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5400000013

第13章 论大学国文选目

《高等教育》的编者将朱孟实先生《就部颁大学国文选目论大学国文教材》一文抄给作者看,让作者写些意见;因为作者是参加拟定这个选目的六人之一。这个选目是去年六月教育部召集的大一国文编选会拟定的。编选会的主席是魏建功先生。关于这个选目和这个会的正式说明,自然该由魏先生担任。本篇只是作者个人的意见;对于编选会的了解如有错误,作者当自负责任。

朱先生说:“大学国文不是中国学术思想,也还不能算是中国文学,它主要的是一种语文训练。”这句话代表大部分人对于大一国文的意见。作者却以为大学国文不但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练。朱先生希望大学生的写作能够“辞明理达,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是语文训练的事,“辞明理达”,便是文化训练的事。这似乎只将朱先生所谓语文训练分成两方面看,并无大不同处。但从此引申,我们的见解就颇为差异。所谓文化训练就是使学生对于物,对于我,对于今,对于古,更能明达,也就是朱先生所谓“深一层”的“立本”。这自然不是国文一科目的责任,但国文也该分担起这个责任。——别的科目凡用到国文的,其实也该分担起语文训练的责任。——不过在一年的国文教材里,物、我、今、古,兼容并包,一定驳杂而琐碎,失去训练的作用。要训练有效,必得有所侧重;或重今,或重古,都有道理。重今以现代文化为主,全选语体文,必要时也可选一些所谓“新文言”(例如朱先生所提到的《大公报》社评)。翻译的语体文或新文言,明确而流利的,也该选,而且该占大部分。重古以文学古典为主,所谓历代文学的代表作。

重今的选本可以将文化训练和语文训练完全合为一事;用朱先生的语词,便是将“立本”和“示范”合为一事。这是最合乎理想的办法,也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办法。可是办不到。一则和现行的中国国文教材冲突,二则和现行大学国文教材也冲突。无论那个大学都还不愿这样标新立异。作者服务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然开了风气将一些语体文收在“国文选”里,但也没有清一色的做去。这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的原故。重古的选本有久长的传统,自然顺手顺眼。但不能达成“示范”的任务。周秦文也罢,汉魏六朝文也罢,唐宋明清文也罢,都和现行的新文言相差太远。而一般人所期望于大学生的,至多只是能够写作新文言;那些文学古典既不易学,学会了也还不是应用的新文言,自然便少有人去学了。那么,这些古文又怎样能示范呢?其实就是梁启超先生的文体,也已和新文言隔了一层,他的《常识文范》早已不是“文范”了。

照作者的意见,青年人连新文言都不必学,只消写通了语体文就成(西南联大一年级生就限作语体文)。无论如何,重古的选本不可避免的使阅读和写作脱了节。多年来大学师生都感到这种困难;只有让学生课外阅读语体文的书来弥补这语文训练的缺陷——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收录语体文,是比课外阅读进了一步。

部颁大学国文选目的“编订要旨”只从了解、欣赏、修养三方面说,不提发表方面,正为了不能兼顾。编选会对于大学国文教育目的却有这一方面的议决案:“在发表方面,能作通顺而无不合文法之文字。”大家的意思似乎也觉得大一学生只能继续练习语体文或新文言,而选目中的文字不能示范,所以编订要旨只从阅读方面立论。这种牺牲可以说是“实逼处此”。这个选目是重古的,而且侧重周秦两汉,如朱先生所指出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文学古典太多,一年的教材里还是不能兼容并包,还非有所侧重不可。那么,侧重唐以前呢?

还是侧重唐以后呢?这就到了第二个原因了。现行的高中国文教材,周秦两汉文入选的并不少,唐以后文更多。为联贯起见,大学教材自然应该侧重唐以前文。至于学生了解力远在教材的标准之下,确是事实。作者觉得这由于中学教材太高深和中学的教学太马虎之故。教学方面,现在不论。教材方面,编选会拟定的那个选目,一面固然求与中学教材联贯,一面还有矫正的意思。编选会拟定的选文标准有“酌量避免与中学重复”一条,正是注重联贯。但必要时初中国文里已经见的,这个选目里也收入。例如《礼记·礼运》,和柳宗元《封建论》,商务的《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中就有。大家觉得这两篇文字给初中学生读,嫌高深些;这里选了,以后初中就可以不选了。高中学生固然可以读这两篇文字,但大家也希望以后高中教材不再选这两篇(《礼运篇》可只选第一节);高中和大学的教材这才可以联贯起来。这里有一种作用,这个选目虽然侧重唐以前文,尤其侧重周秦两汉文,可是都尽量选那些词句比较容易懂的。现行的高中教材里,尽有比选目中各篇艰涩的。这选目是要定出一种标准,使以后中学教材按照着调整,不要再选那些太高深的文字。这自然还希望部里能够通盘筹画。

