看到了战争,让我看到战争带来的伤痛,让我更加珍惜生命。”

闾丘又说,假如不是做记者,自己的心没有现在这样宽容;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特别容易发现别人美的地方。假如不是做记者,她更不可能走过这么多地方;不可能漫不经心地对别人说,这件事情发生时,闾丘露薇就在现场。

她说得似乎很平淡、很简练,其实也很铿锵、很决断。

同类推荐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
  • 幽梦影

    幽梦影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其内容丰富,文笔优雅洒脱。天上地下、行云雨露、花鸟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来,娓娓侃谈,实则深蕴理趣,令人遐思。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影响极大,意义深远!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与火车有关的事

    与火车有关的事

    《与火车有关的事》收入宋烈毅近年来创作发表的62篇散文,精短的散文笼罩着诗意的光芒,同时这些文字浸透了一个诗人对生存的观察、沉思和内省。沉郁冷静、思辩而不失热烈的叙述风格使得这些散文更像是漫长岁月深处的一支深沉的歌。
  • 让我陪你慢慢走

    让我陪你慢慢走

    本书是一部散文和短篇小说作品集。书中既有相爱的甜蜜,也有背叛的痛楚;既有会心的微笑,也有苦涩的泪水;既有对真爱的追寻,也有对错爱的悔恨……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将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收录笔端,呈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校花的超级男友

    校花的超级男友

    为报父仇,陷入万花丛中,无法自拔,为了保护女友他只能不断的变强再变强。
  • 偏执总裁要名分:偷香成瘾

    偏执总裁要名分:偷香成瘾

    他12岁,她15岁,她站在初夏的院子里,成为他一生的魔咒。他23岁,她26岁,他终于等到了她的归来。片段:“阳阳,一次,好不好?”俊逸非凡的男人凑近怀里女人的耳边诱哄,呼吸炙热,声音该死的好听。“什么一次呀?”某人蔫蔫的,漫不经心的掀了掀眼。“唔,一次让你提不起兴致吗?其实我也不觉得不够,那就两次。”男人上下其手。“……人家还要看电视呀!”“好吧,那就三次。”“一次!一次就一次!”某人豁出去了。“唔,还是四次吧。”夏骄阳:“……路臣,你这个混蛋!”路臣:“唔,我混蛋给你看……”爱,就是十年如一日。我一步十年,不理岁月,不改初心。《情有独钟》系列第一本,希望大家会喜欢。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容和传

    容和传

    少林神僧,初出江湖。局势动荡,天下相争。一代神僧何去何从?是成,是败?尽在容和传。容和传交流群∶346958746
  •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本书带您走进人类发明和发现的世界,领略这些发明产生背后的故事,以及笼罩在这些发明发现上的神秘谜团,并挑选了多幅珍贵照片,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发现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带来的未解之谜。
  • 蛇蝎女王拥天下

    蛇蝎女王拥天下

    她是个胆小且不能修炼的废物。一朝被害而亡。当二十一世纪的她成为她时,她不在是那个一无是处的废物。看她如何把那些伤害她、欺辱她的人踩在脚低下。她又是如何掌握全国的经济命运的。一他是血冥宫的宫主贺龚铺,他对她说“不管你想要什么,那怕是我的命,我都会无条件给你。”------------
  • 一箭钟情,妃你莫属

    一箭钟情,妃你莫属

    前世,她被信任的人害死。穿越至此她重活一世。誓要将那些欺辱她的人踩在脚下。不过,这个一直缠着她的男人是谁?为毛要一直跟在她后面叫娘子呀!文废,慎入
  • 秘制悍妻:隐婚总裁别乱来

    秘制悍妻:隐婚总裁别乱来

    女人不烈,男人不爱。“慕太太,余生请指教!”他是A国冷血权贵,传闻他阅人无数,却从不许谁慕太的地位。她是资深测谎专家,婚后七年被放逐海外求学,她能测评天下人,却唯独没看出他的真心。七年隐婚,他将她藏得严严实实,她对他避而不见。蓦然重逢,她测不出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却迷迷糊糊的被他偷了心。感情是一件愿赌服输的事情,不可否认谁都想赢,但既然是赌,就必定会有赌输了的时候。输了,就要学会放下,而慕子谦却输得一败涂地也没放手。这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智商霸气总裁VS冷漠寡言的无情趣测谎女专家的故事。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总有人在老地方等你

    总有人在老地方等你

    兄弟就是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第一时间出现,他不一定能帮到你,但是他一定会出现,站在你旁边,永远陪着你哭陪着你笑陪着你受苦兄弟就是没事的时候对你竖起中指嘴里靠来靠去,说你是白痴,但是有事的时候第一个跳出来帮助你的人兄弟就是平时对你骂骂咧咧号称见你就不烦别人,但你心烦的时候,他可以陪你灌着着啤酒直到天亮的人兄弟,要永远记得,总有人在老地方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