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27200000002

第2章 求学问教故事(2)

桑维翰第一次考进士时,主考官就十分讨厌他的姓,因为“桑”与“丧”同音,认为不吉利。所以桑维翰没有考中。有人便劝他没必要非要再考进士了,可以想其他办法去做官。桑维翰感慨万分,一边写《日出扶桑赋》表示自己的志向,一边用铁铸造一只砚台给人看,并说:“等我把这个砚台磨穿后,我再改变主意。”后来他终于考中了进士。

牛角挂书

“牛角挂书”形容刻苦攻读。

此典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密大喜,因谢病,专心读书为事,时人希见其面。尝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上,一手捉牛,一手翻卷书读之。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见于道,从后按辔蹑之。”

隋代人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本是辽东襄平人。父亲李宽,在隋朝任上柱国、蒲山公,迁徙为京兆长安人。李密小时候非常聪敏,一次,隋炀帝见了他,对许公宇文述说:“刚才站在左边仗下的黑色小儿是谁?”宇文述回答道:“那个小儿,是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叫李密。”隋炀帝说:“那个小儿的眼光与常人很不一样,不要让他在我跟前转来转去的。”有一天,宇文述对李密说:“贤弟聪敏异常,应当以才学取官,不要再干宿卫之类的事了。”

李密听了宇文述的话以后,满心欢喜,于是就声称自己有病,不能再担任宿卫了。他一心以读书为业,闭门不出,苦心钻研。他听说饱学之士包恺在缑山,就去寻访从学。他骑着一头黄牛,以草垫为鞍,把一部《汉书》挂在牛角上,一手牵革带,一手翻书,吟读不已。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在路上见到有人对读书这么痴迷,从后边骑马赶上前来,问道:“你是何处书生,如此专心读书?”李密认识越国公杨素,就下牛再拜,自报姓名。杨素又问他读什么书,李密回答道:“我在读《项羽传》。”越国公杨素感到很惊奇,就同李密交谈起来,十分高兴地对自己的儿子杨玄感等人说:“我看李密的见识和气度,你们都赶不上。”于是,杨玄感一见倾心,就与李密成了好朋友。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肤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辞。

此典出自《景德传灯录·赵州东院从稔禅师》:“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子。”

赵嘏,字承佑,唐时山阳人。他的诗写得很好,就连大诗人杜牧也喜欢读他的诗。尤其喜欢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这一句诗,因而人们又称他为“赵倚楼”。

同时代人常建也是一个诗人,向来仰慕赵嘏的诗才。有一次当赵嘏到了吴地的时候,常建断定赵嘏一定会去游览灵严寺,为了想得到赵嘏的诗句,就先在寺里墙上题了两句诗。后来赵嘏果真到灵严寺去游览,看见寺里墙上只有两句诗,于是就接着写了两句,续成了完整的一首诗。常建就这样心随所愿了,得到了赵嘏的诗句。

跛鳖千里

“跛鳖千里”的意思是,跛脚的鳖不停地走,也能走千里。人们常用“跛鳖千里”来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功,获得成就。

此典出自《荀子·修身》:“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这段话意思是说:

荀子议论说:半步半步地不停地走,跛鳖也可以行走千里;一点一点地不停堆土,也可以堆积成一座高高的山丘;堵住江河的源头,开通渠道让河水流淌,浩浩的江河也会枯竭;马儿拴在一起,如果有的前进,有的后退,有的向左,有的往右,即使是六匹良马也会跑不远。人的才能素质是有所差别的,但这个差别再大,也不会比跛鳖与那六匹良马之间的差别大。然而,跛鳖能做的,六匹良马却做不到。这没有其他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你去干,还是不去干!

