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1000000010

第10章 敦煌体育文化的内容(7)

现代跳水运动形式约于18世纪出现在北欧的一些国家。

19世纪传播到欧洲各国,以后又传至美国。1904年第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把跳水运动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有多幅反映古代跳水的画面。例如:初唐第329窟东壁门上说法图中,绘有一身作跳水状的飞天,画面上反映出两臂前伸,含胸低头,双腿伸直,微收腹的人水技术。五代第98窟北壁《贤愚经变》中,绘有跳水的画面(图四十九)。榆林窟西夏第3窟东壁《八卡变》南端,绘有童子跳水的生动形象。

随着跳水运动的发展,技术和设施正在不断地完善,跳水技术正在向多样化,高难度的方向发展。我国跳水运动的发展甚快,并已进入世界的先进水平。

游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游泳的记载:“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意思是说,遇到河水挡路的时候,如果水深,就用船筏渡河;如果水浅,便游泳而过。可见,早在25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掌握了游泳技术了。《诗经》里还载有“汉有游女”的诗句,这说明西周初期在汉水就有女游泳手了。

《淮南子说林训》

中对游泳的方法作了概括:“游者以足镢,以手拨。”

这就是说,游泳的人是用足蹬水,用手拍水或划水而游浮,可见那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熟练的游泳技术。

古代人学会游泳是从观察并模仿鱼和蛙等动物在水中浮游的动作开始的。可以说,人们学习和掌握游泳技术是“仿生学”的最古老的实践之一。

《列子说符》里说,居住在河边的人们,大都熟悉水性,擅长游泳,以捕捞鱼虾为生。我们从陕西半坡出土文物中就可以看到,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半坡人早已在跟水打交道,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已掌握了游泳技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起不断,南方诸国相继建立了水师,实行了舟战。这时,游泳便成了训练水兵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的游泳比赛始于汉魏时代,那时已经有端午节举行游泳的闰间习俗。每次举行游泳比赛时盛况非凡,参加的人数很多。唐宋时,每年端午节在钱塘江上都要举行规模很大的游泳比赛。

关于如何学习和掌握游泳,古代也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庄子秋水篇》载:“水行不避蚊者,渔父之勇也。”说的是在江河中捕鱼的渔夫是不惧怕蚊龙的人,只有不惧蛟龙者,才能学好游泳。这说明,学习游泳首先要不怕水,要勇敢。苏轼对人们学习游泳,掌握游泳技术作了细致的分析,他说:“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其意是,善游泳的人多出于南方,因为他们生活在水边,和水打交道。小孩子7岁起开始学游泳,10岁就学会了,到了15岁就能出没于水中。难道这样学出来的游泳,会是一般水平吗?不会的,这些人必然懂得游泳的道理。他们是怎样懂得这些道理的呢?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水乡。假如一个人从来就没有见过大水,就是到了壮年,即使看到船,也惧怕三分。

16世纪欧洲才把游泳作为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了游泳的训练和竞赛,产生了专门的规则。

到f19世纪中期,游泳开始列为各国的比赛项目。1837年,英国首先举行了游泳比赛;1893年,美国举办了第一次游泳锦标赛;18%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国际奥林K克运动会上,设立f男子自由式游泳比赛项〖1;1904年,义设立f蛙泳比赛项因;1912年,女子游泳列入奥林四克运动会比赛项目。作为正式游泳运动,欧洲有些国家的游泳爱好者开展了横渡海峡的活动…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是法国的战俘萨莱蒂。1815年,滑铁卢大战后,萨莱蒂被英国俘虏,在押送的路途中,当船快抵达多佛尔港时,萨莱蒂跳人大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游过了英吉利海峡,登上了法国海岸,返回了祖国。此后,在1875年,英国的一位名叫玛特威韦布的船长,第一个使用侧游姿势,从多佛尔出发游过了芒希海峡鸟(即英吉利海峡),全程约33,8公里,他用了21小时45分,f创了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纪录。本世纪以来,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游泳活动掀起了热潮,据有关记载表明:横渡这个海峡次数最多的是53岁的澳大利亚人伦福尔德,他在11年内横渡了19次;征服这个海峡的人中年!纪最大的是58岁的美国人康基尔麦;年纪最小的是美国姑娘莫德尔,她横渡海峡时才14岁。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也反映有关于古代游泳的画面。例如北魏257窟窟顶后部平棋仅存东南角斗四莲池童子,作游泳状。

