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3800000011

第11章 繁荣时代的监管盲点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市场越发达,就越需要市场监管,且监管的规则越来越细致,监管的领域也越来越深入。从理论上讲,政府的市场监管是为了弥补业已存在并愈发明显的市场失灵:外部性、自然垄断、市场强权和信息不对称。一次次的衰退、萧条和危机一次次地把政府历史性地带进了市场领域。1929—1933年的股市崩溃和大萧条,造就了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每一次系统性的危机都是对人类社会的一次考验,人们对政府监管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就是在应对危机当中成熟起来的。

但凡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市场监管体系。举例来说,美国联邦政府大约有56个与监管职能有关的机构,每年出台的规则大约有2 000多个。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毫无疑问,美国的监管体系也是非常发达的。监管体系的发达保证了市场高效而公平地运转。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监管会获得收益,当然也要付出代价。监管是否适当,取决于监管的边际收益是否等于边际成本。在此基础上,监管要使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为市场运行维持一个公平稳定的环境,而不是阻碍市场的发展。具体来说,监管的存在要鼓励而不是抑制创新,要提高而不是降低市场的运作效率,要有利于市场信息的充分披露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使投资者顺利地行使其知情权。监管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市场的有效性,从长期来看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市场是理性的,但是市场的理性却不会明确区分“好的”还是“坏的”。20世纪90年代,大公司的 CEO 们在经济繁荣时期赚得盆满钵满,他们是理性的,他们也利用了市场的理性,而为他们的理性买单的却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CEO 们在喋喋不休地强调着,“认为危险是对问题的过度反应,而这将导致过多的管制”。他们对管制的抱怨几乎成了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市场监管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按照美国新生代经济学家格莱瑟的分析框架,当人们反复地叙述某一事实时,他一定能从这一叙述当中获益。当某些人或者组织扮演着管制过度的意识形态的供给者的时候,那他或者他们一定能够从放松管制当中获得好处。毫无疑问,大公司的CEO们是放松管制的最大受益者。安然公司同其他电力市场交易者一起操纵了美国加州电力市场,制造了加州的电力危机。世通公司的银行家们向不谨慎的投资者推销他们的公司债券,而与此同时他们又敦促其贷款部门降低自己的风险暴露。共同基金用“市场择机”的伎俩盘剥了倒霉的投资者。大公司的 CEO 们信奉“先发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和“胜者全得”(Winner Take All),在狂热的放松管制的主流意识形态下进行的狂热的投资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了繁荣之后的经济衰退。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其《喧嚣的九十年代》一书中写道,美国经济的表现明显低于潜在水平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没有能够解决会计、公司和银行丑闻所导致的一系列暴露出来的问题。股东们已经知道,过去由公司所提供的一系列数据都不值得信任,如果没有进行根本的改革,则他们有什么理由去信任新的数据?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其第一任期的就职演说中就曾强烈呼吁对金融体系进行严格监管,制止拿着他人的钱和信任进行追求自己利益而对他人不负责任的投机。他宣告:“这个国家需要行动,需要立即行动。”经济存在的问题在繁荣的时代总是不容易被发现。但是,一系列公司丑闻的曝光和加强监管体系的呼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政府与市场角色平衡的思考。丑闻曝光了,问题出现了,监管机构该如何面对市场?监管机构的责任在于,必须让任何个人或者组织为其错误付出相应的代价,不管经济是处于繁荣时期还是萧条时期。美国的监管机构做了他应该做的,“该出手时就出手”,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安然帝国轰然倒塌,安达信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世通公司浴火重生,美国国际集团竭力恢复市场信心。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监管当局来说,这或多或少是一种启示:对于市场当中的投机行为,应该毫不客气,舍此难以保持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政府与市场应该有合理的角色定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都应该得到弥补。当市场出现问题时,政府应该毫不犹豫地走向前台。

