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7300000017

第17章 能做事不如会做事,把握分寸最重要(3)

1.每个人在事业发展的初期,须牢记:“敏于事而慎于言。”

2.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工作勤奋。

3.不断学习与进修,掌握干好本职工作的本领与技能。

4.熟悉办公室内的一切,阅读有关的工作备忘录,这样领导会对你的知识、才能和自我鞭策的精神,留下良好的印象。

5.采取积极的行动,主动请缨,做一些可能需要你完成的工作,工作起来,兢兢业业,有始有终。

6.提醒自己:我对单位所做出的贡献,能使我的地位变得更重要,领导自然会更器重我。

7.遇到工作上的疑难时,要向领导请教;并时而向领导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报告,当自我表现的机会来临之际,不要迟疑,应马上展示你的才能。

8.在单位里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相处融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难题,这些都是让领导和同事器重你的秘诀。

工作完成之后,要写好总结,及时向领导做报告。如果你能够在工作上做到绝对地认真负责,对各种业务做到非常熟悉、老练,对同事做到诚恳友善、同心协力,对自己私生活做到严肃、纯正、朴实、健康——如果你能够努力做到这几点,就可以说是已经立稳自己的脚跟了。

在单位里,在同事间,当你已经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威信之后,你就可以一层身手了。人们都知道你很负责、能干,能够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干好,对同事很好,人人都信任你,尊重你,即使遇到有人说你闲话,造你的谣言,损害你的名誉,攻击你的地位,大家也不会相信他,反而会支持你、同情你。

同事有需要帮忙的,你千万别认为那是份外的事儿,应义不容辞,尽量施以援助。但你在帮助别人时,不必以此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更不能摆出一副救世主的面孔,因为我们的帮助应该是无私的、诚恳的、不存在半点恩赐的感觉。

领导一般认为,一项工作给下属,而未能如期完成的话,怪罪的理应是整体。因为单位是一个合作的团体,并非各不相干的组织。最主要的,是领导若知道你付出较大的努力,除了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外,份外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地干,并能很好地协助同事,必然会赞赏你的工作能力。相反的,若他发觉你本可以加以协助,却因为觉得是份外的,与你无关,就袖手旁观的话,印象就会大打折扣了。

聪明的人应该讷于言、敏于行,而不是俗话所谓的“精人出口、笨人出手”,何况工作不能有半点嬉戏成份的。

不过,对于一些惯性懒惰的同事,则有责任作出适当的规劝。但不要在其它同事面前指出他的不足,而是找个机会与他单独谈谈,问他是否对本身的工作没有兴趣,并问他的志愿,他自然会向你倾诉自己的想法。这时,你才可以比较婉转地告诉他达到目标应要注意的事项。

多倾听些别人的心声,多作些鼓励,并能尽量帮助他们,才能维系同事间良好的感情。这样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评价。

也许你也有很大的工作压力,甚至影响到家庭,千万不要将这种不良情绪带入到工作当中,因为这会影响到你办事的效率及他人的关系。

7.做事要灵活,能进也能退

君子好名,小人爱利,人一旦为名利驱使,往往身不由己,只知进,不知退。进退之间,游刃有余,取舍之间,恰到好处,谁能把事情做到这种程度,谁就是最长久的赢家。

汉光武帝时期,五溪一带的蛮人反汉。新息侯马援已经八十多岁了,还在皇帝面前“据鞍顾盼”,以表现自己的英雄气概。光武帝对他大加赞赏说:“老将军真是神勇不减当年!”于是,任他为将,领兵平叛。最后死于军中,应了他自己的话:“男儿当马革裹尸而还!”

唐代的李靖,也是因贪功而亡。他本来是养病在家。这年遇上土谷浑族侵犯边境。他听说后马上去见丞相房玄龄,对他说:“我虽然年迈,但对付夷人尚可,平叛还是没问题的。”但平叛归来后却遭受别人的陷害,差一点招来杀身之祸。到唐太宗伐辽时,征求他的意见,他还说:“我现在虽然年老体衰,如果陛下不嫌弃,我照样可以披甲出征。”

郭子仪八十多岁还任关内副元帅,朔方、河中节度史。实际上他早已是功成名就,该自动让位给后人了,可他一直不求身退,最后的结局是让德宗罢免。

明哲保身,并非做事保守,而是一种谨慎。

《史记》中记载:战国时代的范雎本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因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的策略,深得昭王赏识,被升为宰相。后因他所推荐的郑安平与赵国作战失败,而使他意志消沉。按秦国法律,只要被推荐人出了纰漏,推荐者也要受连坐处分。但昭王并没问罪范雎,这使他心情更为沉重。

