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7800000022

第22章 二月(1)

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轻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倒也并非如蜘蛛张网,专一在待飞翔的游人,但在寻求安静的青年的眼中,却化为不安的大苦痛。这大苦痛,便是社会的可怜的椒盐,和战士孤儿等辈一同,给无聊的社会一些味道,使他们无聊地持续下去。

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岗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惟有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这从上述的两类人们看来,是都觉得诧异的。但我们书中的青年萧君,便正落在这境遇里。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他其实并不能成为一小齿轮,跟着大齿轮转动,他仅是外来的一粒石子,所以轧了几下,发几声响,便被挤到女佛山——上海去了。

他幸而还坚硬,没有变成润泽齿轮的油。

但是,瞿县(释迦牟尼)从夜半醒来,目睹宫女们睡态之丑,于是慨然出家,而霍善斯坦因以为是醉饱后的呕吐。那么,萧君的决心遁走,恐怕是胃弱而禁食的了,虽然我还无从明白其前因,是由于气质的本然,还是战后的暂时的劳顿。

我从作者用了工妙的技术所写成的草稿上,看见了近代青年中这样的一种典型,周遭的人物,也都生动,便写下一些印象,算是序文。大概明敏的读者,所得必当更多于我,而且由读时所生的诧异或同感,照见自己的姿态的罢?那实在是很有意义的。

1929年8月20日,鲁迅记于上海

是阴历二月初,立春刚过了不久,而天气却奇异地热,几乎热的和初夏一样。在芙蓉镇的一所中学校底会客室内,坐着三位青年教师,静寂地各人看着各人自己手内底报纸。他们有时用手拭一拭额上的汗珠,有时眼睛向门外瞟一眼,好象等待什么人似的,可是他们没有说一句话。这样过去半点钟,其中脸色和衣着最漂亮的一位,名叫钱正兴,却放下报纸,站起,走向窗边将向东的几扇百页窗一齐都打开。一边,他稍稍有些恼怒的样子,说道:

“天也忘记做天的职司了!为什么将五月的天气现在就送到人间来呢?今天我已经换过两次的衣服了:上午由羔皮换了一件灰鼠,下午由灰鼠换了这件青缎袍子,莫非还叫我脱掉赤膊不成么?陶慕侃,你想,今年又要有变卦的灾异了——战争,荒歉,时疫,总有一件要发生呢?”

陶慕侃是坐在书架的旁边,一位年约30岁,脸孔圆黑微胖的人,就是这所中学的创办人,现在的校长。他没有向钱正兴回话,只向他微笑的看一眼。而坐在他对面的一位,身躯结实而稍矮的人,却响应着粗的喉咙,说道:

“哎,灾害是年年不免的,在我们这个老大的国内!近三年来,有多少事:江浙大战,甘肃地震,河南盗匪,山东水灾,你们想?不过象我们这芙蓉镇呢,总还算是世外桃源,过的太平日子。”

“要来的,要来的,”钱正兴接着恼怒地说:“这样的天气!”

前一位就站了起来,没趣地向陶慕侃问:

“陶校长,你以为天时的不正,是社会不安的预兆么?”

这位校长先生,又向门外望了一望,于是放下报纸,运用他老是稳健的心,笑眯眯地诚恳似的答道:

“那里有这种的话呢!天气的变化是自然底现象,而人间底灾害,大半都是人类自己底多事造出来的:譬如战争……”

他没有说完,又抬头看一看天色,却转了低沉的语气说道:

“恐怕要响雷了,天气有要下雷雨的样子。”

这时挂在壁上的钟,正铛铛铛的敲了三下。房内静寂片刻,陶慕侃又说:

“已经三点钟了,萧先生为什么还不到呢?方谋,照时候计算应当到了。假如下雨,他是要淋湿的。”

就在他对面的那位方谋,应道:

“应当来了,轮船到埠已经有两点钟的样子。从埠到这里总只有十余里路。”

钱正兴也向窗外望一望,余怒未泄的说:

“谁保险他今天一定来的吗?那里此刻还不会到呢?他又不是小脚啊。”

“来的,”陶慕侃那么微笑的随口答,“他从来不失信。前天的挂号信,说是的的确确今天会到这里。而且嘱我叫一位校役去接行李,我已叫阿荣去了。”

