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19900000032

第32章 乞丐·镜子商子雍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记得这是《贞观政要·任贤》篇里的话,一向被中国人视为修身的格言。用这句格言来审视本文的命题——乞丐虽然不名一文,生活困窘,沦落于社会底层,但他们同样是人,在人格、人权上和达官显贵、富翁富婆是完全平等的。也因此,以乞丐为镜子来照照我们自己,精神境界的优劣高下往往就能显现得清清楚楚。

倘若有人对此说不信,则不妨请他了解一下最近发生在上海的一件与乞丐有关的新闻。说的是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永嘉路上有一栋商住两用楼,居住着十二户人家。据物业公司负责人介绍:“这里是高档楼盘,业主的层次比较高。”而居委会主任也有类似表示。我毫不怀疑以上两位负责人之所言都是有据而发,绝非信口胡说;但同样不容置疑的是,他们眼里的“层次高”,好像主要是说这十二户人家都挺有钱的,属富人行列。

当然,他们所说的“层次高”,同时包含着对住户精神境界的评价。果真如此,尽管我一向对各种级别的负责人都尊重有加,这一次却不得不斗胆大摇其头了。

要知道,有钱与否或钱多钱少,从来就不是判断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低的准绳;更何况现实社会中,那些最让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坏事,如买官卖官、权力寻租、以权谋私、荒淫无耻等,又有哪一桩、哪一件与乞丐、下岗工人、贫苦农民有关呢?不过。

这么说也绝非认为但凡有钱的富人便皆是垃圾、渣滓,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座高档楼盘的十几户人家,也仅仅是在一位乞丐突如其来地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面镜子之时,他们才显现出了精神上的某些瑕疵而已。

这件事就是去年八月才人住这座富人楼盘的一对美国夫妇,竟然同一位名叫马维华的残疾乞丐(膝盖以下截肢)交上了朋友。

最初,他们只是在马维华行乞的衡山路教堂门前给他钱,后来又请他到街上的餐厅吃饭,继之领马维华回他们家洗澡、换衣服、住宿,最后干脆给了这位乞丐朋友一套家里的钥匙……巧得很,在我从平面媒体读到这则新闻的时候,CCTV正在播放全国扶残助残表彰会召开的消息。

于是不禁莞尔一笑:“这两个美国佬,倒算得上是扶残助残的先进人物!”不料接着读报,却发现在我看来绝对是反映出一种高风亮节的这一对美国夫妇的扶残助残行为,却不被他们的各位高邻认可。高邻们不但公开表示对美国夫妇的做法“想不通”,而且频频向居委会、物业公司反映,要求“查一下这个人的身份”。至于为什么要查?

居委会主任是这么说的:“这栋楼里居住的人层次都蛮高的,突然来了这么一个人,感到很不放心。”请看,他说得多直截了当、多清楚明白——高邻们之所以对美国夫妇不满,倒不是由于他们给家里领来了一个外人,而是因为这个外人是一个“层次蛮低”的残疾乞丐。

请设想一下,倘若马维华不是一个乞丐,而是一位衣冠楚楚的“高等华人”,甚或干脆就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那这座“高档楼盘”里的“层次蛮高”的住户们还会寝食难安吗?大概不会。因为让他们感到不放心的显然不是有钱人,而是像马维华这样的穷人。

中国的富人钱包胀满,住进高档楼盘才几天,怎么这么快就如此严格地和穷人划清了界限,摆出一副“汉贼不两立”的架势!别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所有的穷人都当贼防,好不好!当然,或许有富人会辩解道:“‘饥寒起盗心’是古训,我们不得不防。”不过我要反问:“‘饱暖思淫逸’也是古训,是不是我们就把你们这些有钱人统统都视为淫乱糜烂呢?”

故事的结尾,那一对美国夫妇这样回答前来采访的记者:领马维华回家“是我们的事,我带什么样的朋友回家与别人无关”,“但我们居住在上海,我们应该尊重这里的文化,所以我们让马维华搬走了”。值得中国人深思的是,敌视穷人的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作品赏析】

《乞丐·镜子》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敌视穷人的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我只能这样回答:这可能只算是反动的文化。

这问题令我有许多感慨。为什么每件事都是外国人先发现才引起我们社会舆论的关注,而偏偏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呢?难道偏得外国人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才让我们去了解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敢视造就愚昧。你设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个穷人,整天坐在街头巷尾,身穿破烂不堪的衣服,手里捧着一只破碗乞讨。一位富人走过你的身旁。从他的裤头里抽出一毛钱。这时候你会怎样想?也许你觉得他很吝啬:又或者你只会抱怨这个无情、冷淡、不公平的社会。乞丐这种生活你愿意过吗?当然,你肯定不会想,因为你从来都不敢想。

