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4100000015

第15章 康有为演义公车上书

大概也就是《大帅练兵歌》刚刚写出来的时候,1897年11月1日,山东发生了曹州教案。

早在甲午战争时期,德国从自身的战略角度考虑,即已希望在中国得到一个港口作为军事基地,在台湾、厦门、威海卫、烟台、金门以及胶州湾等地区选来选去,最后德国人选中了胶州湾即现在的青岛,打算租下来,并顺便租借一个煤站。这事事关国家安全与尊严,清政府自然不会同意。于是德国就有了以武力相胁迫的计划,而此时的曹州教案,给了德国人一个很好的借口。

此次事件的起因和当时几乎所有的教案基本背景相似,都是各国传教士四处传教,收下一些教民,各地教民仰仗有洋人撑腰,极力欺压同胞百姓,一旦告官,则因洋教士出面,官府总是偏袒教徒一方。如此赤裸裸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民众的反抗。

那是一个“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的年代,洋人为何要怕百姓?因为百姓就像兔子,虽然温顺,急了也要咬人。

比如11月1日晚,来自曹州大刀会也就是义和拳的惠潮现、雷继参等人跑到下属巨野县磨盘张家庄教堂,杀死德国传教士能方济和韩理。与此同时,类似事件在各州县此起彼伏,德国人就不干了。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达成默契之后,于11月6 日,派遣驻扎在吴淞口的德国海军提督棣利士,率舰队强占了胶州湾,随后清政府和德国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山东巡抚李秉衡被撤职;赔偿教堂损失3000两银子,中方代建教堂3座,教士住宅7处;降谕保护德国教士;惠潮现、雷继参两人处死,萧盛业等3人监禁5年;允许德国租借胶州湾99年,并享有修筑胶济铁路和开采沿线30里矿产的特权,胶东半岛从此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值得一提的是,该条约是甲午之后,各国以武力逼迫中国同意,进而占领中国沿海地区的首例。

事情变得复杂了。原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极为不满,遂联合起来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日本不敢得罪三国,于是在清政府多付出3000万两银子战争赔款后,不得已把到口的辽东半岛给吐了出来。

清政府为表感谢,重新启用李鸿章,让他担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出使三国致意。其中在作为头等专使出席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之行中,李鸿章受了俄国人重贿,与之签订《中俄密约》,除了共同抗日外,还有允许华俄道胜银行建造一条由黑龙江、吉林至海参崴的铁路,无论战时平时,俄国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兵员、粮食和军械。

眼下最要命的是,密约中有如此一条:“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现在遇到了德国侵占胶州湾的紧要之事,俄国就扬言要出兵旅顺大连。

在当时,只要是外国人清政府都害怕,以至于最后的结果是,俄国强租下旅大军港之外,还落实了贯穿东北三省的铁路修筑、林木和矿业开采等权利,整个东北的诸多利益,瞬间即落入俄国人之手。

眼看俄、德两国吃香的喝辣的不亦乐乎,英国人也不甘寂寞,以利益均沾为由,租下了威海卫。此时此刻,整个中国已经呈现被瓜分之势,举国上下一片哗然,变法之声再次高涨。

其实早在1895年,变法的口号即已高入云霄。当年恰逢三年一度的会试大考,全国各地的举人汇聚北京,参加鲤鱼跳龙门的进士考试,即会试。参加会试,照例有官家的车接送,所以应试的举人又叫“公车”。《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时,考试刚刚结束,忧国忧民的举人们大受刺激,纷纷表示反对,要求英明的皇帝不要受奸臣蛊惑,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加盖玉玺。其中有一个来自广东的举人叫康有为,他的反应最为激烈。

康有为生于1858年,广东南海人,比袁世凯年长一岁,出生于官宦世家,他有个叔祖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靠军功起家,后来当到过广西布政使(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常务副省长),还代理过广西巡抚,绝对的高干。康有为的父亲当过县官,不过在他1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从此家道中落,康家的希望,寄托在了康有为兄弟的科考之路上。