青出于蓝

这个典故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者胜过前者。

此典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战国时,赵国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叫荀况,又称荀卿或孙卿。他著有《荀子》三十二篇。在这本书的《劝学》篇中荀况写到: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蓝色要好看;冰是由水凝成的,但比水要冷。这几句话是劝人好学上进的。比喻学生如果用功研究学问,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会比教导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日旰忘食

“日旰忘食”形容专心致志,孜孜不倦。

此典出自《陈书·傅縡传》:“縡素刚,因愤恚,乃于狱中上书曰:‘夫君人者,恭事上帝,子爱下民,省嗜欲,远谄佞,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是以泽披区宇,庆流子孙。陛下顷来酒色过度,不虔郊庙之神,专媚淫昏之鬼;小人在侧,宦竖弄权,恶忠直若仇雠,视生民如草芥;后宫曳绮绣,厩马余菽粟,百姓流离,僵尸蔽野;货贿公行,帑藏损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恐东南王气,自斯而尽。’”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时期,陈国有一个大臣叫傅縡,他博学善文,天资聪敏,起草重要的军国文书时,一蹴而就,从不打草稿。人们捧之推敲再三,也挑不出毛病,为此,陈后主非常器重他。

傅縡为人耿直倔强,恃才傲物,常常当众揭别人的短处,所以朝臣们既怕他,又恨他。于是一班擅长谄媚陈后主的大臣就到处搜集罪名诬陷傅縡,说他接受了高丽使者贿赂的金子,傅縡有言难辩,被陈后主关进了监狱。

傅縡生性刚强,他怀着满腔怒火,在狱中上书陈后主,对他进行劝谏,说:“您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毕恭毕敬地上事天帝,像爱子女那样抚爱天下的百姓,要克制自己的嗜好和欲望,疏远那些阿谀奉承的奸佞之人,天没亮时就穿衣起床,天色已晚却忘记了吃饭,只有这样勤政不息,才能让恩泽遍及天下,把幸福留给子孙后代。陛下最近过于贪恋酒色,不忠于天地和祖先的神灵,却一味地向荒淫昏庸的恶鬼讨好;小人们包围在您的身旁,宦官擅权专政,仇恨忠直之士,把百姓看得如草芥一样的轻贱。后宫的嫔妃拖着锦绣的衣裙,马厩里的豆和谷子有多余的,但是天下百姓却流离失所,僵尸遍野;贿赂公开进行,国库的资财大量流失,搞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可能偏安东南的陈国的气数,到此就算完结了。”陈后主看了傅縡的奏书后,大怒。过了一会儿,怒气稍微平息了一点儿,就派人对傅縡说:“如果我赦免你,你以后能不能改过呢?”

傅縡回答说:“我的心就像我的面孔,如果我的面孔能改变,我的心就可以改变。”于是,陈后主更加发怒,命令宦官李善庆彻底查办傅縡。后来,陈后主就把傅縡赐死在狱中,当时傅縡五十五岁。

三冬足文史

“三冬足文史”形容勤奋读书,学业有成。

此典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汉代,有一个人叫东方朔,字曼倩,汉平原厌次人,汉武帝即位后,广泛招揽天下人才,选拔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对他们不拘常规,破格提拔使用。于是,四方人士纷纷上书陈述政事成败得失,对自己进行炫耀吹嘘的人不计其数。汉武帝看了这些奏书之后,留下那些无关紧要、不予采纳的奏书,让申奏的人回去。东方朔初进京城,上书说:“我东方朔在少年时代就失去父母,全靠兄嫂抚养长大。十三岁开始学书,平时忙忙碌碌,只有冬季才有时间读书。我用三个冬季(即三年)学习文史,学到的知识已经足够用了。十五岁学习击剑,十六岁学习《诗经》、《书经》诵读了二十二万言。”

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形容专注于一物,而忘记他事;或用来形容音乐高妙,令人忘情。

此典出自《论语·述而》:“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相传在我国古代,有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这种乐舞不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春秋时期,孔子谈到《韶》这种乐舞时,也是赞不绝口。

有一次,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很长时间吃肉也觉不到肉的滋味,说:“想不到古人创作的音乐达到了如此迷人的地步。”

