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2500000010

第10章 生活习俗的变迁(1)

一、婚制与婚俗

(一)婚制和婚姻的缔约

和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一样,平西村实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制。过去实行的“定婚”,几岁的小孩就要给定好一门婚事。一般是通过相关的介绍人来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所谓的合适,最主要是看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一般,父母亲会把双方的八字请算命先生测过,如果相合,问题就不是很大了。接着,男方要送槟榔四五个到女方家,这样就算定了婚。虽然没有正式结婚,也算是自家人了。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万一女方未嫁到夫家就身亡,那么这位女子死了之后,要把她的骨灰迁到男方家来。她的娘家依然是其夫家的外家。当这个男子再次娶妻结婚后,要协同这个妻子去认原来未过门的妻子的父母,管他们叫“爸爸”、“妈妈”,当然岳父、岳母也要破费一些“红包钱”,俗称“见面礼”。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夫妻俩都要去拜访他们,仪式也要隆重体面。等到这对夫妻有了孩子,做十二朝时候,两边的外婆和舅娘都要过来,并且未过门的妻子的那家的外婆要坐正厅,另一位亲外婆反而坐其他地方。简单来讲,相当于这个男子拥有两个外家,一大,一小。所有与外家相关的事情,总是要请上他们称之为大的外家的亲戚,并且在程序和仪式上,大的外家要更受到重视和尊重。这可以看出,传统平话人对礼俗的尊重。

现在,像过去这样的订婚已经基本上不见了。年轻人在结婚前基本上是有一段自由恋爱的过程。尽管如此,由介绍人介绍,合过双方的八字,依然是比较顽强的保留下来。一般来讲,村里到了适婚年龄的人,就会有人帮忙介绍。介绍人一般会是自己的姨、姑、婶等熟人,对男女双方都有了解,或者由男方的介绍人和女方的介绍人一起来牵桥搭线,知道双方八字相合,在这样的前提下,才介绍双方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交往,如果双方都感到满意,就可以订婚了。所谓的订婚就是到派出所去登记,然后择日成亲。

但是,现在有许多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完全自行认识相互恋爱,甚至自行结婚的也不在少数。万一,八字不合,在两代人之间将会有一场艰巨斗争,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斗争通常会以顺从父母之命为结局。

(二)婚礼的准备

1、婚仪的时间和地点选择

到地方民政局登记订婚之后,男方的父母就要要给算命先生封20元左右的红包,请他来选定娶亲的日子。无论是在家务农的年轻人,或者是在外面打工做生意的,婚事是一般要在自己平西村的家里举行的。有些年轻人在南宁市有自己的房子,在市里有自己的很多朋友同事,想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婚礼,一般也是要他们来平西村来参加自己的婚礼。如果城市里的朋友实在太多,可以另外单独在市里面请一次。无论如何,结婚主要的场所设在平西是毫无疑问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平西是自己的根,平西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叔伯兄弟,无论自己在外面混好混坏,这里始终是自己的家。

2、对联

对联是增添婚礼喜庆吉祥气氛的必备之物,一般要花去一天的时间来准备。

一次婚礼通常要写三十多副对联贴在厅底和主家的各个房间。对联是请村里面的礼房(由一个村里面比较有文化,熟悉婚嫁习俗的人来当)来负责,还请一两个书法较好的同是有文化的人来一起帮忙写,另外还会有一些兄弟帮忙裁纸、扶纸、晾对联等等。

对联的内容是礼房结合主家的实际情况和突出婚姻喜庆来写的,如“我今再为翁终还子债,吾现又做奶喜取媳贤”,就表明这次结婚的儿子不是长子,而是最小的儿子,为小儿子操办完婚事之后,也就是完成了为人父母最大的一个任务。另外如“百年好合,五世齐昌”、“喜鹊喜期报喜训,新春新燕闹新房”则突出喜庆和美好的祝愿为主。值得指出的是,贴在厅底正堂的大木牌上的婚联比较特别,是用长方形的红色或黄色的纸,上面写的字体有大小的变化,讲究一种整体的结构美,其内容如“美满姻缘天作之合清平时节日初长鹭秋莲蒂并婚结同心乐同房”。

对联写完后,时间早的话,就当天贴上去;时间来不及的话,就次日贴。贴对联的人,一般是来帮忙的族里年轻兄弟。女方那边如果也是平话人,那么也会在自己家中和厅底贴相似的对联,只是数量和规模上没有男方这么大。

