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9900000014

第14章 爱迪·亚当斯

朝鲜、越南、海地、海湾……他用镜头记录了13场战争,获得了500多个奖项

“我为摄影而生;摄影是我的毕生所爱。”——爱迪·亚当斯

“一幅摄影作品可以改变世界,正是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我们记住了历史上的人和事。”——爱迪·亚当斯

“我到处拍照,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发现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被镜头捕捉的那个人。”——爱迪·亚当斯

“我憎恨因为我的照片使被摄者受到影响。”——爱迪·亚当斯

爱迪·亚当斯简历

爱迪·亚当斯(Eddie Adams,1933—2004),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20世纪最杰出的摄影家之一。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参加战争报道次数最多的战地记者之一,他还是我们这个时代作品被刊登最多的、同时又是获得奖项最多的摄影家。这些亚当斯可能不会告诉你,但他或许会告诉你他因同朋友一起喝醉了酒而没有拍摄到任何东西。

亚当斯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新肯士顿市。当他还是一个孩子时,他就用卖报纸攒下的钱买了一架照相机和一台放映机,每天花5美元租来一盘电影拷贝为同伴们放电影,这样每次就能挣10美元。刚上高中时,14岁的他已开始给婚礼和其他仪式拍照谋生,每次收5美元。不久后,他又开始每晚为当地一家报纸当摄影记者。他有时还在一年内同时给3家报社打工。

50年代初亚当斯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时,就当过朝鲜战争的战地记者。在亚当斯50余年的漫长摄影记者生涯中,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地骚乱到海湾战争,他一共参加过13次重大战争,并都用其相机与镜头真实记录了下来。他曾说过,“我为摄影而生;摄影是我的毕生所爱。”

之后亚当斯回到新肯士顿市,在当地一家报纸就职,还为《费城晚报》工作过。1962年他开始为美联社工作直到1972年,60年代曾数次赴越南战地前线拍摄。而他1968年拍摄《枪毙越共》的那一瞬间,使他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这部作品已成为当代新闻摄影史上最著名的照片,它使亚当斯成为1969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荣耀得主,还囊括了1970年所有世界性新闻摄影比赛大奖(如荷赛奖)。因而亚当斯也常常被人称为“越战记录者”。

因为出色的战争报道,除了获得过普利策大奖、荷赛大奖外,亚当斯还获得了1枚罗伯特·卡帕奖章和3枚乔治·波克纪念奖章等。

亚当斯是个叙事高手,经验丰富,他的每张照片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他的摄影作品涉及战争、政治、文化、宗教、时装、商业、日常生活等。包括普利策奖在内,亚当斯一生获得了500多项国内和国际的摄影或报道奖项;他的大量摄影作品被全球各国各地许多家报刊采用,而且通常是刊登在一些著名媒体的头版或封面,如《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生活》、《时尚》、《名利场》等。同时,他还是《时代》、《生活》、《波瑞》、《行列》周刊等著名杂志的自由撰稿人。除了新闻摄影与报道,亚当斯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职业生涯涉及新闻、摄影、编辑、写作、广告、时尚业、娱乐业等多个领域。

从1972年到1976年,亚当斯为著名的美国《时代》杂志工作。从1976年到1980年,他又二度回到美联社,成为其特派记者。在以后的几年里,亚当斯曾被美联社派往海地,他拍摄了那里的骚乱,照片开始刊登在一些媒体头版。当时现场危机重重,“没有人相信我能活着回来。”他回忆道。

亚当斯的摄影作品从未在博物馆里展出过。他因其作品常常刊登在各种报纸和杂志封面而被全世界读者所熟悉,媒体就是他的展览馆。

和他所拍摄的作品一样,亚当斯的个性十分鲜明;他喜欢以一袭黑衣示人,脖子上围着围巾,总戴着一顶宽大的黑色礼帽,是个完美主义者。

亚当斯是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他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并充满灵感和狂放的热情。对于他那幅最有名的作品他并不愿多提,而是更愿谈论那些照片所带来的后果——促使卡特总统做出最后的决定:让成千上万越南难民迁入美国。

“这是我一生中所做的最好的事情”,亚当斯说,“我的心被一些自己所拍摄的照片撕扯着。”他平静地继续说道:“我到处拍照,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发现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被镜头捕捉的那个人。比如说我拍到的一些受伤的人,我发现自己成了拍摄对象。我真的能感觉到,我成了受伤的那个人。我知道很多优秀摄影师喜欢上了自己作品中的对象,真的。但我已厌倦了哭泣。”

厌倦了在战场上看到的一切,亚当斯返回纽约曼哈顿,回到了家里,回到了孩子们身边。“我转向拍摄名流,他们不会使我的灵魂受煎熬,给的钱又多。”他拍摄的名人中有克林顿夫妇、罗马教皇等。但是到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时,亚当斯又出现在了中东前线。这就是一位敬业的记者、一位无畏的记者、一位有良心的记者所无法拒绝的选择。