康有为很会读书,16岁那年第三次参加考试就中了秀才,然而后来运气差了点,一连参加了6次乡试也没能考中举人,白白蹉跎了13年的岁月。

这个过程中,康有为拜了一个叫朱次琦的著名理学大师为师,几年后朱老师因病去世,其嫡传弟子康有为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他一边开着书院挣生活费,一边北京、上海、香港、杭州四处游历,交游各路大儒,名气越来越大,慕名到广州向他求学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其中居然有一个叫梁启超的新科举人。“秀才老师,举人学生”,这有点相当于巴西足球队请了一位中国主教练,康有为顿时身价暴涨。这一年康有为33岁,梁启超18岁。

身价暴涨之后,康有为扩大了自己的书院,办起了万木草堂,排场不小,教授的全是些高深莫测的大学问,其中最牛的是一门叫做“今文经学”的顶尖学问,玄虚无比,在此不必多说。

1893年,康有为迎来了人生的第7次乡试,否极泰来高中举人,从此运气一发不可收,1895年进京会试旗开得胜,成了进士。

康有为早已名满天下,相当有号召力,为了反对割地赔款,他起草了一份万言书即《上清帝第二书》,然后5月2日那天,他召集了18个行省的举人在松筠庵集会,请大家踊跃签名,他将上书给皇帝,要求拒签条约,迁都、练兵、变法以雪国耻。这是爱国的事情,当时就有1300多人签名,然而还没等大家签完呢,来了可靠消息,说皇帝已经签字盖章,条约生效了。大家顿感心灰意冷,纷纷撤回签名,最后同意提交签字的只剩下603人。等康有为将万言书及这些签名呈请都察院代为上奏时,都察院以朝廷已批准通过《马关条约》为由,拒绝代奏,甚至根本没接受这份奏章。也就是说,由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完成。

那段时间上书的人很多,但主要是朝中的高官为发起人、京官组织的上书,这类上书有31件,全是主张拒绝签字、迁都再战的。举人们也并非无所作为,参与签名的有1555人次之多,并且大家上的这些书,都到达了光绪皇帝的手里,只不过所有这些事情,都跟康有为毫无关系而已。

当然康有为也有收获,首先他以进士第八名的身份,被授以六品衔的工部主事之职;与此同时,上海租界里的《申报》等多家报纸刊登了其万言书中的内容。5月24日,由他亲自撰写的《公车上书记》由上海石印书局印刷成书出版,影响极大。可惜《公车上书记》一版再版,经康有为一次次亲自修订,到了后来就基本只能当小说来看了。

1895年7月的时候,回老家探亲的袁世凯回到了北京,住在河南会馆“嵩云草堂”,离康有为、梁启超、麦孟华及谭嗣同他们住的南海会馆、浏阳会馆都不远,在当时,袁世凯和康有为同为享有盛名却没有实权的人物,两人不免惺惺相惜。

8月2日,袁世凯得到了光绪皇帝的亲自召见,并被派到督办军务处去“供王大臣差遣”。

袁世凯被皇帝召见的时候,康有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最重要的支持者是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龢。8月17日康有为等办了一份叫《万国公报》的报纸,由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最初的印刷设备就是翁同龢掌管的户部提供的经费。

《万国公报》不要钱,免费分送在京的官绅,反响很好,这是维新派欲开民智先开官智理论的实践。到了8月底,康有为觉得光办份报纸不过瘾了,便开始筹建一个社团。按照大清祖宗的规定,结社集会通通非法,在早年间遭严厉禁止,属于杀头灭族的罪。只是现在大清朝威望几乎丧失殆尽,自身都处在风雨飘摇的境地,一时间社团频出,康有为他们要搞,也就只有随他去了。这事儿袁世凯最初没掺和,他正在军务处苦守寒窑等着王大臣差遣呢。

1895年11月,康有为所倡导的社团成立了,定名强学会。强学会会址设在宣武门外后孙公园,是工部尚书孙家鼐给找的,孙尚书属于改革派,也是翁同龢那条线上的人。

这个社团乍看起来像是一个股份公司,推陈炽、沈曾植为正董,沈曾桐、文廷式为副董,以李鸿章的得意门生张孝谦负实际责任,后增补翰林院编修丁立均为总董。背后的操盘手,当然是康有为康圣人。

强学会提倡“学习、读书、开风气”,其宗旨简单说就是强国,这很对袁世凯的胃口,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和此时已官居湖广总督而署理两江总督高位的张之洞之亲信、内阁中书杨锐都是积极发起人。而强学会的背后,更有一大群太子党的支持——张之洞的儿子张权、曾国藩的孙子曾广钧、翁同龢的侄孙翁斌孙、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儿子陈三立、前两江总督沈葆桢的儿子沈瑜庆、前宰相左宗棠的儿子左孝同等数十人尽在其中,尤其需要我们记住的,是湖北巡抚谭继洵的公子谭嗣同!

