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2000000014

第14章 诗禅互涉

禅与诗本来是殊途,禅是直觉的,诗是思悟的;禅是出世的,诗是在世的;禅是不立文字的,诗是不离文字的。然而禅与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却有着不解之缘,金人元好问说:“禅为诗客添花锦,诗是禅家切玉刀”。禅与诗的关系应该是双向的,不过禅对诗的影响较大,而诗对禅的影响较为微弱,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禅与诗的关系是单向地禅对诗的渗透。诚如元好问所说,诗与禅应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禅浸润到诗里产生了以禅入诗、以禅喻诗;反过来禅语、禅话中也吸收了诗的意韵情致,产生了以诗入禅,表现为偈颂诗意化、引成句入禅等现象。

一、以诗入禅

以诗入禅是诗对禅的影响。禅宗是地道的中国化宗教,尤其是入宋以后,三教合流的趋势异常明显,有“儒身道袍佛袈裟”之说。随着禅宗的入世化,伴随而来的是与士大夫文人的频繁交往,其间鲜活的诗情必然会向冰冷的道情渗透。初盛唐时期,禅师的语言尚较少具有诗歌的韵味,像玄觉禅师上述山水化的语言,在《证道歌》中只是偶尔为之。自中唐时期,禅师的语言开始大量诗化。这是偈颂与诗歌韵致结合的普遍现象。如石头希迁(700-790)与门人道悟的一段答语:

(道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不得,不知。”悟曰:“向上更有转处也无?”师曰:“长空不碍白云飞。”

学人执著于佛法大意,师以“不得、不知”欲破其执。不得故无不得,不知故无不知。然而学人仍然执有为幻,继续追问向上一路。“向上一路,千圣不传”,“长空不碍白云飞”即暗示在悟入以后,机境如白云舒展,可以无限开拓,自在运用。

再如舒州天柱山崇慧禅师与禅僧间的对话:

僧问:“如何是天柱境?”师曰:“主簿山高难见日,玉镜峰前易晓人。”问:“达磨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僧无语。

僧问天柱境,实际上是在问什么是佛法大意。问的是本体,而诗答的是现象。山高难见指佛法不易得,也借指其僧迷头认影,向外追寻,无有得法之时。峰前易晓谕佛法无处不在,只要学人粉碎迷情,发现自我,则佛法如峰现前。然而僧人仍胶柱于有无,崇慧禅师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答之,希望其僧能体会当前,当下承当,“在瞬刻中得到永恒,刹那间已成终古,在时间是瞬刻永恒,在空间则是万物一体。这就是禅的最高境界了”。从这些问答可以看出天柱禅师多取象自然,动静空有互摄,充满诗意与禅机。其语录中韵味袅袅、亦诗亦禅的句子尚有许多,摘录如下:

问:“如何是天柱家风?”师曰:“时有白云来闭户,更无风月四山流。”

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也?”师曰:“灊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晖。”

问:“如何是道?”师曰:“白云覆青嶂,蜂鸟步庭花。”

问:“如何是和尚利人处?”师曰:“一雨普滋,千山秀色。”

问:“如何是天柱山中人?”师曰:“独步千峰顶,优游九曲泉。”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白猿抱子归青嶂,蜂蝶衔花绿蕊间。”

《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中记载的唐代禅师这种诗化语言非常普遍。但最为精彩的当属临济义玄与凤林的一段问答:

林问:“有事相借问,得么?”师云:“何得剜肉作疮?”林云:“海月澄无影,游鱼独自迷。”师云:“海月既无影,游鱼何得迷?”凤林云:“观风知浪起,玩水野帆飘。”师云:“孤轮独照江山静,自笑一声天地惊。”林云:“任将三寸辉天地,一句临机试道看。”师云:“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凤林便休。师乃有颂:“大道绝同,任向西东。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凤林以事发难,象征作用。临济以不得剜肉作疮比喻本体圆满自足。凤林以月象征自性空明,而水里的鱼却认假成真,在空明的境界里迷失了自己。临济把断封疆:海月既无影,游鱼何得迷。所谓迷失,不过是自心的分别而已。凤林继续设下陷阱:浪起帆飘句喻自性虽无形象,但要通过物象来反映。临济心中了然,昂然不顾,谓彻悟之时,心境如朗月高照,山河清明。长笑一声,天地萧瑟。刊落繁华,俯仰于空明的了悟之境。此段对话,禅韵绕梁,诗情汩汩,全用富有意韵的诗句来表达悟境。

