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0100000002

第2章 一个盛世王朝在内耗中衰败

在定义上,内耗是指机器、设备等本身消耗了不能对外做功的能量的现象,它经常用来比喻因组织内部不协调、闹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消耗。与内耗相联系的词语是内讧、内斗、内乱、内奸、内应、内忧等。

对于内耗,虽然很多人可以从字面上了解它的一些含义,但并没有“内斗”这个词熟悉。对很多人来说,内耗就等于内斗,这其实是一种理解上的失误,只看到了表现最明显、最激烈的现象,而没有看到更多的内部自我消耗的内容。

有人分析过中国私营企业的常见发展模式:公司创办之初,合伙者们用感情和义气处理相互关系,制度和股权或者没有确定,或者模糊不清。企业做大后,制度变得重要,利益开始惹眼,于是大家开始“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企业内耗不断,分崩离析。

我想,在进入正题谈企业的内耗和避免、解决内耗的内容之前,如果能够用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解释一下内耗的表现以及危害,会更好一些。为此,我以代表盛唐转衰的“安史之乱”,为大家展现一下典型的内耗。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强盛的时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强盛的王朝,却几乎是在它最强盛的时期迅速走向衰败的。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在我看来,内耗才是关键因素。这里所说的内耗,不是简单的“窝里斗”,而是指唐王朝内部一系列的自我损耗行为,包括从领导者和决策者的盲目施政,到主要管理人员李林甫、杨国忠的争权夺利,再到皇帝、太子与权臣之间的互不信任、彼此争斗,加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分歧、地方藩镇的制度损耗、内战、战争中的争权、失误、内斗等等一系列由于自己人的人为原因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利益冲突与内部损耗。

为什么我把这些都当作内耗因素呢?具体如下:

据历史记载,天宝十四年时,唐朝的全国人口还保持着盛世时的总数,有891.4709万(《通典·食货七》),而到了肃宗乾元三年,这个数目一下子降到了293.3174万。人口的减少当然不是因为战死就是饿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时期的这个景象,自安史之乱起,再也没有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出现过。

刘昫在《旧唐书》中说:“天宝末,奸臣弄权于内,逆臣跋扈于外,内外结衅而车驾遽迁,华夷生心而神器将坠。肃宗诱回纥以复京畿。代宗诱回纥以平河朔。戡难中兴之功,大即大矣!然生灵之膏血已干,不能供其求取;朝廷之法令并弛,无以抑其凭陵。忍耻和亲,姑息不暇。仆固怀恩为叛,尤甚阽危;郭子仪之能军,终免侵轶。比昔诸戎,于国之功最大,为民之害亦深。及势利日隆,盛衰时变,冰消瓦解,如存若亡,竟为手足之疥焉。僖、昭之世,黄、硃迭兴,竟为胸背之疽焉。手疥背疽,诚为确论。”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也说:“唐自高宗以后,非弑械起于宫闱,则叛臣讧于肘腋,自开元二十余年粗安而外,皆乱日也。”

司马光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唐得天下,一百三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色,渔阳窃发,四海横流。肃、代以降,方镇跋扈,陵迟至于五代,朝成夕败,有如逆旅。”

《唐鉴》卷大范袓禹评价道:“其(唐玄宗)终也,惑女宠,极奢侈,求长生,悦禨祥,以一人之身而前后相反如此,由有所陷溺其心故也。”唐玄宗在位四十年,开始还知道革弊图治,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唐玄宗骄侈日甚,疏于理政又追求声色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杨国忠与李林甫等臣,以致朝政日荒。再加上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改变,终于引起安史之乱的发生。

首先,决策者如果不能履行好自己的权力,就是对组织赋予权力的浪费和损耗,更是对企业整体资源的损害。盛唐的内耗首先表现为决策者对现状的无知与不作为,这不是信息的缺乏,而是信息无法被决策者了解与重视,也反映了盛唐这个集团的信息内耗。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高峰。从表面上看它是繁荣的,但实际上,社会中的腐朽力量正迅速膨胀,各种社会矛盾迅速发展,终于导致了一场大祸乱——安史之乱的爆发。开元后期,曾经进行过一些改革的唐玄宗,厌于为治,游宴后庭,宠幸宠杨贵妃,于是祸胎宫掖。玄宗治绩大不如前。宫中供贵妃院,总锦刺绣之工,八七百人。妃之姊妹昆仲,奢侈尤甚。