3、礼目、赏封、花红

结婚的礼目是男女双方要送给一些相关人的红包。男方的礼目主要有:礼金(当天结婚送新娘)、喜媒(送媒人)、礼房(给女家的礼房,即写对联红包的人)、挂彩(给为新郎扑红的人)、开尊(给说礼语的人)、迎鸾(给接新郎的人)、姨旧(给新娘的小姨)、彩仪(给担嫁妆的人)、酬仪(给司机利市)、梳洗(给女家的好命人)、伴凤(给伴娘)。上述这些礼目的名称都由礼房写好,并在另一张纸上写好所需要封的钱数,由新郎的妈妈封到包里。

下面是梁增全先生保存下来的1996年平西村一次结婚时所封的礼目:

礼金一只5000元、喜媒一只10元、礼房一只2元、挂彩一只2元、开樽一只2元、迎鸾一只2元、姨旧八只4元、彩仪两只4元、酬仪四只4元、梳洗两只4元、伴凤两只4元。

除此之外,男方的外家亲戚和朋友也会送来封包让新郎在接亲的时候送到女方去,这种封包叫做“赏封”,一个赏封少则2元多则几十元不等,一般以10元为多,比较亲的亲戚,封多一点。但是,现在的礼金已经涨了好几倍,很多人都说现在结婚也结不起了。

女方的礼目主要有:书资(给新郎)、扇资(给步礼,即伴郎)、喜媒(给媒人)、礼房(给男家礼房)、引凤(男家叫新娘拜祖堂的人)、集装(男家集嫁妆的人)、彩仪(男家担嫁妆的人)、酬仪(给司机利市)。和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目相比,除了给新郎的书资因为是象征性的退还一些礼金给男方故而数目相对少点之外,其他礼目和男女双方相似。

如果女方过来的嫁妆等比较多,男方的礼目里面还会有一个“补礼”送到女家去,以达到相对的平衡。

同样的,女方的亲戚朋友也会送给男方的封包,叫做“花红”。其钱数和“赏封”相似。

4、彩礼(聘礼)和嫁妆

除了上诉的礼目之外,男方去接亲时还要带上猪头、猪肉、鸡、鸭以及亲戚们送的面、饼等等到女方,统称为彩礼或聘礼。

对于女方来讲,收到的几千块的礼金基本上全部是用在嫁妆的置办上。非但如此,为了女儿出嫁风光,日后在夫家的地位高一点,有能力的父母总是再贴上不少于5000元左右为自己的女儿置办更多的嫁妆。彩电、VCD、煤气灶、饮水机、电风扇、锅碗瓢盆等等尽可能的一应俱全。(当然,在平西能置办这种体面嫁妆的人家现在是越来越多了。)除此之外,女方的亲戚会送被子等床上用品或其他的生活用品给新婚夫妇。作为对男方送来的聘礼的回赠,女方也会有粽子、猪肉、面条等等回礼。

5、礼簿

男女双方的礼房还要准备一本砂纸做的礼簿,记录所有亲戚朋友们送来的资金和物品,(其中的“花红”和“赏封”直接由新婚夫妻得)作为一笔人情存放着,待到日后还。

6、酒席

除了准备上述对联、礼目等等事项之外,酒席的准备是最盛大、最费时的,从第一天到第二天酒席的开始一直都有一群族里的男女(一般是20多人)忙碌着。在平西,一次婚礼一般要置办40桌到100桌酒席不等,一桌花费100元或100元以上,视各家的经济情况而定。筹办酒席的费用传统上都有新郎的父母出。男方在酒席上的花费要远远高过女方。至于女方,一般办10到20桌左右的酒席,请他们自己家的亲戚。

酒席上的菜一般包括鸡、鸭、扣肉、鱼生、肉丸、青菜、萝卜丝等等。其中,鸡、鸭、扣肉是比不可少的。准备这些菜平常家用的厨房是不够用的,需要在露天另外搭建三四个灶。厨师都是男的担任,女的负责挑水、洗菜、洗碗等等。这些厨师和女的帮手或是族里的兄弟或邻居,大家是一种相互帮忙的性质。在做上述这些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大的禁忌,只是以正面的说吉言道好话为主。

7、安床

安床是中国汉族传统的民俗之一,平西的婚俗中也有此内容。就是请村里的好命人为即将结为夫妻新人的新床做一种仪式性的“铺床”。它有一定时间的和细节上的规定。以平西最近的一次结婚为例,笔者的报告人作如下的描述:

