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2300000040

第40章 移民扶贫的江西模式(3)

在确定搬迁点的基础上,移民规划在奠定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按照“整体搬迁”和分散安置的要求报县扶贫办审批,三次公榜,确定移民对象,后按照农户申请、乡村审查、县级批准,与移民户签订“移民搬迁协议”等步骤进行全过程“阳光操作”,积极组织移民户建房。在协调做好移民工作当中,克服了移民扶贫是份“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思想,村干部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抓好移民工作,如下洋礤移民集中点,重新装水装电,修村道等,村干部没日没夜为移民点想办法出主意,使整个移民搬迁工作进展顺利。杓子嵊移民户巫国昌,一开始准备移民搬迁,后来又不愿搬,通过反复细致工作,他从消极搬迁成为了迫切搬迁的积极分子。马埠村组王兴村,因病因灾是个特困户,在村级经济十分困难情况下,挤出部分资金扶持,联系贷款等方法,确保整体迁得出。同时,积极为移民户今后的发展着想,从产业、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确保移得出、稳得住、富得起。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协调抓好移民,到2010止,全村22户96人全部从高山深山地质灾害区移下来住进新房。

赣县的“五个一”

赣县是江西省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国定贫困县,也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从2004年开始,赣县将移民搬迁工作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来抓,按照“搬一批人,建一个村,还一片田,兴一品业,富一方人”的“五个一”移民扶贫开发模式,走出了一条移民扶贫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之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2328户10147人实施了移民搬迁。特别是赣县江口镇樟木移民新村的建设,成为移民新村建设的示范工程。近几年来,全省扶贫工作现场会和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多次到樟木移民新村参观。2010年2月22日王平市长在樟木移民新村慰问了解情况后,对樟木移民新村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保证搬迁工程进度和质量,不遗留一户贫困户,达到整村整组搬迁。赣县在搬迁建房过程中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因户制宜确定建房标准和建筑面积。对各移民户屋内设计建设不做统一要求,由群众根据各自经济状况选择建房模式和建房标准。规划了70至90平米大小不等的地块供移民户选择,做到了建房模式多样化,又不致使群众负债累累。目前,移民新村里建有一层楼板房的有18户,选择70平米小户型的有62户。

二是统建自建相结合。在房屋建设中,抽选群众代表成立移民搬迁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对主要建材(砖、水泥、预制板),根据群众要求实行统一联系,群众自己购买,群众自己找施工队组织施工建设。

三是及时兑付移民补助资金。在房屋主体工程建成后,及时组织扶贫、财政、监察等部门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扶贫户兑付国家补助资金。

在移民新村建设中,赣县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集中各类扶持资金,整合各种资源,集中用于扶贫移民新村建设。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优势,为移民新村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将移民新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据统计,樟木移民新村目前共捆绑农、林、水、电、路、教育、基层组织建设等各种资金680万元。如自来水公司为218户移民全部安装了自来水或采用集中无塔自动供水;供电公司在新村内新设置变压器2台,为主干道两边安装了40盏路灯;交通运输局为新村内硬化道路1.2公里,新修排水沟1.3公里,铺设彩色吸水砖人行道9000余平方米;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部门为移民户安装了广播电视、电话、网络主路线等。

移民搬迁是手段,脱贫致富是目的。为此,赣县在组织实施搬迁的同时,结合原樟木村有做蜡芯的传统习惯,通过积极组建蜡芯产业合作社,着力培育蜡芯专业市场等方式,大力发展蜡芯产业。合作社采取“统一进购原料、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组织收购、统一销售定价、统一拓展市场、分户安排生产”的“五统一分”模式发展蜡芯产业。合作社成立后解决了过去各家各户定价格、各家各户找市场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效益,产品远销省内外。同时,由合作社牵头对原樟木村因整体搬迁而闲置出来的耕地、山地和宅基地实行集中流转,耕地流转给灯芯草种植大户,解决了蜡芯生产原料。山地和宅基地流转给养殖大户养鸡养猪,实行立体养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移民扶贫政策就象阳光雨露一样,在一个荒坡地,浇灌出了一个崭新的移民的新村。到2010年,樟木移民新村已新建楼房167幢,硬化水泥路面1.2公里,种植行道树150棵;安装电话100户、宽带20户、闭路电视167户、自来水167户,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水,建上了卫生厕。就医、就学非常方便,学生就学率达100%,村民的健康有了更好的保障。

从大山深处搬迁到江口圩镇旁后,移民新村人口更加集中,房屋美观整齐,村容村貌改观,公路交通方便,人畜饮水便利,电力通讯设施齐全,改变了深山缺医少药、信息闭塞、上学困难、致富无路的落后状况,逐渐与现代社会融为一体,建造了舒适方便的生存环境。

