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2600000036

第36章 建筑宝藏(2)

有人认为,印加金宝被隐藏在库斯科北面的萨克萨伊瓦曼要塞的地道里。因为,那里是印加人埋藏财宝的传统之地。据说在要塞的中央曾耸立着一座圆塔建筑物,在圆塔的一个构造特别的平台上,通过一个迷宫殿的曲折复杂的通道,可以进入地道。但是,由于明沟暗道实在复杂,所以没有人能够找到地道的进口,也许只有印加皇帝和印加王朝的元老议会成员才知道秘密入口。据历史学家休伯说,西班牙人曾想发掘萨克萨伊瓦曼要塞。他们知道要塞在什么地方,也相信要塞地下埋藏着巨大财宝。但是,他们未能如愿以偿。因为,萨克萨伊瓦曼要塞被认为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军事上和工程上的建筑之一。

“萨克萨伊瓦曼”这个词在土著印第安人的语言里就是“山鹰”的意思。萨克萨伊瓦曼要塞建在库斯科北面丽公里的一个山坡上。从要塞遗迹上可以看出,要塞从上到下共有三道平行走向的用巨石砌成的围墙。每道围墙高18米左右。里层的石墙长360米左右。最外面一道围墙长达540米。用来砌筑围墙的石头更为壮观,有一块石头重达300多吨。要塞一共有21个堡垒和郧望台。附近还有很多的印加兵营建筑,估计可供5000名左右印加士兵居住。在山腰较高的平台上有一块坚硬的巨石,那是经过磨光后再精雕而成的,是印加皇帝检阅印加部队时的宝座。要塞里还有太阳神庙、王室浴池以及竞技场等等建筑。所以,要在这样错综复杂的要塞里去发掘寻找毫无线索的秘密地道,实在不比海底捞针容易多少。

又有人认为,印加帝国的大后方马丘比丘在库斯科西北122公里的安第斯山脉中的一座高2458米的陡峭山脊上,是一个神秘的印加古城。它有幸始终也没有被西班牙人找到!

1536年,由一个叫贡萨洛·希门尼斯·德·奎萨达的谣班牙人奉命率领一支900人的探险队,从哥伦比亚出发,南下马格达莱那河寻找黄金之国。但是,3年之后,只剩下奎萨达一人狼狈而归。1568年,奎萨达再次组织了一次2800人的探险队,从波哥大出发寻找黄金国。然而,历时3年仍然没有找到那个神秘的“埃尔·多拉多”。在这期间,还有一支西班牙人率领的探险队和一支德国人率领的探险队也在现今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巴林等地寻觅“埃尔·多拉多”黄金之国。结果也都没有能见到“埃尔·多拉多”的影子。

1584年,有一个名叫安东尼奥·德·贝里奥的西班牙人组织了一支探险队,深入圭亚那腹地去寻找黄金之国。因为他相信当时的谣传,认为当年印加人为了躲避皮萨罗的劫掠,携带着部分黄金财宝逃到了圭亚那的一个什么地方,并在那里建造了一座黄金城。他在1584年,1585年到1588年,两次寻找“埃尔·多拉多”均毫无成就。但他仍不死心。在1591年又进行了第三次探险。就在这次探险途中,她在1595年遇上了前面提到的那位英国探险家沃尔特·雷利。雷利跟这些西班牙人一起痛饮几次后,取得了贝里奥探险圭亚那、奥里诺科河寻找黄金城的资料。他的那本《辽阔、富饶、美丽的圭亚那和大黄金城马诺亚之发现》就是这样出来的。

从16世纪初叶直到20世纪初叶,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那个神秘的“埃尔·多拉多”黄金国、黄金城、黄金人,不知有多少人把财产、名誉、甚至性命都葬送了,到头来依然是水中捞月一场空。但是,南美洲确实有盛产黄金的国家。例如,现在的哥伦比亚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1521年到1878年,哥伦比亚每年平均生产3500公斤黄金,居南美洲第一。从1661年到1681年,哥伦比亚的黄金产量占世界金产量的43.2%,可见其黄金有多么丰富。

