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99600000002

第2章 卦一·乾(2)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文言传”是将乾、坤二卦的“彖传”与“象传”的说明,更进一步的推衍解说,已与“卦辞”“爻辞”的原义,多少有出入。明显地,这是专以人事的德行修养来阐扬,用儒家的理论解释《易》。

首先分析四德,亦即天的特性。“元”是生成万物的根元,一切善行的首要条件。“亨”是天生成万物的意图的流布与扩散,使一切美好的事物集合。“利”是天生成万物的意图的完成,使一切的物,各得其宜,彼此和谐。“贞”是天生成万物的意图,纯正而且执着,为一切事物的骨干。君子应体认实践至善的仁,才足以领导他人;能够使一切美好的事物,集合于一堂,才能够合乎礼仪,亦即道理;能够使万物得到利益,始足以使道义达到和谐的状态;能够执着的固守纯正,才足以使一切事物具有骨干,立于不败之地。惟有君子才能够实践这四项德行,这就是“乾:元亨利贞”的道理。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以下详细说明各“爻辞”的意义。孔子解释“潜龙勿用”说:“这是龙,亦即有作为的人,隐藏看不到的德行。意志不因世俗改变,也不争取虚名;隐退而不闷闷不乐,主张不被接纳,也不忿慨不平;主张能够愉快的实现,则实行;担忧难以实现,则摆脱;坚定信念,而不动摇,这就是潜龙的德行。”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庸”同用,日用、日常的意思。“闲”是门中有木,原意是防止家畜逃出。孔子解释“九二”的“爻辞”说:“这是龙纯正而且中庸的德行。日常说话应守信,日常行为要严谨,防止邪念,心存诚实。对世人有贡献,而不夸耀,以博大的德行感化。《易》所说的‘龙出现在田野,有利于见到伟大的人物。’指的是领导人物的德行。”关于“诚”,在孔子的孙子,子思著的《中庸》中,有详细的解说,与这一“文言传”的思想,脉络一贯。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孔子解释“九三”的“爻辞”说:“君子进德修业,讲求忠信,是为了增进品德。修饰言辞,应以诚信为本,是为了立业。知道时机到来,全力以赴,才能够掌握先机。知道何时应当终止,断然终止,才能够保持道义上的分寸。所以,居于领导地位时,才不会骄傲;为人部属时,也不忧忿。因而,能够自强不息,因应时机,知道警惕,虽然在危险的状态中,也不会有过失与灾难了。”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孔子解释“九四”爻辞说:“或在上位,或居下位,并非常不变,但却不是为了邪恶。或者前进,或者后退,没有一定的规律,但不能脱离群众。君子进德修业。是为了把握时机,所以不会有过失与灾难。

孔子的解释,“下卦”是以品德、学业为主题,“上卦”则以时间、地位为主题。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孔子解释“九五”的“爻辞”说:“声调相同,产生共鸣;气息相同,相互吸引;水往低湿处流,火往干燥处烧;云跟随龙,风跟随虎。圣人的作为,使万物自然而然的感应,真情得以显露;因而,以天为本,向上发展,以地为本,向下扎根,这就是万物各依其类别,相互聚合的自然法则。”

这一节,是非常有名的文章。以物与物相互感应,引伸到“圣人作,而万物睹”。得到“各从其类”的结论,以解释“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古代帝王,被称作“九五至尊”,以龙象征,比拟成圣人,就是源自“圣人作,而万物睹”。这一解释。司马迁在《史记》的“伯夷列传”中,借用“圣人作,而万物睹”这句话,引伸发挥,解释成人生祸福,全凭机遇,伯夷因孔子的赞美。额渊因追随孔子,得以名声显扬。这虽然是司马迁因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但也可以说是“各从其类”的另一种解释。

上九曰:“亢龙有晦。”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孔子解释“上九”的“爻辞”说:“高高在上,虽然高贵,但实质上已经失去地位;由于过于高贵,已经脱离了民众;虽然有贤明的属下,却得不到他们的辅佐;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有所行动,必然会招来懊悔的结果。”

以上,为“文言传”的第二节,完全是以人事的进德修业,立身处世的道理,推衍阐释“象传”的含意。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第三节,再反复以时与位为重点,解说“爻辞”,是以道理说明现象。“潜龙勿用”是说地位低,还不能发生作用。“见龙在田”是说时机还没有成熟,仍须等待。“终日乾乾”,是说自强不息,仍在奋发努力,做应做的事。“或跃在渊”是说正在自我试验的时期。“飞龙在天”是说已经获得地位、正在施展抱负。“亢龙有悔”是说功业已经达到极点,因满而招损。“乾元用九”是说应当客观的运用阳刚的变化原则,刚兼及柔,则天下始能太平。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第四节对“爻辞”的解释,角度又稍为改变,以天道为重点,以现象说明道理。

