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4000000032

第32章 隋唐时期敦煌文化艺术(3)

由敦煌民间艺术家编唱的《张议潮变文》和《张淮深变文》,通过散文讲述,以韵文歌唱的形式,热情讴歌了领导敦煌人民驱除异族统治,收复河陇故土山河的张氏叔侄。《变文》先讲述道仆射闻吐浑王反乱……即令整顿队伍,排比兵戈,展旗帜,动鸣鼍严,纵八阵,骋英雄。分兵两道,裹合四边。人持白刃,突骑争先。须臾阵合,昏雾涨天。汉军勇猛而乘势,拽戟冲山直进前,蕃戎胆怯奔南北,汉将雄豪百当千。”在气氛渲染至极之时,接着以优美的歌调又唱出下文:

忽阗戎犬起狼心,叛逆西同把险林。

星夜排兵奔疾病,此时用命总须擒。

雄雄上将谋如雨,蠢愚蕃戎计岂深?

十载提戈驱丑虏,三边犷悍不能侵。

头中锋芒陪垅土,血濶戎尸透战袄。

一阵吐浑输欲尽,上将威胳杀气高。

这种讲唱文学有鲜明的敦煌地方特色。它以当时当地的真实可见的人物和真实的人人皆知的典型事件,就地取材。同时运用通俗易懂、简练生动的文字形式,夹述夹议夹唱,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广泛传唱。

另外,从众多的史籍材料,特别是敦煌遗书卷子资料中,我们可知,汉以来流行的歌谣小调在敦煌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也继续流行和发展,且颇具文,学价值。这些诗歌和曲子词,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唐代敦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敦煌人民淳朴厚重健康的民情风俗,体现了敦煌地区民间文学发展的优良土壤和极高的水平。

下女夫词去花诗

一花却去一花新,前花似假后花真,假花上有衔花鸟,真花更有采花人。

五言白话诗

用钱索新妇,当家有新故。

儿替阿耶来,新妇替家母。

替人既来到,条录相分付。

新妇替家事,儿郎承门户。

王梵志诗(一)

有女欲嫁娶,不用绝高门。

但得身超后,钱韧总莫论。

王梵志诗(二)

立身行孝道,省事莫为瘩。

但事长无过,耶娘高枕眠。

耶娘绝年迈,不得离旁边0晓晚专看待,仍须省睡眠。

斗百草曲子词

庭前一株花,芬芳独自好。

欲滴问旁人,两两相擒取。

喜去喜去觅草,灼灼其花报。

芦花白

芦花白,秋夜长,庭前树叶黄。

门前寒,旋草霜,来了绣榼裆,夫妻在他乡,泪千行。

三、唐代《敦煌廿咏》

《敦煌廿咏》是一组描写敦煌地区名胜古迹的五言律诗,是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创作完成的。《敦煌廿咏》虽算不上唐诗中的上乘佳品,但在写作上表现和运用的广阔意境、豪壮的气势和浪漫主义色彩,正是盛唐时代诗风的余韵。作者是开元、天宝时期的盛唐诗人,怀着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抱负,从中原来到边陲佛教圣地敦煌,虽再无力呈现盛唐浩歌的磅礴气势,却也唱出了浩歌的尾声。诗中作者大都表现了爱憎分明、褒贬清晰的立场的同时,以哀痛优伤的情调,表现了自矜清高的姿态,在孤芳自赏、与世无争之时极借古喻今之诗风。

敦煌廿咏并序

仆到三危,向逾二纪。略观图录,粗览山川,古迹灵奇,莫可详究。聊申短咏,以讽美名云尔矣。

三危山咏

危山镇群望,岫碍凌穹苍。

万古不毛发,四时含雪霜。

若连九陈岭,地窜三苗乡。风雨暗溪谷,令人心自伤。

白龙堆咏

传道神沙异,喧寒也自鸣。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跻刃不平。更寻掊井处,时见白龙行。

莫高窟咏

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

贰师泉咏

贤哉李广利,为将讨匈奴。路指三危迥,山连万里枯。抽刀刺石壁,发矢落金乌。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苏。

渥洼池天马咏

渥洼为小海,伊昔献龙媒。花里牵丝去,云间曳练来。腾骧走天阙.灭没下章台。一入重泉底,千金市不回。

阳关戍昧

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遥瞻废关下,昼夜谁复扃?

