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2600000024

第24章 汉族案例(2)

1.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汉民族滚雪球的发展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北方少数民族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向中原的大迁移。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族群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等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互动局面。

北方少数民族族群的浩荡内迁和江汉地区部分蛮族的鱼贯涌入,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频相交织,迫使汉族人民流离失所,四处迁徙逃亡。而当时相对来说变乱比较小的南方由于甚少北方兵燹之灾,加之地广人稀,政制松懈,所以成了汉族人民迁徙的主要方向,从而拉开了汉族向南方大迁徙的序幕,到南北朝时也形成汉族与”俚、僚、傒、蛮等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互动局面。

在这个时期汉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情以北方为例大约有以下四种:

(1)降附内迁的互动

以降附最多的匈奴人为例,前已述及。早在东汉初,公元50年时,南匈奴降汉,第一次大规模向中原地区迁徙,分其30万部众居于西河、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等八群之地,“与汉人杂处”。其后,由于南匈奴不断发生内乱,降附汉王朝的匈奴人南下内附的为数更多。于是中原西部地区遂出现了匈奴人与汉族人大混杂的互动局面。

(2)当田客和沦为奴隶的互动

魏晋时,由于战争祸乱,人口锐减,劳动力严重不足,汉族统治阶级常常招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族群的人为“田客”。《晋书·恂传》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其云:“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更有甚者,有的统治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贩卖少数民族族群人口为奴。羯胡人石勒的身世就是一个典型。这种用少数民族族群的人当田客和奴隶的情况,使得北方各族人民之间的混杂更为加深,出现了犬牙交错的互动之势。

(3)流亡中的互动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暴发,黄河流域又发生了大蝗灾、大瘟疫。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西晋统治下的各族人民被迫流亡。《晋书·食货志》说:“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迁流徙,不可胜数。”这种流亡所造成的人口大移徙,使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族群更加紧密交错混杂,互动进一步加深了。

(4)“散诸部落、同为编民”的互动

据《三国志·魏志·牵招传》,早在曹魏之时,为“天下名骑”的三郡乌丸,其家属住在指定的郡县内,到魏文帝时,又将与汉人杂居的乌丸改成向政府交租调的编户。后来,随着历史的进步,到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之时,迁入内地的北方少数民族族群,其原有的氏族军事组织不能再维持下去而渐趋于解体,遂与内地汉人民户一样同为“编民”了。又据《魏书·元遥传》,有的还“悉令造籍”。这样,“散诸部落”的结果,使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族群原来的氏族制度被舂碎了;而“分土而居”、“悉令造籍”、“同为编民”的结果,又使得内迁的少数民族族群各归里甲组织,与汉族互动再次增强,最终与汉族人民糅合成一体了。

于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时,汉民族在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滚雪球中,在北方吸收了入主中原的匈奴、鲜卑、乌丸、羯、氐、羌及部分蛮族,在南方吸收了部分蛮、俚、僚等族,使汉民族这个雪球越滚越大,从汉代的5900余万人,发展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9000万人之间。使汉族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得以发展成隋唐汉族。

2.宋辽夏金及元明滚雪球的再发展

宋元时期,由于两宋与辽、夏、金元诸少数民族族群建立的王朝斗争不已,再一次造成了中国的分裂局面,中原再一次出现了大动荡、大迁徙的局面。在中国移民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移民潮是北宋末靖康之乱后所发生的汉族的南迁,从此揭开了宋元时期汉族南迁的序幕。在靖康之乱后南迁的北方汉族总数,据学者研究,在绍兴和约签订前估计大约有500万左右的北方移民迁入并定居在南方,其中汉族应在一半以上。

两宋在汉族大批南迁的同时,东北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渤海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却向中原内迁。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经略中原的燕云十六州时,将大批契丹人和被征服后的渤海人迁入这一地区。女真人灭辽建金并开始攻宋后,一批女真人进入中原,有的即留居于此。此外,金将挞懒占领山东之后,“久居潍州(治今潍坊市)”,“每认山东以为己有”。到太宗天会十年(1132年),“沿河、沿淮及陕西、山东等路皆驻北军”。从此掀起了女真人以及东北其他少数民族内迁中原的移民潮。于是在宋辽夏金元之时,汉民族这个雪球继续向前滚动,在北方吸收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族群,在南方也吸收了部分少数民族族群从而越滚越大,从唐代前期的八九千万人发展到北宋大观三年(110年)突破1亿,有10441万余人。

