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9100000004

第4章 政治和军事(3)

轰动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没有人会对它陌生。但是,关于珍珠港事件还有许多疑问有待解答。多数学者认同下面这个说法:美国领导人早已知道珍珠港将被偷袭的消息,但为了刺激国内民众的战斗决心,才上演了一出“苦肉计”。

山本五十六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州瓦胡岛南岸,东距火奴鲁鲁10千米,它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所在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对珍珠港进行突然空袭,这一事件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在珍珠港事件中,日军击伤、击沉了美军战列舰8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1艘,损毁飞机270架。还有一种说法是损毁了180架飞机,造成美军伤亡三千余人。美国人向来心高气傲,盛气凌人,这样大的侮辱他们怎能甘心接受?事件发生的第二天,罗斯福总统便在国会大厦发表了世人瞩目的演讲和战争声明,对日战争打响了。美国公众彻底放弃了孤立主义,投入到了对轴心国的战争中。

神秘的破译

美国陆军于1935年重新设立了信号情报处,由密码专家威廉·弗里德曼领导,主要负责监听。随后,美军又成立了海军通信保密科,二者代号为“魔术”。

截止到1941年,“魔术”已能成功截获并破译出绝大多数日本人用“九七式”打字机发出的“紫色密码”外交电报。1941年底,他们破译的秘密外交电报平均每周高达200页。这其中自然有很多关于珍珠港的情报:1941年9月24日,日本海军通过外务省致电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馆,要求总领事馆了解美军太平洋舰队军舰在珍珠港的确切停泊位置;11月15日,日本外务省要求驻檀香山总领事馆每周至少报告两次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主力舰队的动向;11月18日,檀香山的日本领事馆向外务省作了一次汇报,汇报的内容是关于美军军舰在进港后确切的航向变化角度和从港口到达停泊点的时间;11月28日,日本外务省要求檀香山总领事馆立即销毁密码和密码机:12月2日,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馆用低级密码继续报告美军的一举一动……

罗斯福

这些重要情报经由“魔术”报告给总统、陆军部和海军部的部长、作战部部长、情报局长、国务卿等军政首脑,而其他人则极少能接触到这些情报。白宫没有透露这些关于珍珠港的情报,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和夏威夷基地司令肖特陆军中将对此事也完全不知情。金梅尔将军后来在接受调查时讲道:“海军总部扣下了珍珠港将可能遭受袭击的有关情报,太平洋舰队被剥夺了一次作战机会,从而导致了1941年12月7日的灾难性结局。”其实,早在1941年初,太平洋舰队包括1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在内的约1/4的作战力量被调拨给了大西洋舰队。同时,舰队中素质最好的官兵也被成批派送到大西洋舰队,为此金梅尔还曾多次对当时任海军作战部部长的斯塔克强调要加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他在1941年9月12日写给斯塔克的信中诚恳地说:“一支强大的太平洋舰队无疑是对日本的威慑,而弱小的舰队也许会引来日本人……在我们能够保持足够对付日本舰队的兵力之前,我们在太平洋是不安全的。”然而,金梅尔的建议并没有被海军总部采纳,更为巧合的是,在日本轰炸机疯狂肆虐在珍珠港上空时,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三艘航空母舰全部外出(“萨拉托加号”停在圣迭戈检修,“莱克星顿号”正在行驶途中,“企业号”在珍珠港以西200海里的归途中),因此它们毫发未损。

紧急调集医务人员和药品

1995年9月5日,当时的克林顿总统收到一位名叫海伦·哈曼的女士的来信。哈曼说她的父亲史密斯当时是美军后勤部主管,父亲曾对她讲过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珍珠港事件前,罗斯福总统召集了少数高级军官,开了一个紧急的秘密会议。会议上说:美国高层已经预见到日本将要偷袭珍珠港,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他们命令出席的军官尽快准备召集一批医务人员和大量急救物资,随时待命启运。罗斯福总统特别强调会议内容严格保密,包括对珍珠港的军事指挥官和红十字会的官员。面对与会官员的惊讶与不解,总统解释说,只有当美国本土遭到攻击时,犹豫不决的美国民众才会同意他宣布参加战争。这一封信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但是哈曼的父亲史密斯已经过世,哈曼也只是转述者,这一说法还是缺少真凭实据。

美国红十字会夏威夷分会的工作人员根据信件提示查阅了该会1941-1942年财政年度报告的影印件和有关国家档案。他们发现,在珍珠港事件前一两个月,美国红十字会和美军后勤医疗部队曾进行过不同以往的紧急调动,主要是人员和物资方面的储备。这些储备被投入到了珍珠港事件后的紧急救援工作中。1941年11月的美国红十字会总部的月度报告显示:当月夏威夷分会共接收了2534名医护人员,其中1505名是被紧急调去的临时人员。据内部资料称,有关人员还从夏威夷红十字分会会长阿尔弗雷德·卡瑟尔的弟弟威廉·卡瑟尔的日记中发现12月6日,夏威夷分会的全体人员奉命战备值班。

