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9900000016

第16章 彼得·阿内特(2)

1998年CNN不得不“同阿内特说再见”,起因是他该年揭露美军70年代初在老挝使用过化学武器(沙林毒气),为消灭叛变者而攻击当地村庄,造成了人员伤亡。而经过调查,这一报道并非属实。被动的CNN和《时代》周刊分别作了道歉。因为这一报道,两名CNN职员被解雇,阿内特本人也受到控告。此年合同期满后,他不得不离开了CNN。

像阿内特这样一位名扬全球的老记者,有这样的结局是凄惨、尴尬的。初步探究原因,我们似乎不难发现,早在越南战争期间,阿内特就已与美国国内保守派结怨。美国军政界的一些人,将越南战争的败局归咎于本国新闻界。那一辈的战地记者,几乎都已离开战地报道行列,唯有阿内特老当益壮,并且利舌不饶达官贵人。其后果不免是右翼分子以麦卡锡当年的语言来诅咒阿内特,使其心灵饱受创伤。他可能也由此不自觉产生一种报复心理,以至于一时失去理性和冷静,只顾穷追猛打,难免失察,而授人以“报道不实”之把柄。这对于整个全球新闻界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阿内特敢于说真话、写真相,反对霸权、呼吁正义,已经引起美利坚等西方大国官方、军方、政界、保守派的怨恨,必欲致之于死地而罢休,除非他不开口,不拍照,不作报道,或不反映事实。所以,他总有一天是要被封杀,被消灭的。他后来在伊拉克的类似遭遇可以预见。不按人家的牌局出牌,不遵守人家的“游戏规则”,那你便只有完蛋。这就是阿内特与阿内特们的悲剧结局。

说到美军70年代在老挝使用毒气一案,谁知道是否真的没有呢?

2003年伊拉克大战,阿内特因讲真话再次被美国方面怨恨与解雇

其实,普利策奖自1917年诞生之日起,似乎就格外眷顾战争题材。战争毕竟是特别事件、不凡事件。而所谓的“现场主义”精神,则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战地记者。

2003年4月,正当举世瞩目的第87届普利策新闻奖即将揭晓之际,而在远离颁奖地北美洲纽约万里之外的西亚波斯湾地区,包括普利策奖几位得主在内的数百名战地记者,正在伊拉克战场浴血采访。他们以二战之后历次局部战争中罕见的记者死亡率和某种“个人行为”,经常压过一般战争消息而成为头条新闻。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我们这位年近七旬的阿内特老先生。

早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阿内特是唯一获得伊拉克官方允许留在巴格达参与报道的西方记者。当时,他为CNN所做的独家报道,让电视台和他自己都名声大噪。这次他作为可能是所有战地记者中最老的一位再赴两河流域腹地,本来并不怎么引人注目,因为他已在1998年被CNN解聘,此番只是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国家地理杂志》效力而来。伊拉克战争3月20日爆发后,他作为NBC驻伊首都巴格达的战地记者。在这场号称“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规模最大的被直播的战争”中,又该他大显身手了吧。

当其他记者出于安全考虑纷纷撤离时,NBC却开始播出阿内特的独家报道。阿内特也不敢辜负NBC的重金聘请,发挥全部才智,使出浑身解数,及时地把自己在巴格达的所见所闻不断发回美国。

3月21日,CNN的两名记者被伊拉克政府驱逐出境,代表NBC的阿内特又成了留守巴格达的最后一名美国记者。伊拉克官员公开宣称,阿内特以往的报道证明“他是公正的”。阿内特在战地日记中写道:“当目睹群情激愤的伊拉克百姓在底格里斯河畔抓捕跳伞逃生的英国飞行员时,我突然产生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此时一个手持机枪的民兵朝我走来,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的国籍,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幸好身边的同行帮我搪塞过去,随后他一再嘱咐我不要说出自己是美国人。此后我在巴格达的采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但是他的麻烦又来了,而他的新闻也跟着来了。3月30日,阿内特参加完伊拉克政府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之后,在未经过NBC高层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接受了伊拉克国家电视台采访,并直言不讳地声称,美国领导的“倒萨(萨达姆)”战争,其第一个计划由于遭受对手顽强抵抗而已初步宣告失败。他说:“很显然,在美国国内,布什总统因发动战争而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报道这里的平民伤亡、伊拉克军队的抵抗,都会传回美国,帮助那些反战人士。”他还说,美国“显然……错误地估计了伊拉克军队的抵抗决心”。其实他不过是谈了一些他个人对战争的看法。

