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6000000006

第6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5)

6世纪时,萨珊帝国为了夺取通往地中海和黑海的商路,控制东西方贸易,同拜占庭帝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争使萨珊王朝的中央政权渐趋衰弱。正当萨珊帝国与拜占庭帝国因长期交战两败俱伤之际,阿拉伯帝国在西亚兴起。637年,阿拉伯军队攻陷萨珊首都泰西封。

642年尼哈温一役,萨珊帝国惨败,伤亡10万人以上,国王叶兹底格德三世逃往中亚,651年被人杀死。至此,萨珊帝国灭亡。

反抗外族的斗争

阿拉伯统治时期,伊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举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反抗外族统治。8世纪中叶,在伊朗人阿布·穆苏里姆领导下,伊朗人民推翻了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统治。8世纪后期,伊朗东部和北部多次爆发人民起义。

9世纪上半期,阿塞拜疆和西部伊朗地区的巴贝克起义坚持了21年,沉重地打击了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统治。1380至1393年,帖木儿占领伊朗全境,伊朗人民掀起了反对帖木儿统治的斗争。1441年,胡吉斯坦人民在赛义德·穆罕默德的带领下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多次粉碎了帖木儿帝国的围剿,建立了一个类似塞尔白达尔的小国,一直存在到16世纪初。

萨非王朝的建立

萨非王朝的始祖是萨非丁,他于14世纪时创立了萨非教团。其六世孙伊斯马仪,在忠心耿耿的土库曼部落“红帽军”的拥戴下横扫波斯大地,推翻了白羊王朝的统治,建立起萨非王朝。

阿拔斯一世改革

阿拔斯一世(1587~1629年在位)是波斯萨非王朝的著名皇帝。

阿拔斯一世统治期间,为加强皇权,他重建了萨非王朝的统治结构。其措施有:行政方面,中央设立咨询性机构——最高会议,由国王召集,代表由国王指定;撤除摄政和“红帽军”总司令两个职务,提高首相的地位;完善行省制,由王子或亲信任总督;逐步“削藩”,将部分土库曼贵族的私人领地置于皇帝本人控制之下。军事改革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化”,在英国冒险家谢利兄弟的帮助下,波斯军队从一支带着部落气息的军队发展为装备有火枪、铜炮等的新型军队,炮兵达1万多人,成为波斯大军的主力;另一方面是“皇权化”,改变了“红帽军”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吸收了大批高加索人入伍,土库曼贵族不再拥有特权,军队由皇帝全权控制。

萨非王朝的衰落

16世纪,伊朗农民绝大多数处于封建依附地位,各种苛捐杂税和战乱让人民苦不堪言,因而他们不断掀起大规模起义。1571年,国内瘟疫流行,吉朗地区爆发了农民和城市贫民起义,占领城市达两年之久。1616至1625年,在教士麦赫鲁·巴巴领导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号召不对虚伪和腐化的教士捐赠任何财物,主张恢复原始基督教的平等。起义后来被镇压下去。1629年,养蚕业集中地拉希占和列什特地区,在阿迪尔·沙赫带领下爆发了更大规模的起义。萨非王朝的苛捐杂税是蚕农起义的导火线,这次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却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萨非王朝从此走向衰落。

伊朗文学和史学

中世纪的伊朗,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萨珊王朝末代皇帝伊嗣侯在位时编成的史诗《君王之书》,为研究前伊斯兰时期的伊朗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历史著作中,最早的一部是志费尼所著的《世界征服者史》,之后是艾卜都拉·伊本·法哲勒拉所撰的《土地之分割与世界之推移》,最重要的则是合赞汗的首相拉施特的《史集》,这是一部综合的世界史。文学方面,萨迪是13世纪的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故事诗集《果园》和《蔷薇园》。

伊朗艺术

伊朗在造型艺术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萨珊王朝建筑的特色是圆屋顶和半圆形拱门。工艺美术诸如金属细工、地毯、丝织品等,在萨珊王朝时期均有较高的成就。

伊朗的绘画在蒙古伊儿汗国和帖木儿时期达到最高水平,这些作品一方面吸取中国画技法,另一方面又重视伊朗固有的装饰倾向,两者相结合,形成了介于东西方绘画之间的独特风格,世称“细画”。萨非王朝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建筑,贵族宅邸和清真寺都极其富丽豪华,尤其是首都伊斯法罕,被誉为“东方最美的城市”。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第一大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麦地那神权国家的形成,是阿拉伯政治统一的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征服麦加,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为阿拉伯半岛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沙漠之子”

