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4100000055

第55章 总统和总理,不是一条心

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人,生于1870年,天资聪慧,从小就被誉为神童,他也不负重望,15岁即中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并点翰林,可谓少年得志。

因为赞助维新,戊戌变法后熊希龄有过一段低潮。1905年他随五大臣出国考察,干了件大事,就是买通杨度、梁启超做枪手起草了考察报告,之后不久即被派往东北,主要从事工商、财政方面的工作,以善于理财而著称于世。

因为此,唐绍仪组阁,便极力邀请他出任财政总长。熊希龄此时已弃官来到上海,并加入了章太炎的统一党,本无意出山,但一再谢绝之后终觉盛情难却,便答应了下来。但他没有急着去北京上任,而是接受了同乡好友黄兴的邀请,到南京帮忙解决军饷等问题。

黄兴日子很难过,熊希龄在南京也帮不上什么大忙,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上北京这边催得紧,也就过来了。

来得如此之晚,照例应该罚酒三杯,之后内阁开会一商量,便决定把借款谈判的事交由熊总长来一力承担。熊希龄身为财长,这本是分内之事,自然一诺无辞;而唐绍仪终于卸掉了这个大包袱,也不由得长长地松了口气。

熊希龄走马上任,当务之急就是展开借款谈判。之前他先会晤了各国公使,其中美国公使建议中国政府尽量开源节流,自力更生,以不借外债为佳;英国公使大体上也是这个意思。可是现实如此残酷,不借外债这日子真是没法过啊!所以还是得借。

由于借款条件苛刻,国内舆论反对呼声很高,熊希龄本是个爱惜羽毛的人,他自己哪里肯干这招人骂的事?奈何压力确实太大,上海、浙江、陕西、甘肃、山东、安徽等地,催款催得厉害,尤其是黄兴,“告急之电,一日数至”,先是说仅5月17—21日,便“须放急饷八十万两”,否则“哗溃之势,即在目前”,到了5月15日,更是直言“二日内倘再无款救宁,大乱立至”,“此后东南大局如有变乱,则兴不能负此责任”。

如此的局面,熊希龄不能坐视不管,他不顾唐绍仪的反对,按照洋人要求做了个借款计划,将款项用途及还款方式等写得清清楚楚,终于在5月17日与四国银行团签订了一份300万两银子的垫款合同。有了钱是好事,但合同里有一条“由中国与银行团各任用一名核计员,稽核贷款支付的用途”,意思是要确实保证这笔钱得花在裁军上面,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5月20日,唐绍仪到临时参议院说明情况,并要求通过此垫款合同,却被议员们群起攻击,攻击的倒不是这份合同,而是滥用比国借款的旧事,指其挥霍无度,是亡国总理。唐绍仪不是诸葛亮,没有舌战群儒的本事,只能站在那儿听着大家骂自己,“木立无语几及一小时”。

议员如此,新闻媒体更不消说,其中骂得最爽快的是戴季陶。戴季陶,同盟会员,浙江湖州人。他是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日后将是国民党的大人物,此时年方21岁,笔名天仇,是《民权报》记者,也是该报的创办者之一。

戴季陶属于同盟会里的激进派,对袁世凯极为反感,曾写过一篇长文《胆大妄为之袁世凯》,在《民权报》上连载10期。他住在上海公共租界里,受英国法律保护,袁世凯也就懒得搭理他。这一次,他反其道而行之,发表了一篇短文,一共只有四句,很有点像当年张献忠那首著名的“七杀诗”,不妨全文引用:

熊希龄卖国,杀!

唐绍仪愚民,杀!

袁世凯专横,杀!

章炳麟(即章太炎)阿权,杀!

痛快倒是痛快,租界当局不干了。因为按照英国人的法律,在报纸上骂人可以,怎么骂都可以,但绝不能煽动杀人,于是就把戴季陶给抓了起来。

这当然引发了各路报刊的抗议,各界人士也展开了积极地营救。谁也没想到,营救最尽力的竟是唐绍仪,他以中华民国国务总理的名义致电公共租界当局,表示“言论自由,为约法所保障”。

既然受害人都这么说了,租界当局也乐得大事化小,把戴季陶放了出来,只罚款30元了事。

戴季陶出来后,接着骂熊希龄卖国,那段时间,熊希龄被各界人士骂得狗血淋头,因为有思想准备,他倒也能够面对。只是当他兴高采烈地把借到钱的好消息电告黄兴后,竟遭到黄兴的一顿痛斥,并要求他把借款合同废掉,这令他深感委屈,很是不爽。

