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2800000011

第11章 清代后期汉族风俗(11)

洗三的仪俗中国南北都有。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小儿生后三日,名为洗三。是日必招收生婆到家,酒食优待,然后由本家将神纸(俗称娘娘码儿)并床公、床母之象,供于桌,供品用毛边缸炉(北京点心名)五盘。由收生婆烧香焚神纸,毕,将火或煮之槐条水倾入盆内,旁置凉水一碗及两盘:一盘胰子、碱、胭脂、粉、茶叶、白糖、青布尖儿、白布数尺、秤权、剪子、锁、镜等物:一盘盛鸡子、花生、栗子、枣、桂圆、荔枝等物,均用红色染过。诸亲友齐集床前,将各样果子,投数枚于盆内,再家冷水两匙,铜元数十枚,名为添盆。添毕,由收生婆洗小儿。洗罢,将小儿脐带盘于肚上,敷以烧过之明矾末,用棉花捆好。所有食物,全由收生婆携去。”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京兆》,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30页。

作家凌力曾对清代后期的“洗三”作过生动的描述:

收洗婆婆一进门,先有一顿酒食招待,然后挂起娘娘码儿、床公床母码儿(神像的俗称),供上五盘毛边缸炉烧饼。收洗婆婆烧香祝拜后,超要围盆红不、挑脐银簪,把熬好蒲艾水倒在洗盆内,旁置凉水一碗,大茶盘两个。一盘盛胰子、碱、胭脂、粉、花儿朵儿、茶叶白糖、青布尖儿、白布头儿、升儿斗儿、锁头秤砣、棒槌、梳子篦子镜子、金银锞子,一盘盛红鸡蛋、花生、栗子、枣、桂圆、荔枝、喜果以及葱、姜、香蜡等。此时诸亲友齐一集床前,收洗婆婆把孩子抱起,请众人添盆……添凉水,她说:“聪明伶俐长流水”……干果,她说:“枣儿栗子,连生贵子。枝元桂圆,连中三元”……添金银,她说:“金满箱银满箱,来年中个状元郎。”随后她拿棒槌搅合得水温合适,边搅边说:“一搅二搅连三搅,各个带着弟弟跑……”打开包把孩子顺着五往盆里放,撩水上身,孩子必哭,名为“响盆”,是好兆头。姥姥口说手收,一刻不停:“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用艾球炙孩子脑顶脑门,在脐带处敷上烧过的明矾末,将孩子报襁褓中,拿葱往身上打三下后扔上房顶:“一打聪明,三打伶俐,三打邪魔。”拿锁头三比:“头紧、脚紧、手紧。”拿秤砣一比:“秤砣个儿小压千斤。”拿镜子一晃:“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将孩子托在茶盘上:“左掖金,右掖银,使不料,赏下人。”将花朵往供炉上一插:“桃杏玫瑰晚香玉,栀子花儿茉莉花儿,花瘢豆疹,稀稀拉拉。”盆内盘内所有食品银物都归姥姥所有。她收敛齐全,最后把床公床母码儿当院一烧,祝告说:“床公床母本姓李,孩子大人交给你,多送儿,少送女。送走床神,洗三完成,收洗姥姥这才讨赏要钱。”凌力:《生死·饮食·男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4页。

3寄名神佛和认干亲

清代后期,民间缺医少药,婴儿的死亡率高。故民间恐育儿不大,遂有寄名神佛之俗。徐珂《清稗类钞·风俗》曰:“惧儿夭殇,且有寄名于神鬼如观音大士、文昌帝君、城隍土地”,“或即寄名于僧尼,而亦皆称之曰干亲家。”在江南地处区,这种寄名关系的结束要到小儿长大成人后的成婚那天,仪式是将原先寄名时留于寺庙的“过寄袋”取回,俗谓“拔袋”。举行过这些仪式后,寄名关系才告结束。

清代汉族民间还普遍流行小孩认干亲风俗。认干亲风俗流行的原因据近人钟毓龙《说杭州·说风俗》的分析,主要有三:“一因两家交情深密,更以儿女承寄,作为干亲家,多一重亲谊;一因子女之八字不能永年,宜出寄于属某肖之人,方能解免;一因子女之八字冲克父母,出寄所以远之也。此皆算命先生之言,而承寄者亦以此二项为多。”钟毓龙:《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92页。