秦昭王为刺激范雎再振作起来,为国效力,对范睢叹气道:“现在内无良相,外无勇将,泰国的前途实在令人焦虑呀!”可范雎心中另有所想,因而误会了秦王的意思,感到非常恐惧。恰在此时,蔡泽辩士来拜访他,对他说道:“四季的变化是周而复始的。春天完成了滋生万物的任务后就让位给夏;夏天结束养育万物的责任后就让位给秋;秋天完成成熟的任务后就让位给冬;冬天把万物收藏起来又让位给春……这便是四季的循环法则。如今你的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子已久,恐有不测,而应让位他人,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一席话启发了范雎,便立刻引退,并且推荐蔡泽继任宰相。蔡泽就职后,也为泰国的强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当他听到有人责难他后,也明智地舍弃了宰相宝座而做了范雎第二,保全了自己的晚节,也表现出大公无私的精神风貌。

功成名就、官显位赫后,人事会停滞,人心会倦怠,业绩也不会进展。应立即辞去高位,退而赋闲。否则,说不定会因芝麻小事而被问罪,遭到晚节不保的厄运。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谋臣,他曾与以“卧薪尝胆”出名的越王勾践一起同甘共苦,最终打败吴王,他因此而被任命为大将军。然而就在他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时候,他却留下了“官大有险,树大招风”的话而销声匿迹了。据史料记载,他后来到齐国,与儿子共耕农园,积聚田产数十万。齐王看中他的才华,欲请他出任宰相,他说:“在野有千金之财,在位有宰相之名,对平常人来说,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然而过度的荣华却容易形成祸根。”说完,便将财产分赠邻人,搬到陶地去住,改名陶朱公而经商。

与范蠢形成鲜明反照的是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另一历史人物文种。

文种也是勾践的重臣,为打败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功成名就以后,仍然继续仕于越王。其间范蠢曾写给他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越王的长相,颈项细长如鹤,嘴唇尖突像乌鸦,这种人只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安乐,你现在不离去,更待何时?”

后来文种也称病返乡,但做得不如范蠢彻底,他留在越国,其名仍威慑朝野,于是有佞臣陷害于他,诬称文种欲起兵作乱。越王也有“猎狗烹”之意,故而以谋反罪将文种处死。

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地之道。”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为人处世之道。当然,运用到做事上,也是一种策略,可以借鉴。

8.勇敢而理智,懂得适可而止

做事时,当遇到难以逾越的险阻时,最好的选择是停下来,分析原因、待机而动,这就是知止。在做事过程中,如果身陷险境,就应及时停止活动,耐心等待机会,而不应盲从,这才是明智之举。

在高速公路开车,方便当然方便,可是一旦出了车祸,没有不车毁人亡的。理智的人不是在高速公路上飞奔时猛踩油门,而是适可而止,保持安全速度,留出安全距离,并且全副精神贯注于驾驶,随时作刹车的准备的人。

日本“盘若铁工”公司董事长盘若松平有一年突然跃登日本最高所得排名第七位而一鸣惊人,然而几乎是在同时,他又突然宣布公司破产,身败名裂,于是再度一鸣惊人。

原来这家公司以一贯作业方式制作车床,成为当时划时代的创举而受到瞩目。一时大发利市,批发商不断抱怨生意太好:“一进货马上就卖光了,请赶快制造送来吧。”盘若董事长笑逐颜开,决意趁热打铁,乘胜追击,扩大投资,增加生产。

盘若松平自以为已经称雄日本,下一步更要远征东南亚、中亚,以至于世界了。然而算盘打得太如意了。原来那些苦恼于销路太好的批发商纷纷退货,货积如山,不用说只得宣布倒闭。有识者批评说:“如果当时销路太好、供不应求的时候,能够仔细作市场调整,努力于开发新产品,也许盘若铁工至今仍然生意兴隆,稳如泰山。”

俗话说:“胜负不到穿上木屐时不知道。”以前日本武士比剑时,脱下木屐,决定胜负了再穿上木屐回家。那时,谁胜谁败才可知道。

我们必须具备不利情境下止于至善的意识。前面有险难,前行可能会不利于自己,最善的选择就是要停下来看看路该往哪里走。如果输了就要及时打住,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还要经常抬头看路,随时作刹车准备。

“识时务者为俊杰”,个人力量无法与社会大势相抗。当做事出错时,不再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适时而退,及早撤出,这无损于你的尊严,却能保护你的金钱。

做事如同下棋。开棋时情势大好,于是猛攻猛进,旁观者也许以为这下非赢不可了。可是最后一着棋没有看,谁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往往只顾攻,忘了守,突然间对方来个将军,倒了。这种情形岂不叫人捶胸扼腕吗?然而这种悲剧何其多。

出师不利对人来说,有时并不是坏事,因为开始做事碰到困难险阻,日后一定会倍加谨慎。如果一开始做事就赚了一大笔,日后就凡事都看得太简单,结果一定败得不可收拾。因此,善谋者,在做事时总不忘抬头看路,随时作刹车准备,停下来选择一条平坦大道前行。

同类推荐
  • 哲理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哲理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创业学绝味:一根鸭脖的商业奇迹

