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8500000034

第34章 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2)

最后,在德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形成符合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规范,也可看做是一定群体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程序——群体心理,在特定的社会里,为传统文化所否定的事物和行为,也必为大多数人所鄙弃,被传统文化所肯定的事物和行为,则同样会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追求。传统文化的这种机理,对于形成大学生与社会共同的价值观是有利的,从而有利于高校尽可能地为国家输送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

如前所述,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于高校德育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就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重大责任。

三、以历史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圣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为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来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第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支撑,是该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文化传统陶冶下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灵魂。”民族精神教育可以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塑造大学生完整、健康的理想、信念意识,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实现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轴是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今日社会,各种思想观念交错杂织。转型时期的中国,“躁动”成为社会一种较普遍的心态。这一点的影响在涉世未深的当代大学生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出发点在于抚平“躁动”的形态,构建与人和谐、脚踏实地的大学生人生指导理念。“以扭转陷溺于物质文化中的‘单面人’的片面、狭隘的状况,消除病态、畸形的人格心理,促进人性的丰富与高扬,使人都能够以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社会变革的种种挑战。”发扬整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整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悌爱兄弟的目的是维护家庭整体;“天下为公,贤能与选,讲信修睦。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整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规范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局部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其潜意识里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把这种精神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第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爱是情感之双向交流,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爱人、尊亲、互助、谦虚等文化礼仪传统,仍是当今青年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到“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部分大学生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第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赡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他们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扶困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不仅可以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健康和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慎言力行”。“慎言力行”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砥砺成才和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他们对“美好理想抱负的实现离不开实践的磨炼”这一道理的理解不深,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决心强于意志,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对于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确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后继有人,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以现实需要为基础,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来寻求二者的结合点,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何伟全.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焦点及德育效应[J].中国青年研究,1991(14).

[2]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

[4]陈萌.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2005(02).

[5]王康康、徐延平.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

同类推荐
  • 魔鬼成语

    魔鬼成语

    本书分为人性的张扬、世态的感悟、思维的花朵、文化的传承四辑。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理解成语蕴含的文化精华。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 “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 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热门推荐
  • 王爷大大,死开啦

    王爷大大,死开啦

    鹿弥,当朝右相之嫡女,尊贵无匹的睿王妃,温柔娴雅,宽容善良。本应拥有世间最美好的生活,但事实是,她幼年丧母,父亲淡漠,后母百般刁难,姐妹肆意欺凌,兄弟鄙弃厌恶。嫁入睿王府三年未见夫君一面,看似相敬如宾,实则搁置一旁,而如海潮一般的恶意汹涌而来,她最终......而当箴言逆转,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强势来袭,面对王府的勾心斗角,娘家的淡漠讥笑,她傲然独立,轻笑说:想要欺我的往左排,我接招;想要阴我的靠右站,我领教。想要重新开始?......王爷,给我死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豪门专属,丫头你好甜

    豪门专属,丫头你好甜

    外表很嫩很呆萌、内心很邪恶的慕绾绾惹上了大麻烦,不仅被人冒名顶替失去一切,还惹上了一个比她更邪恶的男人!当她成功跻身为桐城第一名媛时,积极和富豪相亲时,一本结婚证送到了她的面前……慕绾绾怎么都没想到有朝一日会成为某人掌心的“战斗吉祥物”,从此踏上斗夫、战夫、驯夫的辉煌道路……
  • 冤家易结不宜解

    冤家易结不宜解

    他是邪魅腹黑冷殿下,她是机智毒舌“灰姑娘”。他们本因八竿子打不着边,却因一场事故成了仇家......哦!不,是冤家。
  • 萌徒来袭:高冷师傅哪里逃

    萌徒来袭:高冷师傅哪里逃

    睡梦中穿越!立下豪情壮志!奈何遇到无良师父,一切皆为扯淡!她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将他压在身下!哼哼,她要反攻!她将他压在身下,挑起他的下巴,“哟,小美人,给小爷笑一个,让爷高兴了今晚让你乐呵!”他故作娇羞:“爷,您弄疼我了,不如……”一个翻身,她被压在身下,“不如换个姿势,如何?”他勾唇邪笑。
  • 命劫者

    命劫者

    “是不是纯的?”“纯的!”“确定?”方离堇挑眉,看着面前狗腿的苏郁。“百分之一百个确定,不信,你验!”方离堇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她一遍,最后点点头,说道。“好!”说完,拉起她就走。“你干嘛!”苏郁还在错愕中,呆愣愣的问。“验货啊!”某男说的理所当然。接着说做就做,引她入戏,诱她上床,本想扑到他,却不想被他吃干抹净!第二天,当她再次遇到他,他竟说:“昨夜我醉了,不如再来一次,如何?”
  • 时光永格

    时光永格

    他说,如果再来一次,他想他还会爱上她。但,他再也不会与她有任何纠缠,他宁愿她幸福安康永远。
  • 一掌江山:公公很忙

    一掌江山:公公很忙

    他永定五十年惨受宫刑,入宫成为奴役太监。之后的二十年中,他凭借聪明才智,运筹帷幄,帮助皇子登基,辅佐他斗倒太后,抹杀东西两苑暗间死谍,搅动三藩叛乱,平定各路诸侯。其后天下大乱,诸国纷争,他殚精竭虑,在乱世之中以奇谋诡计为他扫平四海,一统江山。而他死后的三十年,蜀广这片神奇的土地,再无人能博其左右,与之匹敌。他一生从未走出蜀广半步,但天下江山却尽在其掌握之中。杀伐决断,挥手谈笑间。他死后葬于西陵南侧,世代受人朝拜,以供香火。只是蜀广的子民怕是不知,那墓中,没有繁华夺目寸缕金丝的珍宝陪葬,仅仅一块碧绿温玉伴着青青石棺长眠于地下……【简单点说,这是一个主角为太监的故事。】
  • 重生全球霸主

    重生全球霸主

    刘风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重生,这个愿望在老天看他三十多岁还娶不到老婆的份上帮他实现了。重生后刘风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成为全球最有权势的人。这个愿望在老天看来纯粹痴心妄想。这个愿望能实现吗?刘风表示他也不知道。我不想做正人君子,我最想做全球最大反派。------刘风语录
  • WTF战

    WTF战

    2114年,科技飞速发展,网络游戏也变得不仅仅只能存在于某种扁形长方形中……22世纪,人们能利用3D立体影像系统将游戏中的画面投射到现实中并实体化,且使用第一人称视角,让玩家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