承寄之方法,在南方,由出寄者之父母,备具王母寿星神马,并素菜十碗,前往受寄之家斋供,本生父母率领之,外加糕、桃、烛、面、鞋袜、鞋舄等,以献干父母;又准备盛筵一席并香楮等,前往祭干父母之祖先。干父母对于所寄之子女,一为代取名字,俾从自姓,列于子女之排行;二为送见面礼;三为用金银恩锁片等物,置于所取名字之纸上而送之,名曰压帖;四为衣帽鞋袜等,而其中必有包袱、领巾、肚兜三项,谐音谓之“包领大”也。承寄之后一年之内,干儿女每逢各节,如新嫁女儿之例,必送干父母以节礼,除夕须送年饭及岁烛一对,三年为满。干父母则答以压岁钱及果饵等。

民间更有认鬼神为干父母的,钟毓龙《说杭州》曰:杭州等地“前清之末,中人之家,既恐其子之不寿,而畏位拜干爷干娘之费用大,乃妙想天开,不寄之于人,而寄之于鬼神。旌德观中之喜神,寄之者犹少。武林门外马塍庙之无常鬼,寄之者独多,呼之曰胡阿爹胡干爷。其寄之之法,做新白布长衫一件,取其旧所着者而易之。另用烧饼、烧酒、香烛、银锭而供之焚之。该庙和尚即代为取名,用红纸一条,上书寄名符宝某字样,归而贴之大门之外。于是每年七月,其父母即须抱儿往拜胡干爷之生日,至十六岁而止。”

4周晬、成年礼和生日礼

婴儿周岁,有周晬风俗。江南地区孩童周晬时,还要斋王母寿星,戴百家锁,亲友送礼相贺。近人钟毓龙《说杭州》记杭州清末周晬风俗曰:“周岁谓之淬,亦须斋王母寿星,小孩着鞋袜,戴百家锁。百家锁者,乞取百家之钱而制之。其中以劳、顾、万、年、陈五姓为最重要,谓其牢能过于万年之城也。须坐竹车,车下必置糖饼一个,谓能粘住之,将来有坐性也。亲友送礼者,大率鞋袜各一双,粉制周饼二盘。外婆家更有衣裙袄裤之类。送现银者曰淬盘之敬。”《说杭州》,第491~492页。

小孩长大成人时,有冠笄礼风俗。同治十年(1871年)四川乐志县知县请人来县讲《礼》,并在公署为子施三加之礼,“数百年废坠之典,一旦复行,观听者如堵,若汉圜桥然。”光绪《续增乐县志》。山西《榆社县志》中亦记有冠礼细则,作者用意明确:“礼不容竟废也,故志之,以告世之有志复古者。”光绪《榆社县志》。部分地区则实行简单化的冠礼,如直隶深州,“士民家自十五六至二十余岁择日加帽,其蘸宴诸仪久废。”光绪《深州风土记》。可见,尽管昔日繁复的冠礼笄已废,但其遗风仍作为传统习俗流行于民间。然而更为普遍的是,汉族大部分地区将冠笄之礼合于婚礼之中。一般在婚礼前三日或一日举行。要宴请宾客,为加冠者起字、号,并书于墙壁。自此该男子可以使用字、号,可以进入本族祠堂,做成年人该做的事情。如直隶遵化州“寻常民户夏用麦笠,冬用毡笠,唯不轻戴缨帽也,惟至婚期用之,或亦婚先于冠之意欤。”光绪《遵化通志》。定兴县男子娶妻时“具衣冠,习礼仪,童子当此,俨然有成人风。”光绪《定兴县志》。有的地区的女子笄礼则已为婚礼前的“开脸”仪式所替代,开脸即使一老年妇女将欲开脸者脸上的绒毛用丝线一一绞去,“开脸”后则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

四川所盛行的婚前“簪花之礼”,亦为冠礼附于婚礼之例。成都民间娶妻时“婚前一日,父命其子至当前,亲加冠服,教以成人之道。祀祖毕,亲友簪花披红,举酒酌贺。”同治《重修成都县志》。江安、南溪等县“于成婚前一日,主人延集亲朋,请乡前辈之显达者一人为大宾,傧相四人,设冠席于东隅,设宾席于西隅,先以祝文告祖,应宾行三加礼,大宾祝冠而命之以字。冠礼毕,行醮礼。戚友各以花红、酒馔登堂致贺。冠者先拜父母,遍拜尊长毕,设宴款洽,曰饮富贵酒”。

