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4700000014

第14章 孟子(2)

孟子接着说:“那就让我来为大王讲讲娱乐吧,假如大王在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乐声曲调,大家都愁眉苦脸相互诉苦说:‘我们大王光顾自己喜好音乐,为什么要把我们弄到这般穷困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假如大王在打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见到旗帜的华丽,大家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苦说:‘我们大王光顾打猎开心,怎么把我们弄得这般穷困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由于不和老百姓一同娱乐的缘故。”

“假如大王在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乐声曲调,大家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乐呢?’假如大王在打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见到旗帜的华丽,大家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由于和老百姓一同娱乐的缘故。倘若大王您能跟老百姓一同娱乐,那么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拥戴,天下就会得到统一了。”

§§§第二章

【原文】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②。”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③,雉兔者往焉④,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⑤。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注释】

①囿(yòu):养动物种花木的园地,古时称为苑囿。②传(zhuàn):本是指解释经文的著作,此指文献记载。③刍荛:朱熹《集注》云:“刍,草也;荛,薪也。”这里的刍荛,指割草牧羊和打柴的人。④雉(zhì)兔:雉,野鸡。这里的“雉兔者”指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⑤阱(jǐng):捕捉野兽用的陷坑。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道:“传说周文王豢养禽兽种植花木的园地有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说:“在古书上是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说:“要是这样,不太大吗?”

孟子说:“老百姓还觉得小了呢。”

齐宣王说:“我的园子只有四十里见方,老百姓还觉得大,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周文王的园地,周围七十里见方,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到那里去,打野鸡、捕兔子的也可以到那里去,文王与百姓一同享用,百姓觉得小,不是很自然的吗?我刚踏上您的边境,先打听一下齐国有哪些重大的禁令,然后才敢入境。我听说齐国首都的郊外,有个方圆四十里的园子,凡射杀园子里的麋鹿的,按杀人的罪名处罚,这就等于在国土上,设下了方圆四十里的大陷阱来坑害老百姓,老百姓觉得大,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第三章

【原文】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①,文王事昆夷②。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③,勾践事吴④。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⑤:‘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⑥,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诗》云⑦:‘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⑧,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曰⑨:‘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发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注释】

①汤事葛:商汤王事奉葛国的事。详见本书《滕文公下》。②昆夷:亦作“混夷”或“串夷”,是当时在周代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③獯鬻(xūn yù):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④勾践事吴:勾践,越国的国君。吴,吴国。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94年打败越国,勾践派文种求和、对吴称臣来争取机会,刻苦图强,最后终于在前473年攻灭吴国。《左传》、《史记》、《国语》均有记载。⑤《诗》云:引自《诗·周颂·我将》,这是祭祀周文王的颂歌。于时:于是。⑥匹夫:一人。⑦《诗》云:引自《诗·大雅·皇矣》,是首歌颂周先祖功业的诗歌。⑧莒(jǔ):国名。⑨书:指《尚书》。此引文是出自《尚书·逸》篇。越:违背。厥:用法同“其”。衡行:同“横行”。指作乱,武王:西周的开国君王,在他统治时期,周攻灭了殷商、伐纣之后而成为天下诸侯的君主。

【译文】

齐宣王问:“跟邻国交往有一定的准则吗?”

孟子回答说:“有的。只有仁君才能以大国事奉小国,所以商汤王事奉过葛伯、周文王事奉过昆夷;只有智者之君才能以小国的身份事奉大国,所以周的大王事奉过獯鬻、越王勾践事奉过夫差。以大国身份事奉小国的,是喜爱天理美德的人,以小国身份事奉大国的,是敬畏天理威严的人。喜爱天理美德的人能够保有天下,敬畏天理威严的人能够保有自己的国家。《诗·周颂》中的《我将》篇说:‘敬畏上天的威严,于是保佑了国家。’”

宣王说:“先生说得太好了啊!可惜我有个毛病,我喜好勇敢。”

孟子答道:“希望大王不要喜爱小勇。有这么一个人,手按佩剑,瞪着双眼说:‘他怎敢抵挡我呢!’这是匹夫的勇武,只能抵敌一个人,我恳请大王把您喜爱的勇敢扩大些吧!《诗·大雅》中的《皇矣》篇说:‘我们文王对密须国人的侵犯暴行勃然大怒,整顿好军队开到前方,阻击莒国来侵犯的敌寇,增强周国的威望,给百姓带来福泽,酬答天下对周天子仰望的厚意。’这就是文王的大勇。文王一旦勃然犬怒,便能使天下的民众得到安全。”

“《尚书·逸》篇里面说:‘上天降生下土的人民,替他们造作了君主,也替他们安排了师傅。派给君主和师傅的任务只是帮助天帝慈爱下民。所以,四方的人有罪或是无罪,都由我进行裁决。天下谁胆敢违背上天的意志起来作乱呢?’只要有一个人敢在世间横行无忌,武王便认为是自己的耻辱。这就是武王的大勇,武王也是只要一发怒,便能使天下的民众得到安全。现在,要是大王您也能做到一旦勃然大怒,便使天下的民众得到安全,那民众便惟恐大王不喜爱勇敢呢!”