黄兴其实很需要钱,事实上,留守南京之初,他面对的是城内及附近地区的大量军队,像浙军、沪军、光复军、铁血军等,不一而足,加上之前孙中山因为北伐而从各地召来的军队,总人数足有20万之多。这些军队,虽统称为民军,却各自为营,互不隶属,但都要吃饭支饷。

无奈留守处没钱,军饷肯定只能欠着,可慢慢地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结果在4月11日那天夜里,南京城里发生了一起兵变。

兵变是南京第七师所部赣军和部分桂军因索要欠饷而发动,和之前的北京兵变类似,他们主要也是在城里抢劫,免不了也有鸣枪放火之类的举动,总之影响极为恶劣。当时黄兴正在上海和唐绍仪商量筹款的事,闻讯立即赶回,等他回到南京时,兵变已被镇压了下去,黄兴下令,枪毙了200多名变兵,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这事给黄兴敲响了警钟——若再不加紧裁军,天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可是裁军更需要钱,怎么办呢?他的办法和唐绍仪的差不太多,通电各省举办“国民捐”,希望全国每人平均捐款1元,积成4.5亿元的巨数,则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黄兴为此成立了一个国民捐总局,南方各省也相应成立了筹饷局,款没有筹到什么,却苦了退休在家的瞿鸿禨。

瞿鸿禨罢官之后就回了湖南老家,过着平平静静的生活。他当官的时候以清廉刚正著称,几十年的积蓄,也不过是从俸禄和养廉银里省出来的6万两银子,这些钱,他全都存在了老家的某钱庄里。

瞿氏家族里有亲戚觉得,老瞿当过那么多年大官,银子肯定少不了,凭什么不分点给我们花花?愤恨之心遂油然而生。待到湖南筹饷局成立,这几个亲戚为了得点赏钱,便跑去揭发瞿鸿禨在某钱庄存有巨款,结果6万两银子被悉数没收,美其名曰“助饷”,另外还发了一张捐饷证明书。可怜一代宰相瞿鸿禨,此时除了慨叹“虎落平阳被犬欺”之外,只能很低调地跑到上海租界里养老去了。

筹款失败后,黄兴只能以革命大义动员大家功成身退,效果当然很有限,最后逼得黄兴不得不强行裁军,而对被裁官兵,他并没有能力给以妥善安置,结果使得南方各地凭空多出了许多由军人演变而来的土匪,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黄兴所裁的,大多是别人的部队,像同盟会的死对头光复会会员李燮和的队伍,干脆连番号都被取消了,而黄兴自己及同盟会同志,则以“保存革命实力”的名义,将所有被遣散部队的精良武器及优秀军官留了下来,组成第八师,以同盟会会员兼冯国璋的女婿陈之骥为师长,同时派人到湖南去招募新兵。说明一下,入民国后,以前的镇、协、标已经改成了师、旅、团,称呼上和现在完全一致了。

这个第八师,上至师长下至连长,无一例外全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同盟会会员,显而易见是一支党军。黄兴的这一做法,招致了方方面面的猛烈批评,他只好将负责招兵的团长何遂撤掉,算是给了各方一个交代。但黄兴后来仍招致多次行刺,好在每次都是有惊无险。

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熊希龄跟四国银行团谈妥了借款事宜,本以为黄兴会大喜过望,谁知黄兴在获悉老外居然有监督借款使用等欺负人的条件后,勃然大怒,随即通电把熊希龄数落了一番,并要求取消借款。熊希龄差点被气疯了,急火攻心之下,将黄兴之前一封封的催款电报公之于众,两人之间的电报战由此展开,双方各有同情者和助阵者,事情很是热闹了几天。

不过黄兴既然拒绝了熊希龄的借款,也就不好再开口向中央政府要钱。南京虽然不大,没钱照样寸步难行,于是他只能坚决要求辞职,并建议由江苏都督程德全来收拾局面。

其实之前黄兴就已经打过辞职报告,但被袁世凯好言挽留了下来,这一次他态度甚为坚决,袁世凯也就同意了,并于5月31日发布命令:“所有南京留守机关,候程德全到宁接收后,准即取消。”

