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4000000005

第5章 西汉、东汉时期敦煌地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地位的建立和发展(1)

(第一节)西汉初年敦煌地区的历史形势

秦末农民战争推了秦王朝的统治,公元前206年,建立了以刘邦为首的西汉政权。我国历史上的汉王朝,自刘邦称帝起到公元8年王莽代汉,史称西汉或前汉。

西汉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到汉武帝刘彻时,经过了60多年的修养生息,社会财富有了巨太的增长,为以后西汉的政治、经济发展,军事力量的强大奠走了基础,也为敦煌地区最终成为汉的重要边地前哨做了准备。

汉初以来,匈奴族的领袖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东败东胡,北服零,西逐大月氏,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匈奴的统治区域东起朝鲜边界,横跨蒙古局原,向西与氐宪相接,向南延伸到河套以至于晋北、陕北一带。冒顿把这一广大地区分为中、左、右三部,其右部居于西方,由左右屠耆王(左右贤王)分领。左右屠耆王之下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各领一定的战骑和分地。其时,匈奴在军事力量上的实力推动了它的进一步扩张欲望。匈奴人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迁徙,但在某些地方也建有一些城堡,并有少量的农业生产。此时的匈奴社会从总体看已处于奴隶制阶段。

汉文帝以前,敦煌、祁连一带居住着月氏等少数民族,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派遣右贤王进兵河西走廊地区的月氏,大获全胜,迫使月氏人大部分向西迁到车师(姑师)以西的伊犁河流域,并征服了那里的原居牧族塞种人,居牧了下来,史称“大月氏”。还有一小部分无法西迁的月氏族人,仍留在“敦煌、祁连间”,史称“小月氏”,最终融合于当地各民族中。

匈奴赶走月氏后,令其乌孙族人驻守河西各地。乌孙部落首领昆莫不甘屈服于匈奴,开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秣马厉兵,训练士兵,发展自己的武装之士有数万人。

公元前126年前后,昆莫为报月氏人杀父之仇,向匈奴老上单于请求联合进攻月氏。于是,匈奴和乌孙联合发动了对月氏的突然袭击,结果月氏战败,被迫跋涉数千里远徙到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定居。原来月氏人驻收的伊犁河流域遂被乌孙占据。以后,乌孙又逐渐脱离了匈奴的羁绊,最终建立了乌孙国。至此,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包括敦煌及附近地区成了匈奴的领地,分别为休屠王、昆邪王统领、驻牧于其间。这期间,敦煌是作为战争与迁徙地的,在不断的战争和迁徙过程中,一方面是各民族间较为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另一方面是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暂短的战争之隙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民族间相互融合的开始。

汉高袓消灭异姓诸王时,邻接匈奴的诸王有的投降匈奴,有的勾结匈奴内侵。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高祖进击投降匈奴的韩王信时,曾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史称“白登之围”。以后,匈奴常常寇边,掳劫人畜,抢掠财物。

娄敬向汉髙祖建议与匈奴结“和亲”,劝高祖以嫡长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厚奉遣之”,并于每年馈赠絮缯酒食等礼物,以缓和匈奴的侵扰。娄敬说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外孙为单于。岂曾闻外孙敢与大父亢礼哉汉高祖用娄敬之议,取“家人子”为公主,与匈奴结和亲,并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西汉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刚建立不久的统治地位时采取“和亲”与“开关市”的做法,有利于稳定自己边疆地区的安定,也使边疆各地暂时避免了战争的破坏。当然,当时强大的匈奴贵族势力,还是不断地劫掠侵扰西汉境地的,但毕竟减少了相互摩擦,为西汉政府组织内地“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增强国力争取了时间,为以后击败匈奴,建立以后以敦煌为基地的中西大通道一丝绸之路奠定了物质基础。

西汉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厚予馈赠,但是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每次入塞,都抢走人畜,毁坏庄稼。显然,西汉王朝当时的势力是远离敦煌这样的边远地带的,而敦煌在这一时期,也有了一个暂时的相对和平与安定的时期。虽然当时敦煌为匈奴贵族的势力范围,但从秦王朝时延续下来的和中原地区相互联系的遗风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特别是当时居于其间的许多民族,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民族发展经历,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生产持点,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相互之间的融合步伐加速了。