移民开发,移得出是前提,稳得住是关键,能致富是目的。目前,樟木移民新村已引进了1家制衣厂,组建了1个蜡芯产业协会,带动大部分移民实行家庭作坊式生产。同时,临近圩镇周边的居民都开起了店铺,做起了生意,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据统计,樟木移民新村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860元增加到目前的3200元。现在新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还有20多户移民买了轿车或小型货车。

瑞金市的“五结合”

移民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课题。2008年以来,瑞金市按照“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工作宗旨,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责任在乡,工作到户,部门支持”的原则,认真实施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移民搬迁。截止2010年,已投入移民资金1561万元,落实移民计划856户4300人,兴建移民集中安置点22个,已有506户2500人搬入新居,352户1800人的新房正在建设和装修中,移民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9年度瑞金的民生工程受到赣州市政府表彰。

瑞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工作,赣州市委常委、瑞金市委陈晓春书记经常到移民集中安置点指导督促移民扶贫工作,同时市里成立了由傅春荣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民政、扶贫、教育、公安、国土、规划、卫生、水利、供电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市移民扶贫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各乡镇把移民扶贫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傅春荣市长每年都要主持召开2次以上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部署移民扶贫工作。在本市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市政府协调解决移民配套资金和移民工作经费。市财政安排移民配套资金2008年45万元,2009年100万元,2010年90万元。分管领导市委常委、副市长、农工部长严水石同志和副市长许和山同志虽然分管的工作很多,但两位领导对移民扶贫工作一直高度重视,经常深入乡、村调查研究,解决移民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几年来,瑞金市坚持集中安置点的建设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与圩镇建设相结合。从2008年以来3年中共落实新建移民安置点32个,其中有28个设在圩镇或圩镇旁边,占集中安置点的87.5%。

二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32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已有14个安置点在2009和2010年间被瑞金市委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点。这些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户不仅能享受移民配套资金政策,同时也能享受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3年来共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380万元用于集中安置点建设。

三是与企业帮扶相结合。沙洲坝镇莲江柯达移民新村,由柯达集团捐资300万元,新建了学校、卫生院及路、电、水基础设施,该移民新村已成为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四是与社会力量扶贫相结合。壬田镇富民集中安置点,总面积4000平方米,安置移民户42户220人。该集中安置点是壬田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刘东海先生致富不忘乡亲,捐资96万元,无偿帮助移民户征地,建起一层住房,并结合移民建房补助资金,在半年之内建起来的。移民户李九称在搬入新居后,激动地说:“做梦都没想到,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搬出深山,住上新房子,感谢党和政府的移民好政策,也要感谢刘东海先生的慷慨解囊”。

五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移民户的后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移民最终目标,壬田镇双巴岭、富民集中安置点的移民户紧紧依托亿顺养牛场和香山综合养殖厂,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移民户有54户发展了养殖,安排了109人就业,人均增收400元,解决了移民群众后续发展难题。万田乡万田圩移民集中安置点,万田乡乡政府引进深圳骏兴制衣厂,在安置点建厂,当地移民群众就近进厂做工,每人每月平均工资2000元左右,当年即可脱贫。

鄱阳县: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鄱阳县莳山垦殖场牌楼分场地处鄱阳县北部的山区,丘陵地带,早在90年代初这里是一个又穷、又苦、又闭塞、又落后的地方。这个村有虎峰山、沿山冲、钨矿、金竹山四个居住在深山库区的自然村,

1629户,6518人,90%村民的住房是土砖泥巴墙,还有不少人住茅草屋,人均年收入不到700元,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鄱阳县莳山垦殖场从2004年至2009年,在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与深山库区移民等项目相结合,将位于深山库区的虎峰山、沿山冲、钨矿、金竹山等四个自然村499户、2567人,分四批集中安排在牌楼中心村。第一批122户,518人;第三批289户,1510人;第三批70户,385人;第四批18户,91人。如今牌楼中心村有760户,按回字型规划建设,当地群众称:“远看像条街,近看像个镇,走进去是座城”。

几年前,虎峰山、沿山冲、钨矿、金竹山四个自然村住在大山深处和库区,就学、求医、物流等困难,有不少老百姓过着“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的生活。对此,县里给了莳山垦殖场122户,581人深山库区移民指标。然而全村共有499户,2675人符合移民条件。面对指标少,移民人数多的情况,怎么办?莳山垦殖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村委会先后11次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会,让大家集思广益,积极出谋划策。最后决定:把新农村建设和移民结合起来,用3至5年的时间,分3至4批将移民集中“搬迁至牌楼中心村”。就这样当年便把参加新农村建设和符合移民条件的499户,2675人,按时间顺序全部排好了名单,从此牌楼中心村的整体建设开始。