据说,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附近,有一个崇拜太阳神的土著印第安人部落叫齐布查。他们视黄金为太阳神的圣物,历来有随身佩带金饰的习惯。齐布查部落的首领在加冕、祭天、拜神时,浑身涂上树脂,随后喷上金粉,全身金光闪闪,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涂金的国王”。齐布查人把他们的“涂金的国王”护送到瓜地维塔湖上后,浑身涂金的首领就要跳进湖里,洗去身上的金粉,其他人也纷纷把金银宝石投入湖中,以奉献给他们视为圣湖的瓜地维塔湖和太阳神。1912年,曾有一家公司耗资15万美元,用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在瓜地维塔湖进行过打捞。在捞出的部分湖泥中,居然还真找到了不少黄金小塑人和其他一些黄金工艺品。想排干瓜地维塔湖水以寻找金银财宝的有西班牙人、法国人、英国人、哥伦比亚人和美国人。但是,由于谁也不知道究竟需要耗资多少才能排干瓜地维塔湖,所以直到目前,“埃尔·多拉多”黄金国的黄金祭品也许仍然沉睡在圣湖的湖底。

1939年,哥伦比亚在首都波哥大建立了一座举世闻名的“黄金博物馆”。最初只有几个农民提供的14件黄金展品。这些黄金展品都是印第安人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6世纪的黄金制品。每件展品上的各种形象和图案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但是,这些黄金展品仅仅是印第安人的黄金财宝中很小一部分。许多珍贵的黄金制品都被西班牙等国的侵略者和冒险家铸成金锭运到他们国家去了。1969年,有两个农民在波哥大附近的一个小洞穴里,还发现了一个用纯金制的精美的木筏模型。木筏上有8名小划浆人,背对着一名部落首领在作划筏的样子。在秘鲁首都利马也有一座“黄金博物馆”,展出的各种金器皿、金首饰、金铠甲、金头冠等等黄金制品无不巧夺天工,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据估计,仅在16世纪,欧洲殖民者从秘鲁和墨西哥就掠走了重达25555镑的黄金首饰器具,以及134759镑的白银制品。这些价值连城的金银工艺品都被当作普通金银铸成锭块运走了。其中仅西班牙殖民者在16世纪中就从美洲掠夺了大约重17500镑的黄金饰物。这些金器也都被熔成金砖运走了。有一条比人臂还要长的黄金鱼,以及一条需要200人才能抬得起来的金锁链,也都被掠往欧洲了。

由此可见,关于美洲新大陆有一个“黄金之国”的传说,看来也并非全是无稽之谈。

在地中海沉睡了2000年的雕像

马利奥蒂尼在东卡布里亚海岸靠近里亚斯山城镇的海滩上度假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雕像,使东卡布里亚博物馆成为世界上惟一的拥有两座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青铜雕像的博物馆。

这是几年前的一个上午。在东卡布里亚海岸靠近里亚斯山城镇的海滩上,阳光灿烂。一位名叫斯但菲纳·马利奥蒂尼的化学家,头戴面罩,脚穿橡皮脚掌,手持通气管正在游泳。这是他度假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游泳。明天,他就要回罗马,返回工作岗位。当海滩上的阳光透过他的橡皮衣服,把他晒得暖洋洋的时候,他发现一条章鱼在自由游弋。他立即举起捕鱼枪,呼地一枪,击中了那条小生命。他把章鱼塞进挂在潜水救生圈边的小口袋。这就是他上午巡视海滩所得的惟一收获。

他看了一下手表,心想:该回去吃中饭了。他正在无意间凝视着海面。突然,他发现25英尺下的沙底有一个黑色东西往上冒。他跳入海中往下潜,慢慢地向它靠近,看到了一个人的肘和上臂——脸埋在沙里。他迅速冒出水面,心想,这一定是一具死了很久的尸体,由于经过了某种化学处理或使用了防腐剂之类的东西,才保存得如此完好。

