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2000000003

第3章 佛教的创立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也是产生最早的世界性宗教,它长期以来主要在亚洲地区流传,19世纪末,开始传入欧、美、非洲和大洋洲。据统计,现在约拥有3亿多教徒。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它虽不是中国本土宗教,但自传入中国始,便与中国文化碰撞、融合,经过两千多年来的广泛传播,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影响到文学艺术、建筑绘画、节日风俗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广义地说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讲,它是指佛陀所说的教法、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佛法。“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的轨则,使人看到后便可以了解是何物。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一、佛教产生的背景

佛教产生的年代是一个经济空前发展、社会变化剧烈、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这一时期经济急剧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商品交换频繁,对外贸易活跃。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繁荣。在佛陀时代,出现了比较大的城市,如王舍城、舍卫城、波罗奈城。国家以城市为中心进行统治,兼控周围的聚落、村落等农牧业地区。王权日益巩固,阶级分化明显,争霸战争不断。

早在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000年间,原居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向东进入印度恒河流域定居,对原来的土著居民实行压迫和剥削,土著居民大多沦为种族奴隶。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与西北印度土著文化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婆罗门教宣扬等级制度,以“四种姓”制度来规范社会各个等级的社会职责。其中第一等级为婆罗门,为世袭而职司祭祀的专业僧侣,是宗教文化教育的中心,自认为是创造宇宙的主宰“梵天”(天神)的代表,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即王侯武士,担任各城国王和文武官职,执掌政治和军事大权,为世袭的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平民阶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及雇工、奴隶。在佛教创立前后,以国王为代表的刹帝利种姓和从吠舍种姓中形成的工商业主,对婆罗门种姓的传统统治表示不满,支持各种非婆罗门教思想,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了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出家修道者)思潮。佛教最初就是这种沙门思潮之一,释迦牟尼应运而生,他以慈悲宏愿创立佛教,截长补短,存优去劣,破除人间的阶级观念,指示人性的升华成就。

二、释迦牟尼的生平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位于今尼泊尔国境内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前565——前485),即释迦牟尼。其时约当我国春秋战国之际,释迦牟尼和我国圣人孔子(前551——前479)大致为同一时代的人。

释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刹帝利种姓,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因是古印度释迦族人,故又称为释迦牟尼。其母曰摩耶夫人。摩耶王后45岁时,一天晚上,睡梦中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闯入腹中——于是王后怀孕了。按当时古印度风俗,妇女头胎怀孕必须回娘家分娩。摩耶王后临产前夕,乘坐大象载的轿子回娘家分娩,途径兰毗尼花园时,见有一娑罗树(无忧树),花色鲜美,香气四溢,便举手摘花,不小心惊动胎气,便在无忧花树下生下了一代圣人——释迦牟尼。传说释迦牟尼诞生时自母右胁自然生出,出生时有种种瑞相,出生后“不扶而行于四方,各七步,而自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随足所蹈,出大莲花。二龙涌出,往虚空中各吐水,一冷一暖,以浴太子”。许多年后,西行求法的唐三藏来到佛陀诞生地时,仍可以见到“澄清皎镜,杂花弥漫”,“有无忧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现今西双版纳的每个傣族村寨几乎都建有寺庙,而几乎每个寺庙周围都种有无忧花。另外,有些没有生育但想得子女的人家,也常常在房前屋后种植一株无忧花。据说,只要坐在无忧花树下,任何人都会忘记所有的烦恼,无忧无愁。

相传佛诞生后七日母亲就去世了,由姨母波阇波提养育。幼年的悉达多生活优裕,极尽享受之乐。天资聪颖、相貌奇伟的太子并不因为生活的宝贵而欢娱快乐,“却经常为了寻求解脱人世间的烦恼和痛苦,在禅思寂寞中过日子。”净饭王为了打消他出家学道的念头,在他17岁(一说16岁)时为他娶邻国王女表妹耶输陀罗和瞿毗耶两位做妃子,《佛所行赞》形容耶输陀罗的美貌说:“贤妃美容貌,窈窕淑女姿。瑰艳若天后,同处日夜欢。”不久他们就生下儿子罗睺罗。

净饭王对悉达多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摆脱强邻的侵犯。作为王太子的悉达多,虽然生活优裕舒适,但也痛感世间变化无常,人人生活在苦难中。悉达多幼年时就有沉思的习惯,他所看到的许多世间现象都能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常于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又于四门出游之途上,观生老病死之相,遂有栖林遁世之志。净饭王企图用生活的享受来羁绊住王子,传说给他娶了3位夫人,6位彩女,但这些劝阻都没能动摇他出家修道的决心。于是王子在29岁时,遂令侍者车匿为伴,乘月夜跨白马犍陟出家。不顾父王劝阻,毅然别妻离子,舍弃王位,剃掉须发,披着袈裟出家修行,努力求得解除烦恼的方法。