“安床要讲究时间,我们一般都事前请算命先生测过时间的。这次结婚安床的时间在今天晚上凌晨2点。我们请了两位好命人,一男一女,五六十岁左右,都是有福气的人。其实就是叫他们在新的床上铺撒糖、花生、钱、谷等,然后叫两个小男孩,一般是自己家里的孩子,来抢。这样做,可以让新婚夫妇早得贵子。”

(三)婚礼的过程和仪式

男方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到选好的时辰出发去接亲。出发前,在路上摆上酒菜、点上香、点燃鞭炮,请求土地和祖宗保佑一路顺利平安。而且,一路上过桥、过一些主要的道路口时都要撒上香或放炮或者系红布条等等,也都是祈求一路的地方神灵保佑平安。

随行的人有新郎、接亲的人、媒人和帮忙搬嫁妆的人。接亲的人一般要选村里的好命人,好命人的界定通常是其父母一定要健在,自己结了婚并且有儿子,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口头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媒人的作用主要是沟通,并相互转达对方的意见。在接亲的过程中有些事情要通过媒人和女方家里沟通,让媒人说给接亲的人听,由接亲的人来具体处理。比方说,女方家里反应封包钱太少,媒人就会告诉接亲的人;他就把马上拿出钱来送给媒人,由媒人包了送去。帮忙搬运的人基本上是新郎的“十兄弟”(其实是包括其兄弟、堂表兄弟在内的,族里平辈份的十个男青年),人数要够多,因为搬运嫁妆的时候,每个人搬了东西出来之后不能回头重新去搬其他嫁妆了。

接亲,在解放前还是用花轿的。新娘一顶,媒人坐一顶,新郎和接亲的人也各坐一顶;现在一般则用小轿车取代。同样,解放前新郎要身着礼服,头戴礼帽去接新娘;现在多数新郎穿西装,新娘也是现代的婚纱。

男方的一干人等到了女方家,男方接亲的人要在女方厅底大门上挂一条红布,意为吉祥喜庆。然后男方接亲的人和“好命人”由女方的“好命人”请入厅底,喝茶水。新娘这时候就坐在厅底的后背唱《新斧娘》,大家认为这样唱过了,今后家庭可以兴旺发达。如果新娘子不会唱,可以叫歌师(一般由她的姊妹来当)教她。师哥教一句,新娘唱一句。新娘唱的具体内容一般都是骂丈夫(骂他饭吃得多、酒喝得多、身上有虱子等等)和叹离别父母。在唱离别父母的时候,新娘需要哭泣,新娘旁边的姊妹们也要啼哭。但是,现在很多年轻的新娘已经不哭了,连仪式性的啼哭也没有了。唱毕,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后,新娘便由她的好命人带去重新梳妆打扮。

此时,女方的好命人就给新郎挂上“红带”,道上“四句”(说四个字的吉祥话,如“白头偕老”、“早生贵子”之类的),然后带着新郎出女方家的厅底。此时新郎出去的时候不能回头,要一直走到外面。

等到新郎出去之后,搬嫁妆的人就进来了。如刚才所说的,每个人只能搬一次,不能回头。这里的寓意是说,女儿嫁出去了,以后就要一心一意地跟着夫家生活,要听丈夫的话,不能再留念自己的老家。接着,新娘拜别祖宗,由伴嫁为她撑着红伞,走到外面,坐入小车。新娘家的人也一样在路上点香放炮。

到了新郎家,新娘不可以直接进大厅的门。新郎的妈妈先要烧黄草在大门前摇摇,去了邪气,新娘才可以进大门。正厅堂的门口要放火盆,新娘要跨过火盆(去掉邪气),进入正厅堂和新郎成亲。当然,所有的这些程序都不需要新娘担心,全部由男方的好命人安排。事实上,整个婚仪的过程,包括拜天地、拜祖宗都是在好命人的安排下进行的。

拜完堂后,新郎就带着新娘到厅背。过去过厅背有一个仪式,就是新郎站在扶梯上,打开一只腿,让新娘从新郎的跨下过去。意思是说,这样子做过后,新娘以后才会听新郎的话。当然,这种反映男尊女卑的仪式,在现代的平西的婚仪中是看不见了,尽管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村人的心里。

新房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外家送来的床了,叫做“花床”,一般都布置成红色。新郎新娘拜完堂之后,就来到新房里坐三分钟的床。拜完堂之后,就是喝喜酒。喝喜酒时,要专门摆一桌酒菜来供祖先。每位亲戚入席之前都要在供给祖宗的这张酒桌前弯腰叩拜三下。