唐玄宗即任既久,国内承平,天下晏安,玄宗不但纵情色酒,宠幸杨贵妃,并且花费无度,奢侈成风,任意赏赐,对杨氏恩宠备至,对大臣亦过于豪绰。生活如此奢侈豪华,渐渐造成入不敷出,于是冀望臣下进献,一时有进献者俱得高官,政治由此渐趋腐化。玄宗生活既趋糜烂,于是政事外则委之李林甫、杨国忠,内则交付官高力士,自此唐政转衰。

这其实与现实中无数企业的领导状况是一样的,无视现实,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这是所有企业内耗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其次,组织高层决策者与管理者之间不能同心协力,甚至相互争斗与隐瞒,是对企业权力资源、人力资源和整体能量最大的破坏与损耗。盛唐集团后期相继掌握宰相实权的李林甫和杨国忠相互间争权夺利,并默契地欺瞒最高决策者以获取更大的信任和权力。李林甫妒贤嫉能,凡是有才能的官员,他都要设计除去,很少有人能逃脱他的圈套。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本家兄长,胆子比李林甫更大。他除做宰相外,还兼领四十余职,随意发号施令,胡乱处理政事。因此,唐朝的政治更加昏暗。当然,也可以说,安禄山的反叛同样是内部争权夺利的内耗的表现,并且是最极端的表现。

第三,人力资源是任何一个组织最宝贵的资源,不能够发掘人力资源,不能把最有用的人力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在企业关键的地方使用不能胜任的人,是对企业整体的损害,是由于人员任用不当造成的内耗。安史之乱前期,唐玄宗任用歌舒翰就是一个造成内耗的例子。

玄宗西哥舒翰率八万唐军去征讨安禄山,同时下诏让各地进军,共同收复洛阳。哥舒翰本来因病不想答应,但玄宗不同意,又任命田良丘、萧昕等人为他的助手,令火拔归仁等率部听哥舒翰调遣,加上高仙芝原来的军队,这二十万的唐朝大军,全部交给哥舒翰指挥。

接手后,哥舒翰仍然坚持前任高仙芝、封常清的策略坚守潼关,但他因病不能料理军务,只得让田良丘来处理军政大事,但田良丘又不敢一个人做重要决定,于是让王思礼统领骑兵,李承光统领步兵。这样又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二人争权,军令无法统一。在军队,军令具有最重要的位置,军令不行,将何以统兵?军令不统一,士兵又何以是从?加之哥舒翰用法严厉,有些不体恤士兵,所以唐军士气低落,大大影响了战斗力。

如此一来,因病难以全心投入的统帅、下面争权夺利的将军、军令不一的部队、士气低落的士兵,都使得军队内部目标不统一,内部耗费太多资源,难以全心投入征讨安禄山叛军的行动。

第四,任何组织的内部机构权力分配不合理,缺乏制约机制,没有合理的制度安排,都会必然地导致企业资源的损耗和内部冲突。制度设置不合理,组织本身就存在隐患,这是唐朝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内耗。

节度使自睿宗时,仅是统领边防军镇的使职。玄宗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将节度使增为十个,他们除管军政外,又兼管本道民政及财政,权势积重。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中央军备空虚。天宝元年(742),全国兵数为五十七万四千余名,边兵竟占四十九万。安禄山即在此外重内轻、尾大不掉的局面下起兵叛唐。安禄山于天宝元年任平卢节度,历经十载,身兼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镇节度使,兵力雄厚。他洞悉长安朝廷腐朽、实力空虚的内情,又因与宰相杨国忠争权,遂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起兵。

第五,部门冲突,将相不和,前线军队与后勤支持不协调,这同样是导致盛唐集团能量损耗的内耗因素。还是用前期的歌舒翰做例子。与高仙芝、封常清等边将不同,哥舒翰参与了朝中大臣间的倾轧,比如他为杨国忠指证李林甫与阿拔尼有关等等。

唐玄宗确认安禄山造反之后,把安思顺(杜牧在《张保皋郑公传》中提过的安禄山的从弟)从朔方节度使改为户部尚书,以郭子仪接替他为新任朔方节度使。实际上,安思顺与安禄山并无太大关系,当他得知安禄山要谋反的时候,曾借入朝之机向玄宗奏报了这件事。因此在安禄山真的反叛时,玄宗对安思顺没有加罪。但哥舒翰不仅与安禄山有矛盾,也一直与安思顺有仇,所以一旦得势,哥舒翰便寻找为难对手的机会。安禄山造反,这是天赐良机。古时谋反是十恶之首,往往株连九族,但依照唐朝的法律,兄弟在其他地方不知情的,可以不株连。安思顺虽然早先奏报了玄宗这件事,但玄宗还是难免会心存芥蒂。哥舒翰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让人假装送信,然后又在潼关抓住这个人,交给朝廷,还列举了安思顺的七条罪状,请求玄宗杀了他。就这样,玄宗处死了安思顺和他的弟弟太仆卿安元贞,并流放了他们的家人到岭南。当时掌权的杨国忠虽然与安禄山有仇,但他却要救安思顺。可是,玄宗却按照哥舒翰的奏报将安思顺处死了,这样不管有没有求情,杨国忠都必然对哥舒翰产生一种嫉恨心理,因为杨国忠很担心有人会取代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如果说这件事是哥舒翰的无心之失,但也确实引发了哥舒翰与杨国忠之间的裂痕,导致双方难以齐心协力、配合无间,更谈不上相互信任。

