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27200000024

第24章 品德懿行故事(14)

晋代王珣,字元林,年纪轻轻就与陈郡的谢玄一起给桓温当副官,两人都受到桓温的敬重。桓温曾经评论他们说:“谢副官在四十岁时,一定会持着帅旗、拿着符节,当上军政要员。王副官在少壮时就可以荣登三公高位。”

后起之秀

“后起之秀”用以称誉晚辈中优秀的人物。

此典出自《晋书·王忱传》:“卿风浪俊望,真后来之秀。”

王忱,字元达,青年时代名气就很大,与王恭、王珣都名震一时。曾任骠骑长史。有一次,王忱去拜访舅舅范宁(字武子,在东晋任豫章太守),恰巧客人张玄(字祖希)也来拜访范宁,范宁叫王忱陪着张玄说说话,张玄正襟危坐,等着王忱说话,谁知王忱竟然一言不发,不搭理张玄。张玄大失所望,悻悻地走了。范宁责备王忱说:“张玄是吴郡的有名的人物,你为什么不同他谈谈呢?”王忱笑着说:“他如果想认识我,可以亲自来见我嘛。”范宁说:“你如此风流俊逸,才智杰出,真是晚辈中的优秀人物啊!”王忱说:“没有您这样的舅舅,哪有我这样的外甥!”后来,范宁叫人向张玄转达了王忱的意思,张玄穿戴得整整齐齐,登门拜访王忱,二人尽宾主之礼,成了好朋友。

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及太元(公元376~396年)年间,王忱出任荆州刺吏,都督荆州、益州、宁州三州诸军事。他自恃才高,狂放不羁。有一次,张玄来拜访他,门口通报的侍者进去向王忱报告,还没有返回来,张玄就坐着轿子径直进去了。王忱对张玄大发脾气,张玄也很生气,愤然离去,王忱也不挽留。还有一次,王忱在农历初一接见宾客,安排了许多仪仗侍卫人员。张玄说想去打猎,向王忱借数百人作为随从。王忱毫不犹豫地如数把随从拨给了他,张玄非常敬服。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用以表示青年人容易超过老的一代,他们是值得敬服的。

此典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有一次,孔子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起聊天。有人说:“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将来能不能赶上我们这些人呢?”孔子回答说:“年轻人是可爱的,你怎么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我们这些人呢?”孔子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如果还没有成就,那就可怕了。”在场的人听了孔子最后的这句话都深有感触地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如果再不努力,就真的会老大徒伤悲了。”

华而不实

“华而不实”的原意是只开花不结果。比喻某人某物外表好看,内里空虚。

此典出自《左传·文公五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宁赢从之,及温而还,其妻问之。嬴曰:‘以刚。《商书》曰:“沉渐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是以去之。’”

这段话意思是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阳处父去访问卫国。访问归来时,他路过晋国的宁地。晋国有一个逆旅大夫名叫宁赢,想要投靠阳处父,就跟着他走了。可是,刚走到温地的时候,宁赢却离开阳处父,回家去了。他的妻子觉得非常奇怪,就问他为什么半路返回呢?宁赢说:“阳处父这个人,性情过于刚硬了。《商书》说:‘深沉不暴露的人才能刚硬,爽朗不暗弱的人才能柔和。’这是人必须具备的两项修养。而阳处父只具备其中一项,恐怕以后要有祸患!上天具有刚强的德性,尚且不触犯寒暑四时的次序,何况做人做事呢?如果一个人只会夸夸其谈,言过其实,不办实事,就容易触犯别人而积聚怨恨,其结果必然是自身难保。我担心我不能得到利益反而遭到祸害,所以我就离开他了。”

驾豕耕田

这则寓言说明耕田不用牛,虽不得田其害小,治国不用贤人,则天下受祸。

此典出自《宋文宪公集遗编》。

商于子家里十分贫困,没有牛耕田,便牵了一头大猪去耕田。大猪不肯服套,刚把轭套在脖子上就立刻挣脱了下来,一整天也没有犁破一畦土地。

宁母先生走过来责怪他说:“这是你的错误了!耕田应当使用牛,因为牛的力气大,能够翻起土块,而且牛的蹄子坚硬,能够陷踏泥沼。猪纵然肥大,又怎么能耕田呢?”

