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4000000019

第19章 五代、西夏、宋元时期敦煌地区发展的延续和开始走向衰落(1)

(第一节)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的曹氏政权

出现在中国历史上10世纪前半期的五代十国,是开始于8世纪末的藩镇割据局面的进一步延续。

朱温在907年篡夺了唐朝的政权,建立了后梁。为了进行掠夺,朱温曾不断地南征北战,并对人民在其16年的统治中横征暴敛,残酷压榨。从而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抗。在农民起义军的不断打击下,在和李存的长期混战中,实力日益削弱,到923年便被李存勖推翻了。同年,李在洛阳建立了后唐,在原统治华北地区范围的基础上,把统治范围扩大到后梁统治的全部地区。

到936年,在太原的石敬瑭,以出卖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和人民为代价,向契丹请来援兵,把后唐推翻,建立了后晋。同时,契丹贵族曰益加强对后晋的压迫,多次进兵中原。但遭到中原各地人民的激烈反抗,最终把契丹贵族及南侵军赶出了中原和华北,且使其从此不敢长驱直入到黄河以南。

947年春,刘知远趁契丹兵马撤退之机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950年冬,郭威举兵向南,推翻了后汉王朝,于次年正月即位建元,是为后周。其时,太原留守刘崇也称帝于太原,是为北汉。960年正月初,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了北宋政权,开始承担了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的历史任务。

唐光化二年(公元899年),敦煌(沙州)长史、金山国吏部尚书曹仁贵自称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使,已经创立了曹氏家族在敦煌的统治地位,偕同张承奉共同统领敦煌。其时,东与甘州回鹘结好,畅通东路交通,并向唐王朝派出朝贡使者,以取得中原王朝的承认,敕封他为节度使。同时与虎踞西陲的于阗李氏通好,并采取必要的政治军事措施以巩固内政及边防,且大兴佛教,为确立其正式的统治地位奠定基础。此间,张承奉只是名义上的“天子”、“王”,实际权力已经旁落于曹氏,时敦煌地区的局面也很复杂,特别是面对回鹘的进攻,无甚坚强后盾,张氏大权旁落,曹氏又名不正,言不顺,暂不可能有大的建树。

后梁乾化四年(公元914年),敦煌(沙州)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使曹仁贵继替张承奉,成为敦煌地区唯一的最高统治者,对敦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为以后曹氏家族在敦煌的统治进一步奠定了基础。曹仁贵取代张氏掌握瓜、沙实际统治权后,取消了“敦煌国”的建制,恢复了唐朝归义军的名号,曹仁贵自称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使,宗奉中原王朝正朔,多次遣人于中朝,希望求得承认。他统治敦煌时期,统辖瓜州、沙州二州之地,辖紫亭、悬泉、雍归、新城、石城、常乐六镇之戎,开始了曹氏家族在这一地区卓有成效和建树的统治时期。

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前,曹议金代替曹仁贵主持瓜、沙二州军政事务,并于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正月遣使至灵武进贡于后唐,当年五月后唐庄宗册封曹议金为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捡校司空,曹氏政权正式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曹氏统治合法化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原王朝支持的坚强后盾。根据敦煌遗书《曹良才画像赞文》,我们可知曹氏家族原籍亳州(今安徽合肥),先祖因在敦煌任官而留居沙州,逐渐发展为敦煌世家豪族,并与张议潮有亲戚关系。张承奉期间,曹议金曾任归义军沙州长史,执掌政权后,继承曹仁贵的政策审时度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内部改革对维护敦煌(沙州)地区的和平和安定恢复发展生产,巩固曹氏政权,保护和发展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使西北敦煌一隅在中原纷乱时偏安一时。

当时,瓜、沙地区处于东西回鹘两大势力之间,无力与强雄抗衡,曹议金鉴于此,采取了西和于阗、东结回鹘的与近邻修好政策.改善了与邻国的关系。嫁女给于阗王李圣天.并努力千天福年间被后唐王朝册封为于阗皇后,敦煌莫高窟98窟东壁北向二身题名结衔“大朝大于阗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后曹氏一心供养”词同时曹议金娶甘州回鹘可汗女为夫人,又嫁女给回鹘可汗为妻,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北方大回鹘口圣天可汗的子”和“甘州圣天可汗公主”之类的题名,还有身着回鹘服装的公主画像等。这种和亲式的姻亲关系,是当时瓜、沙二州统治者对外关系上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必要举措,对医治张承奉时期战争创伤、巩固政权、稳定局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为此,敦煌遗书伯3500卷子中记载当时四面蕃人来跪服,献驼纳马没停时,甘、肃可汗亲降使,情愿与作阿耶尔,汉路当时没停滞,这回来往也无虑。”

