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99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反响最大的自然是那年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在伊拉克战场向巴格达主动前进,有人说其勇敢使“中国战地男记者实在不如”,“男记者要为自己的‘贪生怕死’而‘感到汗颜与羞耻’”,于是他们觉得“叹息、无言、失望、悲哀”。他们未点名,实际上就是指责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等人奉命撤退。王石先后撰文《语言施暴怎能对准战地记者》、《灵魂的拷问该不该?关于闾丘露薇和水均益》(见《中国青年报》)说,不怕牺牲、擅自冲入战火中的闾丘等人应赢得我们的掌声和鲜花;而遵从命令撤离,在相对安全(仅仅只是相对!)的地方采访,也不应受到道义上任何指责。就像我们歌颂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并不意味着其他所有战士都要接受批判一样。我们应学会平静、宽容、秩序、人性地让人说话。王石写道:“美英联军有人说了,下面的轰炸和激战很难不伤及平民——当然,也很难不伤及战地记者。这时,当看到屏幕上头发蓬乱的闾丘和面容憔悴的水均益,我也为网上曾有过的一窝蜂讥讽和指责感到遗憾。”水均益是在按所供职媒体指令行事,去留由不得他,他的主管让他撤出巴格达是为了保护他。而凤凰台也放话说:“闾丘是在接到撤退命令后自己硬闯到巴格达去的。”何况,迫于社会压力,水均益等人3天后又重新走上巴格达前线。某网友甚至说:“内交外困,记者沦为弱势人群。”真是“人言可畏”!

要确保战地记者的生命和安全。首先得对他们的身份进行确认,如经交战双方任意一方许可,授予合法报道身份,甚至被要求佩戴上袖标,还可携带手枪等以自卫;二,有些随军记者的人身安全不仅受国际法保护,还受其跟随的军方人员维护;三,近年来,一些国际媒体为节约开支而大量聘用特约记者报道战事,他们不属于媒体正式编制,一旦出现伤亡,因雇主没为他们购买保险而得不到赔偿,有人呼吁要维护这类战地记者的权益。在我国,中央电视台水均益等人在赴伊拉克采访前,都获得了平安保险公司提供的价值500万元人民币战争意外保险。我国所有保险公司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责任免除”章节中均有“战争、军事行动、暴乱或者武装叛乱”内容;即使投保人购买了该保险,但一旦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伤亡,保险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所以中国记者拿到“战争险”应该说是一个“特例”,这是对他们的工作与行为的很大支持。

战地记者的定义与内涵

马克思说:“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作为政治斗争的一种极端,战争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造就了一大群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是历史著作家一大永恒主题。然而无论是在世界大战的巨型舞台上还是在局部战争的弥漫硝烟中,最及时、最生动、最忠实地将战争实况报告给渴望一见搏杀真相的千千万万公众的,不是军方信使,不是一般作家,不是历史学家,而是那些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以生命为赌本、去摄录战争场面的一族特殊新闻人——战地记者。有人甚至说,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

根据传统定义,战地记者是“被派去报道一场战役的报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展江教授(中国研究战地记者第一人)在其《战地记者纵横谈》一文(《新闻与成才》杂志2001年第5期)中认为,战地记者是专门从事战地新闻采访与报道的一类新闻工作者。战地报道不同于战争新闻,它是战地记者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称目击报道)。战地记者别称是随军记者,而不是军事记者。战地记者既包括文字记者,也包括画家、图片摄影师、电视摄像师等。由战时报道形成的“书本体新闻”文体,兼具历史和新闻、乃至军事的特长,在欧美发展很快。

战地记者是战场第二主人公。作为战争这种重大社会事件见证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以其诚笃和勇气向世人揭示战争的残酷本质和血腥细节。无论是毒气战、空袭战、闪电战、丛林战、原子战这些现代作战样式,还是决定性战役的决定性瞬间,都有无所畏惧的战地记者在离炮火足够近的地方,以生命为代价摄录目力所及的每一细节。因此战地记者伤亡率通常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美国南北战争死亡记者8人。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消息报》有44名记者牺牲,占该报记者总数1/5。二战死亡记者47人。朝鲜战争死亡记者10人。越南战争中有63名(一说68名)记者殉职。萨尔瓦多内战中有40名记者丧生。在索马里内战中至少有4名西方记者丧生,新华社记者刘江在身中冷枪后死里逃生。在波黑内战前两年中,死于巴尔干的各国记者已达68人,创下二战以来记者年平均死亡率新高。在北约对南联盟战争中,投入战斗的北约部队无一伤亡,但随军进入科索沃伊始就有两名西方记者丧生;而在贝尔格莱德,南联盟有10余名记者殉职,且中国记者首次上了死亡名单,以致引起国人激昂。2001年阿富汗战争中,短短两个月内就有9名记者被打死。刚刚过去3年的美英联军对伊作战,记者的牺牲更惨重,甚至出现了“战地记者悲哀日”……