水精堂咏

阳关临绝漠,中有水精堂。暗碛铺银地,平沙散玉羊。体明同夜月,色净含秋霜。可则弃胡塞,终归还帝乡。

玉女泉咏

用人祭淫水,黍稷信非馨。西豹追河伯,蛟龙遂隐形。红妆随洛浦,绿须逐浮萍。尚有铺金冶,何曾玉女灵。

瑟瑟监咏

瑟瑟焦山同步,悠悠采几年。为珠悬宝髻,作璞间金钿。色入青霄里,光浮黑碛边。世人偏重此,谁念楚材贤。

李庙咏

昔时兴圣帝,遗庙在敦煌。叱吃雄千古,英威静一方。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坟傍。

晋史传韬略,留名播五凉贞女台咏

贞白谁家女?孤标坐此台。青蛾随月转,红粉向花开。二八无人识,千秋已作灰。洁身终不嫁,非为乏良煤。

安城祆咏

板筑安城日,神祠与此兴。一州祈景祚,万类仰休征。濒藻来无乏,精灵若有凭。更看雩祭处,朝夕酒如渑。

墨池咏

昔人精篆素,尽妙许张芝。草圣雄千古,芳名冠一时。舒笺行鸟迹,研墨染鱼缁。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

半壁树咏

半壁生奇木,盘根到水涯。高柯笼宿雾,密叶隐朝霞。二月含青翠,三秋脊紫花。森森神树下,祈赛应赊。

三攒草咏

池草三拨别,能芳二月春。

绿苔生水嫩,翠色出泥新。散舞飧花蝶,潜惊触钩鳞。芳非观不厌,留兴待诗人。

贺拔堂咏

英雄传贺拔,割据王敦煌。五郡征般匠,千金造寝堂。绮檐安兽瓦,粉壁架鸿梁。峻宇称无德,何曾有不亡。

望京门咏

郭门望京处,楼上起重闺。水北通西域,桥东路入秦。黄沙吐双喉,白草生三春。不见中华使,翩翩起虏尘。

相似树咏

两树夹招提,三春引影低。叶中微有字,阶下已成蹊。含气同修短,分条德且齐。不容凡鸟坐,应欲俟鸾栖。

凿壁井咏

尝闻凿壁井,兹水最为灵。色带三春绿,芳传一味清。玄言称上善,图录着高名。德重胜铢两,诸流量且轻。

分流泉咏

地涌澄泉美,环城本自奇。

一源分异派,两道入汤池。

波上青合,洲前翠柳垂。

况逢佳景处,从此遂忘疲。

四、音乐舞蹈

早在南北朝时期,敦煌地区音乐舞蹈就十分盛行,而且形成了中西结合独树一帜的《敦煌乐》。北魏温子升曾赞誉《敦煌乐》曰:“客从远方来,相随歌旦笑,自有敦煌乐,不减安陵调。”到了唐代,敦煌音乐舞蹈已经发展至较为成熟,对中国音乐舞蹈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敦煌掇琐》抄录的敦煌舞谱,说明唐时期敦煌的民间舞蹈形式已经相当丰富多彩,已经能够用舞蹈动作来表达人们丰富多彩的娱乐情感。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画中有很多音乐舞蹈图,其中有龟兹舞、胡旋舞、柘枝舞、琵琶舞、本俗舞等。本俗舞为敦煌民间盛行的舞蹈,其它舞蹈皆为外来音乐舞蹈形式,但大多又经过了加工改造,融进了中国中原文化和敦煌本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画上,本俗舞蹈集中反映了敦煌民间少女舞蹈的形象。她们的舞蹈婀娜多姿,融进了许多怫教经典的思想情感,显得飘逸轻盈,风格柔丽,让人感到天上人间自在身边。伯3994号卷子《菩萨蛮》唱道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拜云粉妆。”这首诗把敦煌少女的情怀和在明媚春光中翩翩起舞的景,描写得维妙维肖、俊美如画。