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主要是贝都因人,贝都因意为“沙漠之子”。贝都因人是阿拉伯沙漠中逐水草而届的游牧民族,他们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主要财产是羊、骆驼和马。

伊斯兰教的创立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570~632年)出生在麦加古莱氏部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先后由祖父和伯父抚养长大。

青年时代他放过羊,做过买卖,跟着商队到过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在去叙利亚等地经商过程中,穆罕默德熟悉了犹太教和基督教。他综合犹太教、基督教以及阿拉伯半岛上的原始宗教、哈尼夫教的主张,反对多神教和偶像崇拜,以古莱氏部落的主神安拉为唯一的宇宙之神,自称“安拉的使者”、“先知”,创立了伊斯兰教。他宣称凡是信仰“真主”,遵行天命施善行的人,将来要升入天堂,否则就会坠入火狱。“伊斯兰”一词的意思是“顺从”。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意即“服从安拉和先知的人”。

麦地那国家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第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自己不仅是宗教首领,而且是政治首脑、最高法官和军事统帅。

他依靠“迁士”和“辅士”组成武装力量,由“迁士”任军事要职。

“辅士”中敖斯和海兹勒支部落的贵族主要担任户籍、征税等官职。

麦地纳国家的人以伊斯兰教作为共同的信仰。624年,穆罕默德把“天课”由自愿捐献改为法定征收;626年,开始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人头税,并制定成文法,规定了“八刑”,用以统治人民。

麦地那国家建立后,为了打败敌对的麦加贵族和犹太人部落,穆罕默德曾亲自出征20余次,命教徒讨伐近50次。627年的壕沟大战,他打败了麦加贵族阿布·苏非扬,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其宗教和政治地位得到麦加贵族承认。此后,穆罕默德继续征服其他地区,632年大体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倭马亚王朝

倭马亚王朝(661~750年)是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执政结束之后,由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建立的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王朝初期镇压了伊朗、伊拉克的什叶派和哈瓦立及派的反抗,之后在“为安拉而战”的口号下继续向外扩张。至751年阿拔斯王朝时,阿拉伯帝国巩固了在中弧和阿富汗的统治,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我国史书称之为“大食”。阿拉伯帝国在麦地那政教合一国家的基础上,承袭了东方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统治机构。哈里发集政治、军事、立法和宗教的最高权力于一身,伊斯兰教也逐渐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阿巴斯王朝

747年,奴隶出身的阿布·穆斯林领导呼罗珊人民举行起义,于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巴斯王朝,定都库法,762年迁都巴格达。这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此时,君主专制统治空前膨胀,帝国凭借庞大的官僚机器对各族人民实行封建统治。政府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维齐尔(即宰相)”,军队则是阿巴斯王朝的有力支柱。阿巴斯王朝最初的百年间,帝国的对外扩张达到极致,国内政治稳固,社会安宁,农商发展迅速,文化昌盛,声威远播,是国势极盛的“黄金时代”。

帝国的衰亡

8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蒙面人起义、816至837年的巴贝克起义和869至883年的辛吉起义,给阿巴斯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到10世纪中叶,王朝实际统治区域已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1055年塞尔柱土耳其人占领巴格达,哈里发失去了一切世俗权力,只保留宗教领袖的地位。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领蒙古军队攻陷巴格达,杀死哈里发,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灭亡。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指导思想,以阿拉伯语为表达形式,因而义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承前启后、沟通东西的重要地位。8至11世纪是阿拉伯文化的繁荣时期,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数学方面,阿拉伯人改进并推广了印度人的数字系统,把“0”符号和十进位法及印度数字传播到欧洲。穆罕默德·伊本·穆沙把代数知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阿拉伯人还奠定了解析几何的基础,创造出中世纪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医学上,阿拉伯人已懂得消毒、使用麻醉剂。伊本·西拿著有医学百科全书《医典》,这是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的代表作。地理著作有艾卜·宰德的《苏莱曼中国及印度行纪》、雅占特的《地理词典》、易德里西的《渴望周游各国者快览》。最重要的史学家是泰白利和麦斯欧迭,分别著有《先知与诸王纪年》、《黄金草原》。诗歌选集有《穆阿莱葛特》及艾卜勒·费赖吉的《诗歌集成》21卷。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阿拉伯人在建筑艺术上也有较高的成就。