战地记者是从战斗员到非战斗员。“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已成历史陈迹。19世纪的战地记者与军人在外表上很难区别,有的身穿戎装,有的甚至冲锋陷阵。美国内战中许多记者担任军职,布雷德利·奥斯本以“穿海军蓝”著称;英军远征苏丹时,中尉军官丘吉尔兼任记者;《每日电讯报》的贝内特·伯利曾击毙一名阿拉伯人;美西战争中克里尔曼在美军冲锋时打头阵并夺得一面敌旗。如今这一切均被国际社会视为严重违反国际法。早在1863年美国陆军部就规定:编辑或战地记者“可被视为战俘加以拘留”,但不能被当作间谍,仍被视为战斗员。这一规定被列入1879年布鲁塞尔协议。1899年海牙公约规定,战地记者应被视为非战斗员,因为他们“随军行动但不属于它个人”;如果某些记者为自卫而携带武器,其非战斗员性质并不改变。战地记者经交战国委派具有上述非战斗员地位,其制服与军装不同,左臂戴上印有“C”袖章,与足球场上队长相似。在20世纪战地记者通常得到国际法保护,但法西斯和一些东方国家往往藐视海牙公约,其记者往往与军人合一,且拒不承认敌国记者相应待遇。在二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美日军丛林战中,日军经常故意向身材高大、佩戴袖章的美国记者理查德·特里加斯基斯射击;约翰·里德在一战中从德军阵地朝法军方向开枪,受到同行谴责。

战地记者是联系公众的纽带。战地记者是自拉塞尔报道克里米亚战争时正式登台。当时幽默杂志《笨拙》有一幅漫画,生动表现了英国公众对拉塞尔战地来信的反应:一名绅士读报后怒目圆睁,挥舞手杖,全无体面可言;淑女们或眉头紧锁或捶胸顿足。二战中,战地记者纽带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典型人物是厄尼·派尔。斯坦贝克认为,“许多职业战地记者目睹的战争及其种类,比军队里任何人都多。”“这些记者是与公众联系的纽带,况且其中有许多人已名扬全国,拥有广大读者,他们在全美已联合起来。”“厄尼·派尔深受国内读者欢迎和器重,以重要性而言大大超过多数将军。” 美国公众认为他开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相互敬爱的社会”。二战中,各反法西斯国家战地记者的作品具有鲜明人道主义色彩。前苏联记者中西蒙诺夫作品人情味最浓郁,格外为普通士兵和百姓喜爱。从二战起,美国记者战地报道遵循一个惯例,每当涉及事迹突出的军人,无论立功、受伤、阵亡、被俘,都要写出其全名、家居城镇,有时还报道其父母、妻子。这大大增加了公众对战局与前线亲人的关切。

战地记者是战争英雄的塑造者。每一名叱咤风云的战地指挥官通常都是战地记者的宠儿。美墨战争中肯德尔的报道使美国人认识了原本默默无闻的扎卡赖亚斯·泰勒将军,帮助他两年后登上总统宝座;美西战争中西奥多·罗斯福只是准军事部队第一义勇骑兵团一名中校,戴维斯以神来之笔将这名粗俗的冒险家塑造成美国人宠爱的神采飞扬的牛仔英雄形象,为他铺平了问鼎白宫之路;内战中的北军将领尤利塞斯·格兰特和二战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也是以类似方式入主白宫的。在英国,拉塞尔以揭短闻名,开创了战地记者与战地指挥官不睦的传统。但统帅们仍然依靠记者提升知名度,从18世纪的基钦纳到20世纪的蒙哥马利莫不如此。在前苏联,朱可夫元帅在远东战场的成名得益于西蒙诺夫等记者;伊万·科涅夫元帅由于鲍里斯·波列伏依等记者的随军报道而威名远播。