在对付局势稳定的条件下,曹议金政权积极发展农牧业生产,并进一步加强同中原王朝的联系。《册府元龟》卷972中记载:后唐同光二年(公元犯4年)四月曹议金进玉三团,还有“羚羊角、波斯锦、生黄金”等;后唐长兴元年(公元930年)九月,“沙州曹议金进马四百匹,玉一团”。从中可见当时瓜、沙地区经济繁荣,农牧业生产兴旺昌盛。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卷子斯4245号也载%:“……时则有我河西节度使司空……刀兵罢散,四海通达,疠疫不侵,犹抡永灭,三农实香,民歌来暮之秋;霜疸无朝,用绝生蝗之患。”充分显示出瓜、沙地区农畜业生产恢复发展,灾疫免除,和平安定的生产生活景象。

另外,我们从现存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可知,在曹氏家族统治时期,借其强大的经济基础与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进行了大量的开窟造像活动,利用其宗教力量,维护其统治。据统计,仅敦煌莫高窟现存属于曹氏统治时期新修洞窟和重修洞窟就达37窟。现存第98窟,是曹议金时期所开,洞窟总面积达220平方米,窟内现存以曹议金为中心的供养人像题名多至163条,为敦煌莫高窟之最。另外,在曹元忠和曹延禄统治时期,还对敦煌莫高窟许多洞窟进行了较全面的修整,进行了大量的培修阁道、增修窟檐、缩小窟门等工程,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敦煌曹氏,在其统治地区还利甩广结世家豪族、互相联姻等方法,巩固和加强己的统治。根据敦煌遗书和敦煌莫高窟治时供养人题名等资料,曹氏家族和累世簪缨的敦煌世家豪族,如索氏家族、阴氏家族、翟氏家族、张氏家族、瓜州慕容氏家族等,都有姻亲关系。“南阳张淮庆,字思美,为曹议金十六妹婿;豫章罗盈达为曹议金十三女婿;瓜州慕容归盈为曹议金第十妹婿。这种从属于政治的婚姻,形成了这些地位显赫声势极隆的瓜、沙着姓间盘根错节、荣损与共的地方强势,对曹氏政权的巩固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曹议金大约在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去世,死后追赠太师。在其统治时期,因有保境安民之功,所以受到各族人民和各阶层人民的拥护爱戴,敦煌遗书伯3128卷子中曲子词里有《望江南》二首,即是当时对其的称颂之词曹公德,为国托西关。六戎尽来做百姓,压弹河陇定羌浑,雄名远近闻。尽忠孝,向主立殊勋。靖难论兵扶社稷,恒将筹略定妖氛,愿万载,做人君敦煌郡,四面六蕃国。生灵苦屈青天见,数年路隔失朝仪,目断望龙墀。新恩降草木总光辉。若不远仗天威力,河陇必恐陷戎夷,早晚圣人知。”

曹议金死后,曹长子曹元德、次子曹元深先后均以归义军节度使相继掌握瓜、沙二州政权,为敦煌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公元945-974年,曹氏政权由曹议金第三子曹元忠执掌,其在位30年,统治时间最长。此间,曹元忠谨修内政,外结邻邦,政绩突出,是为曹氏瓜沙政权的鼎盛时期。

曹元忠继续保持与中原王朝的紧密联系,以其臣属关系,多次遣使朝贡。特别是北宋统一中原后,即曹元忠统治后期,更加强了与北宋王朝的密切关系,奠定了坚强的政权后盾。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遂被北宋封为“推诚奉国保塞功臣、归义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西平王”。翌年,他死后诏赠“敦煌郡王”,其礼遇声望之隆,超越父兄。

曹元忠在任期间忠奉其父曹议金的政策,和周围邻邦保持发展了友好相处、不断往来的关系。在和于阗王的书函、人员往来中,——直以甥舅相称,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于阗太子三人被邀到敦煌礼怫法会,就是这种友好往来关系健康发展的标志。敦煌莫高窟444窟,至今还存有“南无释迦牟尼佛说妙法华经,大宝于阗国皇太子从连供养”和“南无多保佛为听法故来此法会,大宝于阗国皇太子琮原供养”的榜题。

曹元忠卒后,其侄曹延恭、其子曹延禄相继任归义军节度使之职。至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曹氏内部矛盾纷争,发生变故,归义军节度使曹元禄和其弟瓜州防御使曹延瑞都为族子曹宗寿所杀害。

曹宗寿夺取统治权后,即差牙校阴会遣赴中原王朝入贡表文,托称“且为叔,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及瓜州防御使(曹)延瑞将见害,臣先知觉,即投瓜州,盖以当道二州八镇军民,自前数有冤屈,备受艰辛,众意请臣,统领兵马,不期内外合势,便围军府。延禄等知其力屈,寻自尽。臣为三军所逼,权知留后,兼差弟宗文,以权知瓜州,讫文表以求旌节……”。宋王朝远离瓜沙,只得根据既成事实,正式任命曹宗寿为归义军节度使,其弟曹宗文知瓜州,曹宗寿子曹贤顺为衙内都指挥使,曹宗寿妻汜氏亦被封济北郡夫人,即“一门荣宠,各有所授”。