朱先生希望大学生“有藉注解而读群经诸子,不藉注解而读两汉以后散文,而略通其大意的能力”。编选会的希望大概也只是如此。大家议定选文有注释:一,“有旧注用旧注;旧注多家,采用通行者。可以删补,务求明确”。二,“无旧注者,加简明之注释”。注释就由编选人分任。作者的理想是用语体文注释,但一时不容易办。照现在所定的,如可以期完成,也未尝不好。至于周秦文词句上有些问题,至今还无定论,旧注也靠不住,原是事实。不过在大学一年级学生,只须“略通其大意”就成;那些问题,应该指出,却不必深究。讲解也以讨论大意为主,不致多费时间。朱先生说一篇《离骚》“至少也要十几小时的讲解”,其实若印出注释,上课时只以讨论大意为主,四小时也尽够了。选目中各文,篇幅多较长。这因为向来选录古书,多加删节,不免散碎。这次所选,以全篇为原则,意在使读者能够得着比较完整的印象。篇幅既长,注释就必需印出,讲解也必需以讨论大意为主。

朱先生主张多选近代文,以为“时代愈近,生活状况和思想形态愈与我们相同,愈易了解,也愈易引起兴趣”。据作者十余年担任大一国文的经验,这句话并不尽然。一般学生根本就不愿读古文;凡是古文,他们觉得隔着他们老远的,周秦如此,唐宋明清也一样。其中原因现在无暇讨论。作者曾见过抗战前国立山东大学的国文选目,入选的多是历代抗敌的文字,据说学生颇感兴趣。但这办法似乎太偏窄,而且其中文学古典太少。再说兴趣这东西不宜过分重视,尤其在大学生,教育还当注意整个人格的发展。兴趣是常会变动的,训练应该循序渐进的训练下去,有时候必需使学生勉强而行之,就现阶段各级学校的国文教材看,作者觉得部定的大学国文选目可以说是占住了适当的地位。但作者并不以为这是百年大计。上文所谓重今的选本也许有一天会取重古的选本而代之的;那一定在初高中的教材根本变革以后。说到这里,可以谈一谈选目中没有语体文的问题;这是朱先生文中提及也是许多朋友常问及的。编选会的前身是二十九年一个谈话会,作者没有参加;那次会里拟了“生人不录”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虽然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可是事实上影响很大。因此初选目录中只有三篇语体文,鲁迅先生两篇,徐志摩先生一篇,是两个人选的。编选会开会时,既然侧重唐以前文,现代语体文自然就不被大家注意。作者曾经提出讨论,但那三篇语体文终于全未入选。大学国文的传统本不选语体文,看了部里征集来的各大学的选目就知道。西南联大开始打破这传统,也只是最近三四年的事。编选会的选目要由教育部颁行;教育部处在政府的地位,得顾到各方面的意见。刚起头的新倾向,就希望它采取,似乎不易。这回选目里不见语体文,可以说也并非意外。好在课外阅读尽可专重语体文,补充“示范”的作用。而日子越久,语体文应用越广,大学国文选目自然会渐渐容纳它的——这个我坚确的相信。

同类推荐
  • 智慧故事荟萃(下)

    智慧故事荟萃(下)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下册收录了飞行员智脱虎穴、法国军官巧审间谍、闻香味夜行军、强光射目破德军、假战士真勇士、隔岸观火解放长春、爱迪生妙算数学题、希特勒借刀杀人、给狼洗礼、瞎子坠桥、杨修智悟丞相题字等智慧故事。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 花蕊里的子弹

    花蕊里的子弹

    文坛最美的“有脾气的淑女”女性美丽的姿志,批判的激情,作家流动的视角,多重的声音中,美艳红唇滔滔不绝地说出黑色话语子弹。
  • 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