为了把新农村建设和移民工作结合好,把新农村建设好,牌楼村采取“六统一分”的办法,集中抓落实,整体搞建设。

1、统一设计。请省建设厅城镇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科学规划,把牌楼中心村建设成鄱阳县新农村建设和深山库区移民的示范村。

2、统一规划。在中心村按“回”字型建两排相向楼房,将其建设成具有特色的集商、居、办为一体的商业街道,可聚居3000人的中心繁华地带。

3、统一平基。着力解决地基平整难易、经费差价问题,使移民在经济负担上同等受益,不分输赢。

4、统一组织施工队。为解决移民单家独户请建工队难的问题,统一组织施工队伍,按照定人、定点、定位的方法进行施工,使质量确保、时间提前、规划不走样。

5、统一批发购进施工材料。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新村建设领导小组,对建房施工材料统一批发购进,杜绝了哄抬物价现象,降低了建房成本,使建房造价每平方米仅达248元,为建房户节约了奖金。

6、统一工程结算。实行资金统一管理使用,统一结算,分户办理结算手续,控制了结算混乱情况,解决了承建单位和材料供应商结账的后顾之忧,使工程成为廉洁工程。

“一分”即分户建房,有利于消除猜忌,还干部一个清白。

在实行“六统一分”的同时,村委会还实施了委托建房,有30多户深山库区移民委托村委会建房,并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着力解决一些贫困户资金困难的问题,即“国家扶一点、个人筹一点、亲戚助一点、银行贷一点、村委会借一点”。几年来,村委会为建房困难户担保贷款达200万元,村委会借给建房困难户现金50多万元。

移民建房户张禾生,因经济困难,只能勉强建起一层楼,村里就为他担保贷款3万元,并借给他5000元,使他建起一栋2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至2007年,牌楼中心村建起了491栋三层高的新楼房,已全部完成了道路硬化、美化、亮化、绿化,100%居住户用上了自来水和冲水式厕所,并建起了村办公楼、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广场、篮球场等。2009年,全村有760户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和深山库区移民相结合,搬进了新居。

为了使搬进新农村的村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村里推出了五项举措:

一是搞好有土安置,为1200人解决了田地问题,每人分配了3—6分田。

二是办好个人私企业,因地制宜,创办了红砖厂、编制袋厂,安排了100余名富余劳力。

三是搞好招商引资,引进浙江客商来村投资800万元建起了一个连杆厂,一次性解决了200余人就业。2007年引进了3个超100万元项目。年初,引进了深圳恒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发展养殖业,种植花卉苗木200多亩,实行立体养殖,创办了养猪场,承包了水面养鱼,年创收300余万元,当地移民年获利100余万元。8月份,该村又引进浙江老板投资200万元,创办了占地面积30亩利用机械化生产的环保砖厂,年产值达1000万元,当年,安置村民就业80余人,村民获利80余万元。与此同时,他们还争取国家扶持项目,发展了3000亩泡桐种植基地,种植油泡桐苗木180万株,预计5年后,这批苗木成林可创收3.6亿元。

同类推荐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母心,佛心

    母心,佛心

    琦君留给世人40多本散文和小说。“三更有梦书当枕,梦痕犹存,橘红点点,桂花雨歇灯花落;千里怀人月在峰,七月哀伤,烟愁漫漫,母心天空琴心连。”这是灵堂两侧的挽联,巧妙嵌进了琦君最重要的多部作品名称,她朴素却温婉的文章,沁人心脾,感动过几代的中文读者。在琦君笔下,平凡的事物具有不平凡的意义。本书中,她娓娓叙说母亲的言行与生活点滴,更以悲悯有情之笔写世间万物,不论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深刻动人,而脍炙人口的怀旧记忆篇章,更洋溢醇厚的人情之美。本书分为“护生篇”“怀旧篇”“生活篇”“随感篇”四辑,篇篇情真语切,意蕴深长。幽默处,令人会心。悲悯处,哀而不伤。
  •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夏商野史

    夏商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腹黑王妃无良宝

    腹黑王妃无良宝

    “夜陌兮,你知道无耻怎么写吗?”“啊?亏你还是个王爷,连无耻都不会写矮油不用不好意思,来来本王妃教你”“·······”腹黑无良的一家子妥妥宠文无下限各种坑爹小白分分钟刷新亲的穿越观来来来,各位爱妃都到作者怀里来╭(╯ε╰)╮
  • 逆剑之神