§§§第四章

【原文】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②:‘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③,放于琅琊;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④,民乃作慝⑤。方命虐民⑥,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景公悦,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⑦:‘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⑧。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注释】

①雪宫:齐国离宫名。赵注云:“离宫之名也,宫中有苑囿台池之饰、禽兽之饶。王自多有此乐,故问曰‘贤者亦有此乐乎。’”②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杵臼。晏子:齐国大臣,名婴,字平仲。齐景公时贤相。③转附、朝儛侥:都是山名,在山东省内。④睊睊(juàn):侧目而视的样子。⑤慝(tè):悖逆暴乱。⑥方命:方,同“放”。命,王命。⑦大师:即太师,乐官。⑧《徵招》、《角招》:叫太师所作的乐曲名。一说皆是调名。徵(zhǐ),古时五音:官、商、角、徵、羽。

【译文】

齐宣王在自己的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德的人也有这样的享乐吗?”

孟子答道:“有。人们得不到这样的享乐,就会抱怨他们的君主。当然,因得不到这种享乐便抱怨他们的君主,是不对的;作为民众的君主却不与民众一同分享这种快乐,也是不对的。君主以民众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民众也以君主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君主以民众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民众也以君主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做到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心的事,是决不会有的。”

“从前齐景公向晏婴问道:‘我打算到转附和朝儛两座名山游览一番,然后沿着海岸向南走,直达琅琊邑,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和古代圣王的巡游相比拟呢?”’

“晏婴答道:‘问得好呀!天子前往诸侯国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所拥有的疆土。诸侯前往天子的朝廷去朝见,叫做述职,述职就是报告诸侯所担负职守的情况。上述没有不和政事有关的。春季视察耕种,补助农具、种子不足的农户;秋季视察收获,救济劳力、口粮不够的农户。’夏朝时的谚语说:‘我们大王不巡游,我们怎能有养息?我们大王不视察,我们哪会获补助?大王的巡游视察,足以让诸侯效法。’现在不是这样,队伍出动一大批就要向下面筹粮,饥饿的人们得不到食物,劳苦的人们得不到息养。民众侧目而视、怨声载道,民众就会被迫作恶了。这样放弃先王的教导,虐害百姓,豪饮暴食,像流水似的没完没了。这种流连荒亡的行为,不能不使诸侯为之忧愁。什么叫流连荒亡呢?顺流而下放舟游乐不知回返叫做流,逆流而上挽舟游乐不知返回叫做连,没有厌倦地打猎叫做荒,没有节制地酗酒叫做亡。古代的圣王不搞这种流连的游乐、荒亡无节制的行为。现在就看大王选择哪一种做法了。”

“齐景公听了很高兴,在都城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自己到郊外去住下,于是开始行惠政,打开仓库拿了粮食补助贫困百姓,又把乐官召来说:‘替我创作君臣共同喜欢的乐曲歌词吧!’这歌曲就是《徵招》、《角招》。那歌辞中说:‘制止君主的欲望又有什么过错?制止君主的私欲,正是敬爱君主呢。’”

§§§第五章

【原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①,则冻馁其妻子②,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③,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④。”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

①比(bì):及,到。反:同“返”。②馁(něi):饥饿。③士师:狱官。其属有乡士、遂士之官。④已:罢去,罢免。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您的某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看而自己出游楚国,等他回来时,假如他的妻子儿女在挨冻受饿,那么,应该怎么对待他那个朋友呢?”

齐宣王说:“与此人断绝交情。”

孟子问道:“监狱官如果不能管理他的属官,那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再问道:“整个国家假如没有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故意不答,回头看左右的臣子谈论别的话题。

§§§第六章

【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①,有世臣之谓也②。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③。”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己,将使卑逾尊,疏逾戚④,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注释】

①所谓、非谓:两个“谓”字为动词,是“说”的意思。之谓的“谓”是名词,可译为“是说……的意思”。②世臣:指累世建立功勋的臣子。③亡:指离开君王出走。④逾:超越。戚:亲近。

【译文】

孟子进见齐宣王时说:“我们所说的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不是说它有年代久远的高大树木,而是说有世代与国家共患难、为国建立了功勋的贤臣良将的意思。大王您现在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所任用的人,如今都离开君王而去了。”

齐宣王说:“我凭什么才能识别他们没有贤能而不任用他们呢?”

孟子说:“国君进用贤能,如果在不得已时要使卑贱的人超越尊贵的人、疏远的人超越亲密的人,这样的事能不慎重对待吗?因此,国君任用人时,左右的都说某人贤能,不能轻信;诸位大夫都说贤能,还是不能轻信;全国的人都说他贤能,然后才对他进行考察,若发现了确实贤能,才任用他。左右的人都说不行,不要轻信;各位大夫都说不行,不要轻信;国人都说不行,然后才考察他,若发现确实不行才罢免他。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该杀,不要轻信;各位大夫都说该杀,不要轻信;国人都说该杀,然后才考察他,若发现他确实该杀,然后才杀掉他。所以说是国人处决他的。能够做到这样,才能够真正做百姓的父母官。”

§§§第七章

【原文】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③?”