“潜龙勿用”,阳刚之气仍在潜藏。“见龙在田”天下已见到欣欣向荣的文明气象。“终日乾乾”。随着时间自强不息。“或跃在渊”,天的法则在此时已开始革新。“飞龙在天”,这时已在具备天的德行的位置。“亢龙有悔”,随着时间到达了极限。“乾元用九”,客观的把握阳刚的变化原则,善加运用,就可以实现天的法则了。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第五节,再以“彖传”推衍,以歌颂天道的伟大,由本质的性与情,亦即体与用,来阐释。

“乾元”是天创始万物,无往不利。“利贞”是天内在的本性,与发之于外的感情。天创始万物,能够以最美满的利益,普遍施予天下,却不说所施予的利益。太伟大了!天的功能不是太伟大了吗?刚强、健壮、适中、正当、纯粹,无不达到极点。六爻的变化无穷,但发挥的作用,却无不与天的本性真情,相互沟通。随着时间,就像骑着六条矫健的龙,驾御着天的法则,有规律的运行,使云流动,普降雨水,使天下万物,和谐均衡地生长。

这一节中,“六爻发挥,旁通于情。”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是研究易学的关键所在。亦即,由六爻构成的卦,推演下去,变化无穷,但发挥的作用,则无不本之于天道的纯粹已极,创始万物的真情。这一真情,可以说是易学的真髓。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以下为“文言传”的第六节;再由伦理的角度,阐释六爻,这是“初九”的解说。

君子的行为,是以完成品德修养为目的;而且,必须表现于日常可以看到的行为中。潜的意义,是隐藏还看不到,行动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君子还不能发生作用。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这是解说“九二”中的“大人”。

君子追求学问,以累积智识;抱着怀疑的态度,以明辨是非;以宽厚的态度,待人接物;以仁爱的态度,为行为的准则。《易》中说:“龙出现在田野,有利于见到伟大的人物。”这是指领导人物应有的德行。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的咎矣。

“九三”阳爻在阳位,过于刚强,又不在下卦“二”的中位;所以,上不着天,下不落地,正处于危险的地位。因而,必须自强不息,因应时机,多加警惕,虽然危险,也就不会发生过失与灾难了。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九四”刚离开全部都是刚爻的下卦,又以刚爻重叠,进入上卦最下方的位置,而且不在上卦“五”的中位,仍然过于刚强。六爻的位置;象征天地人;“初”与“二”是地位,“三”与“四”是人位,“五”与“上”是天位。但“四”已远离“二”的地,未到达“五”的天,又在“四”的人的最高位;所以说,上不着天,下不落地,中又即将不属于人,处在不安定的地位;因而说“或之”。“或”是疑惑的意思,仍在迟疑不决,尚未采取行动,所以不会有过失与灾难。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这是解释“九五”中的“大人”。

所谓“大人”他的德行,要与天地相合;他的光明,要与日月相等;他的进退,要与四季般整然有序;他奖善罚恶,要与魁神所降的吉凶相当。他的作为,先于天时,但符合天的法则,天不会背弃他;后于天时,则遵循天的时机。因而,天尚且不背弃他,更何况是人?何况是鬼神呢?”

曾子《大学》中的“本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思想,就是源自这一“大人”的解释。另外,《庄子》在“逍遥游”篇中,描述藐姑射山的仙人,乘云驾驭飞龙,邀游在四海以外,就能使天下万物和谐,五谷丰收;这一仙人的形象,也与“大人”相似。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这是解释“上九”中的“亢龙”。

亢这个字,是指仅知道前进,却不知道退守;只知道生存,却不知道死亡;只知道取得,却不知道丧失。难道只有圣人才能够做到吗?知道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当;难道只有圣人才能够如此吗?