不仅如此,军机大臣翁同龢、工部尚书孙家鼐、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张荫桓、直隶总督王文韶、两江总督刘坤一、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都曾参与支持其事。更有甚者,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竟然也是强学会的会员。

另外,由于英国知名传教士李提摩太的参与,使各国使臣也都曾向强学会捐赠图书、器物等。清朝的大臣显然更了解中国国情,他们不捐物,而直接捐钱,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各捐了5000两银子,淮军将领宋庆、聂士成捐得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就连闲居贤良寺尚未复出的李鸿章,也主动提出捐赠2000两银子,虽然比张之洞他们少点,但也是个心意。奈何文廷式、沈曾植兄弟、陈炽、丁立均等都坚决不收,康有为更是看都懒得看李鸿章一眼。这一是因为淮军打了败仗,尤其是李鸿章亲笔签下《马关条约》,正当声名狼藉之时,比如当时甚至有“李二先生是汉奸”一说;二则是私怨,文廷式和已经中了状元的张謇一样,是翁同龢的得意门生,其他人也要买翁同龢的面子,自然不愿和翁相国的仇人搅到一块,即使李鸿章搞洋务最有心得和经验,即使此时大家都是为了强国,为了变法。这件事,搞得李鸿章很是灰头土脸,日后的报复则将异常的惨烈。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作为发起人之一,袁世凯当然也捐了款,他当时年薪不到300两银子,财力不足,所以最初只捐了500两,绝对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了。此后他一有钱就捐,最后总算累积到了1000两。同时他还积极动员他人捐款,响应者不在少数,总共捐了2000两银子。

不过袁世凯后来忙着活动练兵的机会,强学会的事情参与的就少了一些,和康有为来往得也不是很多。事实上康有为更没有工夫搭理他,这个自封“圣人”的家伙觉得自己成气候了,狂得不行,连翁同龢都不再入得了他的法眼,翁同龢这才发觉这厮人品有问题,两个人就渐渐疏远了开来。

另一个觉得康圣人人品有问题的大人物是大学士徐桐。徐中堂曾经是康圣人的支持者,对他很友好,奈何圣人已然目空一切,也不再把徐桐放在眼里。问题是徐桐是谁?他是当朝守旧派的领袖,极端仇恨外洋,路上如有洋人宁可绕着走的老顽固,惹急了他可麻烦,果然徐中堂就放出话来说要参劾康某人,应声附和的还有御史潘庆澜。而这时,李鸿章已经开始准备动手了。

康有为感觉不对,在门生们的劝说下,他离开北京避风头,随便找个名义跑去了上海。此时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由张之洞署理,上海属于他的地盘。张之洞清流出身,对名满天下的康有为有着本能的好感,尤其赞赏他的办报纸、搞强学会、针砭时弊忧国忧民,所以康圣人一到上海,张之洞就派人将他接到自己的驻节之地南京,奉若上宾,言听计从。有这么硬的靠山,康有为便在上海成立了强学会分会——上海强学会,张之洞慷慨捐款1500两银子,长官如此,手底下的大小官员出钱出力自不在话下。康有为投桃报李,1896年1月12日创办了《强学报》作为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创刊词《上海强学会序》为康有为亲写,却署上了张之洞的名字。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两个人的蜜月期此时已经过去,主要原因依然是康有为过于狂妄霸道,再加上学术上的根本分歧,终于把张之洞惹急了。

恰在此时,李鸿章的策动开始见效。抛头露面的是杨崇伊,他跟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是儿女亲家:他的儿子杨云史娶了李经方的女儿李国燕,有一女则是李经方的儿媳,是双重姻亲。

杨崇伊刚刚被任命为御史,手握监察大权,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疏弹劾强学会,指其“专门贩卖西学书籍”,“植党营私”,“将开处士横议之风”,请求朝廷立即查禁。

