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8500000005

第5章 刚毅近仁

刚毅者,必不能令色;木讷者,必不为巧言。此近仁、鲜仁之辨也。(《随笔》卷二)

“点评”

孔夫子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篇》)意思是:刚强、有毅力、质朴、不巧言的品质接近仁的标准。孔子是把“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看的。“仁”是我国古代含义极广的道德规范,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章句上》)他把仁的主要内容看作侍奉父母,其实这不过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美德的一个方面,与此有关的还有仁爱、厚道、有德行,都是“仁”的内容。

洪迈对孔子的话作进一步发挥与阐释,认为刚强有毅力的人,必然不会有伪善、谄媚的脸色;质朴言拙的人,必然不会说表面好听、实际虚伪的话。他进一步又说这就是接近仁和很少仁的分别。洪迈教我们去分辨仁与少仁的两副面孔和两种表现。

可见有仁的人是正派而言行一致的,而少仁的人则是形形色色的两面派。洪迈所言很容易懂,但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去鉴别有仁的人和少仁的人,不是经过长时期的观察和了解,是很难分清的。因为善良的人们往往会被表面的言行所迷惑,看不到少仁的人虚伪的内心。

忠恕违道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学者疑为不同。伊川云:《中庸》恐人不喻,乃指而示之近。”又云:“忠恕固可以贯道,子思恐人难晓,故降一等言之。”又云:“《中庸》以曾子之言虽是如此,又恐人尚疑忠恕未可便为道。故曰违道不远。”游定夫云:“道一而已,岂参彼此所能豫哉?此忠恕所以违道,为其未能一以贯之也。虽然,欲求人道者,莫近于此。此所以违道不远也。”杨中立云:“忠恕固未足以尽道,然而违道不远矣。”侯师圣云:“子思之忠恕,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已是违道。若圣人,则不待施诸己而不愿,然后勿施诸人也。”诸公之说,大抵不同。予窃以为道不可名言,既丽于忠恕之名,则为有迹,故曰“违道”。然非“忠恕”二字亦无可以明道者,故曰“不远”。非谓其未足以尽道也。违者,违去之谓,非违畔之谓。《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苏子由解云:“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丽于形,则于道有间矣。故曰‘几于道’。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故曰‘上善’。”其说与此略同。(《随笔》卷二)

“点评”

《论语·里仁篇》记录孔子与学生的谈话,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我的主张贯串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参听后说“是”,别的学生不甚明白,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孔夫子的主张,只是“忠恕”两个字罢了。

这可以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简约概括,只用“忠恕”两个字,便把儒家怎样去实行“仁义”的起点指明了。《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言下之意“忠恕”还不等于“道”,只是离它不远。

宋代理学家怀疑这两种说法意思不同,于是展开议论。程颐认为《中庸》说“忠恕”离“道”不远,是“降一等”(退一步)的说法;游酢认为所以说“忠恕”离开“道”,是因为它不能以一个思想来贯串,但人们想入“道”,却没有比“忠恕”更近的,故《中庸》说它“违道不远”;杨时认为“忠恕”虽不能穷尽“道”,却离它不远了;侯仲良认为《中庸》说的“忠恕”,施于自己已感不愿,就不能再施于他人,这就是离开了“道”,而圣人则不必等自己不愿,才不去施于他人。

这些说法在着眼点或看问题的角度上有所不同。洪迈指出“违”是离开,不是违反,若不用“忠恕”说明“道”,就找不到更适合说明“道”的了。洪迈又引《老子》八章的话,说“最高的德行像水,水最利于万物而不与其相争,能处在众人厌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了道”。苏辙解释说:“水”与“道”无处不在,无所不利,这一点相同,但“水”有形迹,与“道”不同,所以说“水”近于“道”,若一定要用一个名目来说明“道”,只有用“水”来比喻说明最为恰当。洪迈认为苏辙的解释方法可以用于说明“忠恕违道不远”。

我想,孔子说的“道”与老子说的“道”内容虽有不同,但都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若不用浅近的事物或形象的比喻去解释,确实不易明白。孔子的“道”,最高标准是仁义,要达到仁义的境界,“忠恕”则是它的起点,一个人如果连“忠恕”都做不到,怎么能入“道”,向高标准的“仁义”攀登呢?

同类推荐
  • 先秦学术概论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为我国论先秦学术之名著。全书既详叙各家学术之要旨,细探其发展之源流,亦深究诸派相互之错综关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伪。尤为可贵之处在于,本书诸多探索性论述,均为后来之考古发现所确证。本书论证精当可靠,稳健之中又每有新见,是欲了解先秦学术者之必读且易读之书。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认为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词的境界是如此,文学境界甚至人生追求成功的境界也是如此。古往今来,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各种各样。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提出从“境界、真情、词句”角度评判文章好坏——以境界取胜的文章千古流传,以真情动人的文章经久不衰,以词句取胜的文章也深受欢迎。
  •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雨花香

    雨花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绝色美女的贴身兵王

    绝色美女的贴身兵王

    本是冷酷无情的特种兵王,因要保护战友的妹妹回归都市。从此萝莉,御姐,女总裁,女记者,女售货员。这么多美女,古奇招架得住吗?
  • 美人有毒:妖孽来袭

    美人有毒:妖孽来袭

    她,本是仙界的九天玄女,却因爱上不该爱的人,而心甘情愿轮回十世·····他,本是魔界至高无上的魔祖,却对她一见倾心,至死不渝······
  • 沙弥尼离戒文

    沙弥尼离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国8大冤案

    美国8大冤案

    继《美国8大名案》和《美国8大奇案》后的又一精彩之作,所不同的是,本书既有离奇曲折的案情,同时也揭示出美国的社会矛盾和司法的内幕。
  • 狼性总裁,别乱来

    狼性总裁,别乱来

    结婚前夕,夏婉宁收到一份‘大礼’——一百张高清艳照。照片女主角正是准新娘夏婉宁!神圣的婚礼现场,突然闯入俊美如神诋般的男子,带着个小翻版,指着夏婉宁——“想抛夫弃子跟别人结婚?”他冷峻如斯,黑眸深沉,嘴角噙着玩味儿的笑意。
  •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儒家典故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儒家典故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勤学好问,“玉不雕,不成器”的刻苦磨炼,“尽信书不如无书”否定唯书本是从、思想僵化……一个个儒家典故含义隽永。本书从儒家经典著作中精选了100个典故,说明其出处和释义,娓娓道来与之相关的故事,让人置身具体场景领悟儒家思想在修身养性等方面的智慧和闪光点,从中获得启迪,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十二加一

    EXO十二加一

    爱,其实有很多公式爱,其实有很多形式有人说幸福=N×爱有人说幸福=爱÷1-阻扰有人说宽容+理解+关心+支持=爱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就觉得他为你打开了一扇窗你会看到之前没看见过的另一个奇妙的世界
  • 家有尸妻

    家有尸妻

    结婚当天,女方耍性子坑我,怒急攻心,我给千年女尸穿上了婚纱,带进了婚宴现场……
  • 家有狐狸总裁

    家有狐狸总裁

    这个世界玄幻了吗?为什么自己偶然救下的小狐狸竟然能幻化成人的模样?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竟然是自己公司的总裁!当外面的人动用一切办法找他的时候,他却我在自己家里,对自己呼来唤去!可是有一天回到家,只剩下空荡荡的房间时,才发现自己竟然习惯了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