元世祖灭宋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随着蒙古军队的挺进中原,蒙古人也纷纷内迁并定居于中原。元朝末年,被元统治者划为第三等级的汉人与第四等级的南人之间的界限也被宣告免除。

明代华北(中原)、华东、华中、华南、东北、西北、西南汉族主要是在洪武大迁徙的历史洪流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滚雪球中发展的。洪武大移民中汉族的迁徙出现了与历史上以南迁为主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个特点主要是山西人东迁填河南、河北和山东。然而好景不长,建文元年(1399年)的“靖难之役”,又把中原推进了战火之中,重造了一大批新的无人区,明成祖即位后又不得不展开新的一轮移民运动,以填补人口和劳力之不足。与此同时,明成祖迁都北京政治中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为了拱卫京畿,进行了政治移民,于是又掀起了中原的永乐移民运动,移民的重点地区为北京城和顺天府。据曹树基先生研究,在永乐移民中,迁入北京城的南京人有87.5万人,迁入顺天府的山西人有39.5万人。

明代的汉族已非隋唐时的汉族,几经沧桑,以中原为中心舞台而形成的汉族,在历史的风雨中已经过多次的大混血和大换血,尤其在元、明中国统一的大趋势下,汉民族这个雪球更是越滚越大,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汉族人口大约已达1.5亿了。

3.清及民国滚雪球的大发展

清代在承袭元、明统一的政治态势下,汉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康乾盛世,入主中原的满族并没有能征服被统治的汉族,在满汉共治之下,征服者满族反被被统治者汉族。清初,随着清兵的入关,约有26~27万满族内迁,北京及中原不少地方成了满族的主要聚居地。经过清至辛亥革命近300年的发展,满族人已大部分汉化了。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中国人口已达4亿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汉族。

进入近现代以后,汉民族这个雪球仍然不断地向前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其人口已愈6亿。在地域上则从黄河、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流域抵海南岛和台湾岛,向东北发展到黑龙江流域。汉民族在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滚雪球中再一次得到了大发展。

由此可见,汉民族的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滚雪球的发展、宋辽夏金及元明滚雪球的再发展,清及民国滚雪球的大发展三个阶段,笔者称之为汉民族滚雪球发展三部曲。

这样,了解了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谁还会对汉民族漫长而悠久,高度认同为“一体”的历史感到疑惑而大惊小怪呢?

三、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结构

汉民族这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雪球是有结构的。何谓结构?就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要了解汉民族雪球理论的结构,有必要了解结构主义的特点。列维·斯特劳斯在《结构人类学》中强调结构主义的特点主要有:第一,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组成各元素之间是严密地相互制约的,以至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独自发生变化,即结构的整体性;第二,如果一个结构中的某些元素发生了特定的变化,该结构就不复存在,即结构的可变性;第三,结构的意义在于可以直接地认识被观察到的一切事实,即结构的可识性。即族群结构具有整体性、可变性和可识性三个特点。由此观之,汉民族这个雪球就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可变性和可识性。

(一)汉民族形成时期的结构

汉民族的结构具体的就是指它的族群结构。先以汉民族形成时期为例:

1、起源时代的族群结构

汉民族起源时代,在中华大地上大致有五个大的族群集团,即炎黄族群集团、东夷族群集团、苗蛮族群集团、百越族群集团、戎狄族群集团。炎黄族群集团大约由黄帝和炎帝两个族群组成,而黄帝族群又由熊、罴、狼、豹、蟜、虎等族群构成。《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从中窥黄帝族群的结构。炎帝族群因败于黄帝族群,故其族群结构不详,但从炎帝的生父是牛氏,生母是有蟜氏来看,其族群结构也不是单一的。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本书由“文学评论”、“学术评论”和“访谈及其他”三部分组成,理论、学术和记事色彩兼而有之。
  •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本书从唐人尚诗、盛世风趣、仕进多途、文士风流、佛道盛行、女性风采和开放兼容等七大方面,较系统构筑了唐代社会的文明画卷,并且通过对相关唐诗的研读来展示这一文明。
热门推荐
  • 海德格尔的智慧