对于黄兴的引退,同盟会的许多同志极为不满,陈其美专门从上海赶到南京,劝其勉为其难也要留任,加紧活动以争取控制江苏全省。陈其美是行动派,为此他专门组织了“洗程会”,计划推翻前清江苏巡抚出身的程德全,而自任江苏都督。事情败露之后,同盟会元老谭人凤及同盟会南京支部又先后电请袁世凯收回成命,委任黄兴为江苏都督。只是这事太大,就算袁世凯不反对,也还得问程德全有没有意见。

程德全当然有意见,在省会苏州收拾完“洗程会”之后,他立即带领卫队赶赴南京,接收了所有军政机关。这样到了6月14日,黄兴终于通电全国,宣布解职南京留守。这样,南京临时政府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黄兴隐退之后,当天就去了上海,以示不恋栈。第二天,唐绍仪离开了北京,他也不想干了。

早在5月20日,唐绍仪在临时参议院被众口怒斥之后就已心生退意,当晚即向袁世凯递交了辞呈。袁世凯对于不听话的唐绍仪早有不满,只是自己不方便出面敲打之,所以只能在其它方面下功夫——事实上,唐绍仪所遭遇的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很多后面都有袁世凯的影子。

不过袁世凯并不打算让这个自己提名的总理下课,毕竟首任内阁垮得太快的话,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而他之所以要搞这些小动作,其实只是为了警告唐绍仪不要为所欲为,要明白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所以面对唐绍仪的辞职请求,袁世凯表现得相当诚恳,极力挽留。袁世凯是天才演员,后天更加努力,他要诚恳起来一般人还真受不了。比如他跟唐绍仪就从两人朝鲜初识讲起,然后到小站、到北洋,深情回忆彼此的患难与共,惺惺相惜,说到动情处,简直恨不得执手相看泪眼。往事已然历历在目,袁世凯最后还来了一句:“少川,你我相知多年,现在如此纷乱的局面,你不帮我谁帮我?”唐绍仪不是铁石心肠,终究还是留了下来。

可留下来日子还是不好过,很快王芝祥的任命就出了大问题。

王芝祥1858年出生,比袁世凯还大一岁。他是直隶通县人,举人出身,在河南从县官干起,到1911年已经升到了广西布政使,兼中路巡防队统领,是广西名义上的第二号人物。

辛亥年广西宣布独立,推原巡抚沈秉堃为都督,王芝祥当上了副都督,但广西真正的实力派人物却是掌握军权的土著陆荣廷。陆荣廷以“桂人治桂”的名义逼走沈秉堃之后,王芝祥在广西的处境相当尴尬,此时恰逢孙中山号召北伐讨袁,他便率领巡防大队集结到了南京。

此次北伐无疾而终,但王芝祥既然来了就不肯再回广西,后来黄兴整编南方军队,将所有军队编为5个军共26个师,王芝祥出任第三军军长,后又经黄兴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属于新晋革命党人。

此时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正掀起一股地方自治风潮,以“╳人治╳”为号召,比如云南就叫滇人治滇,当时的云南都督蔡锷威望卓著,只因为是湖南人,处境就有些微妙。

王芝祥是直隶人,而署理直隶都督张锡銮虽是袁世凯的亲信,但他是浙江人,显然不合“直人治直”的时尚,于是便有临时参议院里的同盟会议员提议由王芝祥取而代之。这时唐绍仪正在南京组阁,刚刚加入了同盟会,自然深表支持,回到北京之后,向袁世凯提了出来,袁世凯虽然百般不愿,却也不便直接反对,只说让王先到北京来看看。

唐绍仪以为这是袁世凯同意的表示,当即就给王芝祥发了电报。与此同时,顺直议会(即直隶和顺天府议会)根据辛亥革命时各省咨议局推举都督的成例,推举了王为直隶都督。

直隶是根本所在,安插个同盟会的人来当都督,袁世凯如何肯干?他认为任免各省都督是大总统的权限,岂能由地方议会做主?但袁世凯不想自己出面对抗,便私底下授意直隶警察厅长杨以德,让他去串联一下,整个电报出来。这个杨以德,正是当年破获彭越刺杀五大臣一案的具体执行人,能力绝对够。他是赵秉钧的得力助手,对袁世凯自然更是马首是瞻。