部将王思礼悄悄地劝哥舒翰,让他上表请求玄宗杀掉杨国忠。这一次,哥舒翰没有答应。王思礼又请求率骑兵把杨国忠从长安劫持出来,到潼关再把他杀掉,哥舒翰仍然反对,说:“如此,乃相反,非禄山也。”唐书上则说哥舒翰心许之,未发。就在这时,有人将此消息透露给了杨国忠。杨国忠很是害怕,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危险,便上奏玄宗说:“潼关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一失利,京师可忧,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于苑中训练。”玄宗同意,真的招了这么一支队伍。而后,杨国忠又招募了一万人,屯于灞上,由他的亲信杜乾运率领。哥舒翰得知这件事后,意识到杨国忠可能会暗算自己。身在朝外的他,当然更害怕杨国忠的谋害,于是上表请求把驻扎在灞上的这支军队也交自己指挥。哥舒翰把杜乾运召到潼关,借机杀了他。这使杨国忠更加害怕,对儿子说:“吾无死所矣!”将相不合,将相互相猜忌,互相害怕,平叛就无从谈起。

再后来,有人报告玄宗,说崔乾祐在陕郡的兵力不到四千,都是老弱残兵,而且还没有准备。唐玄宗便派人去催促哥舒翰出兵收复陕郡和洛阳。哥舒翰接到玄宗的命令后,回奏说:“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赢师以诱我,若往,正堕其计中。”又分析说叛军远来,利在速战速决,己方则利在长期坚持,只要据险扼守住要害就够了。郭子仪和李光弼也上书言道:“请引兵北取范阳,覆其巢穴,质贼党妻子以招之,贼必内溃。潼关大军,惟应固守以蔽之,不可轻出。”郭李二人主动提出去袭击敌人后方,而建议唐军在潼关的主力应坚守要塞。

但是,将相不和终于从内耗变成了结果。当时的情况是,洛阳失陷后,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与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颜真卿起兵讨安禄山,并号召诸郡响应。河北人民不堪忍受叛军的残暴行为,自发组织队伍,多者两万,少者万人,抗敌自保。此时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领朔方军出师河北,屡获胜利,河北的民众武装也参加到郭、李军中;河北十余郡多杀叛军守将,重树唐帜,切断了安禄山军队前后方的联络,使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军心动摇,安禄山甚至想放弃洛阳逃回老巢。眼看有讨平叛乱的希望,但杨国忠猜忌驻防潼关的哥舒翰,不采纳他关于据险坚守以待敌内变和由郭子仪、李光弼引兵北取范阳覆敌巢穴的建议,怂恿玄宗促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不久后,哥舒翰被迫出兵,结果大败,潼关陷落,长安震动。玄宗仓皇逃往成都,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玄宗被迫缢杀宠幸的杨国忠从妹杨贵妃。

当然了,如果从严肃的历史眼光来看,把内耗作为盛唐衰败的主要原因,甚至惟一原因,是有所偏颇的。但是,从一个组织的内部管理来看,以内耗来分析盛唐王朝的衰败,是有很大合理性的。毕竟,所有导致盛唐衰败的原因其实都是内部原因,并且是这个时期完全可以避免的。具体表现在唐玄宗这个决策者(相当于现在的总裁),对自己权力的不负责任,加上两大决策者与管理者李林甫、杨国忠(相当于CEO、总经理)的主要工作不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而是争权夺利、打压异己,为了自己的利益,损耗整体的利益。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唐朝的衰败是种必然,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唐朝从安史之乱开始由盛转衰,则是由于一系列的内耗行为导致的偶然。盛唐的命运,可以为今天无数企业、组织的自我发展、内部建设提供最有意义的警示。

同类推荐
  • 抓执行: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抓执行: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本书重点讲述了团队高效执行的9个管理方法,手把手教你提高团队执行力。内容简洁易懂,定位清晰明确,是中高层管理者提高团队执行力的必读之书。
  • 管理者口才与演讲艺术