商于子怒气冲冲地没有搭理他。

宁母先生说:“《诗》中不是说过‘告诉众伙伴,抓猪在猪圈’吗?这就是说,要把猪当作菜肴食用。而现在,你却用猪代替牛,这不是把事情弄颠倒了吗?我是同情你才告诉你的,你却反而恼怒我不理睬我,这是为什么呢?”

商于子说:“你认为我把事情弄颠倒了,而我却认为你把事情弄颠倒了。我难道不知道耕田必须用牛,就像治理人民须用贤能的人一样!如果不用牛耕田虽不能耕好田地,它的危害还是小的;如果不使用贤能的人,则天下的老百姓都要遭殃,那它的危害可就大很多了!你为什么不去把责怪我的话拿去责备那些统治人民的人呢?”

宁母先生回头对他的徒弟们说:“原来这是一个内心怀有激愤的人呀!”

蛟龙得水

“蛟龙得水”比喻英雄逢时,可以充分施展才能。

此典出自《北史·杨大眼传》:“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自此一举,不复与诸君齐列矣。”

南北朝时,北朝后魏武帝时,又想出兵向南方攻打梁朝,尚书李冲负责选拔出征官员。有一个名叫杨大眼的小官毛遂自荐,李冲不答应。杨大眼说:“尚书,你不知道我的本领,因而不了解我,让我表演一个小技能给你看看。”接着他便表演了一种飞奔的本领,其速度之快连飞驰中的马也追不上,李冲看后非常高兴,立刻升杨大眼为军官。

杨大眼被这突如其来的喜事弄得得意忘形,向他的同事说:“今天的我,真像人们所说的蛟龙得水一般的快乐,从此以后,我将不会和你们诸位站在同一行列了。”没有多久,杨大眼又被升作统军,每次打仗都会立下很大的功劳。他骁勇善战,不但梁朝的军人都畏惧他,就是北方的儿童,只要一听到杨大眼的名字,也吓得不敢啼哭了。

金莲花炬

“金莲花炬”形容文士受到皇帝的宠爱和信任。

此典出自《新唐书·令狐绹传》:“进中书舍人,袭彭阳男。迁御史中丞,再迁兵部侍郎。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绹至。皆惊。”

唐代人令狐绹,是尚书仆射令狐楚的儿子。唐文宗(李昂)太和四年,令狐绹被举荐进士,唐武宗时期,出任湖州刺史。唐宣宗(李忱)大中初年,唐宣宗对宰相白敏中说:“宪宗(李纯)逝后安葬时,半路上遇到了暴风骤雨,六宫的百官都躲雨去了,只剩下一个身材高大、留着长胡子的人扶着灵柩,不肯离开,这个人是谁呀?”白敏中回答说:“他是山陵节度使令狐楚。”宣宗问:“今狐楚有儿子吗?”白敏中回答说:“有。他的儿子令狐绪从小患有风痹病,无法做官。另一个儿子令狐绹现任湖州刺史。”白敏中还说:“令狐绹是个当宰相的人才。”宣宗听后立即诏令令狐绹进宫,任考功郎中,翰林学士。

一天夜里,宣宗召来令狐绹,同他谈论人间疾苦一事,宣宗拿出《金镜》这本书,对令狐绹说:“这部书是太宗(李世民)所著,你帮我指出其中的要点。”令狐绹回答道:“这部书的要点是:要达到天下大治,就不能任用不肖之人;导致天下大乱,就是因为没有任用贤才。任用贤才,就会给天下带来幸福;任用不贤之人,就会给天下带来祸患。”

宣宗说:“你讲得很好,我每次读到这里,总要反复咀嚼,深刻反思。”令狐绹下拜说:“陛下要振兴王业,除此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办法呢?”此次谈话以后,令狐绹更受皇帝的器重了。

