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5400000020

第20章 写作杂谈

一文脉

多年批改学生作文,觉得他们的最大的毛病是思路不清。

思路不清就是层次不清,也就是无条理。这似乎是初学作文的人不能免的毛病。无论今昔,无论文言和白话——不过作文言更容易如此罢了。这毛病在叙述文(包括描写文)和抒情文里比较不显著,在说明文和议论文里就容易看出。实际生活中说明文和议论文比叙述文和抒情文用得多,高中与大一的学生应该多练习这两体文字;一面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思想。本篇便着眼在这两体上;文言文的问题比较复杂,现在且只就白话文立论。因为注重“思路”怎样表现在文字里,所以别称它为“文脉”——表现在语言里的,称为“语脉”。

现在许多青年大概有一个误解,认为白话文是跟说话差不多一致的。他们以为照着心里说的话写下来就是白话文;而心里说的话等于独自言语。但这种“独自言语”跟平常说话不同。不但不出声音,并且因为没有听者,没有种种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制限,容易跑野马。在平常谈话或演说的时候,还免不了跑野马;独自思想时自然更会如此。再说思想也不一定全用语言,有时只用一些影象就过去了。因此作文便跟说话不能一致;思路不清正由于这些情形。说话也有没条理的;那也是思想训练不足,随心所向,不加控制的原故。但说话的条理比作文的条理究竟容易训练些,而训练的机会也多些。

这就是说从自然的思路变成文脉,比变成语脉要难。总之,从思想到语言,和从思想到文字,都需要一番努力,语言文字清楚的程度,便看努力的大小而定;若完全随心所向,必至于说的话人家听不懂,作的文人家看不懂。

照着心里说的话写下来,有时自己读着,教别人听,倒也还通顺似的;可是教别人看,就看出思路不清来了。这种情形似乎奇特,但我实地试验过,确有这种事。我并且想,许多的文脉不调正是因为这个原故。现在的青年练习说话——特别是演说——的机会很多,应该有相当的控制语言的能力,就是说语脉不调的应该比较前一代的青年少。他们练习作文的机会其实也比较前一代多;但如上文所论,控制文字确是难些。而因为作的是白话文,他们却容易将语脉混进文脉里,减少自己的困难,增加自己的满足;他们是将作文当做了说话的记录。但说话时至少有声调的帮助,有时候承转或联贯全靠声调;白话文也有声调,可是另一种,不及口语声调的活泼有弹性,承转或联贯处,便得另起炉灶。将作文当说话的记录,是想象口语声调的存在,因此就不肯多费气力在承转或联贯上;但那口语的声调其实是不存在的。这种作文由作者自己读,他会按照口语的声调加以调整,所以听起来也还通顺似的。可是教别人看时,只照白话文的声调默读着,只按着文脉,毛病便出来了。那种自己读时的调整,是不自觉的,是让语脉蒙蔽了自己;这蒙蔽自己是不容易发现的,因此作文就难改进了。

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思想可以独自随心所向,谈话和演说就得顾到少数与多数的听者,作文更得顾到不见面的读者,所以越来越需要条理。语脉和文脉不同,所以有些人长于说话而不长于作文,有些人恰相反;但也有相关联的情形。说话可以训练语脉;这样获得的语脉,特别是从演说练习里获得的,有时也可以帮助文脉的进展。所以要改进作文,可以从练习演说下手。但是语脉有时会混入文脉,像上一段说的。在这种情形下,要改进作文,最好先读给人听,再请他看,请他改,并指出听时和看时觉得不同的地方,但是这件事得有负责的而且细心的教师才成。其实一般只要能够细看教师的批改也就很好。不过在这两种情形下,改本都得再三朗读,才会真得到益处。现在的学生肯细看教师的批改的已经很少,朗读改本的大概没有一个。这固然因为懒,也因为从来没有受到正确的朗读训练的原故。现在白话文的朗读训练只在小学里有,那其实不是朗读,只是吟诵;吟诵重音节,便于背,却将文义忽略,不能训练文脉。要训练文脉,得用宣读文件的声调。我想若从小学时代起就训练这种正确的朗读,语脉混入文脉的情形将可减少,学生的作文也将容易进步。

