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4600000004

第4章 统兵治军篇(3)

所以将帅有五种危险:一味死拼,就可能中计被杀;怯弱贪生,就可能被敌人俘虏;急躁易怒,就可能被敌人凌侮而轻举妄动;廉洁自爱,就可能被敌人污辱而不惜殉身;溺爱民众,就可能因救护民众而陷于烦劳。以上五种偏激的性情,是将帅的缺陷,是用兵的祸害。全军覆没,将帅被杀,必然由这五种危险引起,这是不能不深恩熟虑的。

行军篇第九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译文】

孙子说,在处置部署军队和观察判断敌情时,都应该注意:通过山地,要靠近溪谷行进,安营扎寨要驻扎在居高向阳的地方;敌人占领了的高地不要去攀登仰攻,这是军队在山地上的处置原则。横渡江河,必须在远离江河处驻扎;敌人渡水来战,不要在他到水边时予以迎击,而要等它渡过一半时再进行攻击,这样才有利;如果要同敌人决战,不要紧换水边布兵列阵;在江河地带驻扎,也应当居高向阳,不要处于江河下游处,这是军队在江河地带上的处置原则。通过盐碱沼泽地带,应该迅速离开,不要停留;倘若同敌人相遇于盐碱沼泽地带,那就一定要靠近水草并背靠树林,这是军队在碱盐沼泽地带上的处置原则。在平原地带要占领平坦开阔地域安营,而右翼部队则应倚托高地,做到前低后高,这是军队在平原地带上的处置原则。以上四种军队的处置原则运用带来的好处,正是黄帝之所以能战胜其他“四帝”的原因。

【原文】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译文】

在一般情况下,军队总是喜欢驻扎在干燥的高地,厌恶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处,轻视阴湿之地。靠近水草丰茂、军需供应方便、安全可靠的地方;将士百病不生,克敌制胜就有了保证。在丘陵堤防地域,必须占领朝南向阳的一面,而把右翼、王力部队背靠高地,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得益于地形的辅助。上游下雨涨水,洪水骤至,水上的草木碎沫就会聚集而至,部队若想要涉水过河,得等待水流平稳后再过。凡是遇上绝润、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六种地形,必须迅速离开,不要靠近。我军远远离开它们。而让敌人去接近他们;我军应面向它们,而让敌人去背靠它们。行军过程中如遇到险山大川阻绝之地、洼陷之地、水草丛聚之地、山林森然、草木繁茂之地,一定要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设下伏兵和隐藏奸细的地方。

【原文】

敌近而静者,恃者险也;远而其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阵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者,军无悬郤,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译文】

敌人离我很近而保持安静的,是倚仗它占领着险要的地形;敌人离我很远而前来挑战的,是想引诱我军进攻,入其圈套;敌人之所以驻扎在平坦地带,是因为有利于进退自如。许多树木摇曳摆动,这是敌人隐蔽前来;在杂草丛生之处设下许多障碍,这是敌人布下的疑阵。鸟雀惊飞,这是下面有着伏兵;野兽骇奔,这是敌人大举突袭。尘土又高又尖,这是敌人的战车驰来;尘土低而宽广,这是敌人的步兵开来;尘土四散有致,这是敌人在砍伐柴薪;尘土稀薄而又时起时落,这是敌人正在结寨扎营。敌人的使者措辞谦卑又在加紧战备的,这是敌人准备进犯;敌人的使者措辞强硬而军队又做出前进姿态的,这是准备撤退;敌人战车先出动,部署在侧翼的,这是在布列阵势;敌人没有陷入困境而、王动前来讲和的,必定是有阴谋;敌人急速奔跑并摆开兵车列阵的,是期待同我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敌兵倚着兵器站立,这是饥饿的表现;敌兵打水的人自己先喝,这是干渴缺水的表现;敌人明见有利而不进兵争夺,这是极度疲劳的表现;敌军营寨上方飞鸟集结,表明是座空营;敌人夜间惊慌叫喊,这是其恐惧的表现;敌营惊扰纷乱,这表明敌将没有威严;敌阵旗帜摇动不整齐,这说明敌人队伍已经混乱;敌人军官易怒烦躁,表明全军已经疲倦;用粮食喂马,杀牲口吃肉,收拾起炊具,不返回营寨,这是打算拼死突围的穷寇。敌将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这表明敌将失去人心;接连不断地犒赏士卒,这表明敌人已无计可施;反反复复地处罚部属,这表明敌军处境困难;敌方将领先对部下凶暴,后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敌人派遣使者前来送礼言好,这是敌人希冀休兵息战。敌人逞怒同我对阵,可是久不交锋而又不撤退,这就必须审慎地观察它的意图。