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南下,游骑逼近长安。为了抵抗匈奴的侵扰,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募民迁徙塞下,屯田筑城,加同时,在匈奴对西北边疆的严重威胁面前,晁错还倡导入粟边塞者得以拜爵的办法,鼓励对西北边疆的开垦和建设。此时西汉王朝虽无力对匈奴的侵扰进行大规模的还击,可是所采取的移民戍边、屯田的政策,已经是一种较为积极的向匈奴边地和境内推移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大量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思想开始较大规模地向北、向西北行进。

(第二节)汉武帝时期对敦煌地区统治权的确立和巩固

一、汉武帝初定河西及敦煌地区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继位。刘彻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王朝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并开始了巩固边疆,拓展疆域,反击匈奴势力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了阻止和切断匈奴与西羌的联合,以断“匈奴右臂”,刘彻决定遣使通西域,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势力。他公开召募选择了当时在汉宫中担任护卫侍从的张骞出使西域。张骞,陕西城固人,为人正直,有勇有谋,又对匈奴和西域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应召的西行“勇士”还有99人,其中有匈奴人甘父,甘父勇敢善射,耿直诚笃,成为张骞西行的得力助手。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武帝命马邑人聂翁壹出塞,引诱匈奴进占马邑,而以汉军30余万埋伏近旁,企图一举歼灭匈奴主力。单于引骑10万入塞,发觉汉的诱兵计划,中途退归。从此以后,匈奴屡次大规模进攻边郡,汉军也屡次发动反击和进攻。此时西汉政权全面反击匈奴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全就绪,汉武帝刘彻的主要进攻目标是汉王朝北部的匈奴势力,因为解决了北部边疆的匈奴侵扰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匈奴对汉王朝的直接威胁,其它地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侵,汉遣卫青领兵从云中出击,北抵高阙,迂回至于陇西,夺回河套一带,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汉在那里设置朔方郡,并重新修缮秦时所筑边塞。同年夏,汉王朝募民10万口徙于朔方。这时,匈奴对西汉王朝的直接威胁基本解除,汉武帝一方面全力经营已取得的北方各地,发展生产,巩固成果,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在更大范围内取得对匈奴战争的全面胜利。他已筹划了待张骞回归后,联络大月氏对匈奴进行全面进攻,扩地西北各地的战略。

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一行经过极其艰苦的努力,走过许多曲折险恶的路途,回到了中原,出发时使团有100人,此时只有他和甘父两人了。张骞这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联络月氏,共同抗击匈奴的目的,但他较详尽地了解了西域广大地区的各方面情况,也了解掌握了匈奴的许多情况。汉武帝听了张骞甘父的汇报后,更加强化了自己“威德遍于四海”的思想,急于和西域各国交往,下定了开辟河西走廊这条中西交通要道的决心。随后,西汉王朝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汉武帝选中了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及骑兵万余人,做好了西进河西的准备工作。

当时,汉得朔方后,匈奴连年入侵上谷、代郡、雁门、定襄、云中、上郡,汉军也在卫青指挥下数度出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命霍去病将兵远征,去完成自己多年来的梦想。

霍去病自陇西出兵,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境内),西入匈奴境内千余里,缴获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同年夏,霍去病由北地出击,逾居延海,南下祁连山,围歼匈奴。

这次战役,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四万余人归汉。汉分徙其众于西北边塞的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等五郡,因其固俗称为五属国。后又迁徙关东贫民72万余口,充实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之地。西汉王朝又在浑邪王、休屠王故地陆续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以后,匈奴民族接受汉文化影响,逐渐开始融于汉族了。

河西走廊水草肥美,匈奴失河西,经济受到很大损失。所以匈奴人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时的敦煌,对西汉王朝来说,已经成为其沟通西域各地的最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同时敦煌也成为汉王朝进一步扩展自己势力的军事基地,其地位显得日益重要起来。

二、汉武帝时期对敦煌地区的初步经营

1.巩固统治,岌展生产

汉得河西四郡地,不但隔断了匈奴人与羌人的联系,而且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通,这时西汉和匈奴势力的消长,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西汉王朝为了巩固胜利成果,有效地经营西域,在占有河西走廊地区的当年(公元前121年),先设置了酒泉郡,随后又根据移民屯垦实边的具体经营条件,相继“分置武威、张掖、敦煌郡”,是为河西四郡。在设置酒泉郡的同时,又建阳关和玉门关两关,作为通西域的两个军事关隘和汉界门户,故史称“列四郡,据两关语”。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带领十万骑,“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步兵及转运者数十万人,分别从定康、代郡出发,向漠北穷追匈奴。卫青在漠北击败单于,单于率残部向西北溃走。霍去病军出塞2000余里,与匈奴左部左屠耆王接战获胜,至狼居胥山,临瀚海而还。