隋代第420窟观音变中,绘有两人在水中游泳(图五十)。

初唐329窟主室东壁门上画说法图,其中有一身作游泳状的飞天。中唐200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绘有化生童子正在水中嬉水;中唐231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和北壁《药师经变》中,也绘有童子嬉水的生动场景。盛唐第148窟东壁北侧《药师经变》中,绘有10余身童子正在嬉水。晚唐第1%窟南壁《阿弥陀经变》中,绘有数身童子嬉水。

以上大多虽是在佛教经变画中所绘的有关古代游泳的活动,但它也是当时社会健身、娱乐的真实写照。

从古代人学会游泳到现代的游泳运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不断改进和完善游泳技术,创造了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等,并把游泳动作与体操、技巧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优美新颖的花样游泳。把游泳与音乐、艺术和美学融汇在一起。

博弈文化

博弈是古代人民娱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颇为广泛的游戏行为。博弈参与了人类日常生活、生理、心理等机制的调节,孕育了人们的拚搏求胜的精神和思想品德以及审美情趣,并铸成一种具有丰富内容的文化形态。

博弈一词,最早可见于《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淮南子》:“以戈猎博弈之日,诵诗读书,闻识必广矣!”博弈的本质属性是游戏,后又引伸为赌博或娱乐文化以及体育等活动。博弈主要分“博戏”和“弈戏”两部分。其中“博戏”包括:六博、樗蒲、骰戏、采选、藏钩、双陆、打马、骨牌、麻将、蹴鞠、赛马、捶丸、斗鸡等。“弈戏”包括:围棋、象棋等。博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最初的娱乐性逐渐向竞技性、体育性、教育性等方面不断发展,并形成俗雅之分。

敦煌的博弈文化与丝绸之路的诸种文化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现存的壁画、遗书和出土的木雕六博俑中,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视觉形象和文字记载等史实。我们通过对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等石窟壁画艺术的考察、调查,并查阅了敦煌的文献资料,最后撰写出下列研究结果。

(1)六博。

六博又称陆博,是一种掷采行棋角胜的局戏,棋子12枚,6黑6白,每人6棋相博,故名。掷具由竹木制成,两头尖长如箭形,称为箸,计6支。箸后来也用骨、玉制作,称为琼。棋盘称为局,局分12道,两头当中名为“水”,放“鱼”两只。博时先掷采,后行棋,进退攻守,相互胁迫,棋行到处,则入水食鱼,每食一鱼得二筹,得筹多者为胜。敦沫若先生曾撰文《屈原陚今译招魂》注释:“六博,古代弈棋之一种。

二人对局,用六筹十二子以决胜负。掷采以琼为之。琼刻四面,其头尖。刻一画者为塞,二画者为甶,三画者为黑,一面不刻。注法失传,不甚了了。”凡投箸或投梵皆称为博,而不投箸也不投焭,就称为塞,或称格五。在甘肃武威磨嘴子古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图五十一两个木俑隔棋盘相对跪坐,俑高约20厘米,中设的棋盘约20厘米见方,黑底,棋局绘白色“规矩纹”,它与一般博局稍有不同,即一般博局在靠近中央方框的角与曲线联结,也许行棋之法也与图五十一一般博也稍有区别,格五这种博戏智力性较强,据汉边韶《塞赋序》记述:“始作俑者……制作有式:四道交正,时之刻也。棋有十三,律吕极也,人操厥半,六爻列也。赤白色者,分阴阳也。乍亡乍存,象日月也。行必正直,合中道也。趋耦方折,礼之容也,迭往迭来,刚柔通也。用则复始,乾行健也,局平以正,坤德顺也。然则塞之为义,盛矣、大矣、广矣、博矣。质象于天,阴阳在As焉。取则于地,刚柔分焉;施于人伦,仁义载焉。考之古今,王霸备焉。览其成则,为法式焉。”塞戏随着年代的迁移,而不断发展形成象戏(棋)。除武威出土的博戏木俑之外,在甘肃天水地区也出土了类似的博戏木俑。这些文物非常直观地显示出汉时期,在我国西部边陲地区博戏活动的盛行史实。