大约从北宋中叶开始,借用名篇警句来说法渐成风气。禅师用名篇警句说法的例子众多,如《五灯会元》卷二〇《中际善能禅师》:

上堂:“不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不可以万古长空,不明一朝风月。且道如何是一朝风月?‘人皆畏炎热,我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会与不会,切忌承当。”

其中“人皆畏炎热”四句是唐代柳公权和唐文宗的夏日联句,前两句为文宗所作,后两句为柳公权作。南宋善能发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之意,要我们把握现在,体悟当前,于宇宙人生中的一事一物中体会真如。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再如:僧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青青河畔草。”曰:“磨后如何?”师曰:“郁郁园中柳。”其中“青青河畔草”两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磨砖”故事为禅门精典,意指佛法不在打坐。所谓磨转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僧以“磨前磨后”问师,实际是在问佛性真如如何获得。师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两句写景诗粉碎学人迷情,旨在告诉僧人道不假修,一切现成,触类是道,立处皆真。河畔之草、园中之柳皆是佛性真如的显现。其他如《五灯会元》卷十六《蒋山法泉禅师》引贯休诗“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表达佛法遍一切处。“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现实生活中的事无不流露着佛性真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此类思想的集中表现,所以成为禅师们引用频率颇高的诗句,如:

时有僧问:“居士默然,文殊深赞,此意如何?”师曰:“汝问我答。”曰:“恁么人出头来,又作么生?”师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中的这两句诗本是描写游山玩水之过程,但也表现出了禅宗随缘任运无心行为,如陶渊明所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在这极其自然的背后还“暗寓着随遇皆道、触处可悟的参禅方式。暗寓着始于追根穷源的寻思,终于心行路绝的默照的悟道过程”。

发展至宋代,随文化的发展,印刷术的流行,禅僧的士大夫化,因而禅僧的诗谒更多了些诗情韵致,禅偈的诗意化及引用文人诗句已经是普遍现象,尤以临济、云门两宗为著。云门雪窦的《颂古百则》和号称“禅门第一书”的圆悟《碧岩录》,可以说是禅偈诗化的登峰之作,清诗丽句俯拾即是。惠洪、道潜等辈更是以诗为能事,规模东坡,模仿山谷。甚至于有的禅僧作艳诗艳词,如释惠洪即常作“未忘情之语”,有“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之句,被王安石次女目为“浪子和尚”;克勤悟道偈:“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法演上堂,举俱胝竖指因缘的“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等句,都是以艳语通禅思。

二、以禅入诗

以禅入诗是禅对诗的侵入,有以禅语入诗、以禅理入诗、以禅趣入诗三种。以禅语入诗是指用佛禅术语入诗,这部分诗多是理性的说教,如王维“举足下足,长在道场”,李颀“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刘长卿“无生妄已息,有妄心可制”等句。以禅理入诗,是在佛诗中反映禅理,低者成为佛经之宣讲,高者则意蕴浓浓。举较好的一首如下:“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这是灵云志勤禅师的悟道之作,宣扬禅家的自性具足之理。人人心中具有圆满的佛性,但世人多迷头认影,舍家旁求,执幻为真,殊不知自家就具有这种佛性,如逢春而开的桃花一样,无处不在。相同的有某尼的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春。归来却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文人的禅理诗也有很多,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王维的《过香积寺》也历来为人称道。

以禅趣入诗和以禅理入诗有交叉的地方,不同的是以禅趣入诗是不着禅语而禅意自现的禅意诗。举几首著名者如下:

李翱《赠药山惟俨诗》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上述诗歌从语言上看丝毫不着禅语,而内中却关联禅理,以至于后人评王维此类诗曰:读之身世两忘中,万念俱寂(胡应麟评)。此外禅对诗的影响方面还有以禅喻诗,属于诗论范畴,在此就不多提及了,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三、禅诗的境界

禅诗的境界应该是自然而工的,所谓“诗到无诗禅俨然”,无心之作往往禅机四现。般若空观为禅宗的主要思想,慧能发展为无住、无念、无相,只有用金刚宝剑随立随扫,才能不执不滞。除无心外,一首好的禅诗要不流于说教,需经常借用自然景物。禅宗有借境示人,或叫对境显人的说法。比如学生问,如何是夹山境,师答“春来草自青”,即是借境示人。也正符合“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法身无形、应物显身的观点。