杀彘教子

“杀彘教子”比喻父母对子女一定要言出必行,以建立父母的信用。

此典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曾参是孔子许多弟子中最有名的几个之一,他宣扬孔子学说,述《大学》,作《孝经》,在当时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由于他本身受过严格的教育,所以对下一代也非常重视。一次,曾参的妻子因为有点事要去市场,被他的孩子知道了,于是孩子也要跟他母亲一起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骗她的孩子说:“你乖乖的在家吧!等我回来后把家里的那头猪杀给你吃。”孩子听了这话,便乖乖地留在家里。过了一会儿,曾参的妻子从市场回来了,一推开门,看见丈夫和孩子正在追捕那头还没有养肥的猪。他的妻子很生气,就把孩子推开一边,对她丈夫说:“我刚才的话不过是暂时骗骗孩子,你怎么信以为真了呢?”曾参却认真地说:“跟孩子开玩笑要看情况,不能随便胡说;孩子觉得大人的话都是真的,所以他才听父母的话;看了父母的举动,先是模仿,再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现在你欺骗了他,其实就是教孩子下次学会欺骗你,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对的。”他的妻子听后哑口无言,就让曾参把小猪杀了。

伤仲永

“神童”方仲永的一生说明:如果不注重后天的学习,天赋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此典出自《临川先生文集》。

江西金溪县有个老百姓叫做方仲永,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方仲永长到五岁,从来没有看到过笔墨纸砚。有一天,他忽然哭着要笔墨纸砚。他父亲感到奇怪,从邻居家借了给他。拿到笔墨纸砚后,他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定了题目。那首诗用奉养父母、团结宗族作为主题。诗写出以后,一乡的读书人都传阅了。从此以后,指定任何事物要他作诗,他都能马上写出,那文采、立意都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同县的人都惊叹他的才能,逐渐把他父亲当作宾客接待,有人还拿钱财接济他。他父亲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轮流拜见同县的人,却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方仲永的事已经很长时间了。明道年间,我跟随父亲回乡,在舅父家见到了方仲永,当时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做,跟以前的名声不能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再到舅父家去问方仲永的情况,大家说:“方仲永的才智已经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我认为:方仲永领悟知识的才智,是从先天获得的。他从先天获得的东西,比那些有才能的人要多得多。但最终还是成了一个普通人,那是他从后天获得的东西不够。像他这种人先天禀赋这么好,由于忽视后天学习,尚且成了一个普通人;现在那些先天禀赋差,本来就是普通人的资质,而又不注重后天学习的人,又怎能够赶得上一般人的才能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容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极为重要。

此典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用之,唯王之门。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人叫管仲,名夷吾,字仲。他在齐桓公手下任相国,协助齐桓公富国强兵,统一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相传他写了《管子》一书,共二十四卷,八十六篇。”

《管子·权修》篇写道:“希望当年有所收获,就种谷物;希望十年有所收获,就栽树木;希望终身有所受益,就培养人才。因为播下种子,一年能够收获的是谷物;播下种子,十年能够收获的,是树木;播下种子,百年才能收到效益的,是人才。如果我培养了人才,他就会像神灵一样发挥作用,处理事情就像神明一般,这是君王称霸天下的必由之路。”

诗瓢

“诗瓢”比喻作诗的一片苦心。

此典出自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十:“(唐球)为诗拈稿为圆,纳之大瓢中。”

唐朝有一个诗人,叫唐球。他住在蜀地,是一个不受礼教拘束的人。他写好诗后,就将诗稿揉成纸团,装进一只大瓢里。日积月累,大瓢里便装了许多篇诗稿。他临死前,将瓢投入江中,说:“如果这些诗文不沉没,那么得到它的人就会了解我的一番苦心。”后来,这些诗篇果然被人得到了,认识他的人都说:“这是隐士唐球的诗瓢。”

书淫

“书淫”形容嗜书成癖、读书入迷的人。

此典出自《晋书·皇甫谧传》:“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晋代安定人。是东汉灵帝时的太尉皇甫嵩的曾孙。