另外,唐代敦煌地区还有一种在盛大节日、特别的庆典活动中舞蹈的习俗,从伯2506号卷子中《献忠心》词,可见一斑蓦却多少云水,直至如今。涉历山阻意难任。早晚来到唐国里,朝圣明主。

望丹阙,步步泪,满衣襟。生死大唐好,喜难任。齐拍手,奏香音。各将向本国里,呈叙舞。愿皇寿,千万岁,献忠心。”这种以歌舞的形式祝愿国家昌盛永存圣上万寿无疆的形式,实际上是劳动人民为自己的幸福康乐、安居稳定的寄托0敦煌的音乐歌舞从内容到形式,都走佝了她在中国古代最辉煌灿烂的时期。

五、吐蕃时期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唐“安史之乱”后,吐蕃先后占领河西、陇右,控制并统治了敦煌地区。吐蕃具有较高的文化,松赞干布时仿照梵文(古印度文)创造了文字,结束了吐蕃社会“结绳啮木为约”的历史,保存至今的大量吐蕃时期用吐蕃文字写成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是研究吐蕃社会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也为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发展增添了光彩。

吐蕃早期时信仰本原,亦称“黑教”,是崇信巫术和鬼神的原始宗教。大约松赞干布时期,佛教由唐王朝和泥婆罗传入到吐蕃,并在吐蕃得到广泛传播。大约8世纪宋,佛教势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僧侣开始进入政界,出现了“却论”,即僧侣充任的相,这是佛教僧侣在西藏地区掌政之先声。唐蕃和亲,吐蕃从唐获得了锦缯、杂伎、工匠的同时,也获得了唐代先进的文化艺术,如龟兹乐队,精工书写的《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当时称沙州)的佛教空前发展,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中,属于吐蕃时期开凿的就有四十多个。第159、112、36、235等窟,都是吐蕃时期的代表窟。窟中塑像造型准确、生动、精巧细腻、比例适度,且大方美观。例如第159窟南北两侧的菩萨塑像,其神态端庄、慈祥、文静,身躯秀美、典雅,活脱脱再现了“菩萨如宫娃的美姿”。还有当时开凿的第112窟,其壁所绘壁画结构严谨,笔墨精湛练达,线条流畅如云,其中乐伎画像“反弹琵琶”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堪称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上乘之品。

据敦煌遗书的资料显示,吐蕃统治敦煌地区时期,不但壁画雕塑艺术在盛唐壁画雕塑艺术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而且其它相关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和发展。特别是有僧寺十四所、尼寺五所、僧尼近千人,发展了佛教事业,寺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第四节)唐代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