战地记者是神话制造者和官方宣传家。战地报道引起争议最多的是暴行报道。战地记者的描写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却多半经不起历史检验。从一战到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内战、伊拉克战争,暴行报道层出不穷。流传最广的是一战中一名《泰晤士报》记者对德国死尸工厂的杜撰,经英军情报部门“艺术加工”而蒙蔽了各国舆论。洛厄尔·托马斯是一战中美国公共新闻委员会派到欧战区的记者,他制造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著名神话,使一个平庸之辈戴上民族英雄花环,而托马斯本人也名利双收。受狭隘民族主义和个人功利双重驱使,战地记者立场往往并非中立,在客观性背后渗透着个人感情色彩。即便是以报道准确公正知名的记者也往往接受本国政府的旨意和暗示,有意无意充当官方传声筒,迫于无奈被收买当附庸。菲利普·吉布斯和弗雷德里克·帕尔默等人在一战后作了深刻反思,后者承认:“我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过的是一种双重生活:我被指派充当公开的谎言家角色,以便维持我方军队和人民的斗志。”

战地记者是当代“饭店战士”。进入90年代,局部战争作战样式出现两极分化: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强打弱”战争;无固定战线的内部武装冲突。前者“空中制胜论”重新抬头,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要打击工具的空袭成为基本战略。留驻交战国的外国记者成为“饭店战士”,他们候在某国首都一家饭店中,待防空警报拉响后观察报道导弹攻击和飞机轰炸。这最早出现于海湾战争,阿内特等外国记者所住的拉希德饭店、以色列特拉维夫希尔顿饭店、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明霍饭店也因此闻名遐迩。此后在美英对伊拉克空袭和北约对南联盟战争中,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水均益、顾玉龙等人亦主要是以这种方式在巴格达和贝尔格莱德从事战地报道。而后者中传统意义上的随军记者基本不复存在。

阻碍战地记者成为媒介人物的因素。二战中德国和日本均向前线派出了大量战地记者,但其中几乎没有因战地报道而声名远播的人物,除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如过眼烟云了无痕迹。 仅仅从职业化程度低和从事于非正义战争来分析是不够的。斯坦贝克说,记者天性“好奇、狂热”,常常扰得战地指挥官坐卧不宁,他们都“会在新闻稿上玩些小花样”但“很可靠”,他们的行为方式体现了新闻工作规律,即努力冲击战时宣传和新闻检查樊篱,拨开笼罩在战场之上的重重迷雾去探究事实真相。而严厉的管束、无处不在的新闻控制、清一色的宣传腔,势必消灭其自主性。没有足够活动空间、署名权被取消,甚至思维方式也被强求统一,记者不可能为公众瞩目而成为媒介人物。

作者

2006年7月

同类推荐
  • 牛玉儒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牛玉儒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牛玉儒,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8月14日4时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1岁。 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脱衣舞

    脱衣舞

    《脱衣舞》主要内容包括:混血儿、三把吉他、王彬街、王城、华侨子弟、华侨义山、马尼拉――我的城市、椰子宫、波拉盖度假、与华青学子共游大雅台、阿狄?阿狄罕、斗鸡、搬家、西班牙俱乐部等。
  • 纸上月光

    纸上月光

    本书是作家查一路又一部奉献给读者的智慧书。作者以深情之笔和无处不在的灵感,写旧年风月,写人世苍凉……再微末的细节,都是冲着你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叙述,处处有峰回路转,时时呈现给读者云开日出的豁然境界。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本书,就是要将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 《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 40余篇文章就着电影品经济,内容涉及经济思想、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欧日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典理论,在电影与经济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对经济感兴趣的普通人,更轻松、更直白、更感性地理解经济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放飞畅想!
  • 柳宗宣诗选

    柳宗宣诗选

    考察一首诗,它的来由或发生学,似乎与诗人历经的情境有关。一首诗的切入点可能来自于诗人面对存在的最初震颠,或者说诗的写作,即用词语再现那个最初的震颠。可能要把成百上千的事综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首诗。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本诗集取名为“自传的写法”。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湖北长江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整理出版工作。本套“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推出了21世纪以来已较为成熟的中国新诗人。本丛书每位诗人单独成册,力求系统地收录诗人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本书为其系列之一的“柳宗宣诗选”。
热门推荐
  • 平罗史话