曹宗寿统治敦煌地区时期,中原宋王朝日趋衰弱昏道,无暇西顾于瓜沙西陲一隅,权将其作为“羁縻”州县看视。此间,辽兴起于我国东北地区并日益强盛,势力逐渐向西扩张。曹宗寿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除继续保持和宋王朝的正常关系外,还和辽发生关系,加强往来,以免受其攻击。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曾遣使向辽贡献大食马及美玉等。辽也以衣、银器等物回赐,以表亲密之关系。曹宗寿的和好邻邦、兼事辽宋的外交路线,有利于中西交通交流的发展,瓜沙地区又出现了一度的“道路清溢、行旅如流”的短新敏共哲累采。

曹宗寿在敦煌地区的统治,约在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结束。其子曹贤顺继替军政,在加强与宋、辽通使称臣的关系基础上,更加注重同辽的关系。曹贤顺多次遗使向辽进贡,并且于辽开泰八年(公元1019年)亲自人辽觐见,受到辽的宠遇,先后封其为“于越”、“敦煌郡王”等显爵,辽还派专使护送回敦煌。曹贤顺和辽的关系的密切是为了防止辽的进一步西进,因其地缘上的必然联系,自然比同宋王朝所持的一般贡使关系要重要些。

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原游牧于我国西北部,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边区一带的党项羌族,势力崛起,推进河西,一举攻陷瓜、沙、肃三州。从此,西夏党项羌族全部控制河西走廊.随着西夏占领沙州,曹氏在敦煌的统治结束。

唐末五代的瓜、沙地区,自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张议潮起义,到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西夏占领为止,敦煌历史称归义军时期。这一时期,张氏、曹氏两敦煌世家豪族守土安疆,达1绍年之久,其间虽有各种变故,但对守卫西北边地、加强民族团结、维持中西交通交流,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瓜州曹氏年表补正》一文对此做出了十分中肯和实际的评价边围有金汤之固,中土无烽燧之惊”。特别是在近200年的时间里,中原纷乱变多,而西北敦煌对于保证中西交通交流畅通,促进中西民族文化融合和政治交往,扩大贸易,繁荣经济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致使瓜州地区曾几度“风调雨顺,岁熟时康,道塞清平,歌谣满路。”。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原居住在今四川省西部边境内外。由于受到吐蕃的侵逼,在八九世纪内就逐渐向今甘肃省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陕西北部一带迁徙,并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10世纪初叶,广泛分布于甘宁、青、陕的党项族,在和汉族等各族入民交往过程中,由于受到先进的封建制的影响,以及民族自身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大约到11世纪中叶,幵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并较快地迅速发展进入封建辻会阶段。党项族人民在幵发发展我国西北,促进西北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着名的西夏文化。

宋太宗即位后,令据有河套以南五州之地的党项部落首领挈家入朝,企图消灭这一割据势力,从此党项族首领李继迁长时期与北宋为敌,并结辽国为外援。辽国这时也愿和党项结成犄角之势以共困北宋,遂以契丹贵族女与李继迁结亲,并册封李继迁为夏王国国王。11世纪初,李继迁攻占北宋控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枢纽地灵州(今灵武),并建都于此。它的失陷对宋的影响很大,北宋购买西北边区良马所必经之地被阻断。

宋太宗屡次调兵遗将,想用武力制服其,但因李继迁经常出入侵扰的几个州都在西北边陲,山路险狭,并间有沙碛,北宋的行军转饷都很困难,且常因此而致失利。转而又采取了经济封锁的办法,从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开始,禁止把青白盐输入汉地宋境。当时,党项人自己经营盐业,每年都有数千人经营池盐,他们的青白盐质量非常好,且价薄,不仅供党项人食用,还远销到其它民族居住地区,宋王朝的盐禁使其无法用青白盐换取所需的弋。党项人的商业,主要是在沿边地区和北宋王朝统治下的汉族人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在交易中,他们卖出牧畜产品、毡毯、毛织品、药材,买进粮食、茶叶等,既有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也有使用货币的方。

德明继位为夏国王时,宋夏鏖兵已经20年了,这时夏正要集中全力攻取河西走廊诸州郡,所以改变策略,与北宋修好,要求宋王朝承认其在西北诸州郡的统治,按年给予一定数量的物资,取消青白盐的禁令,并开设互市榷场。宋应允了这些要求,于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册封德明为西平王,每年给予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官市与民间贸易很频繁,出现了“商贩如织”的情况。