再次是在作文时先写出详细的纲目。这不是从声调上下手,而是从意义上、从意念的排列上下手。这是诉诸逻辑。细目最好请教师看看。意念安排得有秩序,作起文来应该容易通顺些。不过这方法似乎不及前两者直截而自然。还有,作文时限制字数,或先作一段一段的,且慢作整篇的,这样可以有工夫细心修改;但得教师个别的指正,学生才知道修改的路子。这样修改的结果,文脉也可以清楚些。除了这些方法之外,更要紧的是多看、多朗读、多习作(三项都该多在说明和议论两体上下工夫)。这原是老生常谈,但这里要指出,前两项更重要些;只多作而不多看多读,文脉还是不容易获得的。

二标点符号

历年批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作文,觉得他们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很不在意。他们之间,和一般人之间一样,流行着一句熟语:“加标点。”他们写作,多数是等到成篇之后再“加”标点符号的。这显然不是正确的办法。白话文之所以为白话文,标点符号是主要的成分之一。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决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本来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书和文言,为了帮助别人了解或为了自己了解正确,可以“加”上标点符号去。但是自己写作,特别是白话文,该将标点符号和文字一样看待,同等使用,随写随标点,才能尽标点符号的用处。若是等文字写成篇再“加标点”,那总是不会切合的。古书和原无标点符号的文言,“加标点”后往往有不切合处;那是古今达意表情的方式不同,无可奈何。自己写作,特别是白话文,标点符号正是支持我们达意表情的方式的,不充分利用,写作的效果便会因而减少。我们说话时得靠种种声调姿势帮助;写作时失去这种帮助,标点符号可以替代一部分。明白这个道理,便知道标点符号跟文字的关系是有机的——后“加”上去,就不是有机的了。

现在的学生乃至一般人往往乱用或滥用标点符号,结果标点符号真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似的。在达意方面,学生的作文里最常见的是逗号(,)和分号(;)的乱用。分号介在逗号和句号(。)之间,主要的作用在界划较长的句语和较短而意义上紧密的联系着的句子。青年们和一般人不大容易弄清楚这个符号的用处,是大家都知道的。有时他们似乎将它当逗号用,有时又似乎将它当句号用;用得合式的很少。

这个符号本来复杂些,用错了还可以说是在意中。像逗号,很简单,乱用的却也很多,或许是一般想不到的。学生们作文里用逗号最多,往往一段文字只在段末有个句号,其余便是一大串逗号。这使人看不清他们的意义,摸不清他们的思路。他们似乎将逗号只当作停顿的符号用,而不管停顿的长短;更不管意义的分界。他们不大用句号,是一个可注意的现象。他们似乎没有清楚的“句”的意念。学生们作文,常犯思路不清或层次不明的毛病;这少用句号也是征象之一。此外还有惊叹号的滥用,似乎是一般的情形。就像公涵中“为荷”下的惊叹号,便大可不必——句号尽合式了。更有爱用双惊叹号或三惊叹号的,给予读者的效果往往只是浮夸不实。

教育部二十年前就颁行过标点符号施行条例,起草的是胡适之先生。但是青年们和一般人注意这个条例的似乎不多。

原因大约有好几种。一是推行的不尽力。这种条例应该常在青年读物或一般读物里引用,让大家常常看见,常常捉摸,才有用处。可是事实不然。中学教科书里虽然偶有论到标点符号的,也不多,教师们又不认真去教,成效自然不见。二是例句不合式。条例中所举的例句都是古书和文言,加上一些旧小说的白话,现代的白话文记得似乎没有。条例颁行的时期,白话文运动刚起头儿,为起信的原故,只举旧例,也是一番苦心。可是如上文所论,这种例句“加”上标点符号,究竟不很自然;这种例句并不能充分表示每种标点符号的用处。

再说既然都是旧例,爱读现代白话文的,便不免减少阅读的兴趣,不大去注意。我想教育部若能将那条例修订一番,细心选择现代白话文作为主要的例句,一面责成中学教师切实教授,并在改文时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会渐渐正确起来的。

不过,更重要的是,青年们得养成随文标点的习惯,一面还得在读现代白话文时随时体会一标一点的意味,学习正确的用法才成。

同类推荐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人生自是有情痴:那些时光深处的情种

    人生自是有情痴:那些时光深处的情种

    《人生自是有情痴:那些时光深处的情种》讲述历史上帝王与才子中著名的情种的爱情故事,作者在确凿史实的基础上,用动人的笔法演绎那些时光中不曾褪色的爱情悲歌。
  • 天涯絮语