于是当王芝祥兴冲冲赶到北京,唐绍仪请求大总统发布任命书的时候,袁世凯叹了口气说道:“唉!少川,这事不好办啊!”随即拿出一份冯国璋领衔的“直隶五路军界”联名电报,内容正是反对王芝祥,措辞之激烈令人心颤。

唐绍仪看完后急了,说:“大总统之前已经同意过这事,怎么能言而无信?况且军人干政可不是好事。”

这时唐绍仪刚闹过辞职,袁世凯费尽心机才把他挽留下来,自不好不假以颜色,所以并未发作,只是说:“我什么时候同意过?我只是让他来北京看看。”

唐绍仪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顿时生出一股被耍弄的悲凉,却也无可奈何。

袁世凯倒是早有计较,说直隶都督就不要想了,当然王芝祥也不好叫他白跑一趟,不如改派他去当南方军宣慰使,反正级别也是一样的。

级别虽然一样,权力可大不一样,南方军宣慰使不过是个虚衔,像这样有名无实的官,基本上想封多少就有多少,根本不值钱。唐绍仪觉得这样安排不妥,遂坚决反对,会谈自然是不欢而散。

袁世凯还是挺照顾唐绍仪的面子的,6月2日,他发布了两道命令:各省都督一律由中央政府任命;直隶军方不应干涉都督任命问题。

接下来袁世凯又签署了王芝祥的任命书,唐绍仪一看名字换过了,改叫南京宣抚使,其实和南方军宣慰使是一回事,便坚决不肯副署。根据《临时约法》,总理不副署,此任命便无效,可袁世凯岂是一张纸就能约束得了的?等到黄兴隐退上海、程德全赶到南京的第二天,他单独召见了王芝祥,拨给他一大笔远超过实际需要的钱,让他以南京宣抚使的身份,回南京协助程德全遣散剩余军队。

王芝祥一看钱也捞到了,官也当上了,大总统对自己又是一副推心置腹的架势,再赖在北京不走岂不是不识抬举?当即高高兴兴地接过缺少内阁总理副署的任命书,欢天喜地地回南京上任去了。

唐绍仪闻讯悲愤交集,心想既然大总统的命令不经内阁副署即可颁行,那么自己这个总理还有什么当头?为了怕袁世凯再度诚恳挽留,一夜思考之后,第二天一早他便径直携家眷去了天津,没带走一片云彩。

唐绍仪到天津后发来了辞呈,说自己“偶感风寒,牵动旧疾,所以赴津调治,请立即开缺,另请人选”。袁世凯看后立即派梁士诒前往天津劝驾。梁士诒时任总统府秘书长,深得袁世凯的信任;他又是唐绍仪的老部下,两人私交不错,袁世凯派他去劝,应该说还是表现出了诚意。

奈何唐绍仪去意已决,任谁也劝不动,而根据责任内阁的精神,总理下台,全体阁员应该总辞,但段祺瑞、赵秉钧他们完全不为所动,只有同盟会的几位——教育总长蔡元培、农林总长宋教仁、司法总长王宠惠、署理工商总长王正廷提出了辞职,不过都被袁世凯挽留了下来。他的说辞是,唐总理只是回天津养病,我并未批准他的辞呈,等他病好了,自会回来上班,请诸公继续勉为其难。

随后袁世凯又派段祺瑞去天津劝驾,仍然无果。这下临时参议院沸腾了,其中的共和党、统一党议员纷纷谴责唐绍仪“擅离职守、乘间潜逃”,并得出“同盟会员不宜再担任内阁总理”的结论。同盟会当然觉得很委屈,也进行了辩解乃至反击,不过这样的口水战不会有什么结果,这也可想而知。

到了6月27日,唐绍仪又发来一封辞职书,这一次态度更加斩钉截铁。袁世凯见已无可挽回,只好批准,“应即准允请免国务总理本官,任为政府高级顾问”。

自唐绍仪称病起,袁世凯就认命了外长陆徵祥为代理总理,现在总理位置真空出来了,他首先想到的却还是徐世昌。可惜一方面徐世昌无意出山,另一方面同盟会也坚决反对,没办法,袁世凯只好提名由陆徵祥接任内阁总理。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北宋三苏

    北宋三苏

    本书叙说了苏轼、苏辙以及苏洵三人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三苏求学成才过程,苏轼、苏辙、苏洵初入仕途的艰难历程,险恶的京官生涯等六部分。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 张颔传