这时,河西的凉州(甘肃武威)为吐蕃族六谷部所占据,甘州(甘肃张掖)为回鹘族的一支所占据.宋王朝在失掉灵州之后,便想与此两族首领连结,共同对付夏。但到11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这两地也先后被夏攻占。此时,夏首都也迁到了兴州(今银川市)。

同类推荐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36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其中,古建筑占了很大的比例。纵观盂县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这么几大类型:一是庙宇建筑,二是民居建筑,三是陵墓建筑,四是古城遗址,五是桥梁及水利建筑……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我国的佛教寺庙有三大类型,这是由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形成的。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
热门推荐
  • 末世血歌

    末世血歌

    末世来了,丧尸来了,异次元怪兽也来了……妹纸来了,基友来了,死跑龙套的都来了……等等,怎么老感觉还差个人呢?喂,那谁谁,麻烦等一下,别忙点叉!“阁下,看你骨骼惊奇,天庭饱满,节操人品俱在,不知可有兴趣来这里当个小小的——主角!”“行啊,待遇咋样?”“三观管饱,有血有肉,另送金手指一根!”“改成金大腿行不?”“行,只要你来,啥都行!先入坑再说!”“我去,这么深!等等,我要考虑考虑……”“考虑个蛋蛋,下去吧你!”噗通!正是——坑深似海,节操陌路,衣泪满襟,悔不当初啊……各位看官,话说喜欢别忘收藏推荐啊,金大腿在路上等着呢!
  • 乱世挣扎录

    乱世挣扎录

    黑暗历降临,人心内阴暗的一面被放大数倍,一个在黑暗中挣扎的人,一个被抛弃的人,他的命运将如何写动。
  • 兰烬沐秋

    兰烬沐秋

    他是孤傲邪魅的第七王爷,她是冷艳温婉的将军遗孤;他几许柔情,她魅惑众生;他说:君王薄性?我愿为你放弃江山。她说:红颜祸水?我偏助你君临天下。
  • 宿主大人求求您

    宿主大人求求您

    悠然死了,她的灵魂飘了半天也没被鬼差领走,于是她想,自己是要重生呢还是穿越呢?结果以为得了一个系统,要进行的是快穿文,没想到自己才是系统!她只是一堆宝藏的看门人罢了。还得尽快找一个宿主,不然要被抹杀。天下有像她那么悲惨的孩纸吗?某系统:“宿主大人求求您,快做任务吧”某宿主瞥了一眼系统,默然不语。“宿主大人,其实,其实我可以以身相许的。”
  • 战锤

    战锤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被穿越烂掉的异界,这次却迎来了一个绝对的异类。
  • 九仙乘鲤

    九仙乘鲤

    九仙为爱下凡间,千难万险只等闲。救死扶伤冲在前,悬壶济世日夜天。窑窑灵丹炼芬香,粒粒药丸力无穷。无病吞下亦延年,有痛治痛半小片。降妖除魔不迟延,瘟疫弥漫全部歼。男士成了活观音,送子有术鲜血献。助人科考能成名,状元游街他欢颜。刚正不阿邪恶剪,疾恶如仇正义枪。风雨飘摇病民牵,王室动荡忠心见。月老事业一并兼,成人之美情无限。坐怀不乱真君子,财色面前定力坚。文武全才活神仙,安邦定国奇丹炼。杰出贡献万民念,乘鲤飞天百姓编。人去爱心永不变,托梦信男信女牵。美丽传奇著诗篇,巍巍青山分外亮。香火袅袅意绵绵,仙医魂魄立中央。神灵位位化成签,卜卦签签都灵验!
  • 弯腰是一种智慧

    弯腰是一种智慧

    本书内容包括:《福来了莫张狂,祸来了莫慌乱》、《气愤中转不过弯来的结果是灼烧自己》、《不温不火地言辞,从容不迫地说话》等。
  • 戏曲考源

    戏曲考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私人生活

    私人生活

    这是一部描写现代大都市女性生命轨迹的严肃的先锋小说,它以主人公自身的女性经验和隐秘的内心生活为视角,讲述了一个女孩儿在成长为一个女人的过程中不寻常的经历和体验。女主人公在一特殊的生活背景中长大,叙述了在学生时代她是个孤寂的不能融入集体的“陌生人”,长大后她和一位成年男子既对抗又吸引的“性”的紧张关系,以及她和女邻居禾寡妇之间温情而暖昧不清的奇特关系。后来她终于与一位英俊年轻的男子建立了恋爱关系,可是突然而降生的生活风波和事故,使她几乎是同时失去了母亲、神秘女邻和她的恋人。她努力战胜自己,在满目疮痍的精神创伤中成为一个独立的女人。
  • 第零班

    第零班

    将责任赋予这些高中生孩子是否合适?千年前古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有什么谎言隐瞒了我们数千年的文明?欲望与生存,人类最后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