此言一出,立即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白宫方面则尤其恼火。有些合众国的政界要人(如前纽约州参议员阿方索·达马托),甚至给他扣上了“帮助和安慰敌人”的帽子。共和党国会议员罗斯·莱赫蒂宁谴责阿内特的言论“很疯狂”,民主党议员舍曼则称阿内特的说法是“奇谈怪论”。美国士兵们的家属也纷纷指责说,阿内特的讲话是“不适宜的和不爱国的”。他们甚至干脆认为,阿内特根本就不应该接受伊拉克方面电视台的采访。

“如果我们的政府允许这个叛国的、恶心的、疯狂的妓女回到这个国家,那么就请上帝帮我们一把吧!他应该被以协助和教唆敌人的罪名送上法庭。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让他烂在巴比伦!”4月1日,一个名为弗兰·科尔的人在美国媒体《世界网络日报》(WND)上发表了以上言论。

NBC最初还是站在阿内特的一边,一度为他辩护,在他接受采访的当天曾散发一则新闻稿说:“他的话本质上是分析性的,并无意传达别的内容。”认为他接受采访只不过是出于职业礼貌。但也许是迫于政府与军方压力,同时也缘于阿内特始终坚持立场(当时他与公司总裁尼尔·夏皮罗谈过话),翌日他们就在其《今日》早间新闻栏目中发表声明:“阿内特先生接受伊拉克政府控制的电视台采访是错误行为,尤其是在战争期间。”该声明还指责他在采访过程中过于明显地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军事与政治观点。3月31日阿内特相继被NBC(及其子公司二十四小时新闻频道MSNBC)和美国全国地理学会(及其《国家地理杂志》)炒了鱿鱼。后者说,阿内特接受伊拉克国家电视台采访是“严重的判断错误,是错误的”。

在被解雇前,阿内特曾不得不向NBC和美国公众道歉,称自己做了一件蠢事。他补充说,他接受采访是“即席的,未经准备的”。但他又表示,“我发表了一些个人见解,虽然带有分析性,但我觉得和专家们的想法出入不大。”“我所说的是大家都清楚的战争事实。”他还透露打算离开巴格达,并开玩笑说:“我曾在南太平洋一个小岛上住过一段时间,现在我要试着游到那儿去。”

阿内特无关痛痒的几句话,却让他为正直诚实而付出代价,这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这就是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言论自由”。这就是中国古话所说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是5年内阿内特第二次丢掉饭碗。有人说他是“连遭三枚美军巡航导弹袭击”(政府与军方,以及他的两个“东家”)。好在他名气大,几个小时后,立马获得了英国反战报纸《每日镜报》的聘请,该报还在4月1日的头版写道:“因讲真话被美国解雇,《每日镜报》聘用续说真话。”阿内特在接受该报的采访时说:“我真实地报道了在巴格达所发生的事情,我不会为‘真实的报道’道歉。我一直喜爱《每日镜报》,很荣幸能为它工作。”之后不久,他又收到了来自希腊国家电视台的聘用信。

阿内特后来又在自己的文章中说,美国政府对来自巴格达的报道异常敏感,一些右翼媒体和政客一直寻找机会攻击那些在巴格达进行战地报道的记者;不管记者是谁,也不管他是哪国人。而自己判断的失误,恰好给那些找“碴儿”的人提供了攻击的口实。

阿内特继续说,他当时接受伊拉克电视台采访时发表了几句评论,那完全是出于一种礼节性回答;因为自己去年在巴格达与美国全国地理学会联合制作“国家地理探险家”节目时,伊拉克电视台同行也曾数百次接受过他的采访。

阿内特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到震惊,尽管他自己认为“没有愤怒,没有大喊大叫”。他说,他在NBC辉煌的记者职业生涯一夜之间已灰飞烟灭,原因只是自己向伊拉克电视台说了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比如由于遇到伊拉克的强有力抵抗,美国最初的作战计划已告失败;美国开始重新评估战场形势,并且推迟战争进程,以制定新的作战计划等。他把此次伊拉克之战称为“这是我的滑铁卢”。

但他又表示,“今后,无论我是否还在巴格达,在中东其它地方,还是返回华盛顿,我仍将报道这场战争的真实情况。我谁也不代表,我只是报道我亲眼看到的东西。”

阿内特还对记者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他说,他之所以选择和同事一起到巴格达战地作现场报道,是因为关于战争的报道应该反映交战双方的声音,其中当然也应该包括伊拉克的声音。

“新闻报道就像飞向太阳,飞得越近你就感到越热;再往近飞,你就会被灼伤。如果怕热不飞了,那么你就不会接近事情的真相。”这可是阿内特切身的体会啊!