    作者以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记录下在美国、日本留学期间以及在凤凰卫视和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工作期间对于异国社会、文化制度方面的思考和分析。本书体裁为文化随笔,可读性较强。本书展现了80后一代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对国际事务的驳议、评论,并非浮光掠影式的“点到为止”,而是上升为文化、制度的思考。本书堪称一部写给中国今天和未来的年轻知识精英的读物,能够帮助年轻一代人更为成熟和理性地看待世界!外媒“主观臆测”VS中国“政治企图”、日本政治的死穴、“知日”的价值、日本前自卫舰队司令官现身说法、美日同盟“多元化微调”、日本“料亭政治”的前世今生……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热门推荐
  • 【皇帝】

    【皇帝】

    杂文随笔收集库
  • 金楼子

    金楼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弃女成凰

    弃女成凰

    “二小姐患的可是心疾,需得亲人以心头血肉做药引,方能救治……”因为庸医大夫的一句话,她被生身父亲亲手剜了心头肉。她带着心口的大坑去见心爱的男子,却撞见他与继妹苟且;这个时候的她已是最绝望了,可是他们却还不肯放过她。他们诬陷他偷了继妹与妹夫的订婚玉簪,他们让她忍受着彻骨的鞭挞之痛,他们把她扔去野狗横行的荒庙,被野狗……你以为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便是人世最苦?那么,你错了。她趴在大雨滂沱的泥泞之中,粘稠的泥土灌进她的嘴中,鼻中,眼中……心中发誓:若她能侥幸不死,那么定要叫那些伤害背叛她的人,生不如死!
  • 囧囧危机:校草拯救计划

    囧囧危机:校草拯救计划

    破学校,还贵族高校,姐姐都女扮男装的混得风生水起了,竟然还不知道姐姐的身份。什么什么???原来她能在这所男校呆那么久全是因为这几个人……霸道King,桀骜不驯的牧星矢;冷血少主,杀伐决断的西凉;魅色妖娆,城府极深的闵月;孤僻泠然,闷骚少年千洛;贵族少爷,优雅温柔的微生七瑾;阳光热情,真挚如惜的宁亚;这,这都是怎么回事啊……
  • 异世宝贝现代妈

    异世宝贝现代妈

    当某男突然失踪后,某女竟然捡到个漂亮小宝宝!为了给小宝宝找到一个合适的爹地,某女又开始了她的漫漫相亲路!而这丫的小坏蛋怎么见一个叫一个爸爸?而且每次叫完后就把所有的难题扔给她去处理!难道小屁孩喜欢这群大尾巴狼?她该怎么办?
  • 枪焰

    枪焰

    核辐射污染使得人与人间有了比人与动物间还明显的差距!却塑造了他,超级特工!双筒猎枪配上各种神奇异能,让他纵横这个世界!为了打败变异兽,拼命的升级异能!干仗的同时,也少不了性感的美女相伴!哪个妞让他看上了,就准备嫁人吧,这可是福分!抢婚?想都别想!等着大爷把你送土著那去做苦力。别说人了,连变异的蟑螂、牛头人身的怪物都怕他三分。这婚,谁敢抢?
  • 上天眷顾笨小孩

    上天眷顾笨小孩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代表微阅读。等车时,习惯拿出手机看新闻;走路时,喜欢戴上耳机“听”小说;陪老婆逛街,看电子书打发等待的时间。如果有这些行为,那说明你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微阅读”的忠实执行者了。《上天眷顾笨小孩》为“微阅读1+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临川柴子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上天眷顾笨小孩》收录了《阴谋家》、《端村往事》、《油布伞》、《铁皮屋》、《红土》、《出走》、《榜样》、《饯行在1985》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
  • 狂妃三嫁:谋定天下谋定他

    狂妃三嫁:谋定天下谋定他

    "她,本来是个规规矩矩的化妆师助理,哪想到一次意外将她赶上了穿越的方舟,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里,等待她的不是清平世界而是无尽的战乱!懵懂的她才脱虎掌又入狼窝!然而,命运不会让一个人永远的倒霉下去,她的付出并不是没有回报。三个绝色男人先后来到了她的身边。这三个男人美的各有千秋,她与这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从一开始就不平凡,她与他们紧密纠缠着,生生死死的交织着。那么谁才是她最终的归宿,命运之轮又会将她指向何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倾天下

    医倾天下

    "她本是21世纪当代女军医,一朝穿成了一个乡村女民医,恰逢一场瘟疫,直把她卷进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生中。他是当朝太子,外表明朗温和却城府极深。“我愿昭告天下娶你为妃,愿你在我身边,我们共谋天下,俯瞰江山!”他信誓旦旦,明眸中带着从没有的灼热温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