“那么,再等一下罢。”

钱正兴有些不耐烦的小姐般的态度,回到他的原位子上坐着。

正这时,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学生,快乐地气喘地跑进会客室里来,通报的样子,叫道:

“萧先生来了,萧先生来了,穿着学生装的。”

于是他们就都站起来,表示异常的快乐,向门口一边望着。

随后一二分钟,就见一位青年从校外走进来。他中等身材,脸面方正,稍稍憔悴青白的,两眼莹莹有光,一副慈惠的微笑,在他两颊浮动着。看他底头发就可知道他是跑了很远的旅路来的,既长,又有灰尘。身穿着一套厚哗叽的藏青的学生装,姿势挺直。足下一双黑色长统的皮鞋,跟着挑行李的阿荣,一步步向校门踏进。陶慕侃等立刻迎上门口,校长伸出手,两人紧紧地握着。陶校长说:

“辛苦,辛苦,老友,难得你到敝地来,我们底孩子真是幸福不浅。”

新到的青年谦和的稍轻地答:

“我呼吸着美丽而自然底新清空气了!乡村真是可爱哟,我许久没有见过这样甜蜜的初春底天气哩!”

陶校长又介绍了他们,个个点头微笑一微笑,重又回到会客室内。陶慕侃一边指挥挑行李的阿荣,一边高声说:

“我们足足有六年没有见面,足足有六年了。老友,你却苍老了不少呢!”

新来的青年坐在书架前面的一把椅子上,同时环视了会客室——也就是这校的图书并阅报室。一边他回答那位忠诚的老友:

“是的,我恐怕和在师范学校时大不相同,你是还和当年一样青春。”

方谋坐在旁边插进说:

“此刻看来,萧先生底年龄要比陶先生大了。萧先生今年的贵庚呢?”

“27岁。”

“照阴历算的么?那和我同年的。”他非常高兴的样子。

而陶慕侃谦逊的曲了背,似快乐到全身发起抖来:

“劳苦的人容易老颜,可见我们没有长进。钱先生,你以为对吗?”

钱正兴正呆坐着不知想什么,经这一问,似受了刺讽一般的答:

“对的,大概对的。”

这时天渐暗下来,云密集,实在有下雨的趋势。

他名叫萧涧秋,是一位无父母,无家庭的人。六年前和陶慕侃同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当时他们两人底感情非常好,是同在一间自修室内读书,也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可是毕业以后,因为志趣不同,就各人走上各人自己底路上。萧涧秋在这六年之中,风萍浪迹,跑过中国底大部分的疆土。他到过汉口,又到过广州。近三年来都住在北京,因他喜欢看骆驼底昂然顾盼的姿势,听冬天底尖厉的北方底怒号的风声,所以在北京算住的最久。终因感觉到生活上的厌倦了,所以答应陶慕侃底聘请,回到浙江来。浙江本是他底故乡,可是在他底故乡内,他却没有一椽房子,一片土地的。从小就死了父母,只孑然一身,跟着一位堂姊生活。后来堂姊又供给他读书的费用,由小学而考入师范,不料在他师范学校临毕业的一年,堂姊也死去了。他满想对他底堂姊报一点恩,而他堂姊却没有看见他底毕业证书就瞑目长睡了。因此,他在人间更形孤独,他底思想,态度,也更倾向于悲哀,凄凉了。知己的朋友也很少,因为陶慕侃还是和以前同样地记着他,有时两人也通通信。陶慕侃一半也佩服他对于学问的努力,所以趁着这学期学校的改组和扩充了,再三要求他到芙蓉镇来帮忙。

当他将这座学校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以后,他觉得很满意。他心想——愿意在这校内住二三年,如有更久的可能还愿更久的做。医生说他心脏衰弱,他自己有时也感到对于都市生活有种种厌弃,只有看到孩子,这是人类纯洁而天真的花,可以使他微笑的。况且这座学校底房子,虽然不大,却是新造的,半西式的;布置,光线,都像一座学校。陶慕侃又将他底房间位置靠在小花园的一边,当时他打开窗,就望见梅花还在落瓣。他在房内走了两圈,似乎他底过去,没有一事使他挂念的,他要在这里新生着了,从此新生着了。因为一星期的旅路的劳苦,他就向新床上睡下去。因为他是常要将他自己底快乐反映到人类底不幸的心上去的,所以,这时,他的三点钟前在船上所见的一幕,一件悲惨的故事底后影,在他脑内复现了。

