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5300000010

第10章 祠庙祠堂

洁惠侯祠

俗称介庙,位于马和乡张嵩村与柏沟村的交界处,为灵石古八景之一,是一处以“割股俸君、功不言禄”著称于世的三晋名贤介之推的墓、祠为载体,彰显和歌颂忠孝文化的人文景观。该庙始建于公元前635年,后世屡颓屡兴,到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祭祀、帝王祭拜的忠孝文化圣地。1994年7月2日列为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庙占地198000余平方米,包括忠孝广场、洁惠侯祠、介林和碑林四大部分及牌坊、山门、“忠孝”柱、“忠孝”宝鼎、忠孝群雕、戏台、神道、古碑碣、忌坂、子母柏等诸多景观。2011年8月正式向游人开放。介庙景区的建成,对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忠孝美德、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晋祠

又名广惠宫,位于马和乡马和村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41平方米。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隆庆年间(1567—1572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进行维修,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修葺戏台、钟鼓楼及东西耳房、配殿,现存正殿、献殿为元代建筑,其余为明、清建筑。二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献殿、正殿,东西两侧存有鼓楼及配殿。献殿平面方形,四向敞朗,檐柱粗壮,覆盆式柱础,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单檐歇山筒板瓦顶。院内现存元至正三年(1343年)碑1通、石狮2尊。2006年5月25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

位于静升村钟灵巷之东,为西王氏家族的主祠堂。其始祖王实于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本县禹门外沟营村(今灵石县南关镇沟峪滩村)迁居静升,落户于村西之拥翠巷。及至明天启五年(1625年)时,其家族已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王氏宗祠“创自明纪”,当时仅有正厅三间,祠门一座。清康熙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1717—1719年),王氏十四世生员王翰、十五世王体直、王君勷,生员王凌云、十六世王奉天等出资,扩建宗祠,重修正厅,增修祭器、遗书、神厨、斋宿所,并增建东西廊房各五间,大门扩为三间,东北隅角房三间,西北隅角房一间,雍正四年(1726年),在宗祠前正街竖起节孝坊两座;雍正六年(1728年),十五世王麟趾创修宗祠两廊厢房十间;乾隆二十年(1755年)增建宗祠旗杆、月台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十六世王生炯捐资补修宗祠大门为五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六世王中权、王中堂等创建石坊、月台、栏杆、神龛于宗祠内。到乾隆末初具规模,面积已达1600平方米。整座建筑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展开,正厅、献亭、石牌坊、大门,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建造,中轴线左右有厢房六间,东边有专供看祠堂佣人居住院落一座,院落外为祠堂附属建筑,面临街道有铺面五间。嘉庆九年(1804年),又耗资3200两纹银将祠堂建筑扩展到道路以南500平方米,创修了宗祠乐楼、太仆坊、栅栏、优伶房及马棚等,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其中乐楼坐南朝北,建筑面积132平方米。石砌台基以木刻隔断分为前后台。前台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前檐下设一斗二升斗拱9攒,柱间置雕花雀替,设石雕围栏。檐柱方形、石质,四角葵形,正侧面刻楹联。后台面阔五间,进深一椽。仅表演区就达12平方米,超过清代普通戏台9平方米的四分之一。道光十一年(1831年),又改建了王氏宗祠双斗铁旗杆。在宗祠大门前及太仆坊上,分别悬挂有“奉旨恤赠太仆寺卿”和“钦赐世袭恩骑尉”等御赐匾。大门在右悬有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事教习庶吉士加三级梁诗正题匾“积德累功”;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工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直隶湖广总督孙嘉淦题匾“尊祖合族”;光禄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加五级梅珏成题匾“奕叶相承”等匾额。及至清末民初,王氏宗祠在县域仍为无可伦比者,其祭堂、献亭、厢房、祠门、乐楼、仪门一应俱全,成为王氏族权显赫的象征。2007年灵石县人民政府遵原貌进行全面修缮,同年6月7日列为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土派家祠