    平罗史话

    本书是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中的一本。平罗是宁夏北部古老的县域,从汉唐时的边塞要地发展为今天的鱼米之乡。历经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地方文化,本书按照历史脉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平罗的历史与文化。
  • 雨过就会天晴呀

    雨过就会天晴呀

    讲述了喜欢他,是她一个人的坚持。为此,她可以付出一切。追爱的女骑士在爱情路上披荆斩棘,王子的执着、公主的刁难还有邻国王子的青睐,让她一路摸爬滚打。王子最终是否会站在蔷薇深处等待女骑士的到来?她始终坚信,即使未来再阴霾,也有见到阳光的一天。就如她的名字一般:雨晴——雨过天晴。
  • 一生必读的智慧故事

    一生必读的智慧故事

    本书选编了三百多则古今中外的智慧故事,内容包括:“胆识:成就事业的基石”,“推理:由蛛丝马迹找到真相”,“发明:抓住一瞬间的灵感”,“反击:以其道治其身”等。
  • 谋妻有道之唐爷太狠

    谋妻有道之唐爷太狠

    苏尔娜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实与资料上相差那么大!说好的病入膏肓呢?说好的不能人道呢?说好的自由生活呢?都特么骗人的!要早知道他手段阴狠不好惹,她还会三番五次送上门自讨苦吃么?要早知道碰上他如此九死一生,她还会趟这趟浑水么?万万不能!他——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疾病缠身。她——炽热,倔强,骄傲,有苦难言。他是A市商业巨鳄唐氏集团的掌门人,背负的百年企业看似平静,实则疑团重重。她算不上豪门却也是千金,别有用心的一场阴谋与利益将她推上这条漫漫长路。这是一个冷酷无情霸气男人强制征服的宠妻史,这是一个人前优雅背后阴损女人的释爱史。(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经纪人及其管理

    经纪人及其管理

    《经纪人及其管理》共十二章,内容包括市场经济与经纪人、经纪人概述、现代经纪人的自我修养和运作技巧、经纪业务基础、现货商品市场经纪人、期货市场经纪人等。
  • 档案秘史

    档案秘史

    这世间很有多事实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但无法理解的事不代表它从未发生……灵异的事件总需要人将其记下……来……翻开档案……让我们分享另一个世界的秘密……
  • 极品盗妃驭夫术

    极品盗妃驭夫术

    人前,她无德好色,被世人唾骂。人后,她是天下第一盗,被世人愤恨。其实,她暗自韬光养晦。他是战神,被世人敬仰,亦有周身一丈为女性死伤区的怪癖。他一张皇榜告天下:悬赏万两,缉拿天下第一盗。可那个对她死缠烂打唯命是从宠溺无度的人是谁?
  • 染宠成婚:男神老公夜敲门

    染宠成婚:男神老公夜敲门

    他对谁都冷情淡漠,偏偏就宠她上天入地,底线一舍再舍。唯一的目的就是她心里只有他!于叶梓而言,霍庭衍浑身上下都是缺点,霸道,暴虐,还……是只喂不饱的饿狼!可她就是舍不得逃开。霍庭衍姿势撩人的靠在床头:“老婆,来陪我睡觉。”叶美人冷眼旁观:“丑拒。”霍庭衍炸毛,将某人摁倒在床:“我颜高活好身材佳,哪里丑了!”叶美人反扑:“活好不好试试才知道!”
  • 刁蛮公主:扑倒腹黑皇叔

    刁蛮公主:扑倒腹黑皇叔

    如何扑倒腹黑皇叔?一骗:某人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屋子,下一刻掩泪跌进某男的,皇叔,人家好怕怕。某男...二诱:某女霸占某男的床,半身妖娆的躺着,眯着凤牟,皇叔人家头疼!三拐,某女伤心躲在被子里,捂着嘴偷笑道,皇叔,皇叔,要对人家负责。某男眼眸一动,嘴角微微向上一翘。前方高能预警,攻下皇叔太困难,奈何皇叔太腹黑!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在本书中,我们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说理,采用故事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帮助你循序渐进地养成做事的好习惯。当你认同我们的观点时,你心里可能就会想要有一些改变,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照书中说的方式做,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