开席之后,新娘在新郎和婆婆的陪同下,向各位新郎的亲戚敬茶,教她认识和称呼自家和外加的亲戚。各位亲戚喝了新娘子进敬上的茶后,便在放茶的托盘上象征性地放上几块钱。

到了晚上,也有闹洞房的习俗,主要是新郎的“十兄弟”起哄搞点热闹。

在以前,娶亲的当天还有一个“回门”,就是新娘被新郎接到家后,又在当天回到娘家,然后新郎也要当天把新娘从其娘家再接回来。这个原来的意思是表示女儿不愿离开父母。但是,现在已经简化为一种十分简单的象征性的仪式。就拿最近举行的婚礼来看,新郎把新娘接走了之后,车子开到前面一个地方,就折回来。然后,新郎进去和新娘的家人一起象征性地吃一顿酒菜。新娘甚至不用下车。吃完之后,就正式开车到男家举办婚礼。

新娘离开自己家之后,这里也就开始开席了。

(四)婚姻风俗的变迁

过去平西人大多流行族群内婚制,把婚姻圈定在平话人的范围之内,而且区域限定在南宁周边的亭子、津头、沙井、那洪等地。随着社会的发展族群间的婚姻互动不断增加,婚姻圈也不断扩大,而且突破了族群界线,汉族的广府人、客家人,壮族、瑶族等都可以成为婚姻对象。

同类推荐
  • 中国择吉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择吉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内容包括:择吉文化——祝福求祥良辰同庆——节日择吉衣食住行——日常择吉建房搭屋——建筑择吉比翼齐飞——婚姻择吉等。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本书包括文人文学、书法艺术、美术绘画、音乐戏曲舞蹈、陶瓷雕塑、建筑艺术、民间工艺七章内容。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超级透视神瞳

    超级透视神瞳

    穷小子王星得天书造化,获得神奇异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征战商场,俘获美人。破虚空,闯六界,创造无上传奇!
  • 掌灯人

    掌灯人

    在通往幽冥的通道处,由十八根蜡烛照亮了整个通道。一旦有其中一根熄灭,那么整个幽冥与人间,便会接连发生惨案。王城,一个普通专科毕业的青年,迫于生活无奈,选择了一件维护路灯的工作。而在他上班的第一天,同福路深处便点亮了十八盏路灯……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继续完善,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的重点是加快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税制并轨的进程,使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平等竞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将为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更有效的体制保证。
  • 三世轮回把你追

    三世轮回把你追

    身为玉帝唯一的亲妹妹,在她的威逼利诱加撒娇之下,她滴亲亲哥哥同意她忘记天上记忆去凡间轮回三世,但是。。。第一世她瞎了眼爱错了人,这好不容易第二世结婚了吧,可自己度蜜月时有出了空难,机毁人亡;这第三世,她认为应该不会比前两世倒霉了,可睁眼一看,她真想在重新投胎啊,简陋的茅草屋,用干茅草铺成的那可以认为是床的东西,她一度以为回到了远古时代,但还好她有爱她的父母和三个哥哥,这些支撑她努力的种树养鱼奔小康,正当一切如意时她眼睛一闪,哎~那少郎,我们是不是前世见过
  •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哲理书(写给青少年的书)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哲理书(写给青少年的书)

    千百年来,这些故事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传,并影响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岁月流逝,创造哲理的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但是这些哲理代代相传,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本书上下古今,广采博取,精选了数百则广泛流传的哲理故事,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全面周详地阐述了古人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以及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间以按语点拨,说出意旨所在,以引人思考。
  • 汤周山

    汤周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墨家的俏皮狐仙

    墨家的俏皮狐仙

    作者账号已换,此书移至青梅柠檬。新书名:人妖殊途:俏皮狐仙。
  • 小富婆炼金手册

    小富婆炼金手册

    一个靠老公养着的女人,就算她再怎么有钱,都不能称其是一个独立的女人,只能说,这样的女人是一个“有钱”的女人。这种依附在他人身上的独立是以牺牲自尊为代价,是有很大“风险”的。新时代的女性,只有读懂生存的“潜规则”,才能拥有魅力、金钱与幸福!赶快看看本书吧,它将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新时代独立女性,如何真正拥有坚固的幸福。
  • 花开夏末

    花开夏末

    遇见他,是宿命;遇见他,是缘分。花开在夏末,是孽是寂寞?还是一生的蹉跎?“我什么时候说要做你女朋友了?”“你什么时候说不做我女朋友了?”本文轻搞笑。
  • 弑凡

    弑凡

    是什么让他变得冷酷热血是什么让他变得血腥暴力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孩子一个轩阳市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