亚当斯总是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很多美国人,”他说,“从未去过苦难的地方,也不了解这些。”生活对亚当斯来说就是挑战,而挑战是他决心去征服的。

1988年,亚当斯创立了自己的一家名叫“巡回乡村演出”的工作室,此后每年10月份在他的农场里举行展览。每逢这为期4天的活动到来,他便同许多美国资深摄影记者一道,对年轻摄影师进行专业的摄影指导。学员们会在附近找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人物和故事——从牛仔表演到花店开张,任何事件都不会逃过他们的镜头。而亚当斯这位反传统的导师,会常常穿着牛仔装出席展览开幕典礼,以站在椅子上吹号角的方式来宣告开幕。这一讽刺传统权威的“仪式”常常会使新学员们目瞪口呆,而台下耀眼的闪光灯也从未放过这一刻。

亚当斯最后的野心是写本书,“那将是一本小说,但其实并不是虚构的。我要把它献给我并不喜欢的人们,还没取书名呢!”2004年5月,他诊断患有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但直到病故前2个月他还在坚持摄影活动。

2004年9月19日,亚当斯在纽约的家中因病逝世,尘埃落定,享年71岁。

“爱迪·亚当斯创作室”当天发表声明说:“经过几个月与病魔的斗争,亚当斯今天早上走了。我们感激他给予我们的全部帮助。”亚当斯曾供职的美联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柯利说:“亚当斯是一名非凡的天才,他鼓舞了几代美联社摄影记者和职员,他的勇气和创造力留下了一道永久鲜活的印记。”美联社前图片编辑主管哈尔·比尔说,亚当斯没有什么社交或政治日程,内心唯一的念头就是“做重要新闻摄影记者,总是迅速关注照片所讲述的故事”。“他是一名完美主义者,他会因照片编辑中出现任何他感觉偏离故事的东西而展开激烈论战——但他对自己最为苛刻,他会为错过的时机或无法完成自己设定的高标准而自责”。

爱迪·亚当斯的代表作——拍摄于越战的《枪毙越共》,竟影响了当年美国大选

在世界战争史上,越战称得上是一个经典对局,同时留下了不少经典性战地摄影与报道作品。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爱迪·亚当斯的摄影代表作《枪毙越共》,摄取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南越政府军警官在街头举枪击毙了一名越共嫌犯俘虏,披露了赤裸裸的惨忍与战争恐怖。《枪毙越共》展现的不是战前的准备或战后的创伤,而是直接传达了血淋淋、真切切的暴力,使人们亲历了战争的恐怖。

那是1968年2月,那段时间亚当斯正在越南(当时叫西贡)跟随照片中的开枪者(南越警察队长娄)采访了两周。当时亚当斯正在给这个被捕的战俘拍照;当南越警官走近时,他并没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他的相机和南越警官手中的枪同时举起。就在子弹穿过战俘头颅的一刹那,照片定格在了永恒的这一刻。预先无法想到,作品出自偶然。手枪在近距离对准人头,战俘的表情充满对死亡的恐惧。那致命的一枪传达出的暴力气势,似乎穿透了照片的平面世界,让观者久久不能遗忘。那个姓娄的南越警官在开枪后还说:“他们杀了很多美国人和我们的人。”

这场突然的枪决画面所传达的含义,已远远超过事件本身。这一情景增加了美国民众日益增长的不安情绪,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为了支持一个腐败、独裁的政权而干涉了别国内政。这张照片也揭露了许多美国人不愿面对的一个更深层的事实——他们的盟友的残忍血腥。美国著名军事历史专家莱斯利·库伦说:“抛开这一枪决是否正当,照片传达给所有观者的印象,是执行枪决仅仅是为了枪决本身。人们会这样问自己:‘难道我们要支持别人做这种事?’”以这张照片为代表的越战报道,使美国人民开始重新思考他们为何卷入东南亚事务,从而改变了他们对越战的态度,导致了全国性反战运动。

这张照片一经刊登,立即震撼全世界,它不但获得了著名的普利策奖,还获得过荷赛大奖等本行业殊荣。当时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战地记者也拍到了这一幕。它们一起为美国反战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当年美国大选。它为尤金·麦卡锡的反战纲领提供了支持;2个月之后约翰逊总统宣布将不谋求连任,新政府不得不调整越南政策。舆论认为,正是这张照片促使越战最终提前半年结束。后来的卡特总统还决定让成千上万西贡难民迁入美国。