【原文】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译文】

兵力并不在于越多越好,只要不是轻敌冒进,而能够做到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自恃轻敌的人,一定会被敌人所俘虏。

【原文】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敌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译文】

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施行惩罚,那么他们就会不服,不服就难以使用;士卒已经亲附,而军纪军法仍得不到执行,那就无法用他们去作战。所以,要用政治道义来教育士兵,用军纪军法来整饬、规范他们,这样就必定会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士兵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军纪军令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这表明将帅同士卒之间相处融洽。

地形篇第十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译文】

孙子说:地形有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六种。凡是我们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形。在通形地域上,要先抢占居高向阳的地方,保持粮道畅通,这样对敌作战就有利。凡是可以前往,却难以返回的地域,叫做挂形。在挂形地域上,如果敌人没有防备,就可以突然出击战胜它;如果敌人已有防备,出击就不能取胜,而且难以返回,这就不利于作战。我军主动出击不利,敌人、王动出击也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形。在支形地域上,敌人虽然以利诱我,也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出来一半时再回兵攻击,这样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先敌占领,并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敌人用重兵抢先占领隘口,这时就不要去打;假如敌人还未用重兵抢占隘口,我军就应该全力进攻,去争夺险阻之列。在险形地域上,如果我军先敌占领,就必须控制居高向阳的地点,等待敌人;如果敌军先我占领,就应引兵撤退,不要去攻打它。在远形地域上,敌我双方地理条件均等,不宜挑战,若勉强求战,就不利。以上六条,是利用地形的原则;也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

【原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日走。卒强吏弱,日弛,吏强卒弱,日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日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日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日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译文】

军事上有“走”、“弛”、“陷”、“崩”、“乱”,“北”等六种必败的情况。这六种情况,都不是由天然的灾害所造成的,而是由将帅的过错所造成的。凡是双方势均力敌而一方以一击十的,叫做“走”。士兵强悍而军官懦弱的,叫做“弛”。军官强悍而士兵懦弱的,叫做“陷”。偏将怨怒而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率军出战,将帅又不了解他们的能力的,叫做“崩”。将帅懦弱毫无威严,治军没有法度,官兵关系混乱失序,布阵杂乱无章的,叫做“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作战又没有精选勇敢善战的士兵组成精锐部队的,叫做“北”。以上六种情况,都是造成军队失败的原因;也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日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日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地形的审用,是用兵的重要辅助条件。判断敌情,掌握、王动,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道路的远近,这些都是高明的将帅所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然会胜利;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然要失败。所以,按照战争规律已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命令不打,坚持去打也是可以的;按照战争的规律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便是国君命令要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进不企求战胜的名声,退不回避失败的罪责,只求保全民众,同时符合国君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译文】

将帅对待士卒如同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艰他共赴患难;对待士卒如同对待爱子,士卒就可以与他同生共死。对士卒溺爱而不能命令,厚待而不能使用,违法而不予惩治,那么士卒就好像骄惯的子女一样,这种士卒是不能用来作战的。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译文】

只了解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而不了解敌人不可进攻,取胜的可能性只有一半;了解敌人可以进攻,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队不可以进攻,取胜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了解敌人可以进攻,也了解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而不了解地形条件不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同样也只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将帅,行动起来决不会有所迷惑,战术变化也不会有穷尽。所以说,既了解对方,又了解自己,争取胜利不会有危险;既懂得天时,又懂得地利,可获完全胜利。

九地篇第十一

【原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译文】

根据用兵原则,战地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等九类。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与敌作战,这样的地区叫做“散地”;进入敌境不深的地区,叫做“轻地”;我先占领对我有利,敌先占领对敌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去,敌军可以来的地区,叫做“交地”;敌我和其它诸侯国接壤的地区,先到就可以结交诸侯国并取得多数支援的,叫做“衢地”;深入敌境,越过敌人许多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山林、险阻、沼泽等道路难行的地区,叫做“圮地”;进入的道路狭隘,退出的道路迂远,敌人以少数兵力能击败我众多兵力的地区,叫做“围地”;迅速奋战则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被消灭的地区,叫做“死地”。因此,在“散地”不宜作战;在“轻地”不可停留;遇“争地”应先敌占领,如敌人已先占领,不可强攻;在“交地”则军队各部应互相联系,防敌阻绝;在“衢地”则应结交邻国;在“重地”则应夺取物资,就地补给;在“圮地”则应迅速通过;在“围地”则应巧设奇谋;在“死地”要迅猛奋战,死中求生。