位于静升村凝固堡下堡内,为西王氏家族土派分支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该祠为二进院落,祭堂为无梁殿三间,并设有东西配房,有门两座。

孝义祠

位于静升村拱秀巷西南,总面积428平方米。孝义祠前为孝义坊,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至乾隆五十一年(1784—1786年),为奉旨旌表西王氏十五世王梦鹏的孝行义举而建。孝义祠创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该祠分楼上楼下两院,下院210平方米,正面窑洞三孔,每孔面宽3.9米,进深9.8米,正窑后有140平方米停放灵柩大窑洞,正窑两旁有廊庑,两边有砖砌台阶可通楼上。上院218平方米,正面为祭祖堂,硬山顶,面阔五间,明间前出四角亭,前檐檐下设木构围栏。隔扇分内外双层,中间三间祭祖,稍间则为停放祭物等,明间无踏跺,为神道,次间有踏跺,为人道,妇女通道则在东稍间由砖券涵洞台阶直通后门。祭祖堂南面为一“凸”字戏台,为木结构悬山顶,左右有化妆间及东西乐池,东西两侧廊房专供看戏人使用,可见其设计非常讲究。1998年9月27日,灵石县人民政府投资修复的孝义祠举行剪彩仪式时,海外王氏宗亲会代表团400余人参加了剪彩仪式。孝义祠早在1963年就被列为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15日列为晋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远堂

又名敦本堂,位于静升村恒贞堡下的道左沟右侧,为西王氏家族火、土两派的祠堂,创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占地面积443.9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进有大门、仪门和祭堂,两侧为厢房。正面祭祖堂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前有石砌台阶。祠门为砖砌,中设拱券形门,单檐硬山顶。

好善乐施祠

位于静升村钟灵巷西临街处,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奉旨为西王氏十七世顺天府督粮通判加治中衔王如琨所建,已废,祠堂门前的好善乐施坊和对面影壁于2006年修复。

东王氏宗祠

又名承颜堂,位于“南临清溪、碧水涓涓”的静升村东敬阳巷前。其始祖王彦文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从介休城南村徙居静升,落户于村东之敬阳巷。王氏宗祠“创修记年无考”,总占地面积380余平方米。该祠坐北朝南,属二进院落布局,整体布局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展开,正堂、献亭、石坊、乐楼、仪门、影壁都在中轴线上建造,东西两侧设有厢房、耳房、院门。正面承颜堂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四檩前出廊式构架,明、次间均施四扇六抹槅扇门。献亭面阔三间,为四檩卷棚顶明亭。中院为青石镂雕孝义牌楼,牌楼前方有乐楼兼作仪门,单檐硬山顶,四檩后出廊式。临街仪门巍峨,杄树旗杆耸峙。据碑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时,立户人十三世王望贵、王贵哲、王都京、王晏、王生花、王登龙、王鹏府、王生禄、王都丰、王琪等纠首重修了宗祠南亭和西廊;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族人重修宗祠正室;同治元年(1862年),监工纠首、十六世生员王际昌以及王超英、王发荣、王永泽、王延龄、王九章等又创建了宗祠旗杆,从而使“祠内外亦补修演浴,焕然一新”。2005年,东王氏家族在二十二世王建立首倡下,族人众皆响应,修缮了宗祠的承颜堂、献亭及东西耳房,并青砖铺漫地面,悬匾彩绘神龛,遵规依据古制,收集复立碑石,修复工程经理、督工者有王瑞堂、王新亮、王建立、王青云等,同年中元节工竣。2007年6月7日列为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兵宪祠堂

俗称中王氏宗祠,位于静升村朝阳堡崖下的杨树沟中,为中王氏家族创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正殿供奉明崇祯戊辰科进士、霸州兵备道、山永监军道王之祯神龛。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创建兵宪祠堂碑记》载:其宗祠“宫室壮丽,金碧辉煌,虽不足以甲一乡,然端庄严肃,较之他族则有间矣。”