一、唐代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概述

唐王朝统治的历史长达289年,在敦煌莫高窟开窟最多,和其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政治、经济到达高峰一样,其文化艺术也走向了自己的顶峰时期。莫高窟现存唐代洞窟二百余窟,几乎是全部现存洞的二分之一,且艺术风格变化显着,逐渐走向了石窟艺术的成熟期。前人把唐代敦煌莫高窟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初唐期,内地早已统一,敦煌地区还有五六年的动荡、割据与纷争;盛唐起于神龙年间,迄于建中年间;之后是吐蕃王朝近七十年的统治,一般亦称为中唐期,佛教空前繁荣,形成了莫高窟后期的地方风格;归义军时期进入晚唐,在对中唐文化艺术承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初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留存至今的石窟有:第57、60、68、71、77、96、202、203、204、205、209、210、211、212、213、220、242、244、280、283、287、321、322、328、329、331、332、333、334、335、338、339、340,341,342,371,372,373,375)381,386,390,392和448窟。其前期石窟在艺术上是隋大业时期石窟艺术的余韵,虽然只经历了公元617-624年的短暂时期但在艺术史上却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它随着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均田制一起来到敦煌,是隋未进入唐初的交接点。随着唐王朝向西域的军事行动,中原长安的新画风随之而来,但河西和敦煌地区正在恢复时期又地处西陲,交通不便,敦煌艺术受其影响较缓慢,也较小。贞观十四年唐朝平高昌,对西域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东西交通开始畅通敦煌莫高窟艺术便迅速地出现了新的前所未有的风格和面貌。武则天时期,沙州佛亊兴盛与武则天本人佞信佛教是分不开的,加之,对西域的用兵也更加频繁,自上而下的佛教与石窟寺发展的基础已经奠定,于是敦煌莫高窟的开窟造像也开始走向自己的高潮时期。随着社会政治力量的强大,经济力量的空前发展,雄伟、壮丽成为艺术家所追求的时代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巨型造像应运而生,群像塑造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公元705——780年,唐王朝进入盛期,而西北地区都正值多事之秋。民族关系紧张,军事争战频繁酷烈,唐史、唐文、唐诗及各类唐代册籍中记载反映很多。但敦煌莫高窟此时反映的则是盛唐佛教文化艺术的高度成就和成熟昌盛。肖时的将军、都护、军使出征西域时,大都是带着自己的文士、诗人、歌童、舞女、医、星相、画匠和织等各类随军服务的人才的,自然如沙州刺史兼豆卢军使李光庭、晋昌郡太守兼墨离军使乐庭瓌当时在莫高窟建窟造像时,一定会有他们从内地带来的匠师们参与绘塑,为此敦煌本地的画工就可以直接地学到内地的新画风和新技法。现存敦煌莫高窟的盛唐洞窟有:第23、26、28、31、32、33、34、39、41、42、44、45、46、47、48、49、50、51、52、66、74、75、79、80、91、101、103、109、113、115、116、117、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9、130、148、162、164、165、166、170、171、172、175、176、180、182、185、194、199、208、214、215、216、217、218、219、225、264、319、320、323、374、384、387、444、445、446、458、460、482、484和490窟。不同画家工匠,以他们对佛教文化艺术的不同理解,以自己各具特色的画风,画出了自己不同的作品,表明了自己不同的佛教思想观念和佛教文化艺术观念。盛唐的敦煌莫高窟艺术以自己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不仅受到当时信众的崇拜和敬仰,也受到今天人们的称赞。至建中元年前后,政治上的盛唐已经不盛,对沙州的统治权岌岌可危,但石窟佛教文化艺术却愈趋成熟,中原京洛地区的不同画派的艺术风格及其艺术成就在敦煌莫高窟均有其自身的演变发展。

敦煌莫高窟的中唐时期,是吐蕃王朝统治敦煌的时期。在吐蕃统治下的敦煌,从建中二年,其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状况有了逐步的改变。虽然当时先有敦煌的十年守城抗战,后有驿户的多次起义反抗,但吐蕃赞普多次赦免了敦煌这一“获罪之邑”与佛教圣地。同时,吐蕃贵族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利用沙州世家豪族统治敦煌,大兴佛事,广度僧尼,并派吐蕃大德僧管理佛教事务参与政事。到吐蕃统治后期,更将敦煌地方的部分政权、军权和地方税收管理权一并交给了敦煌世家豪族,从而使吐蕃政权维持了稳定和较为巩固的局面,佛教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朝会昌灭佛时期,敦煌地区在吐蕃赞普可黎可足治理下,正是佛教最为兴盛之时,寺院增多,寺院经济空前发展,莫高窟修造洞窟大量增加。敦煌文物研究所重新判定的吐蕃时代石窟有:第21、92、93、112、133、134、135、153154、155、157、158、159、179、186、188、191、197、200、201、202、222、231、236、237、238、240、258、357、358、359、360、361、365、369、370、447、469、471、472、474、475、478和479窟。这些洞窟对后来晚唐、五代、宋和西夏的继续修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
  •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本书研讨生肖虎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二十四节气知识一本通

    二十四节气知识一本通

    每一个节气的,每一个读者的,天时地利,人文风俗,智慧积累。透过节气,参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 大荒四经