清代后期,民间贺生日、祝寿之风颇盛。尤其是为老人祝寿,大摆排场,甚为铺张。《上海研究资料》一书记载同治年间上海知县叶廷青为母亲做寿的情况曰:寿日前两天,衙门内便已很热闹,大堂、二堂、花厅、签押房、帐房等处张挂灯彩,晚上请知宾;寿日前一天为预祝;寿日那一天为正寿;26日为谢客;27日结束。正寿诞席分上下两等96桌,其贺客轿夫、随役、厨夫、茶夫等勤杂人员吃面共2050碗,仅吃一项花费大洋1088块,钱411815文。

二、婚姻风俗

1.旧礼通行

晚清社会品官士庶的婚礼各依官方规定的婚礼制度而行,同光后西式婚礼渐有影响,一时出现新陈并杂的局面,表现出烦琐复杂的特点。旧式论婚先使媒妁,然后选吉日纳娶。是时穿吉衣,祭告天地,告遏祖先,各种仪式都有严格的规矩。婚俗也十分讲究,迎娶之日,有的“置马鞍于门限,令夫跨过。院中设香案,置斗粟,插弓矢、铜镜、秤杆与内,南向拜之”。有的“自新妇至门口至入房,俱有一人在旁唱喜歌,手提篮盛胡桃、铜钱、碎草、乱撒之,谓之下亲”;有的“新妇舆至门,新娘抽矢三射,云以去煞神”;有的“食水饺,饺不熟,即熟亦讳言之。生者,取生育之义也”;有的“及夕,新郎新妇取花插之窗,必在窗之低格,愈低,则得子愈早,”等等。徐珂:《清稗类钞》第五册,第1990页。各地的婚姻讲究门第等级、父母包办,婚礼繁缛复杂并含有许多迷信色彩等是大致相通的。至于晚清汉族民间的婚礼,在这一时期有了简化的趋向。光绪年间修订的《顺天府志》载:“昔日娶亲风俗,头日迎妆,二日娶亲,三日会亲。进改为早晨迎妆,上午娶亲,下午会亲。”《顺天府志》卷十八。

2.缔婚用媒和择亲论财

清代后期,民间男女缔婚仍要由媒人“合两家之好”。所以在婚礼上媒人成了最重要的客人。在江西萍乡,“当亲迎之日,为媒介者,峨其冠,华其服,高视阔步,大有惟我独尊之慨。主人必先于其大门外,设一方桌,席置水果醇酒若干,择饮士二三立侍于前。待媒介至,一声恭喜,强令痛饮”,然后“迎接升堂,款以上宾之礼,为客中重要人物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西萍乡》。

清代汉族社会的媒人的主要目的不是成人婚姻之美,而是为赚取别人的财物,流弊累累。正如清末有人所说:“夫媒妁者,古人以之比于鸠鸩,后世以之伦于谩妲,故世之为媒妁者,大率皆趋附之徒,好事之辈。其本意所在,或以之博取厚酬,或以之交欢豪族,财帛之外,他非所顾。于是短长其言,上下其手,事成则已任其功,事败则人受其祸,其心术与狐蜮相去无间矣。”陈壬:《论婚礼之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三联书店,1978年,第856页。所以,根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建立起来的婚姻,实际上是包办婚姻、买卖婚姻。

晚清时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门第观念受到冲击,出现择亲论财的现象,咸同时文人议论说:“风俗之坏,其起甚微,皆视乡先生为转移。乾嘉之前,圜圜之子,虽拥厚赀,士大夫绝不与通庆吊”;而道光以后,“士人一登科第,择乡里之富厚之者,广送朱卷,不问其出身奚若……甚且结为婚姻。”沈守之:《借巢笔记》,引自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下册,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297页。婚姻论财不问门第当是社会经济发展、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一个标志,也是社会风气变化的一个反映。

3.娃娃婚、空妇婚和纳妾

娃娃婚是指男方未到婚龄,父母则为之定婚或娶妻,等他成人后再正式婚配的婚姻形制。如《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曰:“湖北黄坡儿童初生之时,即有媒人前来说媒。如双方满意,便请媒人饮筵,名呷准酒,以表示允许之意。于是择一吉日,排起筵席。席毕,将男女生辰书于庚帖之上,彼此各执一纸,以为证据。至结婚前一二年,男家每逢时节,必须送妆饰品及鱼肉至女家,名曰送礼节。迨男女年龄至二十五、六岁时,始择期迎娶。”