    天涯絮语

    本书为诗词集,阅读该诗集,我们感到它真实地记录作者的人生体悟,所思所想的心路历程。诗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想深沉,激情迸发,颇富人生哲理、生活情趣和创新气派。作品形式多样,表现手法各异,既有格律体旧诗,又有新古体诗,还有自由体新诗,甚至还有“词”,均把注重其魂、言志抒怀、表达情意置于首位。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本书以向度作为考察文学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分析并探讨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与文学之外的文论向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创新研究,可作为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专业学生考研、专升本、自学考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被评为“有见解的、内容扎实的、有益于我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值得一读的一书”。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相爱至千年

    TFBOYS之相爱至千年

    在机场,三小只偶遇了三位身份特殊的女孩,开始了一段坎坷又美好的爱情!(小说纯属虚构)
  • 红尘泪——明宫遗梦

    红尘泪——明宫遗梦

    红尘缘,静寒怨。一生痴恋,穿越百年,梦已千年。多少事,如在梦中,亦如梦里还说梦。而今,已分不清是梦是醒……彼岸红尘,静散如烟。红尘旧事,梦里飘散。前世的情,来生的梦,化作今生的缘,一场曲折动人的故事在时光轮回里上演,演绎着那些伤感的美丽,那些美丽的伤感。我们本不属于这个年代,既然不能离开,那就只有尽快结束……本是大一的学生,因为机缘巧合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过去,没想到,竟在古代见到了自己的同学,然而这一切,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同学和自己都被赋予了另外一种身份,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种身份,才有了最后那个凄美的结局……
  • 男人当自强

    男人当自强

    在网吧,遇到一个美女学生妹,她问我五块钱一摸干不干,我答应了,然后跟她去了厕所……学校,就是一个江湖,弱肉强食,想不被欺负,就得有实力,有兄弟。青春,就是每个少年热血躁动的时期,人欺我,我必回之。我动用武力,不是为了欺负别人,而是为了不被别人欺负而已。男人,应当自强,昂首于任何人面前,不卑不亢!
  • 绅士的萌宠

    绅士的萌宠

    乔乔一直觉得,她人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在网恋奔现失败、两人分手前将能占的便宜都给占了。咳咳,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能天长地久,也要曾经拥有。”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只是……看着一脸愤怒的谢承亦,乔乔有些懵了。明明是个有经验的成熟男人,为什么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扑上来让她负责?!
  • 大地葬
  • 帝君之育女心经

    帝君之育女心经

    贤明帝君以天上人间最精致无双、纯洁无邪的高标准来养成云萝,结果却是自己不知不觉中从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神仙养成了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进得菜场的人间绝世好老爸。而那个被高标准教养的娃,也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错,活生生长成了流徙镇一小霸王。要真是个男娃,也就罢了,小霸王也就小霸王吧,至少还能依稀在娃的身上看到几千年前他作为天庭第一战神的飒爽英姿,也算是个安慰。可是……他虽不愿承认自己当年被无忧子那老道忽悠,但是,这娃,确实如假包换,是个女娃。她说:他不弃,她定不离;他若弃,她必死赖不离。横竖都是不离。那就罢了,假小子就假小子吧,只要她还在他身边,日子也才叫做日子,家也才是个家。(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最心疼的玩笑

    最心疼的玩笑

    暗恋三年的男人,后来如愿以偿俩人交往,突然一个月后俩人分手,心灰意冷的她把自己泡在游戏里,在游戏遇到了男主度天涯,从此另一段的恋情从此展开。。。。。。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曾是前方的路

    曾是前方的路

    我的故事。或者是我所想的故事。我是个黑暗想法的人。但是有热烈的思想。渴望向前,渴望看到前方的人,有一天,我们也将成为前方的人。
  • 三国争锋

    三国争锋

    刘琦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成了与他同名的三国刘表的儿子,既已占据了那个位子上他能眼睁睁的看着荆州基业被瓜分一空吗?不能!于是勾心斗角、访贤求能,无所不用其极!于是他离开襄阳图谋霸业,但这是永远的告别还是蛟龙入海腾云而归?天地变换,轩辕剑出,时空逆转,风云动荡,千秋帝业,他能否一朝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