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把禅诗的境界和枯木死灰、古井无波联系到一起,实际上禅境不仅是一味的空寂,空寂固然是一种特色,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其第一谛。佛教第一步是破有立空,第二步是非有非空,第三步则将非有非空的心也空掉。但据此掉入顽灭则大错,真正的禅者境界不是一潭死水、枯木死灰,而应是枯木逢春后的盎然生机,是深谷里的龙吟,是高山上的虎啸。禅语曰“山高岂碍白云飞,竹密岂妨流水过”,白云自在飞,流水悠悠过,一片天然化机,活泼泼,轻洒洒,无牵无碍。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把握禅宗的圆融境界,这非常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禅诗的境界。禅家讲究不二法门,一切的有无,大小的对立在这里都得到了超越,海底可以生尘,石女可以生子。如禅诗中“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是说明时间的圆融;“万柳千华暖日开,一华端有一如来”,是说明空间的圆融。只有做到事事无碍,才能与禅相通。宋代真净克文的一首偈子就是说明这一境界的:

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房,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读此类禅诗的时候,切莫把诗中的事相当做现实中的事实,如此这般,“驴年”也透不出。

上面缠来缠去实际上已背离了禅家的不立文字的宗旨,真正的禅机是电光石火般的迅捷,是言亡虑绝的悟境,是刹那间的永恒,是一朝风月际的万古长空,是得风的翠竹,是倚风的芙蕖。

同类推荐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 中国信仰

    中国信仰

    什么是国学和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传统?国学就是国家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就中国历史而言,国学可分为古代国学,和现代国学。古代国学是古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现代国学是现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 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是台湾学者郭永进先生经过真修实证以后的解经之作,通过很多幻灯片的生动演示,图文并茂地来诠释《心经》这部深奥经典的真正内涵。让很多人都能轻松读懂这部“无字天书”, 透过这些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心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到那活生生的生活,进而通过实证而渐入心灵自由的解脱之境。
热门推荐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良知与担当

    良知与担当

    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激情与偏执,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法国人的浪漫和睿智成就了他们在20世纪知识界的独特地位。通过对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全景式描绘,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最标准范本的生动而又深刻的解说和记录。
  • 禁忌天门

    禁忌天门

    天罚降临,人人自危,各部落为争夺续命灵源,血染山河大地,拔撼九重天阙。
  • 《我爱的少年叫王俊凯》

    《我爱的少年叫王俊凯》

    慕筱筱因为父母工作原因转到重庆和姑姑生活,而就在新学校里她见到了之前只能在梦里见到的少年王俊凯,并与其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本文虚构】
  • 乱世殇璃末

    乱世殇璃末

    乱世中有着那么一群人,叫做兄弟,他们互相搀扶并且陪伴彼此走向人生巅峰。数百年后,没有人会知道他们,但他们的兄弟情却会依然永存
  • 大地龙歌录

    大地龙歌录

    龙和蛇交配生下来的叫蛟,龙和蛟交配生下来的叫猪婆龙(鳄鱼);龙和驴交配生下来的叫蟘(音特te龙种);龙和猪交配生下来的动物叫猖;龙和蜈蚣交配生下来的叫飞龙;龙与牛生麒麟、与马生骧龙、与鹤生凤、与鹰生鹏、与鲲或与蛇生蛟、与蛟生鼍;与蜈生飞龙、与熊生貔貅、与豹生鸱吻、与象生蒲牢、与虎生狴犴、与狼生睚眦、与狮生狻猊、与犀生囚牛、与鲸生蜃、与猴生嘲风、与龟生霸下、与犬生负屃
  • 不化骨修真途

    不化骨修真途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五仙之下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他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他受天地灵气所至,死而不腐,僵而生灵。虽在这华夏大陆所生,却超脱六道轮回之内,不在五行之中。
  • 诗情归己

    诗情归己

    他跟我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装有梦想的盒子,你能否将它打开,用盒中藏有的力量翱翔于蓝天,取决于你是否可以铸造出这世界只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心灵的钥匙。------食梦者回忆录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到三国当黄巾

    回到三国当黄巾

    世人,可老子好死不死穿越到三国,穿越三国就穿越三国吧,我琢磨着脑子里的历史不少,抱抱刘备曹操大腿足够混的不错,但被三国群雄专用刷经验值的黄巾军看上是啥情况,哭,我能不答应被张角选成继承黄天之志吗,能打个商量先放过我吗?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