同类推荐
  • 一种寂静叫幸福(华夏作家文库)

    一种寂静叫幸福(华夏作家文库)

    萧萧春雨:我深深体会到,不静下来思考,是无法写作的。天界:那肯定。你看别人坐在那里,洋洋洒洒。一个晚上写出几首或几十行的诗歌,那是好诗吗?会有好语言吗?写诗就是经历一场战争。而战争,哪有不用精力和高度思维的?
  •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冯小刚、张国立、王铮亮、何炅、姚晨、柳岩含泪推荐,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三十年岁月变迁和亲情往事。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在旁边充当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30张照片记录了30载年华,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观者动容。
  •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以崭新的视角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基层派出所民警丰富的内心世界,评论界人士指出,主人公是老百姓期望的有真性情的警察化身,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作者用率直的情感、崭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绮丽优美的山区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警察的真实生活。《大罗山纪事》的整体行文风格是随笔和散文式的,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抽出来成为一篇独立的随笔或者散文。本书的成功首先是敢于讲真话,这是一本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多情的文笔,不仅给读者展示出了大罗山下绮丽的田园风光,而且也展示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派出所民警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老骥琐谈

    老骥琐谈

    仲冬时节,良金同志送来他的书稿——《老骥琐谈》。书稿收集了作者四十篇散文随笔。其中有赞赏故乡的风土人情,有异地他乡的旅行札记,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读罢掩卷之后,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心田。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符文战神

    英雄联盟之符文战神

    一个豪门的废材少年,一个统领瓦罗兰大陆的符文主宰之神。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吞噬神尊

    吞噬神尊

    特种兵杨辰,因为一次任务失败,穿越到了恒古大陆,唤醒无上的吞噬之力,吞万千天地灵宝,斩杀天才,铸就不朽的传奇。
  • 度心术

    度心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克林顿若表现出抵触情绪,或赤裸裸拒绝回答记者提问,必然招致媒体驳难四起,引发起一轮更猛烈的进攻,那样的话自己就更加被动了。克林顿成功的运用了度心术中的自嘲法化解了危机,他仅略施小技,就使得记者认输,再也无心恋战。
  • 我的幻想游戏

    我的幻想游戏

    因为自身原因,这部作品已经重新改写,改名为《玩家的成神之路》,在起点发布,跪求大家支持。
  • 火影之晓欲天下

    火影之晓欲天下

    江天穿越到火影的世界,结识带土,加入了邪恶的晓组织。从此,团藏只敢躲在阴暗的地下。从此,三忍看见他,开始绕道而行。从此,斑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看江天如何率领晓组织众人,脚踏五大忍村,完虐宇智波斑,如何大败忍者联军,玩弄宇智波斑的隐藏底牌,醉卧沙场,怀抱美人。
  • 唯爱之我的奶茶

    唯爱之我的奶茶

    他深爱着她,却在一次偶然的车祸中失忆。她感到茫然无助,却不愿意就此放手。最后,他要结婚了,她绝望了。难道他真的爱上了他的妹妹?到底是怎样改变最终的结局呢?他又会用怎样的方式向人们表达他心中如烈焰一般的爱意?
  • 佛说见正经

    佛说见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灵幻想

    夜灵幻想

    万年前,那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发掘的一百年,万年后,跨越万年的恩怨的火种将在一场腥风血雨中点燃,亲情,友情,爱情的交织,无法选择的命运,无法逃离的战场!这将是一个痛苦的开始,悲哀的结局……
  •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在一个叫受活庄的地方,这是一个遗世独立、鲜为人知的村落,所有村民都天生残疾,视健全者为另类。主人公柳县长异想天开,想用重金购买列宁的遗体以发展旅游经济,于是,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村庄开始了走向外部世界的不归路:村民们组建了绝术团,在柳县长的带领下红遍方圆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