马利奥蒂尼再次潜入水中,用手一摸,发现它原来是金属的,而不是干瘪的肉体。他曾作为一个业余考古学家和一些大学考古小组进行过合作。因此,他对自己的发现感到特别欣慰和激动。他连续多次潜入水下,把沙一点一点扒开,终于显露出人物雕像的轮廓来。

有一次,他潜入水中游动,仔细察看了那雕像四周的环境。海底是一片平坦的白色沙滩,稀稀拉拉地点缀着块块石头。在离第一个雕像大约4英尺处,他找到一些深色碎片,仔细一看,原来是突出的脚指头和一个膝关节——又是一个雕像。它面朝天,身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细沙。两座雕像全是裸体的,青铜铸造,每座都有6英尺高。第一座头发又长又密,一直披到双肩,而第二座好像戴一顶头盔。马利奥蒂尼经过几次潜水,有点筋疲力尽,但他仍然感到欢欣鼓舞。他又潜入水中,把两座雕像重新用细沙严密地覆盖起来,然后浮上水面,在发现地点附近安置了一个救生圈,作为下次寻找的标记。他爬上岸,立即打电话向卡拉布里亚国立博物馆长和整个地区古董文物总管福蒂做了汇报。

马利奥蒂尼发现的无价之宝,使东卡布里亚博物馆成为世界上惟一的拥有两座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青铜雕像的博物馆。开始,马利奥蒂尼和总管福蒂谁也不知道这两座雕像是古希腊原件。它们那栩栩如生的面目粘了很多石灰似的外壳,十分匀称的身体各部也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所以人们以为它们是希腊原件的复制品。

随着清理工作的开展,福蒂和其他人都开始信服,它们的确是公元前五世纪在希腊或在南意大利希腊殖民地所铸造的最稀罕、最珍贵的古希腊青铜雕像。

马利奥蒂尼1972年8月16日将发现情况向福蒂汇报的,总管立即命令当地海关警察对发现地点进行严格监视。意大利卡宾枪手墨西拿支队派出3名潜水员携带橡皮船只和潜水工具,于8月21日奔赴里亚斯。

第一天,戴有头盔的雕像被拉出沙泥,借助装满压缩空的聚乙烯球浮出水面。人们把它拖上救生橡皮船,摆渡上岸。把两座雕像拖上岸要费相当大的劲,因为两像埋在沙中较深亦有一定重量。打捞铜像的消息十分迅速地传遍大街小巷,人们纷至沓来,把整个海滩挤得水泄不通。小汽车横七竖八地停满公路,排成长蛇阵,延伸达5英里。30条小船在河面上浮动颠簸,激起阵阵浪花。

当第二座武士雕像即将拖上救生橡皮船时,营救者争先恐后地伸手去抬,结果把船弄翻,武士像猛地一头栽进了海底。当然,最后还是把它安全地拖上岸来。人群立即聚拢过来,无不先睹为快,同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雕像的价值。里亚斯来的男子劝妇女们靠后站,因为他们认为,雕像赤身露体,很不雅观。当时,开来了两辆卡车,准备把两座雕像运往卡拉布里亚。可是全城男女老幼早已倾城而出,把公路堵得死死的。警察叫来增援部队,当地长官不得不登门拜访里亚斯市长,要求群众保持冷静,保证两座雕像能安全运出。在地下或本国水域内发现的任何艺术珍品都应归国家所有,因此,市长也只好唯命是听,照章办事。

意大利政府估价,这两座雕像可值57.5万美元。马利奥蒂尼也得9.2万美元的奖金。那时,两座雕像锈蚀严重,被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沉积物所覆盖着。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专家们把雕像卧伏在泡沫垫子上,进行了极为细心的修整。进展是缓慢的。福蒂认识到,这里的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工作要求。1977年1月,在警察的监护下,两座雕像又被悄悄地运往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修复中心。

意大利技术人员杰切蒂和福明利不遗余力,日以继夜地工作了整整5年,才使两座青铜雕像重现了昔日的丰姿。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感谢,总管福蒂答应佛罗伦萨修复中心把两座雕像在考古博物馆内展出一个月。消息一出,人们奔走相告,蜂拥来到博物馆。艺术爱好者们专程来到佛罗伦萨,学校也组织学生前来参观。由于假日不开放,旅游者灰心丧气,在大街上示威游行,阻塞了交通。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展览会不得不延期,一共展出6个月。