对于亚当斯自己,照片留下的是难以逾越的高度。这张照片为他带来了荣誉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了自责和内疚。他还受到过不少来自同行的责问。在一次颁奖典礼上,一位荷兰记者曾这样问他:“你为什么不阻止他杀死那个人?”最初他认为这是自己遇到的“最愚蠢的问题”:“这是正在进行的战争,你不可能阻止人们的自相残杀。”但此后两年间,亚当斯的内心开始感到不平衡,他无法使自己直面这张照片。在获得普利策奖之后不久,亚当斯还说:“我从展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杀戮中获取了利益。有两个人因此被毁,而我却为此得奖,成了一名英雄。”为此他一直在尽力为越战的创伤赎罪。

照片中那个开枪杀人的娄警官后来移民到了美国,在东北部开了一家小食店。但人们光顾他的小店仅仅是为了“盯着他”,看看这个刽子手。据说有些人还给他写过毒骂的信件。而当初在越南认识他时,亚当斯发现“娄是一位很受当地居民喜爱的人”。每当想起这张照片改变了娄的整个生活,他就感到内疚,“我憎恨因为我的照片使被摄者受到影响。”有一时期,亚当斯甚至想退回他所获得的奖项来减轻内心的自责。

但亚当斯也有认识到了什么所以不拍的时候。那也是60年代底在越南的战地上。据他说:“一次随军采访中,子弹在头顶飞舞,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周围都是死伤的士兵。我突然看到5英尺远一位年仅18岁的海军陆战队队员的娃娃脸上,充满了我从未见过的恐惧。我拿起相机,试图拍照。我最少试了3次,但最终也未能按下快门。”“后来我意识到自己也像那个孩子一样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我的脸上看上去也一定像那张我原想将它告诉给全世界的孩子脸一样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我们的脸都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的恐怖,但我一直认为没有拍下那张照片是对的。”这也许又是一张普利策奖作品,但他还是明智地放弃了。

爱迪·亚当斯的其他摄影名作——每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

除了《枪毙越共》,爱迪·亚当斯还拍摄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战地摄影报道之作。

前文说过,亚当斯的摄影作品涉及战争、政治、文化、宗教、时装、商业、日常生活等。他的每张照片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他曾为世界许多著名人物拍摄过肖像,包括尼克松及以后的每位美国总统、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梵帝冈教皇保罗二世、埃及前总统萨达特、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等。

战地新闻摄影的魅力在于真实,真实是新闻摄影最强有力的生命。战地摄影记者的诞生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战争,而是战争条件下的新闻摄影更具挑战性,更具暴露人性深处的东西。在子弹中穿梭,在战火中跳越,这是一种职业的精神和诱惑,更是一种生命情结。

“纪实”(documentary)这个词描述的是一种风格与一种方法。曾有人提出过许多别的建议:“写实的”、“事实的”、“史实的”……但无一能传达纪实传统那种对真相的深刻尊敬,与对于我们这个世界加以积极地诠释的创作欲望。

纪实摄影通过照片独立地承载着信息,透露被摄者更多的心境而不是形似;它能说出实情,并促使人类重新思考人自身与环境。

作为杰出战地摄影家的亚当斯,对“纪实”的遵奉是成功的。他以图像的语言真切描述世界各地人民为了和平,不假思索、义无反顾地抗争时的勇气与恐怖。不过同时这种道德和精神也将他自己推攘于荣誉和疼痛的两端。他与其他纪实摄影家一起,重新界定摄影美学。现代的纪实摄影家大都熟悉并沿袭他们的传统。

他拍过被人刺杀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遗孀杰奎琳接过覆盖她丈夫棺木的国旗(1963年);他拍过越战退伍老兵斯特里兹在西弗吉尼亚州一个煤矿工作,每天的薪水仅有14.8美元(1969年);他拍过在运载着48名越南难民逃往泰国的一条渔船上,一位母亲抱着病重的孩子乞求帮助(1977年)……

他还拍过神色严肃的黑人解放运动领导者马尔科姆、轻抚小号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怀抱残疾婴儿的特雷莎修女、手举美国国旗的里根总统……

“有些照片看起来比较轻松有趣”,亚当斯说,“其他一些是严肃的,因为它们源于心灵。一幅摄影作品可以改变世界,正是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我们记住了历史上的人和事。”

同类推荐
  • 乡情(下)

    乡情(下)

    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
  • 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

    我们当然可以爱一个人爱到不要命,但是绝不能爱一个人爱到不要脸。五十七篇文章,来自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们的亲人、同事、室友、同学、恋人等等,有爱恨情仇、柴米油盐、现实和梦想,充满人间烟火,是普通、平凡、真实的,同时又是独一无二、色彩斑斓的。我们谈论或者不屑他们,我们羡慕或者嘲笑他们,同时,我们都是他们。暖小团的文章,简单粗暴、一阵见血、犀利、颠覆、有趣、精准、透彻、真诚。书中的数篇文章在韩寒监制的「一个」APP获得无数点赞,《致未来丈夫的一封信》、《致前任男友的一封信》等文章发表时都曾经刷新「一个」app文章点赞数量,成为当时的历史点赞第一名。
  • 天使有泪