皇甫谧二十多岁时,还不爱学习,整天到处闲逛,玩起来毫无节制,有的人认为他是白痴。有时得到了瓜果,便去孝敬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即使用牛、羊、猪等三牲来奉养长辈,也算不上真正的孝顺。’你今年已经二十多岁了,眼中没有礼教,心中不入善道,没有什么使我感到安慰的。”接着,任氏叹息说:“以前,孟母三迁,造就了孟子的仁德,曾父杀猪,对曾子进行教化。难道我居不择邻,对子女的教育存在漏洞吗?为什么你如此拙笨迟钝呢?修身养性,刻苦学习,归根到底是你自己受益,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任氏在皇甫谧面前哭了起来。皇甫谧深受感动,从此他向同乡人席坦学习,勤苦不怠。由于生活贫寒,他亲自耕田种地,身边带着经书,边干农活边学习,终于掌握了各种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他把著书当作自己的事业,自称为“玄晏先生”。他著有《礼乐》、《圣真》等著作。后来,他得了风痹症,还是手不释卷,勤奋读书、写作。

有人劝皇甫谧说,应当传扬自己的名声,广交天下的朋友,以让自己能够做官。而皇甫谧认为,身居田野之中,也可以领略尧舜之道,何必出仕为官,追名逐利呢?为此,他写了《玄守论》,答谢友人的关心,同时也阐明自己的志向和观点。

所以,皇甫谧不去当官。他沉醉于典籍之中,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当时人称他为“书淫”。有的人劝他说,学习太用功了,会损伤精神,搞垮身体。而皇甫谧回答说:“早晨听到了真理,即使晚上死了,我也会心满意足的。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和气数都掌握在苍天手里呢!”

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意指滴水可使石穿。比喻力量虽然细微,但积蓄长久之功,可以成就大事。

此典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从前,有一个人叫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有一次,一个官吏从府库中出来时,鬓旁头巾里藏着一枚钱。张乖崖发现后,就去盘问他,那个官吏承认钱是从府库里偷来的。于是张乖崖下令杖打他,那个官吏不服气,勃然大怒说:“一枚钱有什么了不起,却要杖打我?随便你打吧,反正你不敢杀我。”张乖崖拿起笔来,宣判说:“一天一枚钱,千天就是千枚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然后,他亲自拿起宝剑,走下堂来,杀死了那个官吏。事后申报台府,要求台府处罚自己。

孙敬悬梁

“孙敬悬梁”比喻人的成材,不决定于天才或环境、条件,主要决定后天的勤奋、刻苦和坚持不懈。

此典出自《太平御览》:“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这段话意思是说:

同类推荐
  • 荷事

    荷事

    我国荷文化源远流长,它已融入到诗文、绘画、歌舞、建筑、雕塑、工艺品、宗教及民俗、饮食、医药等诸多领域,传承至今并日益光大。本书作者从荷的起源谈起,将荷花的生态、习性及有关荷花的文章、诗词、集句、歌谣画、饮食文化、民俗等逐一加以解读,是我们了解中国荷文化的一本系统的书。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一个人的战斗

    一个人的战斗

    本书是单世联教授最新的一本文化批评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经典作家,把握时代脉搏。内容包括对海涅、君特·格拉斯、狄更斯等的评议,对《红楼梦》、明代经贸问题等的新解。全书内容熔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是一本适合浅阅读时代的口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剑斩天河

    剑斩天河

    悠悠证道路,快意泯恩仇。回首望霄汉,出剑斩天河!
  • 绝世倾城:狂妃傲天下

    绝世倾城:狂妃傲天下

    在此之前,她覃潇凌,是人尽皆知的废物,懦弱无言,胸无点墨,虽是嫡小姐,但受尽欺凌,天生废灵根,是无法修炼到废物!但这是以前,直到她金牌杀手莫安玥来代她重生!她,x国顶级特工,重生在她覃潇凌身上。懦弱?!她狂傲到不可一世!无颜?!当她揭开她真实的容貌时,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负灵根废物?!呵,废物小姐变身全能女王!练就绝世毒医横扫天下!被退婚的弃女?!呵,男人?她不稀罕!变态的天赋闪瞎你们的双眼,世间无人能及!她一鸣惊人,锋芒展露,狂妄无比,大放异彩!
  • 乾道坤道