意大利总统亲临现场参观后,建议把两座雕像运往罗马进行展出。经过多方的努力,两座武士像终于在罗马的奎里纳尔宫展出了两个星期,参观者每天多达1.8万人。

考古学家对这两座雕像开展了热烈的争论,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如何准确无误地来判断它们的身份,谁铸造的,它们怎么会沉睡在海底。意大利政府计划进行一次广泛的考察活动,把问题搞个水落石出。

平静地睡躺在江面上的巨佛

从乐山河滨“福全门”处举目望去,清晰可见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的魁梧身躯,对映着湍流的河水,巨佛似乎在微微起伏。那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纵观全佛,和谐自然,匀称壮硕的身段,凝重肃穆的神态,眉目传神,慈祥自如,令人惊诧不已。

1989年5月的一天,天气晴好,山水云天颇具画意。广东省顺德县一位60多岁的老人潘鸿忠正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乐山名胜。当他乘船返回时,偶然地回首对岸古塔,见塔的周围正搭架重修,他不假思索地举起了照相机,拍了一张古塔风景照。照片冲洗出来以后,他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约两个星期之后,早已返乡的潘鸿忠随意地翻阅这些游览乐山时拍摄的照片。当看到那张古塔风景照时,他突然愣住了!他感到照片中的山的形状正好像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仰卧着。细看头部,更是眉目传神。老人兴奋不已,把照片指给他的亲属们看时,大家也无不称奇。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几天之内,就前后有500多人观看了这张照片。观赏者无不惊呼:“这不是乐山巨佛嘛!”

潘老将这张照片又加洗了十多份,分别寄往有关部门。四川省文化厅文化通讯室甘德明也收到了潘老拍摄的乐山巨佛照片。这位从事文化事业几十年的老同志,手拿照片,禁不住地叫出声来:“这的的确确就是一尊巨佛!”从照片上看去,确实有一巨佛平平静静地睡躺在江面上,仰面朝天,高突的前额,圆润的鼻唇,四肢皆备。尽管如此,还必须进行专门考证。

甘德明同志将收到的巨佛照片,马上送到了周厅长处,厅长二话没说,立即派人进行实地考察。一支由甘德明等人组成的乐山巨佛考察队出发了。考察队首先向潘老询问了拍照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景。经过一个月的仔细考察,最后终于在名叫“福全门”的地方照下了巨佛身影。据考察者认为,惟有此地才是最佳的观赏地点。从乐山河滨“福全门”处举目望去,清晰可见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的魁梧身躯,对映着湍流的河水,巨佛似乎在微微起伏。那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

仔细观察佛头,就是整座乌尤山,其山石、翠竹、亭阁、寺庙,加上山径与绿荫,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卷卷发鬃、饱满的前额、长长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启的双唇、刚毅的下颔,看上去栩栩如生。

再详视佛身,那是巍巍的凌云山,有九峰相连,宛如巨佛宽厚的胸脯,浑圆的腰脊,健美的腿胯。

同类推荐
  • 偷来的孩子·达芬奇童话精选

    偷来的孩子·达芬奇童话精选

    本书包括了100篇精悍短小的童话,每一篇都堪称是经典。达芬奇用一种艺术家的笔法,用寓言和童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奇幻的故事。优美的文字,精美的插图,深刻的含义,让每一个拿到书的读者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行文读起来很流畅。孩子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达芬奇的艺术思想。
  • 发明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是房龙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一经出版就风靡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房龙的文笔风趣幽默,若行云流水,让人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他用文字为我们构架的科学世界中。正如著名作家郁达夫形容的那样:“枯燥乏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 昆虫记:蓑蛾的保护层(第7卷)