小轮船从海市到芙蓉镇,须时三点钟,全在平静的河内驶的。他坐在统舱的栏杆边,眺望两岸的衰草。他对面,却有一位青年妇人,身穿着青布夹衣,满脸愁戚的。她很有大方的温良的态度,可是从她底两眼内,可以瞧出极烈的悲哀,如骤雨在夏午一般地落过了。她底膝前倚着一位约7岁的女孩,眼秀颊红,小口子如樱桃,非常可爱。手里捻着两只橘子,正在玩弄,似橘子底红色可以使她心醉。在妇人底怀内,抱着一个约两周的小孩,啜着乳。这也有一位老人,就向坐在她旁边的一位老妇问:

“李先生到底怎么哩?”

那位老妇凄惨地答:

“真是打死了!”

“真的打死了吗?”

老人惊骇地重复问。老妇继续答,她开始是无聊赖的,以后却起劲地说下去了:

“可怜真的打死了!什么惠州一役打死的,打死在惠州底北门外。听说惠州底城门,真似铜墙铁壁一样坚固。里面又排着阵图,李先生这边的兵,打了半个月,一点也打不进去。以后李先生愤怒起来,可怜的孩子,真不懂事,他自讨令箭,要一个人去冲锋。说他那时,一手捻着手提机关枪,腰里佩着一把钢刀,藏着一颗炸弹,背上又背着一支短枪,真像古代的猛将,说起来吓死人!就趁半夜漆黑的时候,他去偷营。谁知城墙还没有爬上去,那边就是一炮,接着就是雨点似的排枪。李先生立刻就从半城墙上跌下来,打死了!”老妇人擦一擦眼泪,继续说:“从李先生这次偷营以后,惠州果然打进去了。城内的敌兵,见这边有这样忠勇的人,胆也吓坏了,他们自己逃散了。不过李先生终究打死了!李先生的身体,他底朋友看见,打的和蜂窠一样,千穿百孔,血肉模糊。那里还有鼻头眼睛,说起来怕死人!”她又气和缓一些,说:“我们这次到上海去,也白跑了一趟。李先生底行李衣服都没有了,恤金一时也领不到。他们说上海还是一个姓孙的管的,他和守惠州的人一契的,都是李先生这边的敌人。所以我们也没处去多说,跑了两三处都不像衙门的样子的地方,这地方是秘密的。他们告诉我,恤金是有的,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定有。我们白住在上海也费钱,只得回家。”稍停一息,又说:“以后,可怜她们母子三人,不知怎样过活!家里一块田地也没有,屋后一方种菜的园地也在前年卖掉给李先生做盘费到广东去。两年来,他也没有寄回家一个钱。现在竟连性命都送掉了!李先生本是个有志的人,人又非常好,可是总不得志,东跑西奔了几年。于是当兵去,是骗了他底妻去的,对她是说到广东考武官。谁知刚刚有些升上去,竟给一炮打死了!”

两旁的人都听得摇头叹息,嘈杂地说——像李先生这样的青年死的如此惨,实在冤枉,实在可惜。但亦无可奈何!

这时,那位青年寡妇,止不住流出泪来。她不愿她自己底悲伤的泪光给船内的众眼瞧见,几次转过头,提起她青夹衫底衣襟将泪拭了。老妇人说到末段的时候,她更低头看着小孩底脸,似乎从小孩底白嫩的包含未来之隐光的脸上,可以安慰一些她内心底酸痛和绝望。女孩仍是痴痴地,微笑的,一味玩着橘子底圆和红色。一时她仰头向她底母亲问:

“妈妈,家里就到了喔?”

“就到了。”

妇人轻轻而冷淡的答。女孩又问:

“是呀,就到了。”

妇人不耐烦地。女孩又叫:

“家里真好呀!家里还有娃娃呢!”