张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旌介村中心。创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占地面积503.8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戏台、正殿,东西两侧有大门、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门窗装修已改。戏台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正殿、戏台檐下均设木制雕花异形拱交麻叶头。

何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集广村西。该祠创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曾予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953.7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戏台、过厅、正房,两侧有碑廊、厢房、耳房。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四檩前出廊式,明间设四扇六抹槅扇门,次间设槛窗。过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戏台兼作大门,单檐硬山顶,四檩后出廊式。东西两侧建有厢房四栋,均为单坡顶。2005年村委与社会各界人士集资50余万元全面修复何氏宗祠。祠内存石碑4通、石碣1方。2003年1月15日被列为晋中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祠堂

位于静升镇集广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240.1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南房、正房,西侧建厢房。正房为二层,上下层用木板隔开,硬山顶,三檩穿廊式,板门,槛窗。西侧建有厢房一栋,顶部塌毁严重。南房为新建。

武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南浦村中。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43.3平方米。据碑文载,创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仅存正殿,东西两侧建配殿、耳房。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出廊构架。廊柱直通撩檐搏下,柱两侧设雕花雀替。装修已改。院内现存清嘉庆九年(1804年)创建碑1通,嵌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石碣1方。

任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南原村前南原自然村中。创建年代及创建人不详,据碑文记载,清同治三年(1864年)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260.6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大门、正殿,东侧建耳房。正殿为砖券窑三孔,平顶,门窗装修已改。2008年村委投入1.5万进行维修,并立碑1通。

任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南原村后南原自然村东。创建年代及创建人不详,据碑文记载,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均有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172.4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正殿。正殿为砖券窑三孔,平顶,前檐建单坡木构插廊,门窗改建。祠内存石碣2方。2007年投资7万余元对庙进行维修。

周武庙

位于静升镇宋家山村西。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山门已毁。正殿为三孔窑洞,内部无梁殿形式,平顶,门窗毁坏不存。东西配殿各为砖券窑三孔。

李氏宗祠

位于静升镇静升村西。据碑文记载,该祠堂创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均有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390.7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南房(兼大门)、正殿,东西两侧为厢房。正殿为砖券窑三孔,平顶,门窗装修已改。南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照壁为砖砌,壁心砖砌龟背纹,壁顶为硬山顶,檐部砖砌叠涩。祠堂现存石碣1方。

孙氏祠堂

位于静升镇静升村东,创建年代、创建人不详,据碑文记载,清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嘉庆十七年(1812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均有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397.3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正堂,东西两侧建耳房、厢房。正殿面阔三间,硬山顶,三檩穿廊式,殿内木构、佛龛保存完好。大门面阔五间,硬山顶。庙内存石碑3通、石碣2方。2006年投资14万佘元修复,2007年6月7日被灵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静升文庙

位于静升镇静升村中,创建于元至顺三年至至元二年(1332—1336年),现存为元明建筑。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鲤鱼跃龙门”双面镂空石雕影壁、櫺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无梁殿等,左右排列有廊庑。东南角建六角四层魁星楼一座。东院有义仓等建筑,西院为明伦堂,单独成院,内设学宫。鲤鱼跃龙门影壁壁心22.8平方米(高3米、宽7.6米、厚1米),壁心满嵌石雕,用镂刻分块砌筑而成,双面同一规格,同一内容,经专家考证为元代建筑。弥足珍贵,在村镇中有如此完整规模的文庙建筑天下少有。1996年1月12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类推荐
  • 春节

    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庆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赤县神州的亿万子孙,从呀呀学语,就巴望过年,到耄耋高龄,仍难忘贺岁。一年复一年,谁曾不过年?说起新年的掌故和风俗,人人都能津津有味地来上一段。剥一句旧时的名言:中华儿女,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他都可以凭春节的风俗和记忆,给自己找到同胞。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中国神秘文化