(2)樗蒲。

樗蒲系由六博嬗变而来,始于汉末魏初。樗蒲的博具有五木、枰、矢、马。其中五木,相当于六博的箭和博戏的骰子,共5枚,形状是两头尖,中间平广。每枚木子都是一面黑,一面白,其中有两枚木子的黑色一面书有牛犊,在这两枚书有牛犊的木子后面也即白的一面书有雉。这样,不论怎么投掷,每一种采齿中至多只能出现两种带图案的木子。枰,相当于六博的盘,上面绘有局道,以供行棋。矢,相当于六博的箸筹,供计算采筹用。马,相当于博具的棋子,共20枚,分5色,每色4枚,供行棋之用。樗蒲的竞赛方法,每局限5人,人各4马。先用五木掷彩,采有10种,以卢、雉、犊、白为王采,余为氓采。王采得连掷,氓采则否。马过第一道关时须叠行,且非掷出贵采不得出关,马至坑前,非贵采不得越过,落入坑中,则有罚。唐代甘肃人李翱撰的《五木经》,为樗蒲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竞赛方法。《五木经》具体内容如下:“樗蒲五木玄白判,厥二作雉,背雉为牛。王采四:户、白、雉、牛;氓采六:开、塞、塔、秃、撅、橾。全为王,驳为氓。皆玄曰卢,厥荚十六。皆白曰白,厥笑八。雉二玄三曰雉,厥荚十四。牛三(当作二)白三曰接,厥荚十二。雉如开,余厥皆玄曰塞,厥笑十一。雉白各二玄一曰塔,厥荚五。牛玄各二白一曰秃,厥笑四。白三玄二曰厥,厥笑三。白二玄三曰榇,厥笑三,矢百有二十,设关二,间矢为三。马荚二十,厥色五。基凡击马及王采,皆又投。马出初关叠行,非王采不出关,不越坑。人坑有谪,行不择笑,马一矢,为坑。”

由上可知,《五木经》无局图,较简略。它为樗蒲的竞赛法提供了考释。

敦煌遗书中保存着有关得蒲流行的记述。如:《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云:“贪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樗蒲更不休。”

又云:“伴恶人,为恶迹,饮酒樗蒲难劝激。”《搜神记》云昨日则麦地南头大莱(桑)树下,有二人樗蒲博戏,今[卿]将酒脯往其处酌合里置脯,往其处酌,他自取之,若借问於面嗔怒,[但向拜之,慎勿言,其中有一人救卿],吾在此专待卿消息。颜子行管辂之言,即将酒脯到大喿树下,乃见二人博戏,前后欲休,待从非常。颜子遂酌酒兴之,其人得酒即饮,贪博戏不看。饮酒欲尽,博戏欲休……”《王梵志诗残卷》载:“饮酒妨生计,樗蒲必破家。但看此等色,不久作穷查”;“男年十七八,莫遣倚街,若不行奸道,相构即樗蒲。”以上写本不仅反映了樗蒲博戏在敦煌的流行,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樗蒲与饮酒结合,边饮边博,有时还与“打论”(踢气球)结合等特色。同时也表现出敦煌的樗蒲已由博向赌转化,滋长了贪婪、狡诈、淫佚的罪恶风习,造成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损害。樗蒲发展至只剩一把掷具的地步,从而使骰戏从樗蒲局中独立出来,自出一宗,历久不衰,五代后就逐渐失传了。六博所用的6根箭(骰子)、樗蒲的马等博具与投壶的“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似乎也可以看到投壶与六博和樗蒲的共通传统,及相互迁移的信息。