    创业学绝味:一根鸭脖的商业奇迹

    "创业学绝味,绝对学得会!《创业学绝味》的另一名称为“20厘米奇迹”一根根短短的鸭脖,平均长度不足20厘米,却成了全国吃货们吃了还想吃的美味食品。绝味鸭脖的创业者们在短短8年时间里,从2005后湖南长沙开出第一家店后,到如今已在全国拥有5000家的门店,平均每天能卖掉100多万根鸭脖,年零售额达40多亿元。他们把一个地方的美味小吃,发展成为今天的连锁加盟大品牌,把一份在常人眼里看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做遍了全国,而且做得红红火火,无疑是当今中国餐饮行业的商业奇迹。他们的团队是怎么做到的?这种成功是否可以复制绝味的成功再次证明所做的行业是新。
  • 跟工作和解

    跟工作和解

    《跟工作和解》为“青年心理佳作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主要向你阐述了有关求职:不像传说中的那么难;试用期:看准了你再签;升职加薪:我的职场我做主;跳槽:骑驴找马正风行;工作习惯:成败决定于细节;上司:不穿PRADA也是魔头;人际:缺什么不能缺人脉;减压:“心”环保横扫职场;女性:职场女王OR办公室公主等职场故事。
  • 成功的核心机密

    成功的核心机密

    失败的原因也许各种各样,但成功的原因却是大同小异。本书试图通过归纳总结,得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共性原因。本书竭尽全力为你提供一串开启你人生成功潜能的钥匙。只要你愿意遵从它里面的原则,只要你愿意努力具备里面所提到的7个成功要素,你就会终身受益无穷,并获得丰硕的成果。
  • 机遇在于把握

    机遇在于把握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懂得把握机会。如果只是等待别人把我们推上成功的彼岸,成功永远也不会到来。愚蠢的人只会坐着等待机会,结果等来的却是一事无成;而成功者却是靠自己去创造机会,抓住机遇,最终走进成功的殿堂。哪里有失败,哪里就有机会!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机遇只会垂青那些经历了失败而不放弃的人,只会垂青那些有思想、有准备、有能力的人。一个人能否成功,就要看他能否有效地把握好身边的每一次机遇。
热门推荐
  • 娇妻任悻

    娇妻任悻

    不过既然她顶替了原主重生了,为了自己将来的顺风顺水,好吧,曾经都什么人在她面前耀武扬威的,来来来,排好队,咱们该把那些陈年旧账好好算一下了。只不过,原主遗留的风流账是不是太多了?那谁谁,别老跟在后面“老婆、老婆”的乱叫,咱还未成年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道修乾坤

    道修乾坤

    道生无极,谓之易;无极生太极,太极分两仪,谓之以极,曰:阴、阳;阴阳相生生四象,谓之以形,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交互始成八卦,谓之以相,曰:乾坤震艮离坎兑巽。人有魂,谓以三才,曰:天地人;又有魄,谓以七精,曰: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世有域,谓以向,曰:东胜、西贺、南赡、北俱。道家俗门弟子方元,意外穿越,携先天八卦道图,逆阴阳,修生死,登大道。既然天地有念,不允道生,那我便逆生死,毁天伐地,重铸大道,再衍乾坤。
  • 再生缘之穿越千年的爱恋

    再生缘之穿越千年的爱恋

    今世我失了生命原来只是为了穿越和你相遇,既是命中注定,为何成了你的妻却走不进你的心?我救了你的母后,帮你灭了瘟疫,可你对我依然阴晴不定。我是那样的爱你,因为怀了你的骨肉而欣喜不已,而你竟亲手喂我喝下打胎药。亲爱的,你让再如何去爱你?
  • 君役江湖

    君役江湖

    一位孤苦的少年人,经历了家破人亡,亲人离散后巧遇名师,习的一身好武艺,并与机缘巧合之下得到宝刀和刀谱,成就了江湖上的少年高手,随之展开了争霸江湖的历程。
  • 全能透视高手

    全能透视高手

    这不是一部常规意义上的透视小说,这是一段有理想、有个性、有追求的品味人生。做人,一定要有追求,事业,前程,朋友,……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 抓鬼先生灵异往事

    抓鬼先生灵异往事

    祭因我而逝的亡灵。尘归尘,土归土,毕竟殊途,无论对与不对,来世我偿还。今生只怪你命中注定该有此劫数。
  • 绝色召唤:妖娆元素师

    绝色召唤:妖娆元素师

    她是二十一世纪杀手月絮,被男朋友杀害,无奈穿越成废物。废物?看我如何亮瞎你狗眼!元素?本小姐十系全修!神兽?还不跟着本小姐走!不过,这个妖孽男整天抱大腿是要闹哪样?
  • 战队

    战队

    战队--------------------------------------------
  • 爱你是我的唯一

    爱你是我的唯一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

    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