出家后他先修习禅定,修习“无想定”,即以泯灭思想为最高方法,做到无思无虑,但认为这不是正道,后辞别而去,来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修行,“日食一麻一麦”或穿刺激皮肤的衣服,和尸体睡在一块儿,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解脱,但都未能收效。《佛本行集经》形容他:“身体羸弱,喘息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无力气。”如此历经六年,但结果还是徒劳无功,最后悟出苦行无益,就在尼连禅河洗去六年积垢,随后又接受牧女所献乳粥的供养,调养身体,恢复气力。恢复了气力的王子并未放弃寻求解脱之道。他又独自一人离开森林,渡过尼连禅河,在附近的毕钵罗树(菩提树)下双腿跏趺,端正心念,静坐思索,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觉悟),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经过七天七夜(一说四十九天),王子感到心中平静,一切烦恼不再从心头生起。他证成佛道后说:“奇哉!奇哉!奇哉!大地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此时王子已35岁,从此以后王子被人们称为“佛陀”,意思是“觉悟者”。释迦牟尼成佛以后,周游各处说法劝化他人,开始了他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传教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用偈颂、散文、譬喻等各种形式宣讲佛法,无论什么人,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就可以解除苦恼,享受永久的快乐。

英雄可以征服世界,但难以征服自己,释迦牟尼以坚定的信念征服自己,以大无畏的精神探寻解脱生死苦海的法门,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拔苦施福,他的伟大人格光耀后世,后人为了表示对这位圣人的尊敬,把和他有关的一些日子作为佛节日。我国一般认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涅槃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成道日。南方各国则以公历五月圆日(相当于我国农历四月十五日)为佛节日,认为佛诞生、成道、涅槃都在这一天。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谨先生学问博大精深,教化涵盖儒,释,道,融会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在台湾,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然而,南怀瑾先生拒绝一切溢美之词,自谦为“凡人”。长期以来,流传最广的却是这个最普通的称谓——南老师,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这样称呼他!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热门推荐
  • 20岁生日请给我一个奇迹

    20岁生日请给我一个奇迹

    等待是一生中最初的苍老,是令人日渐消瘦的心事,是举著前莫名的伤悲,是记忆里一场不散的筵席,是不能饮不可饮,也要拼却的醉。薰衣草的等待,一定会换来幸福么?有多少人愿意像熏衣草一样执着等待呢?再让我多活一秒,让我和你在一起,拥抱薰衣草在风中的味道。▲【暂更!】
  • 春天里的四季

    春天里的四季

    从少年时代的故乡河北大名县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退休以后的家居生活。从中充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师尊的感恩之情,以及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血肉之情。
  • 蔷薇再开时

    蔷薇再开时

    你曾经以为有些事不说是个结说开了是个疤可是你解开了那个结你才发现那里早已经开出了一朵花你笑了笑对自己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这也就是生活
  • 四度人

    四度人

    我们曾是地球的主宰者,我们曾拥有歼灭一切的力量,你们曾称呼我们“神”......战争夺走了我们的所以,将我们禁锢在永远黑暗的深渊,凋亡,败落,迷失。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是最高贵的种族。
  • 天降未婚夫

    天降未婚夫

    她,晚上冒雨开车,好死不死的遇上了泥石流,还倒霉的碰上了一个古装怪男!此男脸色惨白,狼狈若鬼!这也就罢了,还不懂保护女性,爱护女性,尊重女性!时不时还露出个委屈的小眼神!这是哪里来的极品?他,来凤国凤都陆家的大公子,阴差阳错来到现代,奇怪的房子!奇怪的人!什么都奇怪!最奇怪的还是一个气量小爱斤斤计较还理所当然的堂堂大女人!天哪!这是什么地方?
  • 杨力谈中年养生

    杨力谈中年养生

    由于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家庭和社会给予中年人的责任和压力较大,心理冲突和困扰出现得较为频繁,由此而引发的生理问题更为突出。人到中年,一定要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健康态度和健康观念,改掉不良的行为和习惯,缓和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中国首席中医养老专家为你讲解养生的奥秘,这是一部让中国人多活十年的书!
  • 向爱出发

    向爱出发

    不真实的姓名,扑朔迷离的身世,濒临绝望边缘的爱情。真正的真相,只有翻开最后一页才会知道。
  • 亿万宠婚:帝少的傲娇萌妻

    亿万宠婚:帝少的傲娇萌妻

    两年前,身价千亿的帝少薄情寡性,在新婚当天把她丢在婚礼现场,独自去了国外。两年后归来,他却明目张胆地说想和她生孩子?“你是不是有病?”她瞪他一眼。以为他会沉下脸,却没想到他猛然将她扑倒,嘴角扬起一抹邪魅的笑:“我觉得我好像得了抑郁症,要不郁医生你帮我治治?”被吃干抹净后,郁医生嘴角微抽:抑郁?那不就是压她?
  • 三国谋事变术:破译三国60套制胜玄机

    三国谋事变术:破译三国60套制胜玄机

    三国风云,即是一个战场,更是一个智场——布满变术的阵地。曾国藩站在南京城头,望残阳如血,曾不由豪气顿生,感叹道:“以三国之谋略,成天下之大事,不亦宜乎!”这句话说得发自肺腑,让明白人一下子就茅塞顿开,仿佛破译了成大事的密码。 人生之变术,其意藏在何处?是否有教科书可依呢?自然,《三国》即是其一。我们都明白:谋事之道往往取决于一个“变”字,你变、我变、他变,这是成功的定则,任何一个一成不变的“死脑筋”,都只能满身披上“失败”两字。 本书取名“三国谋事变术”,意思是“挖”出三国风云中的成功密码,找到成功的蓝图。再者,就是希望各位看客多一点谋事之变术,这样你们面前就不会出现一堵堵死墙。
  • 逆袭:荣耀归来

    逆袭:荣耀归来

    她八岁那年因种种原因被他收为童养媳,十四岁那年逃脱她的掌控,十八岁那年出国四处留学,二十三岁那年她带着她的骄傲和荣耀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