但是,也应该反思监管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人们总是会发现,我们经常在重复历史上的错误。人们在繁荣的年代抱怨市场监管的束缚,监管者也在狂热地放松管制的意识形态中失去了判断的能力。斯蒂格利茨就批评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SEC)以及美联储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格林斯潘过多地考虑了政治,而使中央银行失去了应该有的独立性。而美国财政部则过多地考虑了华尔街的意思,而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置若罔闻。同样,人们在经济周期处于萧条的时期经常抱怨监管者过度放松了管制,于是监管的力度加强了。市场监管总是处在摇摆之中,无所适从。因此,引起我们思考的可能还有一个层面,那就是加强对监管体系本身的建设亦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完善的监管体系和竞争性市场的建立都不可偏废。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所谓的民主和市场经济的样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比如,巴西政府对市场的适度干预阻止了大公司对消费者的价格盘剥,这一举措让曾经做过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和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斯蒂格利茨教授非常赞赏。好的经验要学习,但教训也要吸取,同时要建立本国独立而有效的监管体系,不迷信、不盲从外国经验。如果说中国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那么最重要的可能就在于此。

同类推荐
  • 中国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与预警管理研究

    中国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与预警管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金融安全内涵及理论与实践研究评述、中国金融安全运行原理与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安全运行的总体分析与评价、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成、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实证研究等。
  •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本书对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特别是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根源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将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与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所提供的隐性担保结合起来,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或有负债的积累情况。
  • 从货币看明白世界经济

    从货币看明白世界经济

    从汇率暗战、长期通胀到债务危机,诸多因素盘根交错、催化演绎,左右着世界经济的走势。也晃动着你的钱袋。蝴蝶效应日益彰显其威力,甚至国家债务也变得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系列的货币危机将如何影响你我?世界经济将何去何从?其间的危险和出路又在哪里?这已不再是宏观经济问题,而变成与你我切实相关的一等现实问题,每一个人都无法对此视而不见。《从货币看明白世界经济》是了解当今世界经济走势的一本绝佳入门书。作为资深民间经济学者,作者从民间立场出发,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勾勒出一张世界经济走向的真实地图,有危险警示也有应对策略,掩卷之际,令人迁思回虑,恍然大悟。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等。
  •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一直是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演化经济学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范式,提供了一个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动态制度演化框架和技术变迁范式。
热门推荐
  • 悦泪

    悦泪

    一群下乡知青创业、奋斗及情爱的故事,谁说泪水只有痛苦,悦泪一样真情动人。
  • 番大悲神咒

    番大悲神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期的冲动

    青春期的冲动

    一本坏书,看着笑笑就好。不用太当真,闹补死宅高中生
  • 雪银澜

    雪银澜

    ————你说:这个世上是没有可以让人束缚另一个人的锁链,我的世界已崩塌,找不回原本的自己。——而我,甘愿被你锁在身边。————你说:我谁也没等,谁也不会来来。——而我,会一直跟在你身边,因为你说你害怕如果一转身,就连我也不见了。师傅,如今你究竟在哪?
  • 替我妹妹娶老婆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临时天堂

    临时天堂

    这世界上有一种爱,一旦开始,就会纠缠一生,至死方休。正义与邪恶的纠缠,倒是是谁负了谁,又是谁伤了谁。其实一开始她就走错了方向,她用一切同魔鬼交易,却失去了自我。最终,她终于明白。人们总是在相濡以沫中活下去,无论怎样,无论在什么地方,两个相互抵触的东西也可以相互靠近。这就是所谓的宿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清道宝经

    上清道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年你很帅

    少年你很帅

    你迄今为止的生命里出现过真正能用帅来形容的人吗从外表到内心从人格到性情没有人完美无缺但你就是发自内心的认为那一刻的他就是无可挑剔的
  • 南浔

    南浔

    这是一个以古镇为轴的青春小故事,这是一个还未懂爱就遇到爱的年代。以古镇南浔为中转港,你我转角相遇。以青春年华为赌局,你我是分道还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