空妇婚是指未婚夫不在家而娶妻的婚俗形式。这种婚姻形式在广东较为流行。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曰:“粤东有被人掠卖至外国为苦工者曰猪仔,若其家已为聘妻,久俟不归,则仍迎娶如仪”。婚礼仍很隆重,女用花轿迎进男家门,只是行礼交拜时,新娘左侧,以一雄鸡代替新郎。新娘婚后,有的终生见不到丈夫,有的见到丈夫时也已老矣。新娘嫁至新郎家,必须恪守规定,不得与外人亲近,更不得与其他男子发生性关系,否则,会遭到族人的严惩。

到了清代晚期,由于财富的积累,政治的腐败,贵族官僚、巨贾豪富,挥金如土,穷奢极欲,纳妾之风更是大肆蔓延。对此,《大公报》曾经作过披露:“今年天津宦场中有以二千元而纳妾者,有以六千元而纳妾者,有以二万元而纳妾者,纳妾之风愈盛,而妾之价值亦愈高,于是天津市面乃出现一种奇特之广告,大书禁止纳妾四字。”《大公报》1909年7月30日。

4.要求婚制变革

鸦片战争以后,晚清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婚姻规制也不例外。尤其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兴起的资产阶级改革、革命运动中,维新派与革命派提出了“妇女解放”的口号,对封建婚姻制度展开了猛烈抨击。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发出“扫除千万年女子之害”的呼喊;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禁早婚议》,深刻揭露封建婚姻制度造成的弊害;谭嗣同在《仁学》中大胆否定“夫为妻纲”,主张男女结合“皆由两厢情愿”。继维新派之后,革命派对封建婚姻制度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批判。《觉民》报在1904年发表了署名陈壬的文章,题为《论婚礼之弊》,文中列举了封建婚姻的六大弊害,即“男女不相见之弊”、“父母专婚之弊”、“媒妁之弊”、“聘仪奁赠之弊”、“早聘早婚之弊”、“繁文缛节之弊”。作者大声疾呼:“我今欲发大愿,出大力,振大铎,奋力大笔,以独立分居为根据地,以自由结婚为归着点,扫荡社会上种种风云,打破家庭间重重魔障,使全国婚界放一层异彩,为同胞男女辟一片新土,破坏男女之依赖,推倒专制之恶风,遏绝媒妁之干涉,斩芟仪文之琐屑。”《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三联书店978年版,第858页。呼出了妇女解放、“婚姻革命”的时代强音。维新派、革命派在抨击旧婚姻关系的同时,大力提倡“文明结婚”,并付诸行动,给晚清社会的封建婚姻制度以很大的冲击,在“预备立宪”中,清政府在修订律法时,对旧的婚姻制度进行了一些变通,如废除了不许“同姓为婚”、“良贱为婚、“满汉为婚”的禁忌,规定“定婚须经父母之允许,但男逾三十,女逾二十五岁者,不在此限。”《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888页。这与旧的《律例》比起来毕竟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清政府的修律仍然本着“修改法律”不悖纲常名教的原则,“凡亲属、婚姻、继承等事,除与立宪向背酌量变通外,或取诸现行法制,或本诸经义,或参诸道德,务期整饬风纪,以维持数千年民彝于不弊”《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13页。这不能不对清末的婚制变革产生消极的影响。

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少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礼结婚的现象。曾经目睹过这种场面的人有过这样的记录:“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礼”。“其法,牧师衣冠被向,立其前,设一几,几上置婚书条约。新郎新妇南向立,牧师将条约所载一一举问。傧相为之代答。然后望空而拜,继乃夫妇交揖,礼成即退,殊为简略。”《清代日记汇抄》,第259页。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西礼”实际上已做了变动,一是不由新郎新娘自答牧师提问而由“傧相代答”,二是不像西方婚礼那样夫妇“互吻”而是“望空而拜”、“夫妇交揖”。可见那些传入的西方礼俗已经中国化了。