    管理者口才与演讲艺术

    《管理者口才与演讲艺术》简介: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交际高手,可以辩才无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人之常情。诚然,有些人是有口才天分,天生就会说话。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口才都是靠后天练习才能获得的。阅读陈墨所著的《管理者口才与演讲艺术》,从现在开始起,为锻炼口才而努力吧,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让自己变成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努力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 销售的艺术

    销售的艺术

    本书从艺术的角度论述影响销售的各种因素,以及销售各个阶段的销售策略,涉及销售人员如何销售自己、如何找寻潜在客户等。
  • 为公司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为公司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最佳企业培训图书,树立和谐与共赢的工作理念,缔造主人翁精神的行动指南。
  • 私营企业决胜要懂的200条锦囊

    私营企业决胜要懂的200条锦囊

    企业家只要做两件事,第一增加收入,第二控制成本。每砍掉一分钱,企业就增加一分利;每消除一个成本浪费,企业就增加一分利润。本书就是那些菜鸟老板的智多星,要成事,怎么能少得了军师呢!
热门推荐
  • 腹黑二公子绵情掠爱

    腹黑二公子绵情掠爱

    谁说女人只会死缠烂打?想我唐月琅,堂堂九华朗月郡主,花见花开,人见人爱,难道会被退婚打败?哼!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要负心汉,更何况是我唐月琅!既然五年前你已经放手,我就不会为了一棵歪脖树放弃整片森林。喂,喂,说你呢!“前”未婚夫大人,请你闪开啦!
  • 杂文记事

    杂文记事

    讲述身边故事,一点一滴。将低头族的名字改去,换回与亲人间的沟通。
  • 天才宝宝:穿越妈咪

    天才宝宝:穿越妈咪

    上学出车祸,尼玛的,醒来发现自己穿越,还穿到一个未婚先孕的弃妇身上,哦买噶扥,老天,你玩我呀!
  • 山梦水梦

    山梦水梦

    本书收入了作者近年来的优秀散文41篇。全国首个中国散文研究所,推出全国最大最早的散文类门户网站——中国散文网
  • 天天营养百味:降压降糖菜

    天天营养百味:降压降糖菜

    《降压降糖菜》教你做降血压降血糖的美味菜肴,书中列出了每道食物所需的材料调料以及详细的烹饪步骤,让你成为自己的家庭营养师!此书正是一本关于养生和营养的合集,介绍日常食物的营养知识,告诉人们如何正确选择自己所需的营养元素,通过科学烹制,做成精美菜肴来开心享用,从而达到美食宜人,营养保健、食疗祛病的目的。
  • 英雄不朽

    英雄不朽

    虫族百万母舰突然而至,人类生死存亡只在一线之间,远古遗迹的神庙中潜藏这怎样未知的谜题,浩瀚的宇宙中,人类和虫族之间的战斗起源何在?无尽的阴云笼罩在人类上空,什么时候才是终结?求推荐,求收藏QQ群:173796376
  • 维逸恋

    维逸恋

    片段一:我站在我梦想考上的向阳大学的门口,伸开双臂心里念到:我来了,这时一个手里拎着行李箱的男生狂跑的男生突然往我这儿一撞,我毫无防备的摔倒了,我生气的大喊道:“你给我站住。”结果只留下他那匆匆的背影,好,我记住你了,别让我再碰见你。片段二:“喂,这道题目怎么写呀”我朝欧阳宇维问道,结果他却说:“哦?你还有不会的题目,这题也太简单了吧”,我愤怒地说道:“不告诉我就算”,我在心里想我记住你了,最好下次你别求我。详情请看文章
  • Soul of a Bishop

    Soul of a Bisho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镇天

    镇天

    一具古老神秘的尸体,一段奇异的星空旅程。一个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世界。“我只想找到回家的路。”“可是,为何,为何这一切都是假的。”“我们竟是罪人。”“敢问上苍,可否有天?”“若有,我誓要镇于九地之下。”。
  • 赢尽天下

    赢尽天下

    她被扔进井里,被撕去衣裳,被狠狠地踩在脚下,艰难喘息着。他被欺辱,被嘲笑,被设计陷害,被扔进地狱,命悬一线。就像每一个从爱情的云端坠落到尘埃里的女子一样,她的心,曾死过。就像每一个从权力的顶端跌落到市井小巷的君主一样,他的泪,曾流过。死而复生的她,褪去懦弱,从弱小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商场,家宅,宫廷,朝堂,战场,皆被她一手哗哗作响的骰子牢牢掌握。褪去稚嫩的他,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暗中寻解药,觅父皇,杀奸臣,寻真相,掀波澜!巧笑嫣然,游戏人间,一切不过是一场豪赌。他与她联手,定要改写这混沌人世,重定江山,舞动风雨,赢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