专家的猜测

有专家分析认为:罗斯福总统上演了一出“苦肉计”,他欲用该计消除国内强烈的孤立主义情绪,旨在让美国能赶在欧亚大陆被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全面占领之前投入战争,而且他预先调出了精良部队与装备,又暗中输送人员和物资,就是为了减少损失。但这一说法至今也没有得到证实。

克里普斯在二战期间为何突然访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此时,反法西斯主力国英国的掌玺大臣克里普斯却神秘地亲赴印度访问。英国采取如此行动的目的何在呢?是国内原因,还是战略需要呢?

克里普斯访印

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国的下议院领袖、掌玺大臣克里普斯在1942年春,带着解决印度问题的《宣言草案》(亦称《克里普斯方案》),风尘仆仆地飞往新德里进行访问。英国当权人物为什么要在大战正酣之际采取这样的行动呢?其目的又是什么呢?

猜测访问原因

克里普斯访问印度的原因究竟为何,国内外学者和专家普遍认为可能有四种原因:第一种说法是“丘吉尔决定说”。一般认为,是丘吉尔本人做出的访问印度的决定,而这一决策又同当时战局关系重大。

第二种是“罗斯福干预说”。美国一些学者并不完全同意上述说法。并且他们还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这一行动能得以实施,完全是由于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影响和干预。

第三种是“工党压力说”。战时的英国联合内阁中一直对印度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工党还施压给丘吉尔,要他改变以往政策,争取将印度也拉入战争,尤其是克里普斯,呼声最为强烈。在面对内阁分裂的危险时,丘吉尔不得不作出上述决定。

第四种是“印度呼吁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三天,即1939年9月3日,印度总督林利恩戈未经各党派的同意,就擅自宣布印度参战。印度人民对这一决定反应强烈,纷纷呼吁反英反战;印度自由派人士萨普鲁等也联名上书,要求英国首相采取行动以缓和矛盾。因此,才有了克里普斯访印。

今天,克里普斯访印的真实原因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们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寻本探源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巴尔干的政治纠纷之谜

战争的动力是欲望,而要取得战争胜利的保障则是后勤支援,在战争中人们对后勤保障的关注有时甚至远大于对战争的关注。由于以上原因,二战时期巴尔干半岛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同时那里也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

资源丰富的巴尔干

巴尔干地区不仅是希特勒第三帝国的东部前线,而且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石油,更为纳粹德国提供了强大的后勤支援。同时,巴尔干地区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还为德军提供了十多万的兵力。这里可谓是一块宝地,那么希特勒对这块宝地是如何伸出他的魔爪的呢?

保加利亚是一个山地国家,长约六百千米,最宽处约三百千米,位于黑海之滨,南接希腊,北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战争中扮演了一个十分奇特的角色。1941年12月11日,保加利亚君主鲍里斯三世对英美宣战。然而,对于与德国作战的苏联,他却采取避让态度。

1942年末,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的指挥所收到报告,称鲍里斯三世暗中纵容保加利亚从轴心国集团分裂出去。希特勒马上警觉起来,随即一场闻名于世,长达几十年的政治纠纷就这样发生了。如果保加利亚从轴心国集团分裂出去,希特勒将会面临失去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危险。为此,希特勒在巴伐利亚紧急召见了鲍里斯三世。鲍里斯三世在希特勒一番愤怒的训斥后,保证保加利亚不会离开轴心国集团。

此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没有放松对保加利亚的关注,他还想将共产主义的种子播撒到整个巴尔干半岛,而且他的目光主要放在这里丰富的资源上。希特勒听信了英国和美国特工散布的谣言,认为盟军要攻打保加利亚了,他迫不得已将兵力集中到保加利亚,因此西欧各国的压力也得到很大缓解。

鲍里斯暴死之谜

1943年8月28日,鲍里斯三世暴死于自己的官邸中,这距离他结束同希特勒的不愉快的会谈仅半年多的时间。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声称鲍里斯三世是中了一种罕见的蛇毒而亡的。

很明显,鲍里斯三世死于谋杀。然而,谋杀者又是谁呢?德国人、英国人、美国人、苏联人,甚至保加利亚本国人都有可能。皇帝的突然死亡在保加利亚国内引起了不安和骚动。

1943年9月8日,保加利亚为了免遭苏联人的进攻而倒戈对德国宣战。保加利亚动用五个师的兵力到前线与德军作战。讽刺的是,这些部队竟完全是希特勒下令用德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在这两个前盟国开战的同时,保加利亚的摄政委员会在莫斯科与英国、美国和苏联签署了停战协定。

然而,协议签订后不久,斯大林就派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进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接管了政权,摄政委员会的成员遭到逮捕并被处死。接着,保加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清算叛国者的运动。事实上,鲍里斯三世的死才是引出上述事件的源头,然而其真正的死因却如石沉大海一般,不得而知了。

希特勒血洗冲锋队之谜

1936年6月30日凌晨,曾为希特勒立下汗马功劳的冲锋队在经历一场血腥的屠杀后消失了。为什么希特勒要对昔日功臣赶尽杀绝呢?是历史必然,还是派系之争?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样呢?