这样,萧涧秋就离开栏杆,向船头默默地走去。

船到埠,他先望见妇人,一手抱着小孩,一手牵着少女。那位述故事的老妇人是提着衣包走在前面。她们慢慢的一步步地向一条小径走去。

这样想了一回,他从床上起来。似乎精神有些不安定,失落了物件在船上一样。站在窗前向窗外望了一望,天已经刮起风,小雨点也在干燥的空气中落下几滴。于是他又打开箱子,将几部他所喜欢的旧书都拿出来,整齐地放在书架之上。又抽出一本古诗来,读了几首,要排遣方才的回忆似的。

从北方送来的风,一阵比一阵猛烈,日间的热气,到傍晚全有些寒意了。

陶慕侃领着萧涧秋,方谋,钱正兴三人到他家里吃当夜的晚饭。他底家离校约一里路,是旧式的大家庭的房子。朱色的柱已经为久远的日光晒的变黑。陶慕侃给他们坐在一间书房内。

房内的橱,桌,椅子,天花板,耀着灯光,全交映出淡红的颜色。这个感觉使萧涧秋觉得有些陌生的样子,似发现他渺茫的少年的心底阅历。他们都是静静地没有多讲话,好像有一种严肃的力笼罩全屋内,各人都不敢高声似的。坐了一息,就听见窗外有女子底声音,在萧涧秋底耳里还似曾经听过一回的。这时陶慕侃走进房内说:

“萧呀,我底妹妹要见你一见呢!”

同着这句话底末音时,就出现一位二十三四岁模样的女子在门口,而且嬉笑的活泼的说:

“哥哥,你不要说,我可以猜得着那位是萧先生。”

于是陶慕侃说:

“那么让你自己介绍你自己罢。”

可是她又痴痴地,两眼凝视着萧涧秋底脸上,慢慢的说:

“要我自己来介绍什么呢?还不是已经知道了?往后我们认识就是了。”

陶慕侃笑向他底新朋友道:

“萧,你走遍中国底南北,怕不曾见过有像我妹妹底脾气的。”

她却似厌倦了,倚在房门的旁边,低下头将她自然的快乐换成一种凝思的愁态。一忽,又转呈微笑的脸问:

“我好似曾经见过萧先生的?”

萧涧秋答:

“我记不得了。”

她又依样淡淡地问:

“三年前你有没有一个暑假住过杭州底葛岭呢?”

萧涧秋想了一想答:

“曾经住过一月的。”

“是了,那时我和姊姊们就住在葛岭的旁边。我们一到傍晚,就看见你在里湖岸上徘徊,徘徊了一点钟,才不见你,天天如是。那时你还蓄着长发拖到颈后的,是么?”

萧涧秋微笑了一笑:

“大概是我了。八月以后我就到北京。”

她接着叹息的向她哥哥说:

同类推荐
  • 宛若梦幻:日本妖怪奇谭

    宛若梦幻:日本妖怪奇谭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这本书,以各自独立的短篇串成,按时代顺序,讲述了日本的神话源起、奇谭怪闻、妖怪的类型及特色等,自然,免不了诸多人与妖之间的传奇情事。笔者试图以淡笔的巧述,结合细致浓墨的描摹,将那些美丽的怨灵、荒诞的巧遇、苍凉的悲哀、无奈的抉择、枯寂的执念,真实刻划于纸上。同时,熔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既有严谨治学的钩沉梳理,又有民间说书讲史的韵味。以那时那人那事的腔调语气,缓缓铺陈出情节,把古奥变成清浅、将藏诸深山变成妇孺皆知、把本来驳杂繁复的妖事,从字里行间立起来,还其鲜活的原貌。这许许多多让我们叹气、惊恐、顿足、思索的传奇,与其说是谈鬼说怪,不如说是摹画人间景象。它们的姿态是梦一样的境界,众生相被绘在狞狰的面具下,等待你洞悉后伸手揭开。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 扬清集

    扬清集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了的一些感慨,例如《爱书还是加负》《请放过李咏一马列》等,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莎斋笔记

    莎斋笔记

    本书主要为吴小如先生读诗词札记、书法和碑帖题跋之作、谈京剧的短篇随笔、治学手记、燕京谈片等杂文。
热门推荐
  • 远离抑郁症的1000个笑话

    远离抑郁症的1000个笑话

    《远离抑郁症的1000个笑话》内容为:笑话,一笑而过,我们不必过多地思考其中蕴含的深意,只要能放松我们的神经,愉悦我们的心情,这就是笑话的最佳效果。 经常看笑话好处多多:可以远离抑郁、可以长寿、可以使你永远充满热情,您会慢慢发觉生活原来是如此的美好。 远离抑郁,我们可以用笑话来尝试,这就是我们提倡的“笑疗”!当我们笑起来的时候,抑郁也就离我们远了!
  • 狂傲佣兵妃