(3)藏钩。

藏钩又称“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戏,源于汉,盛于隋I唐。据史料记载,它有三种玩法。其一是一群人分为两组,拿出一戒指,由两组人轮流藏匿猜测;其二是取韵脚字赋诗或取酒令谜面猜谜;其三是猜拳。

敦煌遗书京河字12号《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云:“几度亲情命看花,数遍藏钩夜玩笑。”遗书唐七言词还载述了:“欲得藏钩语多少,嫔妃宫中和。每朋一百人为定,遣赌三千四彩罗。”又述:“雷高语任争筹,夜半群王与打钩。”这些记述,不难看出藏钩在当时是敦煌地区民间比较盛行的博戏文化活动。《释门杂文》中载:“公等投名两扇,列位分朋。看上下以探筹,覩争胜负。或长行而远眺,望绝迹以无踪,远近劳藏,或度貌而难测。钩母怕情而战战,把钩者胆碎以亲竞。恐意度心,直擒断行。或因言而口(失)马,或因笑以输筹,或含笑而命钩,或缅腆而落节。连翩九胜,踯躅十强,叫动天崩,声遥海沸,定强弱于两朋,建清斋于一会。”

(4)波罗塞戏与双陆。

波罗塞戏梵语为Prasaka。据唐朝智周撰写的《涅盘经疏》云:“波罗塞者,此翻象马斗,是西国家马戏法。”又据《梵纲法藏疏》云:“波罗塞戏是西域兵戏法。二人各执二十余小子,乘象或马,于局道争得路以为胜。”此戏于6世纪初北魏宣武帝时期,由西域传人我国,并演变为双陆。

双陆的棋局为12道,前后各6;棋子黑白各15枚,分6行布列,双方两两相对,故名;相博时,骰子掷采行马,白马从右到左,黑马反之,以先出完马的一方为胜。《太子成道经》云:“是时净饭大王,为宫中无太子,优(尤)闷寻常不乐,或于一日,作一梦,[梦见]双陆频输者,明日;[即日]问大臣是何意旨?大臣答曰:陛下梦见双陆频输者,为宫中无太子,所以频输。”《孔子项讦相问书》云:“夫子曰:吾车中有双陆局,共汝博戏如何?小偏儿答曰:吾不博戏也。天子好博,风雨无;诸候好博,国事狐不治;吏人好博,文案稽迟;农人好博,耕种失时;学生好博,忘读书诗;小儿好博,笞挞及之。此是无益之事,何用学之!”《王梵志诗一卷》云:“双陆智人戏,围棋出专能。解时终不恶,久后与仙通。”双陆在唐时期的敦煌十分流行,由于双陆行棋需要种种运智和诀窍,故为文人及风流子弟所嗜好。双陆发展到宋金时期,已达到鼎盛,不仅酒楼饭馆设双陆盘,供食客游戏,并出现了双陆的专门组织。这种游戏持续到元以后,至淸代基本绝迹。莫髙窟第7窟东壁门南,绘有一幅二人对弈的双陆博戏图。