希特勒

希特勒血洗冲锋队

作为法西斯头领的希特勒,同时也是一个杀人狂。杀人无数的希特勒草菅无辜并不奇怪,但一向视冲锋队为自己左膀右臂的希特勒却为何亲自下令消灭了这支他一手建立的嫡系武装?对于希特勒来说,包括参谋长罗姆在内的冲锋队可谓是自己的心腹,为什么他还要赶尽杀绝呢?

冲锋队被血洗之谜

对于希特勒血洗冲锋队的原因,研究者们经深刻剖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冲锋队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所以,无论用什么方法,冲锋队必须要退出历史舞台。

其二,希特勒与罗姆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虽然二者是患难之交,但同时两个人又有分歧。

希特勒上台后,罗姆就加紧发展冲锋队,还要进行“二次革命”,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这遭到希特勒的强烈反对。因此他本人被希特勒残酷地处决了。

其三,冲锋队与党卫队的斗争。于1925年成立的党卫队,即黑衫党,原是冲锋队的下级组织,作为希特勒铁杆卫队的党卫队在冲锋队膨胀的同时亦迅速发展壮大。这两支军事力量在争取权势的斗争中必定会矛盾重重。1929年希姆莱任党卫队首领后,矛盾更加激化。

其四,冲锋队不被国防军所容。德国军队在一战后受到限制,在冲锋队成立之初,陆军方面出于将德国武装起来的目的,对冲锋队采取的是扶持态度,把它作为后备军。但随着罗姆想使冲锋队取代国防军的意图日益暴露,军界意识到自身特权受到了威胁。如何取舍二者呢?希特勒本应更偏袒他的发迹部队——冲锋队。然而,这样做又会引发更棘手的问题:一是若保留庞大的冲锋队,他将很难向欧洲各国作出恰当解释,他的外交将因此而陷入难堪境地;二是如果把国防军得罪了,他继承时日无多的兴登堡的总统职位的目的就难以达到。经过慎重考虑,希特勒决定牺牲冲锋队。而且早在他行动之前,他就已经得到承诺:如果他这么做,军界就会支持他继任总统。

于是希特勒便以冲锋队阴谋“二次革命”为借口,顺水推舟地将除掉惹是生非的冲锋队和取悦资产阶级这两个目的在政治清洗中一起实现了。

归根结底,上述四条都可能引发希特勒下决心血洗冲锋队,但是事件的真正原因却仍未浮出历史的水面。

一起离奇的阴谋绑架案

温莎公爵即原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他为情放弃王位,并于1937年让位,与妻子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希特勒却企图绑架他,想利用他完成“和平的绊脚石”计划,幸而并未成功。

不可一世的德国人

1940年的春天,纳粹德军已经征服了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法国,并且将三十多万名英法士兵赶到了法国的敦刻尔克地区,还缴获了他们的枪支、大炮、坦克等武器装备。在欧洲大陆上,大英帝国再也无力抵御德国人了。

阴谋绑架公爵夫妇

在策划进攻英伦三岛,即实施所谓的“海狮计划”的同时,希特勒还在计划着除掉“和平的绊脚石”——丘吉尔及乔治国王的行动。温莎公爵夫妇便成为希特勒首先盯上的目标。

温莎公爵就是最初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他因为“不爱江山爱美人”在1937年将王位让给了乔治。然后,他和他的平民妻子来到了巴黎。巴黎沦陷后,他们又到了马德里,在那儿过着平静的生活。

希特勒计划绑架公爵夫妇,送他们回英国当傀儡。如果爱德华八世能再次掌权,这样乔治国王就会下台,丘吉尔也就会被罢免了,如此一来,德国的“海狮计划”也不需要执行了。

绑架温莎公爵夫妇的任务交给了29岁的党卫队军官华斯·施雷伯格,这个人为人精明且手段残忍。很快,施雷伯格和手下的几个人就化装成德国商人来到了马德里。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皇冠下的小人