    大荒四经

    长达30年的《山海经》文化精研,汇聚最丰富、最深入、最有趣的远古文明信息,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中华文明的伟大与辉煌,再现数千年前华夏大地生态环境和人文活动盛况,既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宝典,亦是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我是餐馆服务能手

    我是餐馆服务能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希望本书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女娲传说

    女娲传说

    王者之路,始于足下,一切尽在《女娲传说》。
  • 天仙天

    天仙天

    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轮回的河流,那条河很深,是圆的,要将他们都淹没。而他,却拿起了手中剑,一剑破法!
  • 农妇当家

    农妇当家

    穿越了,不可怕,穿成一名又丑又懒的农妇,也不可怕,因为有一个憨厚又老实的农夫宠着。谁料丈夫的亲人个个是极品!既来之则安之,且看21世纪高级美容师如何在异世调教相公,和极品亲戚断绝关系,买山买地,办工厂,开店铺,当个地主婆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憋宝

    憋宝

    凡是风水好的地方,都有宝物埋藏,因传说受鬼神所护,若随便触动,就要招灾惹祸,必须以奇门古术摄之,才能到手。所以对外从不能说是盗宝、掘藏,而是要说“憋宝”。据说“憋宝”之术起源于龙朔地区,打婴儿刚一降生落地,就得关在暗无天日的地窖子里,等到一百天头上才抱出来,从此这孩子的眼力就异于常人,能够无宝不识,这叫“开地眼”,至于此类传说的真假,外人就难以得知了。
  • 异能杀手之弑天

    异能杀手之弑天

    杀手,何为杀手。一个真正的杀手,那么他就对不会是一个冷血之人,且看主角叶天南,诠释的有情杀手吧!
  • 夜黑风高:隋魔医馆

    夜黑风高:隋魔医馆

    有这么一家神秘莫测的医馆。他们白天闭门休息,晚上打灯营业。特别是在夜黑风高之时,他们还会打着灯笼到竹林深处去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病人。他们并不被老百姓看好,有人说他们是妖,有人说他们是道士,也有人认为这里面就没有什么医生,就是一个古时候留下来的破旧医馆……
  • 通灵杂货铺

    通灵杂货铺

    小时候大雄的身边有叮当猫,然而大雄却一事无成...如今,在这通灵杂货铺里,林长风身边跟着一只白狐猫,从此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新书《我的超人气女友》已经签约发布,感谢支持!
  • 铜雀台上凤凰游

    铜雀台上凤凰游

    天降玄鸟,生而衍越。他们的初遇,彼此不相识,只是带着满腔的真心。东皇自称太一,在满山飘荡着白色蒲公英的种子的时候,他说会带着满满的十箱聘礼,上山来,娶她。两年后的初夏,,皇下诏,大选秀女。她不知,山上的蒲公英开了,可他不见踪影,跌跌撞撞的,终是入了宫,成为皇的新后。东皇:你原先问我我是不是也喜欢过你,其实,自然。但是,这种喜欢是可以变浅的,因为另外一个更加天真,更加讨人喜欢的女子,这种喜欢甚至可以消失。弥生:卦象有异,你的皇后之位怕是当不长了。她:其实,铜雀台再好,若是我不愿,又怎能桎梏我。原是如此,铜雀台,自己只不过永远是只上不了台的铜雀罢了。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 天际袅袅一盏灯

    天际袅袅一盏灯

    二十年前的一次神秘之旅,由盗墓者、风水师、阴阳家、茅山术士以及罕见身份的百度人,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寻宝阵容。然而他们此行甚险,几乎全军覆没,最终只走出了寥寥数人,又皆数身残。二十年后的一次机缘巧合下,六枚神秘的残片接连频现,再次掀起一波寻宝浪潮。是什么让得无数之人如此痴狂?里面到底又是充满了多少的危险?他们能否在百度人的带领下安全的走出困境?迷雾重重,黑暗的面纱一层层被揭开,最终的结局又会是什么?且看百度人这个不为人知的神秘职业,如何书写一段独属于他们的历史篇章。天际袅袅一盏灯:百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