令狐绹被提拔为中书舍人,承袭了彭阳男爵位,升为御史中丞,又升为兵部侍郎。同时任翰林承旨。一天夜里,宣宗召他到宫禁之中谈话,谈了很长时间,才让他回翰林院。临行时,宣宗把御用的乘舆和金莲花形的蜡烛送给他用,并送他返回翰林院。院吏看到后,以为是天子驾到了。近前一看,原来是令狐绹,众人都不禁大吃一惊。

举足轻重

“举足轻重”的意思是,只要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比喻某人的地位十分重要,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词,足以影响全局。

此典出自《后汉书·窦融传》:“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东汉初年,有一个人叫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王莽建立新朝之后,窦融因人推荐,在王莽的军队中做事。王莽失败后,窦融带着一部分军队投降了更始帝刘玄手下的大司马赵萌。赵萌非常看重他,任他为巨鹿太守。不久,他辞去了巨鹿太守的职务,请求镇守河西(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更始帝刘玄答应了他的请求,封他为张掖属国都尉。

窦融为人宽厚,喜欢与人交往,被酒泉太守梁统等人推选为河西五郡(酒泉、金城、张掖、敦煌、武威)大将军。在他的治理下,河西境内五谷丰登,兵强马壮,周围流亡的百姓都纷纷归顺于他。窦融等人听说刘秀做了皇帝,就想投靠刘秀。但是,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及时沟通。

而刘秀听说河西一带治理得很好,非常欣赏窦融的才干。再说,河西与陇地、蜀地相接壤,如果同窦融联合,可以消灭盘踞在陇、蜀之地的豪强隗嚣和公孙述。因此,刘秀派出使者前去同窦融联络,恰巧在路上碰到窦融派来的使者刘钧。使者带着刘钧来见刘秀,刘秀欣喜异常,盛情款待刘钧,并给窦融写了一封信,让刘钧带回去。在信中,刘秀赞扬了窦融在河西的政绩,表达了自己的爱才之情。然后,他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肯定了窦融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刘秀写道:“如今,豪强公孙述占据益州(今四川北部),隗嚣盘踞天水(甘肃东南部),他们正在与我军交战。在这种情况下,你掌握着扭转大局的权力,只要你举足移动一步,稍微偏向某一方,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窦融接到刘秀的信后,更是喜出望外。于是他立刻给刘秀写了一封回信,派刘钧送去,表示对刘秀的效忠。在窦融的协助之下,刘秀很快就平定了陇、蜀之地。窦融更加受到青睐,被封为安丰侯,又被任为大司空。

眷遇

“眷遇”的意思是异常厚待。

此典出自《宋史·傅尧俞传》:“英宗眷遇尧俞,尝雪中赐对,尧俞自东庑升,英宗倾身东向以待,每奏事退,多目送之。尝问曰:‘多士盈庭,孰忠孰邪?’尧俞曰:‘大忠大佞,固不可移;中人之性,系上所化。’英宗纳其言。”

傅尧俞,字钦之,北宋大臣。他十岁就会吟诗作文,不到二十岁就考取进士。国子监直讲石介每次去看他时,他都在认真读书写作。石介说:“你在少年时考取进士,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玩一番呢?”傅尧俞说:“我天生不喜欢喧闹。”石介叹息良久,觉得十分惊奇。

宋仁宗(赵祯)嘉祐(公元1056~1063年)末年,傅尧俞当了监察御史。当时,宋仁宗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没有立皇太子。在傅尧俞的建议下,宋仁宗立赵曙为皇太子。赵曙即位,称宋英宗。傅尧俞转任殿中侍御史,又升为起居舍人,成为宋英宗的心腹大臣。宋英宗患病,皇太后协助宋英宗执政。当宋英宗病好以后,傅尧俞上书皇太后,请求她把政权交还给宋英宗。可是,有一个叫任守忠的宦官从中挑拨,皇太后犹豫不决,傅尧俞又讲了一通道理,分析利害,劝谏皇太后。皇太后终于把政权交给了宋英宗,并同宋英宗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因此,宋英宗特别赏识傅尧俞。