    海德格尔的智慧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由此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擅长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故事情节紧凑,文字精练生动,有相当的感染力。他一生热爱奋斗和冒险,创作了50多部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故事,其中许多作品堪称短篇小说的经典,为人们了解美国人及其性格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 全能神宗

    全能神宗

    一个逃难的穷小子,为救亲人,沦为修真者的容器。为获一线生机,勤学苦练,踏上修仙的道路。危难时又被朋友重托,只求保命。是什么样的奇遇,让他这个大龄学徒,根基牢固,频频解除危机?又有什么样的女子,痴情等待,甘心为他涅槃重生?杀伐果断的性格,修炼诡异功法,一断断曲折的经历,怎能不造就出杨凡这个逆天的存在?
  •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流畅的笔触生动地将世界文学知识汇总成为100个小小节点,阅读中感悟文学,体悟经典。
  • 半妖魅影

    半妖魅影

    将影子吸入体内,炼化修行,这就是影魂大陆。影魂有他的属性,金、木、水、火、土、风、雷电,更有意想不到的兵器影魂、兽类影魂、各式各样的影魂属性千千万万。展飞,拥有金属性影魂,却被树妖附体,得到了妖影和妖核,瘟疫中逃生的他,一心让所有人没有生老病死,为此一心寻找传说中的七星灯。一个拥有影魂、妖影、妖核的半妖,拼劲一切寻得散落各地的七星神灯,直至最后踏上巅峰。半妖:“你在骂我?”坏人甲:“骂的就是你!”半妖:“你xx贵姓……”半妖:“哇,美女!”美女甲:“废话!”半妖:“脸是脸,胸是胸,前凸后翘脸蛋妙,祝你死翘翘。”美女乙:“哇,帅哥!”半妖面色一沉,“啪”|一巴掌下去:“废话。等等,靠,手好疼,这钢板真硬!”
  • 剑逆天

    剑逆天

    剑,何为剑,以身为剑,破天证道。以心为剑,合天证道。可终究为天地万物。我将以万物为剑。掌天控道。
  • 魔乱西游

    魔乱西游

    意外身亡得系统,醒时石猴破石出。天地大劫乱象至,我有系统我怕谁。偶遇石猴拜仙师,求师被拒圣人现。女娲憎恨巫妖事,传功异数保妖族。石猴出师阴谋至,七大妖圣反天庭。猴王反目气运伤,群妖慌乱心以冷。整合妖族收二州,千万妖兵威震天。破坏西游夺功德,功德降临分众妖。十大妖王二护法,大罗金仙二准圣。重聚气运东皇钟,我为妖皇我独尊。
  • 彼岸离仙

    彼岸离仙

    以血为祭,以魂为契,以身为媒,架天地之桥,引混沌之气以此蜕尘。在所有人都以为蜕尘便是武之极尽的时候,一位天纵之资,突破了凡尘的束缚,争渡为仙。让无数天才望而生叹。在天葬大陆一直有关于仙的传闻,相传仙,意味着永生,亘古不灭。在所有人惊叹这位存在的天纵之资时,他却犹如昙花一现般,消失不见。相传,这位人仙,坐化在了一个名为彼岸的地方,在他坐化之前,在那里留下了为仙之秘。无数人开始寻找那所谓的彼岸,却没人知道,彼岸在何处。彼岸跟那位人仙一同蒸发了一般,那彼岸的那抹残艳。不过在那之后,仙,便成了所有武者的追求,那昙花一现般的身影,始终留下了浓艳的一笔。
  • 信仰之手

    信仰之手

    那只手,畏惧着,却挣扎着触摸一个世界的边缘。只为了,身后的那双认同的蓝眸。籍此,他眼里,这个世界都只若投影。————新书地球上最辉煌的天王,书号3584813,希望大家支持!
  • 破床

    破床

    刘立大学毕业后进了肯德基,好歹也算是外企,没成想没多久就被炒鱿鱼了。工作丢了,找啊,满世界都是招销售人员的,或者是招跑保险的。自己的专业不好,国民经济管理,实在是想对口很难,那就干销售吧,底薪各种低,还经常被炒。本来有个女朋友,贼漂亮,也跑了。实在没钱了,把屋里的东西拿到楼口的旧货市场去卖,还能勉强度日,最后屋里就剩一张破床了。刘立怎么都不舍得卖了,这是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