    皇冠下的小人

    戴上皇冠,成就皇帝梦想,无数豪杰为了皇冠梦想竟折腰,一位心机不正的小人物,却瞅准机会,成为中国的现代皇帝,因为他无知野蛮,令广大人民受尽生活的磨难。本文戏说民国首脑蒋介石的身世生平,揭示小人得志的逆反现象,提醒人们!防止心眼不正的小人偷梁换柱,戴上权力的皇冠,从而祸害人民于水火中。
  • 逐鹿元末

    逐鹿元末

    烽火连天,群雄并起,反元起义如火如荼!风起云涌,诡计阳谋,汉统之争厮杀正猛!重生元末,杀鞑子,灭棒子,定要与朱元璋一争天下!
  • 小飞破明

    小飞破明

    现代愤青张飞,神志意外剥离,其精神感知逆时空飞行,意外传递给了万历末年一少年身上。稚气单纯的的梦想,敢爱敢恨的情怀……小飞糊里糊涂的开始了他在异世的潇洒人生。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热门推荐
  • 育灵

    育灵

    道生气,气生精,精生形,此为顺修。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合道,此为逆修。天有象渐,道有渐门。人之修真达性。不能顿悟,必渐而进之,安尔行之。顿悟者,易行而进之。书友群40649373)
  • 人生赢在预见

    人生赢在预见

    本书包括七个方面,分别从人生发展规律,详细阐述了中外成功人士的成败经验教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深入探讨了人生在预见基础、障碍、机遇、实践和执行过程中的根本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案例贴近生活,文字比较简练,是广大学子和职场、商场人士预见未来的指导书籍,是走向成功的得力助手。
  • 夺心娇妻莫要逃

    夺心娇妻莫要逃

    从一开始,她就带着目的接近他。骗了他的人,偷了他的合同,顺带还夺走了他的心。他怒极拍案,找!哪怕是将世界翻个底朝天,也势必要把这个女人找出来!从此,开始了全球通缉心尖宠之路……有一天,她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怀里还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她问,“心机如此之重,城府如此之深,这样的女人你也敢要?”某人站在民政局门口,拿着刚刚戳下钢印的红本本,笑得一脸春风,“没办法,就算是心机婊白莲花,也是我孩子他妈,不得不要呀。”
  • 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本书通过对FBI神奇的心理分析术进行总结归纳和通俗诠释,带你走进谜一般的心理分析世界。让你透过离奇惊悚的案件,了解犯罪分子的内心,掌握超强的心理分析能力;教你学会将心理分析本领运用到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学会通过蛛丝马迹来了解他人内心,减少误会,避免冲突,识破危险,洞察真相,让你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涯、社会交往一帆风顺。
  • 极品修真学生

    极品修真学生

    女神被高富帅约了?不能忍!易小兴一棍子干翻了情敌,不料得到的不是女神的以身相许,而是逆天神功——无双诀!更是陷入了各大世家争夺无双诀的阴谋漩涡之中,易小兴很是无奈“其实我只想攻略女神而已。”
  • 戏子入局

    戏子入局

    她是来尝尝作花魁的鲜,便用一首《桃花夫人》自拟,自恋。他是来寻送到影都的公主的替代品,却无意撞见了她,嘲笑。她是身穿过来的电视台当家主播,见识甚广。他是王位争夺的佼佼者,野心勃勃。她是桃花劫下唯一的救赎者。他或许只是个——过客。他引导她一步步走入深渊中。戏子做戏,引你入局。
  • 风华帝后

    风华帝后

    她是身份尊贵的嫡女,被姐姐陷害,被心上人舍弃,到头来只换来一杯毒酒,葬于石棺。“弃妃”,“痴女”,“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等等,她都死了,为何还能听到别人对她的心酸评价!果然……她穿越了,哦,不对,是重生了,穿越的是她现有的娘。呵呵!美人想跟她比聪明,她重生穿越两不误,智商岂是脑残能及。什么?王爷想要追她,那还要看王爷够不够罗曼蒂克。娘滴!那个前世害她嗝屁的皇上也来勾搭她了,如果他把江山送给她,她还是愿意谈一谈的。她重生归来,不为臣子,只做女王!
  • 哈儿相亲记

    哈儿相亲记

    以我为主线,分别介绍我与酒托会计小姐等各色人等的事,也算是人生一个小小的总结吧。
  • 妃本无良之横世太子妃

    妃本无良之横世太子妃

    “痛死我了,嘶………”女子小脸皱巴巴的,手还在摸着自己的屁股。想要减轻自己的疼痛感。“女人,还不起来”一个陌生男子的暴怒声在耳边响起。“shit,老娘都没有说什么,你啦啦个什么”说罢,女子觉得有点不对劲,这男的的声音,怎么好像没听过啊…………………
  • tfboys十年我等下去

    tfboys十年我等下去

    我是一枚四叶草,所以写的是三之的爱情故事,第一次写小说,有点不好,请大家见谅了,如想客串,请家qq:292290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