宋英宗对傅尧俞异常厚待。有一次,天降瑞雪,宋英宗诗兴大发,召傅尧俞前来应对诗句。傅尧俞从东堂下走廊往上走,宋英宗俯着身子,面朝东站着等待他的到来。每当傅尧俞奏事完毕,告辞而退时,宋英宗经常目送他远去。宋英宗曾问道:“朝廷中这么多大臣、士人,可是,谁忠诚、谁邪恶呢?”傅尧俞回答道:“大忠臣、大坏蛋,都是天生的本性,是难改变的。可是,一般人的性情,是要依靠皇上的教化啊!”宋英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枯木朽株

“枯木朽株”比喻平庸无能之辈;又可用来比喻年老体弱的人。

此典出自《汉书·邹阳传》:“故无因至前,虽有随侯之珠,明月之璧,犹结怨而不见德。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汉景帝时,有个名叫邹阳的人,他为人慷慨正直,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他先在吴王刘濞手下做官,因文才口才都很好,所以深受吴王的器重。后来,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劝谏,吴王不听,他就去投奔了梁孝王刘武。梁孝王的亲信羊胜和公孙诡嫉妒他的才能,就在梁孝王面前说了他很多坏话。梁孝王听信了这些小人的谗言,便把邹阳逮捕入狱,打算杀掉他。邹阳在狱中写了一封信给梁孝王,劝他细察忠奸,不要冤枉了好人,应重用人才。这封信,就是流传至广的《狱中上梁孝王书》。

在这封信中,邹阳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听说过:就算是像明月之珠和夜光之璧(美玉)之类的稀世之宝,如果在黑暗中将它突然投向路人,任何人也会手按佩剑对你怒目而视,那是因为你没有提前向他说明。有些树木虽然长得弯弯曲曲、稀奇古怪,却可以做成君王使用的器物。那是因为君王的左右先就看中了它。可见,如果没有人提前说情,即使是明珠美玉,也得不到赏识;反之,如果有人提前游说,即使是枯木朽株,也可以建功立业而不被丢弃。许多有才有德的人士就是因为没有人推荐,空有一腔忠贞,也不能施展才志,反不如羊胜等人那样的枯木朽株受到君王重用。”梁孝王被邹阳的言辞打动了,就将他释放出狱了。

蓝田生玉

“蓝田生玉”比喻名门出贤良子弟。

此典出自《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三国时期,诸葛瑾在东吴做官,深受孙权的重用,官至大将军。诸葛亮有个儿子叫诸葛恪,字元逊,他从小聪明,机敏过人,善于言辞,深受孙权喜爱。

有一次,孙权大设宴会,六岁的诸葛恪跟随他的父亲一起去参加宴会。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于是在宴会期间,他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脸上写了“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四个大字,借以讽刺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都捧腹大笑。诸葛恪见此情状,不窘不慌,他跪请添写两个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之驴”二字,变成“诸葛子瑜之驴”。满座文武大臣见此无不惊讶,无不叹服。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相比,到底谁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孙权要他说出理由,他说道:“我父亲懂得事奉明主,而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是我父亲高明。”当时,东吴的臣民大都认为孙权是英豪,刘备没出息;诸葛亮辅佐刘备,可以说是缺少眼光。诸葛恪的回答让孙权满心欢喜,不禁又大大夸奖他一番。

孙权见诸葛恪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大为赞叹。又一次,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后来,诸葛恪当了吴国的抚越将军、丹阳太守。孙权死后,他又辅佐孙亮,任大将军,执掌朝政。

老蚌生珠

“老蚌生珠”称赞人有聪颖的儿子。

此典出自汉代孔融《与韦端书》:“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复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同类推荐
  •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分为“老字号”、招幌以及市井生活三个部分。北京的老字号标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早期的民族商业文化、关系密切。在繁华的东四、西单、鼓楼、前门、大栅栏等处,店铺林立,各种商业字号比比皆是。许多店铺的名称、牌匾,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很多创业人都颇费心思,一心想给自己买卖图个好名字,这预示着生意成功的一半。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在我动笔写作本书时,对开头部分要写哪些内容,已经心中有数了,而先前的几本书却不是这样。矗立在大地之上的电视塔,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以经济和技术力量征服现实,展现城市风对乡村宁静平和生活的影响,以及里普利笔下那奇异的图景。在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中,一个周末我因故来到北达科他州,博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的葬礼正好在那个周末举行。在若干个农业州,一些当地电视台在转播葬礼车队漫长的行进过程中,正在插播当地商业广告。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热门推荐
  • 星际名门攻略