曰:“贼仁者谓之贼④,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⑤。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注释】

①汤放桀:汤,商朝开国君主的名号。放,流放。桀,夏朝末世暴君。《书经》载“成汤放桀于南巢”(在今安徽巢县东北)。《史记·夏本纪》载:“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②武王伐纣(zhòu):殷商末纣王无道,周的开国君主武王姬发兵伐纣;纣王兵败自焚而死。③弑:臣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此指臣杀死君主。④贼:损害,毁灭。⑤一夫:言众叛亲离的独夫。《书》曰:“独夫纣。”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道:“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种事吗?”

孟子回答说:“在古代人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说:“为臣的人杀掉他的君主,可以吗?”

孟子答道:“毁灭仁爱的人叫做贼,毁灭正义的人叫做残,残贼的人叫做独夫。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了个‘独夫’殷纣,没有听说杀过君主。”

§§§第八章

【原文】

齐人伐燕①,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②。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③,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④。”

【注释】

①齐人伐燕:齐宣王五年(前315年),燕国由于燕王哙把王位让给国相子之,国人不服,发生内乱,宣王用田王思的计谋,次年趁机出兵伐燕,齐军在五十天内就攻下了燕国的国都,取得了胜利。②不取,必有天殃:《国语·越语》云:“天与不取,反为之灾。”③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④运:朱熹《集注》云:“转也,言齐若更为暴虐,则民将思考而望救于他人矣。”

【译文】

齐国人进攻燕国,战胜了它。齐宣王问孟子道:“有的人叫我不要占取它,有人叫我占取它。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只五十天便攻下了它,如果不是天意,人力无法取得这样的成就,若不占取它,必定会遭到天降的灾祸。我占取了它,怎么样啊?”

同类推荐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认为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词的境界是如此,文学境界甚至人生追求成功的境界也是如此。古往今来,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各种各样。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提出从“境界、真情、词句”角度评判文章好坏——以境界取胜的文章千古流传,以真情动人的文章经久不衰,以词句取胜的文章也深受欢迎。
  • 智囊(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智囊(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快士传

    快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中游

    幻中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华夏逐梦

    华夏逐梦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华夏大地之上,中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势不可挡的巨大变化,旧貌换新颜,一幢幢具有现代感、时髦辉煌的摩天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气势宏伟、蜿蜒盘旋的高速立交桥令人惊叹,一辆辆时速领先的中国高铁令世界赞叹,一辆辆名牌高档轿车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千家万户……《华夏逐梦》讲述的是华夏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不断努力,勇于挑战和不断超越,勇于奉献,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大气磅礴的现代英雄故事……欢迎加入《华夏逐梦》读者群:34522912
  • 市场营销与策划

    市场营销与策划

    本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以培训和训练学生的市场营销通用职业能力为宗旨,符合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思路。本书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内容,树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能够完成相关的营销工作任务。
  • 少主的新娘:高攀钻石老公

    少主的新娘:高攀钻石老公

    新书《婚权独有:傲娇老公甜蜜宠》“简先生,你需要一个女朋友吗?我需要一个像简先生这样的男朋友。”夜色场所,她依偎在他的身边,说得一本正经。为了成为万众瞩目的亮眼明星,她用所有的积蓄换得特殊PARTY的门票,认准猎物目标下手。只是,这个男人怎么不照她的剧本走?他是神秘组织继承者,出来只是玩票一段时间。送上门的美女从不拒绝,原以为她也会跟别的女人一样,只是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失控了……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狂妻你别跑

    狂妻你别跑

    她本淡然于世,孤身一人也只是孤单一点而已,她不在乎所谓的亲人对她的不喜和厌恶,他们完全当她不存在,但为什么这样都容不下她。被下毒致死,魂归架空时代,却不料还是相同命运,人不欺我,我自欺.两世一味退让,只换来欺凌,今世她誓不让人欺,自强自不让人欺。
  • 凯源玺十年誓约

    凯源玺十年誓约

    三只在十年之约的道路上坎坎坷坷的走着,一路上的羁绊,数都数不完,算都算不清;但是,还有一群是那么爱他们的fans;只是,三只生命中的另一半已经浑然不知的进入了他们的生活,甚至住进了他们的心里……
  • 青乌经

    青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间辞

    花间辞

    女主泪凝是仙后与妖王所生的女儿,仙后是天帝的妹妹因触犯天条,仙后不得已把泪凝丢到凡间...............
  • 独宠千年,傲妃重袭

    独宠千年,傲妃重袭

    她,被封印千年,对千年前的事一无所知,记忆中只残留了些术法;千年后,封印破除,附身于一身负灭族之仇女婴之身,借尸还魂。本想一生一世一双人,却又桃花泛滥。是他?是他?还是他?究竟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
  • 光魔传

    光魔传

    千年前,人类得以主宰神龙大陆,斗气、魔法和神术的主旋律下,帝国征伐不断,且看大陆今日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