1896年1月20日,也就是《强学报》诞生的第8天,迫于守旧派的巨大压力,光绪皇帝下令查封京师强学会,由《万国公报》而更名的《中外纪闻》,也就此停刊。

已经对康有为开始冷眼相看的张之洞正好就坡下驴,下令解散上海强学会,并将康有为、梁启超一行人送离两江辖区。康有为闲着没事,干脆回老家给母亲做寿去了,那会儿的公务员真好混呀。

不过老康也没老在家待着,后来他又回了上海,张之洞倒也没再赶他走。

同类推荐
  • 上海滩大亨黄金荣

    上海滩大亨黄金荣

    黄金荣,自幼就喜欢与地痞流氓交往,后来,考入上海法租界老北门麦兰巡捕房当探员。他用“贼喊捉贼”的办法提高了自己在租界的威信,后升至督察长。他走私鸦片、开设赌台,牟取巨额利润。他还涉足娱乐业,进入金融界、工商界,在上海滩叱咤风云。解放后,势力渐弱的黄金荣留在了上海。1951年5月20日,他发表《自白书》,表示要“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最后,老死家中,他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千回百转、坏事做绝,却能怡养天年,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顿,曾经的穷孩子,曾经的仅读过普通院校的平凡学生,曾经的退伍军人……如今的商业巨擘。沃尔玛,曾经不名一文的平价商店,曾经饱受挤兑的乡间小店,曾经被对手侧目的小字辈……如今雄冠全球的商业帝国。
  •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20岁的面容是与生俱来的,30岁的面容是生活塑造的,40岁的面容是我们自己负责的。可可香奈儿的单身宣言:假如终其一生,找不到最合适你的另一半,不要懊恼,更不用沮丧,冥冥之中,一定有个更大的使命在等待你——老天必定会赋予你特殊的才能,让你专注自己的特长。做出一番对全人类都更有裨益的事业来。婚姻反而会把你变小。所以,单身时请珍惜,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一个人,照样一生精彩。
  •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诺贝尔和居里夫人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精选了60个非常女性。没有特定选择的标准,主要是感觉她们是否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或她们的传奇是否让人难忘。因此我们选的不单有正面人物和名人,还有反面人物和知名度不高但有特点的女性角色。
热门推荐
  • 老大我错鸟

    老大我错鸟

    背负巨债的小女生。一道雷给的路。莫名的时空,芸芸美男,身世的迷雾重重。该爱,还是不爱。。。
  • 薄情庶女惑君心

    薄情庶女惑君心

    一入皇宫深似海,这个道理她懂,可惜命运让她不得不入皇宫,她看透了一切,这世间的爱恨情仇只不过是浮云,她只想安分的待在皇宫,不想惹是生非,但事实不如她所愿。哪个人进了宫还能安然无恙?她亦是如此,即使她从不想过争宠,别人也不肯放过她,争风吃醋是后宫的常事,没有人躲得过,她只能选择既来之则安之。*************************************她的心上人说过的承诺只是谎言的包装,独孤离尘再次回来她已不是曾经单纯的她了。为何独孤冥痕为什么能一次又一次的牵动她的心...
  • 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1835年,达尔文周游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十三个小岛上同一种雀的喙部有直有弯,这激发他的思考:物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化。达尔文因此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这种雀也被称为“达尔文雀”。在商业环境巨变的今天,小米就是“互联网+”的“达尔文雀”。它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的改变,成为“互联网+”的标杆企业。非常幸运,我和小米公司一直有密切的联系,小米的几位联合创始人、高管和同事也都是我的好朋友。我的研究得到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在小米高速成长的繁忙工作中,他们依然特意安排时间接受了我的访谈,让我能非常全面地、解剖式地研究小米这个“达尔文雀”。
  • 傻妞不傻:我是灵女我怕谁!

    傻妞不傻:我是灵女我怕谁!