    张颔传

    张颔先生是我省考古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考古事业上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性成果为《侯马盟书》,即对1965年在侯马新田发现的春秋末期晋国赵、韩、魏诸国结盟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张颔先生在史学界、考古界、天文学界、书法界的多方面才华,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张颔传》由我省著名作家韩石山根据张颔先生的经历,采用采访体的形式撰写而成,是韩石山继《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力作。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热门推荐
  • 误闯霸王心(全本)

    误闯霸王心(全本)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他是让全球闻风丧胆的黑帮老大,他竟放弃继续走下去而转行当老师?这这这也太让人费解了吧?老天!这个昔日的混世魔王现今回校成为班主任?太不可思议啦!黑帮老大遇到乖巧可爱的迷糊老师又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盛唐领土争夺战3

    盛唐领土争夺战3

    大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上最鼎盛时期,我们祖先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即使是在黄沙漫天的西域边疆,同样威震八方,三十多个周边国家对大唐俯首称臣,西方各国使臣、商人,沿着东西方最重要的通道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大唐顶礼膜拜。但随着青藏高原上吐蕃(tǔbō)王朝和西方阿拉伯帝国(史称“大食”)的迅猛崛起,野心爆棚,他们挑衅大唐核心利益,图谋独霸整个西域,不时制造事端,小动作不断。
  • 劫情首席:特工倔妻猛于虎

    劫情首席:特工倔妻猛于虎

    这世上有没有一种爱,经得了岁月恒久的等待?7年前,她为避人耳目和他疯狂一夜,而他只记得并不属于她的香味。她生下一对龙凤胎,等待与他相聚的一天。7年后,他在误娶他人的婚礼上遭遇不幸,生命垂危,她为了不让他死,为他切肺。他们误会重重,当她发现他可能与父母凶案有关时,眼里藏着的究竟是情深似海,还是仇恨无边?当你以为自己用尽手段终于将她留在身边时才发现,所有的上当受骗都不过是她心甘情愿。“乔蓦然!你别过来!”“好!我不过来,那边才是床,你可认准了!”
  • 铭心刻骨:那年仲夏

    铭心刻骨:那年仲夏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朦胧懂得爱情时,遇上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中间有着许多的磕磕碰碰,没有人知道他的心意是什么。用微笑掩饰了所有的伤痛......
  • 薄情总裁夺心妻

    薄情总裁夺心妻

    与初恋男友的婚礼现场,大屏幕上的限制级画面,让她沦为豪门弃妇,父亲深受打击危在旦夕,她放下尊严祈求“只要能救我爸爸,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面对他的百般纠缠,她挑衅的问他:“想要我,就请给我一纸婚书,你敢吗?”男人轻挑凤眸,将她禁锢在怀里:“好!”本以为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便被霸道的他强行掠入到他的世界。却不知她是被他一步步带入早已设好的棋局,百般折磨。新婚的第一天,她被他强行拖进手术室,打掉他们之间的第一个孩子。手术台上,她被迫流产,见到他她虚弱的轻笑:“霍擎,你做了我最想做的事!”一句话,男人愤然离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女江山:皇上请下榻

    帝女江山:皇上请下榻

    前世的她被自己的夫君和亲妹妹设计陷害,亲手杀了她最信任的朋友,害死了腹中胎儿,最后被当妖女烧死。重生后的她霸气归来,发誓绝不再重蹈覆辙。她一步步走上权力的巅峰,将那些陷害过她的人一一踩在脚下!“不要!不要!”白云汐将求救的目光看向了一旁冷漠之极的萧墨初,“你答应要放过我的孩子,你答应过我的!”她的声音有些嘶哑,泪眼婆娑。“朕的确答应过,可朕却没答应过要留你一命呀?”白云汐瞪着萧墨初,咬牙切齿的说道:“萧墨初,我白云汐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绝情绝爱,孤苦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梵摩渝经

    梵摩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历史上各种类型和各个阶段的法律制度的实质、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法学体系中的独立学科,也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
  • 妃凡轻尘

    妃凡轻尘

    那一日,他喜袍加身迎娶他人,她站在门外看他一夜洞房。那一日,他屹立于百万幻兽之上,铁蹄铮铮,千军万马逼近她费尽心血守护的疆土,大肆杀戮。我穷尽一生想让你爱我,你却毫不留情,为这天下负了我。罢罢罢,帝王恩难承,既然你我这一生厮守太难,那我放手给你所有碧海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