    星际名门攻略

    无尽长河浸染幽幽夜色,那是她眸中的颜色。指尖卷带起镇魂歌,徘徊在混沌海的守护者。七芒星紧握在她的衣角,审判之剑为她折腰。展开青色回忆之牢,伊斯索尔的眼在微笑。第九座棺椁已被尘封,你是人间最后的荣光。涅槃的火焰让你浴火成凰,黑夜加冕你是最后的帝王!——星际第十纪年?夜帝列传————————————————一句话简介,民国世家大小姐穿越未来,走上成皇之路
  • 老师去哪儿

    老师去哪儿

    有人问:青春是用来做什么?答:是用来回忆的。、有人问:青春除了用来回忆,还能做什么?答:青春是用来经历的。将此书献给正在绽放的青春!(将在8号高考完毕后进行更新。)
  • 极品炼金

    极品炼金

    “不要与我为敌,不然第二天醒来,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女人。”——引自神一样的男人,布莱恩.特兰克斯语录。他的光辉普照万物……
  • 穷小子的磨砺之途

    穷小子的磨砺之途

    一个农民孩子的打拼创业之路,经历的风风雨雨,有苦有乐的多彩生活描述。
  • 倒时光城堡

    倒时光城堡

    玩转魔法仙术,续写容颜不衰。平平无奇豪无波澜的生活遭逢突然的穿越,一个奇异的世界,一个美丽危险的世界,如何存活?如何前行?且看冷月姬玩转倒时光城堡感悟人生倒活一次。当一个是矢志不渝的深情久伴,遇见一个沉默忧伤的暗夜王子随时救你于为难,却若隐若现无法寻其踪影。该过安定安心的爱平凡日子,还是该放手一搏寻求那份神秘的爱情?看冷月姬如何抉择。
  • 我混江湖那点事

    我混江湖那点事

    江湖前辈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然而……讲古代的武侠看多了不如看看现在的江湖。严肃的江湖看多了不如看看不那么严肃的。奇遇出来装逼的江湖看多了不如看看没有奇遇也能装逼的江湖。铁血的江湖看多了不如看看基情的江湖。板正的江湖看多了不如看看黑色冷笑话的江湖。欢迎来到新的江湖。
  • 游三国

    游三国

    主角借尸换魂,成为历史讨董是被孙坚杀死的荆州牧王睿之子,他便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招揽人才,内统一三国,东征高句丽、倭国,北灭草原诸联盟。
  • Oliver Wendell Holmes

    Oliver Wendell Hol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武独尊

    唯武独尊

    一位身负绝天脉的少年,从小便被家族逼迫,弃武从文,受尽冷眼。却因在一处神秘的寒潭之底,发现了一块破碎的青铜残片,从此少年的命运开始改变!修绝世功诀,得凤凰传承,收逆天魔宠,凝天命神魂。且看异界叶轻尘如何凭借其逆天奇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天下,唯武巅峰。
  • 枯骨生花

    枯骨生花

    【前世】她是年华七万岁的上仙,凡尘历练相遇于人间,我们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家人,她爱他,他也同样爱着她,但是谁都不想打破沉默。因情犯戒,诛仙台一下后悔当初没有打破沉默:“若是在进一步,应该……应该很美好的,对吧?”【来世】骨心花种子,赐予她千年后重生的机会,他寻了她七世,于她相遇七次,却都是擦肩而过。她不记得她,可他记得她。第八世,凛凤愿付出生命来唤醒自己的妹妹,让她于他再续前缘……“姐姐,你好傻,为什么为我这样做?不值得,真的不值得。”“因为……因为他真的很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