    吴桐陪同奶奶去青山寺上香,却被神秘大师告知自己是千年一现世的灵女!········“啊-”当吴桐回到自己的房间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啊,谁能告诉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狭小的房间里都是些什么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个怪物竟然在她进来之后就步调一致的朝她走(爬,飞,跳)过来,匍匐到地上,竟是发出了人的声音:“主人!”啊——··················“呼风唤雨,召唤百兽,心念所致,天亦顺从!”做灵女竟然这么好啊········还沉醉在自己有普通人无法拥有的灵力的喜悦中的时候,悲催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她竟然倒霉的出了车祸!是哪个酒鬼在背后撞我?!我明明在人行道上好好的行走啊!一觉醒来,竟然发现自己离奇的穿越了!穿就穿吧,竟然还穿在了一个傻妞的身上!“什么?这个傻妞还是未来太子妃(人家最讨厌宫中生活了)!这个傻妞竟然是天蓝国大将军的嫡长女......从小就弱智......每天都在别人的冷嘲热讽和百般欺凌下过活......欺负她的都是自己的妹妹,什么?竟然丫鬟仆人也敢随意欺凌她?好吧,这些事实她都接受!不过这些事实都将成为往事,谁叫她吴桐占据了傻妞的身体呢,自然也要好好的保护这身躯喽!......皇帝,皇后,太子!又怎样!人不犯我,我不烦人,人若犯我,睚眦必报!......看万能灵女如何在古代风生水起!唯我独尊!······本文轻松,搞笑,具体的看文吧,不多介绍了·····每日四更·······看文的亲们一定要留下足迹哦,传说财神爷特别眷顾那些收藏,推荐加评论,送花,送笔送咖啡的孩子们!不信,你收藏偶的文!保证你时来运转,合家欢乐,万事如意!收藏吧,偶每日四更哦······简介无力,看文吧······推荐新文《再续前缘:冷皇的香妃》http://novel.hongxiu.com/a/547049/
  • 爱我,请将我禁锢

    爱我,请将我禁锢

    他可以冷酷无情到令人胆寒,他也可以温柔到令她哭泣。他的爱狂热似火,他的爱霸道蛮横。她要他的爱,她愿意飞蛾扑火,但蓦然回首,她的至亲却离她而去。她在哭泣:大哥,不要走!冥焱,不要对我冷漠!
  • 前尘:民国遗事

    前尘:民国遗事

    文学对既往的书写,与历史教科书的臧否扬抑,着眼点不同;文学对人物的书写,尤看重的并非其端正的思想,标准照似的行止,而是被大时代话语遗忘的栩栩如生的个性。那种率见性情、俯仰自由、我行我素、癖好不遮、胸臆无碍的面目,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只不过,大时代的火车轰轰隆隆过后,路边的野菊花狗尾巴草之类,要么零落,要么被遗弃与遗忘的居多。这也是已故作家汪曾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表《受戒》、《大淖纪事》等小说,意在勾沉扶奇的动机。
  • 铮锋

    铮锋

    战气显雄风,机甲画锋芒;男儿当铁骨铮锋!一个被判死刑的半废材杀手,服刑中被拉去做外星生物基因移植的活体实验,在九死一生中成功融合了被誉为“星级幽灵”卡斯特人的染色体,身具卡斯特人学识与变异能力的他,从此带领一帮死囚犯,开启了一段星际传奇!
  • 无双魂帝

    无双魂帝

    神魂大陆,强者为尊!全球杀手排行榜第一的知名杀手,穿越到异界一位纨绔子弟身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富二代!从此,一位曾经令京都所有人都闻风丧胆的祸害,开始变得翩翩有礼。“他以前是禽兽!”“现在呢?”“是衣冠禽兽!”
  • 致我们永不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永不逝去的青春

    正值高考的一场暴雨,让记忆瞬间被拉回多年前的那个初夏,一段过往的小城岁月就这样如水般开始在笔尖流淌,生命中总有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说不清在什么时候又会和现在的生活交集。如果把自己过往还不算那么长的生命按大的时间段分割开来,肯定少不了那近乎残酷却又让自己独乐其中的高中三年,乡村与城镇,青春和成长,初恋和梦想,铁栅栏外是淳朴的乡土生活气息,铁栅栏内是张弛有序的高中寄宿岁月,回过头才发现,那些记忆里青春飞扬的闪亮日子,原来一直都深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 临时替死的爱

    临时替死的爱

    “天生我才必有用,你们都是瞎了眼”他的QQ签名是这句话,在每天想女人的时候,想到意乱情迷的时候,程强就会说出的这句话,以示清高。程强的QQ终于闪动了,是验证信息“你若还是真汉子,千金散尽还复来”。程强心里一动,莫非是传说中的女神光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