    乾道坤道

    鲁迅先生曾指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家文化的精髓究竟在何处?修炼道教能让人修成不死之身吗?作者赵德发在《乾道坤道》中,以主人公石高静道长的生命历程为核心,书写了他海外传教、临危受命、历尽曲折、重振南宗的经历,他从“基因研究”和“性命双修”两方面来研究自己“活不过五十”的家族命运,最终凭借“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门理念战胜自我,重振琼顶山道业。
  • 好妈妈不生气不赌气:与孩子沟通的8堂课

    好妈妈不生气不赌气:与孩子沟通的8堂课

    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做心灵的交流?怎样问孩子才愿意说出实情和心里话?怎样说话孩子才愿意听?作者悉心研究,从倾听、提问、引导、肯定、尊重、批评、拒绝、自立8大方面向妈妈们传授和孩子交流的技巧,解决了妈妈教子时交流中的几大难题。掌握了这些技巧,并灵活运用,妈妈与孩子交流不用愁。
  • 倾城魔妃:夫君宠上天

    倾城魔妃:夫君宠上天

    “你是我的女人,这是你脱不了的宿命。”夜皓轩一步一步的将夏倾城逼到了床边……“如果你注定是我的夫君,那我何不提前行使我的权利,可现在,你确定要做接下来的事情吗?”夏倾城边说边拉开了外衣上的系带……夜皓轩满脸黑线,夏天掩嘴轻笑……且看嚣张魔妃如何带着小包子升级、打怪、斗小三……
  • 重生之最强盾战

    重生之最强盾战

    伸臂覆唇吻眸遮你半世流离展翼挽之入怀阻你一世浮尘团队的堡垒队伍的核心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一切的伤害这是属于盾战的骄傲上一世,他是现实中的普通人也是游戏中的高端玩家,被顶级财团轻易灭杀这一世,携带着愤怒,复仇之心,以及一个顶级盾战记忆的他将在敌人出现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话,当危险来临时,坚如磐石!无坚可摧!
  • 孤儿王妃:不恋王府恋江湖

    孤儿王妃:不恋王府恋江湖

    顾唯一,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有朝一日,穿越到明朝。居然还是魏忠贤专权的时代,尼玛啊,这不是坑爹吗?还遇到满门血案,这要命的是,居然还有皇室的婚约。尼玛,我不恋你的王府。有种跟我去江湖玩玩,好吗?王爷!
  • 总裁思想:46位总裁的企业观点与经验主张

    总裁思想:46位总裁的企业观点与经验主张

    《总裁思想》一书的内容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销售与市场》的名牌栏目——“总裁思想”精选而成。既选取了张瑞敏、牛根生、董明珠等一批老一辈创业者与管理者的思想精髓,也囊括了马云、当当的李国庆、比亚迪的夏治冰等新一代创业先锋的思想锋芒。几乎代表了中国企业家的管理思想集萃,在企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5000万管理人向往已久的精神大餐。特别是经过精心整理与更广泛的采撷,体现了其“高端性、思想性、典型性、学习性”的特点。
  • 狂飙战纪

    狂飙战纪

    "黑日~!是的,黑色的太阳就这么高高的挂在天空上,似乎亘古以来就没有过什么变化。永恒得让能看到他的一切生命都自然而然的觉得这就是必然、必须、必定是这样的。如果那一天不一样了那才是大恐怖,那才是真正的末日,如果在深渊世界也有末日这个说法的话。"
  • 文殊师利发愿经

    文殊师利发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