    昆虫记:蓑蛾的保护层(第7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七:蓑蛾的保护层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用自己客观、独特的眼光描述了象虫、叶甲、步甲、石蛾和蓑蛾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宛如一幅描绘属于昆虫秘密花园的精美画卷。对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到不安的心态,成了我们的最大痛苦,同时也显示了我们的崇高伟大。——法布尔《昆虫记第七卷:蓑蛾的保护层》
  • 兵器博览(走进科学)

    兵器博览(走进科学)

    《兵器博览》无疑讲的是世界各国的兵器,它们的型号、枪口直径,以及各自呈现的功能。为各国的战场上做出巨大贡献。
  •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收录了各个行业的成功典范,诉说了一个又一个从平凡走向成功的故事,目的就是要用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成功并不遥远,成功就在我们身边。实现成功梦想的人曾和我们一样平凡。我们正站在成功的起点,或许已经出发,正驶向成功的彼岸。
热门推荐
  • 林巧稚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林巧稚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异世修仙鬼才

    异世修仙鬼才

    他本是普普通通的毫不起眼的大专毕业生,却因一次意外,去到了另一个世界,且看他如何在异界书写一段属于他的不朽传奇!
  • 月光下的苹果园

    月光下的苹果园

    这是一篇只有2万字的短篇小说,以前在起点发表过,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现在试试在创始上发,看看是否符合创始的要求。
  • 将臣

    将臣

    将,动词。臣,名词。将兵者,将。将将者,帅。将帅者,王。将王者,皇!将皇者,帝!兵为臣,将为臣,帅为臣,王亦为臣!皇又如何?帝又怎样?皆可为臣!将臣者,君也。君者,尊也!将臣之极,天地亦要匍匐为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一个强者的崛起,一个帝王的争霸!
  • 狐行三界

    狐行三界

    狐狸女胡黎在一次修心塔内修炼时意外魂穿地球,召唤回魂以后,一些事情开始显露,秘密开始揭晓,胡黎究竟是谁?狐仙岛究竟什么来头?一切开始初现端倪。
  • 即兴幽默秀

    即兴幽默秀

    81条幽默路径教你制造幽默幽默开口变身社交达人宅男宅女社交必备教科书在笑中学,在学中笑,人际沟通不再枯燥乏味。网络上的“话痨”为何在生活中常常不苟言笑?依靠虚幻世界生存的宅男宅女们如何在现实中同样给人留下风趣幽默的印象?本书正是解答问题的钥匙,即兴秀幽默,是宅男宅女们从容社交的必备教科书。本书告诉读者们如何利用周围的场景,按照自己的习惯特点,制造合适的幽默;借著名幽默大师和各行业精英之口,结合实例,让读者领会到幽默的益处和制造幽默的关键;收纳制造幽默的具体方法和网络上的幽默素材,让读者在“秀”幽默时更加得心应手。
  • 苍茫之主

    苍茫之主

    上古时期,世界毁灭,从此一分为三,主角叶晋因机缘巧合而得一宝,弥补其天生缺陷,并一步步走上武道巅峰。成就一界之主。
  • 那年花开早

    那年花开早

    在单亲贫苦家庭中长大的林妍与家庭优越父母呵护下长大的李小斯之间产生了某种微妙的情愫,天之娇女舒月做为李小斯的爱慕者自然视林妍为眼中钉,屡屡给对方制造麻烦。江哲秀因父突生车祸离世而回国,在母亲的威逼冷落下逐渐变成叛逆少年,转学之初偶遇被几个女生欺负的林妍,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人在介与友情与爱情间挣扎徘徊。两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和一个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面对着亲情,友情和爱情,17岁的少年少女一路跌跌撞撞,十年后,他们在异国他乡再次相遇,他们能否接受即将要面对的残酷事实与真相?
  •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是宁波继出版《围术期血液保护》、《血液保护学》之后,关于血液保护的第三本书,也是《现代输血丛书》的首册。出版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将自体输血的概念、认知、称谓进行统一,规范操作,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性。本书由严海雅编著,郭建荣审定。
  • 修真帝国

    修真帝国

    主角北辰星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这个修真世界,成为一个修仙世家的子弟。带着特殊而又神秘的使命,开始了自己的修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