    逆剑之神

    这是一个以剑为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剑并不只是杀人的工具,更是一个人乃至一个门派的至高荣誉。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以习剑为追求、比剑为荣誉、建立剑派而自豪。而他们毕生的追求就是可以成为傲视群雄、令万剑归宗的剑身。为此,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一个五岁的少年因在后山采药时救了一名大胡子而将他的人生彻底改写。究竟他能否登上天途成为剑神呢?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迟来的忏悔

    迟来的忏悔

    度日如年啊!怎么录取通知书还没到呢?我可等了N天了啊,我的分数很高的啊,上什么学校都不成问题啊(我说的是中专学校)为什么现在还没收到啊!早上10点起床我刷了个牙,洗了个脸,然后吃了个早饭。这个暑假过的可真舒服,老爸根本就不给我提看书的事,老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真爽啊!现在打算去干什么呢?对了,我家后面的鱼塘里刚刚放养了好多不大不小的草鱼,就这么定了!中午回来喝鱼汤!鱼儿鱼儿,你的克星来喽!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噬爱冷血冥

    噬爱冷血冥

    我曾经相信地老天荒,你呢?少年啊,你们的梦想,如此盛大。而卑微如灰姑娘的我,如何比得上你们?午夜十二点的钟声过后,当所有的梦想归于执著,请你们转身,我依然在这。美丽的公主就要变成一个灰姑娘。我的王子请你告诉我,你是否会用一只水晶鞋为我找遍全城?或许我们一辈子不会相见,但是我依然会默默守护你们,当荧光棒变成拐杖,当年少誓言变成地老天荒,
  • 姬花无泪,君王无心

    姬花无泪,君王无心

    他,非凡容貌,非凡才华,非凡家世,那时,他还是太子。她,丑陋容貌,无家世,那时,她还是个采药女。她为他七度换颜,她为他用尽必生才华,只为帮他夺得江山。她不爱他的容颜,不爱他的家世,她只爱他。他登上皇位,封她为妃。她兴奋无比,以为他对她有了些不一样的情感。直至他亲手将她送给临国,只为换那五百里的土地。她心如死灰,在临国的边界逃走,带着她的绝世容貌,沦落成青楼女子。一个雪天,她所在的登华阁换了新主人……她也再次遇见他……
  • 爱情如落花般凄美

    爱情如落花般凄美

    在锦瑟年华遇到你,不枉我一直在人海中寻寻觅觅
  • 守妻生财之农妇当自强

    守妻生财之农妇当自强

    对冷寒来说,穿越什么都无所谓,只是换了一个时空活着而已,虽然很穷,一个馊馒头吃三顿,她不在乎,可面前这个六七八岁的孩子,一次次跟她说。“娘亲,你不要丢下思锦好不好?”“娘亲,你去哪里都带上思锦好不好?”“娘亲,你吃,思锦不饿,真的不饿!”“娘亲,世界那么大,可思锦觉得呆在娘亲身边是最幸福的!”“娘亲,你一定要等思锦长大,然后赚好多银子,让娘亲过好日子!”“娘亲…”她冰冷的心似乎融化了,慢慢的变得暖和,慢慢的接受了他。既然接受了他,她也不能整日做废人,等着小小的他出去乞讨度日。想方设法赚钱买房买地买奴仆,带着孩子奔小康。男人对于冷寒来说,有和没有并无区别,只是一张床以前睡一个人,后来睡两个人,只是这憨厚的男人一次次对她说。“寒,有事尽管说一声,大壮什么都没有,有的是力气!”“寒,不管你要做什么,大壮都无条件支持你!”“寒,这世间谁也不能欺负你,谁要是欺负你,大壮就是豁出命,也要为你讨一个公道!”他不是最英俊的,也不是最聪明的,更不是最富裕的,他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农民,可冷寒知道,将大壮是用命在爱她。一边努力赚钱,一边努力教导两个男人独挡一面。待到万贯家财时,有夫有子如此,她在偷偷笑。【片段一】挑拨离间“大壮啊,你整日围着一个女人屁股打转,丢尽我们男人的脸,你羞不羞啊!”“羞是什么东西,多少银子一斤?你有,你卖不?”【片段二】自以为是“冷寒,你看我,英俊潇洒,仪表堂堂,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你跟我回去,正妻之位还是你的!”“这是谁家的男人,怎么不看好,让他在路边乱吠,咬着人怎么办!”这是一个齐心协力赚钱养家的种田故事。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若是加上一个懂事早熟的小屁孩,那又该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