    天使有泪

    如果说写诗歌,是小桥流水式的低吟浅唱;写散文,是晓风残月式的情景描绘;写小说,是大干世界的舞台彩排;那么,写报告文学,则是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写实。因此,写报告文学,不仅需要同样优美的文笔,而且更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对时事政策的准确把握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部作品还留有生活的体温。它来自于正在行进中的生活,它的疼痛是那么真切、深挚,它的思考令人信服、值人深思。
  •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一书主要讲的是普通人在和平环境中的普通生活。
  • 王进喜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王进喜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热门推荐
  • 道在心

    道在心

    问世间:一生有多少人走不出一座山村,有多少人走不出一座城镇,有多少人走不出一郡一省,又有多少人走不出一个国家。红尘如牢笼,万物在其中。且看他如何入潜龙,开辟海,筑道宫……一步步放眼三千界,傲战九天八荒,走出这尘狱牢笼。
  • 星纵情缘

    星纵情缘

    十二幅星座图腾,十二句天机妙语,相继遥天而挂,诉说着他【她】们的爱恨情仇!一派、二宗、三门、四族、五峰,诸派并起,群雄逐鹿,演绎着他【她】们的恩怨纠缠!魔门始乱,浩劫初临,十二星座纷纷现至,同抗魔门,共渡大劫,看十二星座谁主沉浮!何谓魔!魔亦有道,天下苍生你们杀的尽嘛!幽幽凄凉,无尽哀怨!无耐天地不公,尽拆痴情之人!【绿色无毒请大家舒心+放心阅读;5+0:在此诚挚的感谢您的阅读】【每天准时两更,必要时加更;新人不容易,求支持】【此本小说永远不会胎死在腹中,因为她已经诞生】
  • 注意雷区

    注意雷区

    此教材以祛除郁闷、PIA飞无聊、踢走压力为宗旨,精选若干雷人笑话,总有一款雷到你!
  • 卫济宝书

    卫济宝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契保安之英雄无泪

    血契保安之英雄无泪

    铁血兵王回归家乡,却得知兄弟被欺,心仪女孩被绑架!怎能忍?他惩治恶霸,解散猛虎帮,灭掉大刀……危难时,众兄弟相聚,誓死追随!血在,人在,誓言在!我的兄弟,没有孬种!
  • 嫡女重生:渣男请绕道

    嫡女重生:渣男请绕道

    前世,她是翎羽王朝丞相嫡女,无奈娘亲不受宠,自己也备受辱没。好不容易嫁了人,居然被夫君养的外室们合伙毒死!!此等大仇,岂能不报。灭渣男,斗小三。看我今生如何把你们予我的痛苦十倍、百倍、千倍偿还!
  •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本书是“大唐才子诗传”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照时间的维度记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坎坷曲折的一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却屡遭战火摧残和亲人离世之苦,但是他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用诗歌倾吐着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苦难的抗争,最终佳作迭出,成就了千古诗名。
  • 景生若梦

    景生若梦

    爱我,请告诉我;爱我,请深爱我;爱我,别轻言放手。
  • 魔法小子

    魔法小子

    没有永恒的光明,也不可能永远面对黑暗,只求心中有大道,坎坷变坦途。——“万雾山庄魔法学校”校训。说到半月洲大陆西部,就不得不谈到“泊瓷”这个镶嵌在西部海岸线上的明珠城市,“泊瓷”是西大陆第一形胜繁华的城市,处于水陆要冲,良港林立,海陆贸易极度繁华,城中人口上百万,商号拥挤,酒肆茶楼比踵矗立,沿街华幡锦盖,车流如织。城中华厦云集,运河纵横交错,由于这是自由港,所以对各种族的进出与居留并没有特别的限制,所以这个西部大城成了多种族汇聚的城市。泊瓷城西部是港口区,中部是商业区,北部是名门望族、富豪权贵所居住的所谓富人区,……
  • 清远公子传

    清远公子传

    洪荒时代,曾有远古神祗生活在中土大陆上,古神之战后诸神神隐,只留下了些许远古神迹,及种种诡异秘术。三百年前一场战争震动中土,东南西北四境诸侯相互厮杀,七王称霸斗得昏天暗地之际,一群身着黑袍的秘术师自黑暗中走出,操纵邪魅,施术将星门逆转,以致世间万千魑魅魍魉横行,百姓沦为血食。三百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是谁,最后又为何烟消云散。只有一位紫衣公子,自秘教圣地清流山走出,他带着一身的秘密和灵力云游四海,收下徒弟洛林,旅途所见诸人诸事,欢笑悲哀,满纸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