同类推荐
  •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为一本介绍非洲各方面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从文化、交通、经济、生活、旅游、教育、政治、历史、地理、人口与科技11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非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勾勒出非洲的不同侧面,让读者对非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非洲旅游、生活、社交等基本的常识和实用知识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真正的非洲面貌。除此之外,《非洲常识》还是一部真正解读非洲之秘、全方位认识非洲的百科全书,这里有奇特的艺术之作,有惊奇的文化内涵,有刺激的时空之旅。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 弟子规·千家诗

    弟子规·千家诗

    本书原名为《训蒙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千家诗》是明清两朝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
热门推荐
  • 霹雳皇城之琴道朝兮

    霹雳皇城之琴道朝兮

    纪元200年大幼时期皇族败落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王争霸妖神乱天象天摇地动时,武林正派儒释道三教如何拯救苍生?
  • 合浦珠

    合浦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精明生意人是这样造就的

    精明生意人是这样造就的

    本套丛书为综合性励志丛书,共35册。所收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处事、礼仪、管理、商务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指导人们修身养性,塑造完美人格以及提高用人、识人、管人技巧、商业管理、谈判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
  • 童话禁止令:扼杀绝世四校草

    童话禁止令:扼杀绝世四校草

    有没有搞错啊?好好地竟然让她来这所学校?而且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些什么人啊?虽然把,这四个美少年都是极品,可是为什么一来就成了死对头啊?一个一见面就极其厌恶自己冷漠至极;一个有着妖孽的脸蛋又极其风流花心;一个绝对狡诈极其腹黑;还有那个无比呆萌却偶尔沉寂……这一切好像都是注定的缘分,流连不绝,可是该来的还是来了…埋藏在记忆深处无法抹杀的悲伤突然惊醒,好像梦魇中淅淅沥沥的雨,那么伤,那么伤……
  • 罪全书1

    罪全书1

    本书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十个恐怖变态的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绝对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极度扭曲的罪案案犯:强奸杀人犯、毁容者、恋物癖者、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凶手、流浪汉、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头的人……异绝顶的十大凶案:地窖囚奴、雨夜幽灵、人皮草人、色狼传说、精神病院、肢体雪人……哪个更恐怖,哪个更震撼?
  • 他来自殷商

    他来自殷商

    他来自殷商,曾跟帝辛一起谈天论地。他行悟道秘术,神农崖下圣人传承。他叫宋璟,一位殷商末年古炼气士。一次闭关,宋璟醒来却发现来到了数千年后……如今世间早已无炼气士传说,人类世界科技鼎盛。宋璟开始追查上古辛秘,寻找自己为何转眼千年。谁知……
  • 温温乔叶落

    温温乔叶落

    要是你喜欢一个人你爸爸妈妈都喜欢你们天天能见面,你觉得高兴吗?要是你喜欢的这个人本事通天分分钟能对你出言调戏,你觉得如何?见家长就不用了,都是熟人同在屋檐下十几年了,还用得着见么,只是在一起嘛有待考虑欧…分分钟被调戏怎么能不怒呢,别仗着我喜欢你啊!”乔洛再逼我我就强奸你了——“”你没听说过强奸不成功反被Cao?“
  • 楼兰秘传之战皇传奇

    楼兰秘传之战皇传奇

    有着死亡谷之称的新疆罗布泊沙漠深处,风干千年的古楼兰遗迹,神秘的葬尸湖底。一群一往无前的探险队员,一伙装备精炼的盗墓团队,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一场恐怖的沙崩中离奇的消失了.............在一个陌生的大陆,一个深受现代知识文化熏陶的年轻探险队员,凭借着随身携带的几件现代的武器,将如何谱写他的神奇穿越之旅
  • 娶妻之我为自己代言

    娶妻之我为自己代言

    追女神、追富家小姐、追官家千金,许多男人都把这样的女人当做自己一生的追求。我不是。我娶了一个丑小鸭。当然,我也只是一只癞蛤蟆罢了。丑小鸭与癞蛤蟆的幸福,没有豪门恩怨,没有身不由己,只是一些轻松闲散的——快乐人生。
  • 水浒管理员

    水浒管理员

    周小年误入‘梁山聊天群’,还被任命为管理员。一群功成身退、散落三界的好汉们,各个聊天灌水、倾诉衷肠,作为资深管理员的周小年表示,抢红包什么的都弱爆了……自此,风骚的征途开始了。QQ群:3-3-6-0-9-9-7-5-8,欢迎大家都来水啊!Ps:内签作品,敬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