【原文】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译文】

所谓古时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前后无法相顾及,非主力部队与、王力部队不能互相依靠和协同,官兵无法相救援,上级与上级不相扶助,士兵分散了就无法集中,兵力集中了也不能整齐。合于利则行动,不合于利则停止。试问:“如果敌军众多而且阵势齐整地向我进攻,该如何对待呢?”回答是:“先夺其要害,就能使其就范。”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

【原文】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译文】

同类推荐
  • 素书(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素书(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故事的构架和枝叶,可以追溯到《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帝王世纪》等秦汉古籍。如《尚书》中《武成》篇有一句:“维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说周武王求助于鬼神讨伐殷纣。这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专家们且认为《武成》篇经东晋人改窜。又如《逸周书》之《克殷篇》说周武王攻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九十有九,浮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这里把魔与人分说,已经具备神魔打斗的雏形。
  •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热门推荐
  • 天下为聘:妖娆佣兵妃

    天下为聘:妖娆佣兵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顶级的佣兵女皇零七,嗜血妖娆,一朝穿越,却成为北冥大陆赫赫有名的废材秦瑾瑜。母亲被杀,血脉被封,被逼退婚,她用鲜血立下誓言,三年后,必定踏平秦家。只是当隐藏在血脉里的神祇被唤醒,当周围至亲之人一个接着一个被抓,她是选择蜕变还是继续逃亡?当那个叱咤风云的男人将天下都送到她面前,当面具被揭下,当身份被暴露,当她带领着秦军踏平整个鬼朝,她注定震撼整个北冥大陆。
  • 左面佳人

    左面佳人

    她,曾是富家千金,从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却因父亲的情人迫害,家财散尽,母亲自焚,父亲病死狱中,而她自己,右脸惨遭毁容,倾世容貌不再,只身逃到他乡,意外邂逅豪门总裁,卷入另一场恩怨纷争,凭借机敏智慧,一路扶摇直上,但是,血海深仇怎能不报?看她如何华丽逆转,恢复绝世容颜,重回故地,让仇人血债血偿。
  • 此生若没遇上你我该怎么办

    此生若没遇上你我该怎么办

    如果现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有一个人,抛弃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生活,只为和你在一起。多幸福。夏末末对程灏就是如此。
  • 都市至尊仙医

    都市至尊仙医

    小人物终成大仙医,处处打脸,处处爽。玄而不妖,肥而不腻,是居家旅行,骑马坐车,睡前厕后的必备佳作。不教育人,只是让你无限爽。
  • The Orange Fairy Book

    The Orange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陆地巡洋舰

    末世之陆地巡洋舰

    X病毒爆发,不但世界上将近四分之三的人类已经彻底的成为了恐怖的丧尸,而且更加可怕的是,那因为基因突变而比丧尸更加可怕的变异体恐怖怪兽。杀戮,经过了无尽的杀戮,在疯狂之中不断地提升,和唯一的依靠陆地巡洋舰一起,走向那进化的终极。想要活命吗?好吧,随我来吧,和我的陆地巡洋舰签订契约,这样的话,你不但从此以后立即就可以得到在这末世之中存活的能力,而且可能还可以活的更加的滋润!什么?你说代价?也没什么啦,只是签订了契约从此以后成为我最忠心不二的仆人罢了,与丢掉性命比起来,这个代价真的很微不足道,不是吗?
  • 寻回乔安

    寻回乔安

    白皙干净的少年,随遇而安的样子以及收放自如的态度,一次次的拿捏当遇到她时,一次次陷入尴尬,她仿佛可以洞悉这个少年心底的秘密,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学校,他们上演着青春的片码,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在开始。
  •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生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效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儿科常见疾病诊治》一书,目的在于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太上内丹守一真定经

    太上内丹守一真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蛮王降临

    蛮王降临

    主角凌风从小受到一位世界大冒险家亚特兰徳影响,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一次周游世界的冒险旅程。而在他九岁那一年,他经历一场让他险些丧命的神秘绑架事件。在这次事件当中,凌风不但死里逃生,而且还在机缘之下被奇异的‘魔纹种子’寄种,成为了一名‘魔纹寄种者’。也正是因为这次事件,从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让他在后来走上了一条热血羁绊成就不凡的传奇之路,更是在多年以后使得他的名号威震整个世界。作者扣扣:165669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