这次战役后,匈奴主力向西远徙,“幕南无王庭”。汉军占领了朔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包括敦煌在内的安全。这时,汉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逐渐开发了这一地域。同时解除了百余年来匈奴对北方和西北农牧业区域的威胁。

西汉王朝牢固地建立了对敦煌及河西走廊地区的统治地位,较有效地控制了西域地区,开始对河西走廊地区进行必要的开发和发展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技艺、文化思想也源源西来;同时,西域各地及中亚欧洲诸国的物品、文化,特别是较原始的宗教思想,也随着商业的发展开始和古老的中国传统思想接触,相互间推动着向前发展。

西汉时所设敦煌郡,下辖六个县,即敦煌、龙勒、效谷、广至、渊泉、冥安,郡治敦煌。敦煌郡的辖境范围大致是疏勒河以西,阳关、玉门关以东的广大范围,包括现今的敦煌市、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一部分。据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统计,敦煌当时有户11200户,口38335口。至此,敦煌作为中国古代中原封建王朝的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划单位,开始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了。敦煌开始作为中原封建王朝巩固边疆,控制经营西域,发展中西交通的重要据点,同时也是民族融合、商品交易和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

2.筑阳关、玉门关阳关和玉门关,史称两关,均在汉敦煌郡龙勒县境内(两关遗址均属今敦煌市境地)。

阳关,位于今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的南湖乡境内,按中国古代“山南水北为阳”的传统方位法则,因在龙头山(今墩墩山)之南,故名阳关。今关城已湮没无存,全失当时的雄踞豪壮之势,仅存墩墩山被称为“阳关耳目”的一座烽墩。残留遗迹高4.7米,底长宽8-7.5米,顶长宽8-6.8米。攀登至蜂缴顶部,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悠然古代边关守士之豪情顿生,自有心旷神怡、目阔耳极之韵。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位于今敦煌市区西北90余公里的戈壁滩中。相传古代西域和阗等地的各种美玉经此关口而源源输入中原各地,故名玉门关。今关城墙垣保存基本完好,高约10米,皆为黄胶土版筑。城堡平面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总面积630多平方米。西、北两面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走向一条车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和西域各国及中亚欧洲往来过乘及邮驿之通途。登城北望,断续长城自东迤逦向西,蜿蜒于平沙莽野之中,犹如龙游瀚海,极其壮观。长城内侧高峻处,烽燧土墩远近错落,遥相呼应,顿增古道肃穆悲壮之感。古代历代戍卒们就是凭借着这些防御措施,维护着中西交通的畅通,为过往的中外人民带来和平和安宁,保卫着中原大地,守卫着西北的门户。

阳关和玉门关,南北相距80余公里,成犄角之势,互制互动。自汉魏以来,它作为中原王朝通西域的重要关隘,像一对雄狮扼踞要地,虎枧遥遥丝绸古道,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商旅和僧俗等,还有着名的中外学者,以及百工技艺。其间有古道繁荣时的川流不息,国盛势强时;也有战乱凋零,悲风掩道日。它们像历史的两只眼睛,神注着中国西北历史的沧桑千百年,为今人倍增凝重与使命之感触。

3.修长城,列亭障河西走廊及敦煌附近地区的长城,在我国史籍中有明确的记录,它是随着汉朝势力的发展及为适应汉朝与匈奴战争形势的需要而逐步修建而成的。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统辖河西走廊地区的匈奴浑邪王等归附于汉朝,汉朝政府在河西设立了郡县,伺时筑令居塞,开始在秦长城以西第一次修筑了大体东起甘肃永登,西至酒泉的汉长城。

汉得敦煌等河西地后,张骞第二次出使乌孙等地,与西域各地建立了联系,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出现了东西方使者“相望于道”的局面,敦煌及河西走廊成为东西交通的嘢喉要地。但匈奴贵族却不断侵扰河西,胁迫车师、楼兰,经常阻断通道,使丝绸之路受到严重的威胁。于是,汉武帝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兵击破被匈奴控制的车师和楼兰,清除了这一带的匈奴势力,又从“酒泉列亭障至于玉门”,进一步延伸了所筑河西长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又命强弩将军路博德屯军于额济纳河下游居延海,在此一带修筑了南至酒泉的长城。