    中国神秘文化

    本书是在大量参考前人著述和当代许多学者著作基础上完成的,它仅是对“中国神秘文化”进行介绍和探讨的一个初步的尝试。读者在翻阅本书的过程中,若能细心体察,精心鉴别,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可采撷中国几千年沉积下来的生存智慧,陶冶博大的文化胸襟,充实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获取事业的巨大成功。
  • 中国文化博览3

    中国文化博览3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套丛书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爱国主义感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热门推荐
  • 万王决

    万王决

    大学生何少锋被一个神秘的“二货”生拉硬拽,穿越到处于乱世中的神佑大陆,踏上巅峰之旅。一把沙鹰一杆狙,再加上一把号称“万魔之王”的魔刀,神挡杀神,佛挡灭佛。横刀立马天地间,大喝一声:“还有谁?!”,喝退百万雄师!穿越嘛,就是要任性,霸气。不霸气一点,怎能收获女神芳心,享受人生极乐……
  • 穿越门之无敌主宰

    穿越门之无敌主宰

    打工屌丝一枚,却得到神奇的穿越戒指,可自由穿越异界和地球!无限练功升级,无敌大陆!带着异界美女,笑傲都市!都市,是装比的天堂!异界,是杀人的战场!
  •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纳米研究

    纳米研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Tfboys微光晨曦

    Tfboys微光晨曦

    就让我做你的晨曦,在那一刻为你发光,及时当我梦醒之后,发现一切都是虚无的,及使转眼即逝,请你永远不要忘掉,晨曦发出的微光!
  •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赵希斌专著的《大夏书系: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解释了如何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优化师生和亲子关系等问题,探讨了使教育和学习更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大夏书系: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中呈现的大量真实的教育教学案例将成为桥梁,帮助我们将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我们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 一品丫鬟:小女子恕不为妾

    一品丫鬟:小女子恕不为妾

    某男说道:我把你压在身下,亲了你,所以我要娶你过门。某女说道:滚一边去,让我当你的小妾?脑子有病吧?不就亲个嘴而已,在我们那里亲个嘴算什么。这位姑娘我买了,回去给我当丫鬟。某仆人说道:你、你一我家公子的丫鬟,竟然还买丫鬟?!丫鬟的丫鬟叫什么?还是丫鬟啊。这叫个性懂吗?某女喊道:在这个世界,就算嫁人,绝不为妾!
  • 缘来是你:邪王俏妃

    缘来是你:邪王俏妃

    新文《世子太嚣张:萌妃要造反》正在连载中,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唉,出个车祸也能穿,不过这个身份还不错,丞相家千金。可是她对这个不在历史上出现的国家一无所知,怎么办,失忆?这个主意不错,她看过的几本小说里,女主都是这样的。什么,她爹娘知道她失忆了,那么就让她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这个身份吧!
  • 校园怪江湖(慢慢长大系列)

    校园怪江湖(慢慢长大系列)

    这是一部幽默诙谐的成长轻喜剧。 一肚子鬼点子的哥哥李多乐,贪吃又捣蛋的弟弟李多米,漂亮姐姐顾小西,再加上麻辣妈咪刘芳和一个一肚子故事的作家爸爸李天明,从家庭到学校,这麻辣一家人的爆笑事儿,荒唐事儿,感人事儿层出不穷,这几个孩子就在这些烦恼和快乐中慢慢长大。本书是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李多乐、李多米的搞怪校园生活。故事所塑造的人物个性突出,故事结构以片段为主,每个故事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时尚元素突出。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如果你喜欢看“家有儿女”,那么你就不能过这套“慢慢长大”……
  • 布衣女讼师

    布衣女讼师

    刚穿越成讼师,就碰上瑞王府内闹命案,染指高大上加冷富帅的瑞王实属一不小心。既然走不进你的心,那么,带着皇帝老儿亲赐“布衣女讼师”的封号只身走天下吧。验尸骨、破奇案、解迷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风险,一路收获各种护花使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