(5)围棋。

古文献载有尧、舜以围棋教育儿子丹朱、商均的故事。再从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在甘肃永昌县鸳鸯池新石器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一种“棋盘纹图案”。这种图案线线均匀,格子整齐,类似围棋盘。如,出土的一个彩陶罐,上绘有纵横各10至13道类似围棋盘的图案。另外,从I一些国家的百科全书中,也明确了中国围棋的发明时间。例I如:《大英百科全书》中载:“围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于中国。”《美国百科全书》载:“围棋于公元前2300年由中国发明。”总之,在国际上,不少学者都认为围棋起源于中国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这本中国两岸三地新老留学生的纪实文集,故事生动、场景广阔、经验丰富、分析客观宛如一册留学小百科,不但为留学美国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为研究中国留学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留学故事多为留美学生含泪的微笑,却为年轻人指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留学学子大多坚韧不拔,勇于拥抱理想、实现理想,奋斗不息,经历不断增加自身实力、成为强者的磨练。读来令人感佩。《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收入来自两岸三地新老赴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写出留学生涯中种种感人的故事,原生态展现留学北美的苦乐悲欢,是留学经历和经验之作。编入的39篇作品为中国当代留学史留下第一手资料。
  • 普林斯顿的智慧

    普林斯顿的智慧

    “走进常春藤”系列丛书,茅于轼作序。选取了四所著名高校,与其有关的故事,从人生智慧、品性修养、风骨气质、励志精神等多方面给人们以启示,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可贵的激励作用。抓住每所大学的特点,因此在选择上,侧重于领导力、管理能力、还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侧重人文方面的素养、心灵的诉求;侧重于领导力、创新、科学精神等。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热门推荐
  • 武动剑神

    武动剑神

    一把剑斗破乾坤,一挥手震碎苍穹,一滴血踏出无极,一回眸看破大道,一眨眼冲向巅峰!一处孤陋寡闻的帝国,看刘浩在剑的领域——纵横天下,直至剑指浮屠!
  • 校园狂徒

    校园狂徒

    开学第一天,死党背叛,美女学姐毒打,还被班长讹了钱,我忍下了这一切。自此以后,我被冠以变态之名,处处不招人待见,我成了班级里的“背锅侠”。一直到无路可走,我才发现,怂根本没有任何用,学校就是一片小江湖,在这里说话,靠的是拳头!青春似火,烧伤了别人,也燃痛了自己……
  • The Paths of Inland Commerce

    The Paths of Inland Commer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丹师:痴傻九公子

    绝世丹师:痴傻九公子

    【2017玄幻爽文】(任何不以打脸为目的的装逼都是在耍流氓)华夏修仙者陌北辰一朝穿越,成为东铭国陌家九子。遭受人人欺辱唾弃,可惜他陌北辰已经不是那个痴傻九公子了,从此装逼打脸不停,顺便撩撩妹纸。
  • 重生-狂放女军医

    重生-狂放女军医

    她是特种女军医,医术高超,妙手回春!一次意外事故,她重生于一名小小校医!可这校医也太软弱好欺负了吧?眼前的男人竟对她指手画脚,还动不动就出言威胁?靠,真当她是便利贴女校医,任你揉搓捏扁?哼,看她如何铁血反击!
  • exo之遇见

    exo之遇见

    一场机场相撞意外让他们遇见。一场换回手机让他们再次遇见。一场面试助理让他们再次遇见。一场转身回头让他们再次遇见。
  • 我的修真之路

    我的修真之路

    这究竟是什么?是梦幻一场?当我在梦中经过一生一世的时候。或许我能明白什么……亦或许更加迷茫……
  • 云渊之小姐很淡定

    云渊之小姐很淡定

    这世上总有一种人,第一次见到便让你难以忘怀,再遇到便是倾心。“慕容渊,我有话对你说”,“嗯,”,女子娇笑的看着男子道“我喜欢你,我们可以试着交往”。所谓先下手为强,喜欢就要说出口,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看淡定小姐如何追到冷情男。
  • 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

    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

    网购浪潮的兴起,使得很多人认为终端销售已进入低谷。事实上,舒适的购物环境、真实的产品触感以及现场的导购解说,都是门店销售的绝对优势,而店员是使这一切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关键。《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从店员岗位角色入手,分别从职业素养、销售技巧等诸多方面为新入职的店员展示相关工作的情形和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门店店员。
  • 佛性论

    佛性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