在这一段中“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其唯圣人乎?”正是“用九”的最好的解释。

乾卦,阐释宇宙创始万物,大自然的法则,至大、至刚、至中、至正,具备创始、亨通、祥和、坚贞的伟大功能,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行为典范。因而,孔子不厌其详,由各种角度,反复加以阐扬。

大自然的运行过程,由潜藏酝酿生机,萌芽生长,奋发茁壮,欣欣向荣,经过不断的考验,到达开花结果的极盛时期,然后又由盈而亏,返回原始,重新开始,循环不已,以至于无穷。然而,大自然这一生生不息伟大的功能,则完全出乎自然,祥和而且执着于纯正。人类行为,应当效法大自然的运行规律,领悟由无而有,由盈而亏的法则性,始能把握时机,知道进退。当潜伏时期,应当觉悟,无以发生力量,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妄动。当显现时期,羽毛未丰,应当以诚信接近群众,结合力量,始能获得立足之地。当成长时期,应当奋发,自强不息,充实力量;同时,更必须戒慎恐惧,以避免危险,遭致毁损。当茁壮时期,应巩固群众基础,审慎把握最有利的时机,一举而获得成功。当抱负得以施展的极盛时期,应当一本初衷,选贤与能,造福群众,使其各安于位,各得其宜,始能安和乐利。盛极而衰,为大自然的常则,居安必须思危;物极必反,极端阳刚,必然产生反作用;唯有时刻警惕,冷静,客观,不逞强,不冲动,不妄动,顺其自然,谨慎因应变化,善用刚与柔的法则,掌握进退存亡的关键,坚守纯正,始能确保祥和与安全,并特别强调,执着于纯正的重要性。

同类推荐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禅的哲理

    禅的哲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万法无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洁净。本书中的佛陀故事,是李文明君写的。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与佛学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当然是缘于对佛陀智慧的尊崇。此书起源于我之佛心。因此读者只要把这本书与《金刚经》、《心经》结合起来看,亦可见如来。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康德谈道德哲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康德谈道德哲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集中了康德关于道德哲学的论述:关于人的意识、道德的力量、行为的准则、实践的智慧、道德与体验、人性的善恶、伦理与法理、道德与良心等。
热门推荐
  • 剑悔

    剑悔

    一代剑神,极致已达,剑在人在。一生孤独,骄傲,寂寞,所追求的乃是最极致的剑道。
  • 末世轮回者

    末世轮回者

    2012世界末世,第五太阳历即将来临。外星飞船,在地球上,一夜之间降临了八十一座轮回之门,并在互联网上对轮回之门进行宣传,致使大量的轮回者通过轮回之门的历练,获得了神奇的力量,末世降临,轮回者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全人类,全地球的命运掌握在轮回者手中……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牺牲了,穿越了,是隋末,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夺你老李江山,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我来隋末,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我做主!我为王!
  • 狂气封天

    狂气封天

    从古至今,成大事者无不心具狂气。唯有自信,才有自我。看一位狂气冲天的平凡少年如何狂气封天。自命为天,吾即是天。
  • 何时过了年少轻狂

    何时过了年少轻狂

    我在和卓越相遇之前,疯狂地面对过这个世界,绝望的面对过这个世界,悲痛地活过,叛逆地活过,麻木地活过,无知的活过,我尝尽了属于和不属于我十八岁这个年龄里几乎所有的生活滋味,终于在此时他们和我悄然相遇,以悄然颔首的微笑叩响我孤独寒冷的心门。人生是条抛物线,当你悲痛或者欣喜到顶点时,一定会开始另一段新的生活,或许就是你一生的转折,一个新的希望,所以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即使今天的生活暗无天际。
  • 菩提雪

    菩提雪

    在世人眼里,霍家公子颜好、家世好、性格好,唯一不好的就是看不见。幼年双目受伤,成了人人口中的残废。楚羽:世人都是睁眼瞎,这世上有这样行动自如的瞎子吗?霍庭燎点头:夫人所言极是。那日杏花微雨,她红了一双眼问他:你等的那人到底是谁?他站在那里,默然不语。直到后来,她的灵柩上开出了一朵花。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大涅

    大涅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一个曾站在大道巅峰的存在,涅槃重生于世……
  • 重生之锦玉良缘

    重生之锦玉良缘

    凤锦乃千金之躯,凤国三公主。一朝亡国,她受尽侮辱,受上古神器之庇佑,再世为人。这一世,她恨的绝,不去爱,睚眦必报...不隐忍,前程似锦,重获锦玉良缘。
  • 英皇校园冷公主

    英皇校园冷公主

    她,是万众瞩目的皇室公主,亦是第一集团的继承人。他,第二集团的继承人,从小与别人定有婚约,可他的心里只有她……十二年前的他和她是一对恋人,被迫分离。十二年后的他们还能在一起吗?十二年后,她和另外三大家族继承人回归,他和她是否能重逢?误会加深,她又是如何改变他们的命运?当她再次回归时,他们之间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