蒙古帝国

13世纪初,蒙古统一国家的产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其向亚、欧诸多国家进行的扩张,给被征服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1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了4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总数达6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画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他出生于蒙古高原各部争霸、天下扰攘的乱世。从12世纪中叶起,他开始了统一蒙古高原的大业,历尽艰辛,征战无数,到1206年45岁时,将高原上互不统属、操各种语言的游牧部落和森林狩猎部落统一在自己的旗帜之下,建立了大蒙古国,被推戴为“成吉思汗”。他是蒙古民族的缔造者,也是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

成吉思汗西征

蒙古建国后,在1219至1260年的40余年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成吉思汗亲征(1219~1225年)属于第一次西征。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消灭西域强国花刺子模,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长驱直入中亚后,又派军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追击花刺子模国王。在印度河流域又打败花剌子模太子札阑丁。1225年,成吉思汗得胜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拔都西征

窝阔台继任大汗后,于1235年派遣拔都率50万大军再度西征(1235~1244年),史称第二次西征。西征军很快彻底灭之花剌子模,杀死札阑丁,不久又大举进军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地挺进。1241年,北路蒙古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大破波兰与日耳曼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之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回国,第二次西征结束。

旭烈兀西征

蒙哥于1251年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史称第三次西征(1253~1260年)。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主要目标是木剌夷国(伊朗伊玛目王朝)。1257年,蒙军荡平木剌夷之地后,继续挥师西进,攻陷报达(今巴格达),灭亡了历时五百余年的阿拉伯帝国。此后,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圣地麦加,攻占大马士革,其前锋曾渡海收富浪(今塞浦路斯)。旭烈兀正准备进一步攻打埃及时,得到蒙古大汗蒙哥伐宋阵亡的消息,蒙军主力遂班师回国。

蒙古四大汗国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的版图在其孙辈统治时最后定型:以中国的元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四个承认大汗宗主权的相对独立的国家。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起初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后来术赤长子拔都在此建立金帐汉国,主要辖区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对于俄罗斯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辖区在天山南北。

1314年,原本让位于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台汗怯伯复位,把国都从阿力麻里迁至撒马尔罕,在河中地区提倡农业,实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则坚持游牧传统,汗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

帝国的分裂

由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所建立的蒙古国家,是世界历史上疆域最广的国家,统治区各地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均不同,因此蒙古统治阶级不得不因地制宜,分而治之,形成四大汗国。各汗国由最初对大汗的松散隶属关系,不久发展为独立的汗国。1259年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的短暂统一也随之结束。继任大汗的忽必烈,其权力仅限于东方,即中国的元朝政权。此后,元朝和西方的四大汗国按着各自不同的道路独立发展。

中国文化的西传

随着蒙古帝国西征,东西方文化技术的交流也空前频繁起来。

旭烈兀西征时,征调许多汉人工匠、学者随行。伊尔汗国建立后,这些人大都留驻该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工程设计者中,就有中国专家。

蒙古帝国建立后,东西交通畅通无阻,各地商人、使臣、僧侣、旅行家等来往更为频繁。元朝与蒙古各汗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欧洲都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中国的印刷术、火药、罗盘针以及纸币等,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入西亚,进而传入欧洲的。中国的驿站制度为波斯、埃及和俄罗斯所采用。中国的天文、历算和医药传到西亚,伊尔汗国大臣拉施特哀丁曾编写过有关中国医药的百科全书。

奥斯曼帝国

同类推荐
  •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
  •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于本世纪中叶(1947-1952)在巴勒斯坦西部发现。本书反映了库兰宗团的思想,库兰宗团属于正统犹太教分裂出来的艾赛尼教派。
  • 瑜珈史诗

    瑜珈史诗

    这本书以古印度哈拉帕文化为时代背景,作者以自己多年瑜伽修行的领悟,为人物故事注入了血液和灵性,文学性地虚构出了一个包罗人性多面和人生百味的故事,在物欲、情欲和生死面前,不管消失的古文明,还是现在辉煌着的新人类文明,人的愚、痴、贪,依然存在,如何参透虚妄、看清本真呢?作者也在叩问这个可谓永恒的命题。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热门推荐
  • 绝世独宠妃要休夫