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李广利破大宛后,汉武帝命令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筑塞,并与“酒泉塞”相接。至此,随着汉朝势力的发展,通过四次修筑障塞,从罗布泊经敦煌、酒泉到令居,又从居延海到酒泉,形成了一条丁字形的汉代长城。

同类推荐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仁者无敌(从关键词读经典)

    仁者无敌(从关键词读经典)

    写出了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从关键词读经典:仁者无敌》,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风俗和节日,大家知道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指什么吗?在这些节日中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样的禁忌吗?大家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是怎么的一种场面吗?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有着怎么的来历吗?一年分为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妈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黄帝陵祭典是人们对先祖们表示尊敬的仪式,想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的经历吗?打开本书吧,它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热门推荐
  • 首席的杀手老婆:纯情杀手

    首席的杀手老婆:纯情杀手

    她好不容易逃离了组织却因为她一时心软又把自己送入了虎口,老虎就老虎吧,只要在这个大老虎能保住她的命就行,可是,老虎也不是这么好跟随的……
  • 皇太子的温柔:草包七千金

    皇太子的温柔:草包七千金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杀人盗窃无所畏惧,全球通缉十年未能将她抓获,一张面具遮住魅惑脸庞,突然神秘失去记忆,成为小书店的女老板,身边总有一只金眼猫咪作伴;她是极地境界被驱逐的废材的女儿,排名第七,最小的草包千金。六姐千术第一,五姐练舞变天,四姐音控人心,三姐千面千变,二姐至尊女皇,大姐菩萨转世。只有她,出生灭世,天地不容;她是千斤崖下一块冥顽不化的石头,历经万年,化为人形,天君游历人间,怜惜将她带回天塔,从此她成了七星塔扫塔的鬼面婆婆,年年复年年,众人皆不知她艳绝天下;她是她是她,三世之约,衔玉来赴,君归否?
  • 浅爱:男神走开

    浅爱:男神走开

    一次偶遇,彻底让两人就这么杠上了,我说“你能不能不要就这么在我后面打转了?你是不是很闲?!!”
  • 惹上一群妖孽:坐拥七夫

    惹上一群妖孽:坐拥七夫

    她是现代刺客,专做杀人生意。一朝穿越,邪魅妖娆,睿智腹黑,笑看妖魔人三界!烟雨魅:除了善良、热心、正义感之外的所有反面性情。格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烟雨妖、烟雨娆:双生花,痴情阴柔。等待千年,只为那千年前守护他们的女子,今生永不离弃。重楼:魔王,腹黑邪魅,早在第一眼见到她时便扬言她是他的女人,就算血流成河,也要得到她!断情:九尾狐王,无情冷血,却被那脸皮极厚的女人给缠上了,既然霸上了他,就别想在吃干抹净后闪人!
  • 妖尊人皇

    妖尊人皇

    妖庭霸世,人族退居地界洪荒,某一日,上古大劫重启,上古百族争霸,而人族当何去何从,看轩辕古重生而来,如何称霸妖族众国度。地界,冥界,妖神界,三界大战,再次开启,轩辕古将如何带领人族建轩辕神庭,杀上妖神界,寻觅那混沌之秘。
  • 《被退99次:恶魔冷少的赌局》

    《被退99次:恶魔冷少的赌局》

    自己具有灰姑娘的一切性征了吧,明明是按照小说的发展情节的,为什么对那些男男不起作用啊?一上来就被退学,退学。谁知带第二天就发来了贵族学院的录取通知单,哪里王子多多啊,在她一心想着怎么追到自己理想的白马王子,一场赌局恶魔般的浮出水面……
  • 诗文

    诗文

    诗!言情!难再续!枯骨铭心!青春的回忆!
  • 封印

    封印

    他,只是一个瘦小的九岁小铁匠,为什么,却被卷入仙魔的争斗中来?这,是修仙派最大的门派,他为什么天生长有魔族印记却被人尊敬?仙派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十年前的大战,这里究竟封印了哪位魔神?
  • 燕礼

    燕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铁齿银牙妻主太痞

    铁齿银牙妻主太痞

    一个是魂穿在傻子身上的商界精英,一个是女尊世界的’武则天‘,他选择她是将就,她嫁与他是无奈。大婚当天,她奉旨进宫选侍,从此是女尊王朝上第一个女嫁郎,更是开创了这个王朝独一无二的经济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