一个好的材料就是一篇好的杂文。“选材精当,文章一半”,这句话又一次在此文中得到了印证,此文的选材非常典型,内涵丰富。富有启发意义。一千句谎言盖不住一个事实,我们中国确实存在着贫富分化的现象。消灭这种分化的关键在哪里?也正是当前党和国家大力着手建设和谐社会的原因。

同类推荐
  •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作家杨献平有多年在大漠生活的经历,作品内容纵横捭阖,横亘古今,分“少年事”“乡村传”“大地上”三辑,有现实生活的写照,有历史的眷顾;语言叙述大气磅礴,绵密而奇异,对读者有强烈的冲击力。杨献平的很多文字,是他在巴丹吉林沙漠生活、幻想、品尝、践约与撤离的产物,也有短暂外行的某些见闻及发现,当然还有对生身之地、少年往事、乡村现状及熟稔事物的描述和追忆。
  •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张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张中行的散文精选集 ,内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等,有浓厚的古 典韵味和人生哲学。本选集对浙江文艺出版2008年版的《张中行散文》进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时,为 便于读者阅读,将全书篇目按内容分成“心声偶录” 、“旧迹发微”、“睹物思情”、“灯下忆友”四个 部分。
  •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本书以作者(萧根胜)自己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就如同用一个穿透时间和现象的望远镜在回望着曾经的经历。从如何放弃已经是代课老师职位毅然报名参军,到被懵懂地运到青藏高原加入铁路建设的工地,到自己从事炊事员、给养员工作观察感受战友们艰难的奋战和自己的不断进步,直到隧道打通铁路铺成自己退出部队总共十章三十多万字。
热门推荐
  • 天亦有情

    天亦有情

    一个三十多岁的单身老男人,来到这奇奇怪怪的异世,突然拥有的奇怪能力,诡异的灵兽,他究竟是什么人,等待他的未来隐藏着怎样的风波,和他命运相关的人,他应该怎么面对,这一切的问题,一路走来,峰起浪叠。
  • 幽幽仙情:独宠小蛮妖

    幽幽仙情:独宠小蛮妖

    斩妖台上,她纵身一跃,成就一段千古绝唱;几经轮回,她涅槃重生,再续一场幽幽仙情!深宫密院,枯山野火,神妖之恋,情恸山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公子贵性

    公子贵性

    客栈厢房内,一柄银剑置于女子的脖颈之间:“姑娘,你若要劫色,出门右转。”“大侠,你若能救我,我必重金酬谢!”两个年轻人,相遇于充满杀机的午夜,并肩走下一段不长的路,再相见时,一个身份尊贵神秘莫测,一个巧笑倩兮立于君候身侧。因为一出意外,让两人又相缠在一起。“好巧,以后本王就是卿卿的王妃了。”“公子,别这样,您该吃药了。”本文一对一~
  • 深秋里爱的乐章

    深秋里爱的乐章

    一个病重的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和他亲人以及朋友间的故事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本书分为流动的幻境、矗立的传奇、沉淀的神话、未知的魅影、灵动的王国、尘封的历史、地壳的“辞典”、神奇的怪石等八章,对中国地理范围内的自然生态奇观做了一次全新的展示。
  • 为梦写本书

    为梦写本书

    本文主要讲的是一个梦蘋的女孩的梦中的故事,有快乐的、幸福的、恐惧的、忧伤的......各种梦境,让你在梦境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本文更新有点小慢,请理解哦!(*^__^*)(*^__^*)
  •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精选吕碧城、唐瑛、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名媛才女,从其家世、爱情、事业入手,品鉴其才华,评析其思想,讲述其传奇经历,给现代女性以身心灵启迪。透过精彩文字、传奇故事,看民国女神怎样集传统与现代、婉约与时尚为一体,打造独特的人生风景,铸就不朽的传奇。
  • 世界商道:日本人美国人犹太人雄霸商界经验解秘

    世界商道:日本人美国人犹太人雄霸商界经验解秘

    《世界商道:日本人美国人犹太人雄霸商界经验解秘》介绍了日本、美国、犹太人的经营思想和成功经验。
  • 干戚纪自由

    干戚纪自由

    时值天地人三界成立初,纣王自焚于鹿台,姬发消灭殷商,姜子牙封神,天地人三界初成。一面容清秀的男孩手持短斧自常羊山走出。他要去不周山见一个人,只因他答应常羊山里那没了脑袋的老家伙。可他却不是成熟睿智的青年才俊。相反,尽管在常羊山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依然没能让他的性格平和,反而整天在脑子里转着些大逆不道的念头。尽管他有个很牛的靠山,但却依然抵挡不了现实的一切。笑至癫狂,怒至忧伤。笑看苍天五千,醉饮豪气,黑炎灼心掀杯之酣畅。君之杯往,自由也。——刑天
  • 剑指天涯离骚

    剑指天涯离骚

    一个懵懂的少年、一座无字石碑、一把夺命之剑、一段悲泣的往事。且看他追寻着他曾经的脚步、一步步踏上巅峰、演绎一场可歌可叹的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