    绝世独宠妃要休夫

    背对着王府大门,拍拍身后的包裹,有了它哪怕是一辈子游手好闲也能舒舒服服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了。隋翰羽当朝丞相,更是王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女人色胆包天,竟然将王府里弄得乌烟瘴气的时候潇洒的一走了之?想走有那么容易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傻相公

    腹黑傻相公

    苏姗姗本是躺在小船上打着遮阳伞优哉游哉的睡大觉,谁知一醒来竟发现船换了,还是竹排,很狗血的,上面还插满了白的黄的花,怎么看怎么像死人浪漫水上漂……夜里苏姗姗突然醒来,感觉有一只手在自己身上摸来摸去……一妖孽男满脸童真:娘子,别人娶了媳妇就蹦出个小娃娃,我也要。”……
  • 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一部简约实用的人生哲理手册,一份生动鲜明的人生成功指南。符江先生以多年的青年励志教育思考及数十年的人生体验,从数百场人生励志演讲中精心取材,潜心归纳、提炼出了决定人生成败的7大要素。以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谈话方式,系统而精练地解答了“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为什么成功的总是他,而失败的总是我?”“我怎样才能迈向成功,怎样才能规避失败?”等一系列青年人常有的困惑。航海最需要导航,成功最需要智慧。这是竞争时代每个追求成功的人必做的功课,是每一位企业员工、部队官兵、青年学生、机关职员、谋生创业者必做的功课。
  • 网王之越前雪漓

    网王之越前雪漓

    近乎一样的面貌,身为一代腐子,在青学的网球部能掀起多大的狂澜?懵懵懂懂的他们是否能抓住,那名为爱的,一切。
  •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三百多年来,《红楼梦》为汉语白话写作树立了一面旗帜,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小说技艺上达到的最高峰。三百多年来,《红楼梦》激动着无数的读者,一代又一代人为它的故事所倾倒,为它的文字所痴迷。无数少男少女们心下默念着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暗藏着自己的青春情怀。又是多少历经世事磨练的人从中品位政治纷纭、勾心斗角。更有不能数计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中演化而出,小说、日记、戏剧、歌舞、影视剧……或改编,或续写,或戏说,三百多年来,一部《红楼梦》成就无数文本。一并多少学者名师潜心红学,皓首穷经,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在图书馆里已作汗牛充栋。 ……
  • 一片时间海的温柔

    一片时间海的温柔

    她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学生,在这所三流高中上学,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当她偶然在县城中遇到从前的老同学,是从来不会打招呼的。直到遇见他,那个曾经温暖了她的世界的男生。他的步履异常坚定,三两步就走到了她的面前,他并没有说一些老同学重逢的那些感慨话语,只是和从前一样,沉着,冷静的和她说话。“关若语,你去了哪所高中?”只是一次在超市的见面,只是几句无心的话语。她,决定从良。但显然,这根本就是无用功,又一次见面,他的一句“我有女朋友了。”再次使她的世界灰暗。本来,她的世界,只有他。现在,他丢了,她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 穷女翻身:CA学院逆袭记

    穷女翻身:CA学院逆袭记

    她是一个犯过错的天使,一个被封印的宠儿。无意中来到人间,只为寻找回去的路,那个青涩的他,怎可为了一个罪人而放弃一切。“我爱你。”他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嘿嘿,手放哪儿那。”“我想你了”他可爱的微笑了一下。“只是对台词,不要那么认真。”她有些嫌弃。”作为一个演员,不认真怎么能演绎出精彩的影视作品呢?“
  • EXO之不愿放弃

    EXO之不愿放弃

    重生~~~~~~~~~~~~~~~~~~
  • 御州

    御州

    热血少年,逆天改命。顶着异样的眼光,承受着各种流言蜚语,毅然决然的踏上寻求远古仙境的路程。最终成就一代千古伟业。
  • 超级修罗系统

    超级修罗系统

    修罗在手,天下我有。地球屌丝赵一鸣,穿越成异界废材。开启逆天修罗系统,纵横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