    狂傲佣兵妃

    她原本是刀口舐血的孤胆佣兵,一朝穿越,摇身成为名门千金。钟鸣鼎食,却杀机四伏,一着不慎,便步步惊心。哼!肤浅的生物们,不作死,怎会亡?待我舞动凡尘,斗破宫闱!云鬓红妆,情线相扣,自己也一夜间成了他的人。醉卧君怀,得他一人心,许我一世柔情。做他的情癫王妃,成就我至尊红颜,为天下霸唱!
  • 穿越:丝丝雅意乱谁心

    穿越:丝丝雅意乱谁心

    为了救好友,被人一枪直中心房。进入地府后,阎王爷说因为她在他下凡历劫的时候救过他,所以给她一次重生的机会。没想到阎王爷是公报私仇,居然把她骗去了古代,只是她居然还不知道自己被骗了,还傻傻的感谢阎王爷给她的这次机会。于是,她成了薛碧雅,在归云山庄里,将看她不顺眼的妹妹设计了,顺便打包送给了自己的未婚夫。然后,薛碧雅开始了自己的寻爱人生。
  • 叶顾问断案录

    叶顾问断案录

    穿行于各个案发现场的身影,宽大的针织衫,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怪脾气。稀奇古怪的问题。谜一样的不知所云的男子,他的心中只有慎密的推理,任何手段都会被识破。他只是一个顾问。他叫叶踏澜。是个侦探。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妖精哪里跑

    妖精哪里跑

    童元柒,作为一书之主——校花?别闹了!她清纯不出一股白莲花的味儿~有钱?呵呵哒!没有家世实打实的穷人常常吃不上饭啊~那她还会什么噢……下下下下下下台!!阿柒娇笑一声:这个啊,所有鄙视我颜值不高没钱吃饭的愚蠢人类们都在月黑风高夜见鬼去了呢。而某一天,一只呆萌系傲娇受苗子被飞来一颗青豆袭击。化身呆萌系忠犬……还是受!阿柒阿柒阿柒!你在哪里呀?你滚你滚你滚!你爸爸我不想看见你!看呆萌忠犬如何纠缠奇葩女王~一起卖萌(= ̄ω ̄=)一起high(????)??阿柒:你那时候是不是要让我‘去非洲和土著幸福快乐的一起生活’?青青:这个嘛~那如果啊,你真的和土著幸福快乐地一起生活,那一定是我变成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土著和你在一起啦~\(≧▽≦)/~
  • 狂揽星辰

    狂揽星辰

    忍辱了十年的家族天才,意外之下获得天地之心,修炼再无难事,不过是信手拈来。死里逃生,参悟自创,宙气星阶,天地震荡!斗王斗尊,随意践踏!斗皇强者,翻手可灭!斗帝强悍,能奈我何?传说斗圣,稀疏平常!皇权超然,任我驰骋!斗之神者,不过如此!
  • 斗暖

    斗暖

    真傻真呆?没准大智若愚聪明钻营?没准蠢不可及风吹了无痕?却让人记忆犹新先知未来是好是坏?茫然无措却另辟蹊径?扮猪吃老虎那也得有那条件...还好,暖风来袭,将阴霾吹散,铸造甜美生活.....
  • 左臂荆藤

    左臂荆藤

    父辈曾经带给我的平台让我看的很远很远,突然之间所有的都崩塌下来,每次都是身不由己,无形的推动下我与自己的幻想的世界渐行渐远。既然不能反抗,我毅然决定为自己创出一个更大的平台!
  • 偷天神盗

    偷天神盗

    盗亦有道,在现代,为顶级魔盗;在异世,照样逍遥法外,悠闲自在。这异世,处处是迷,到处迷雾重重;大陆阶级分明,上下天堑之隔,天地之差;灵丹妙药算什么,尽皆都是外用药,想保命?自身实力高,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