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9100000003

第3章 隋唐宋元开凿的洞窟

隋唐时期是敦煌的兴盛时期,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隋代在莫高窟开窟竟有90多个,而且规模宏大,具有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隋代石窟形制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中心柱窟,这是继承前代遗制,但也略有变化,其表现是中心柱的正面一般不再开龛,仅置3尊大佛,中心柱后面和两侧仍和以前一样开龛造像。

中心柱前为比较开阔的前厅,上方为“人”字披顶,但没有椽间装饰。前厅里,南北两壁及中心柱正面,共置身高三四米的大立佛像3铺。前室内两侧塑天王和力士,均身高三四米。

这些新出现的巨型佛像已经成为洞窟的主体,而中心柱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第二种是开皇年间出现的另一种中心柱窟。石窟平面为方形,中心柱下部为方坛,中心柱上部呈倒塔形直通窟顶,塔刹四龙环绕。

窟顶前部有“人”字披,后部有平棋。后来,中心柱上部的倒塔消失了,只剩下佛坛,再后来,佛坛也消失了,仅留下了窟顶前部的人字披。

第三种窟形是最主要的窟形,称为殿堂窟,也叫覆斗顶窟。这种形制北周时期有较大发展,但到隋代已成为基本窟形。隋代的殿堂窟,有的正面开龛,有的三面开龛,有的作为马蹄形佛床,有的依壁造像,布局多种多样。这种窟形为以后的唐代所沿袭。

唐代,敦煌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非常兴盛,这一时期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个窟,保存下来的有232个窟,而且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

唐代洞窟的形制,一般地都是新创的如殿堂的样式,窟多作方形,窟顶四面斜上,构成藻井。

窟的后壁有一深入的小龛,所有的佛像都集中排列在龛中,如佛殿的坛座上一样,而是沿着三面墙壁分别塑造。

集中在洞窟后壁龛中的塑像,一般地是7尊,包括1尊佛、2尊比丘、2尊菩萨、2尊力士,以佛为中心向两面展开排列,2尊力士在最外侧,也有加入其他供养菩萨的。

晚唐及五代,开始把天王像分别画在窟顶藻井的四角,不再与佛及菩萨等共置于同一坛座上。

洞窟四壁及入口都有壁画,大幅的经变故事的完整构图多在左右两壁的中部,壁脚多是供养人像。后壁有塑像的龛内也常有经变及佛传故事。

洞顶为华丽的藻井图案,藻井图案和经变周围的长条边饰是敦煌艺术中装饰美术方面的重要成就。

唐代的重要洞窟,例如初唐的第220窟、第332窟、第335窟、第321窟,盛唐的第23窟、第130窟、第103窟、第172窟,中唐第112窟,晚唐第156窟等,其中的壁画及彩塑多为代表性的作品。

第220窟为覆斗顶形窟,主室西开龛,龛内原有唐塑1尊佛2尊弟子。龛顶绘有供养菩萨壁画。主室南壁绘大幅无量寿经变,是敦煌莫高窟出现最早、场面最大的净土变。

北部绘药师七佛变相,日光、月光菩萨肋协,还有八大菩萨和十二药叉等神将护法。

东壁门两侧画维摩诘经变,以“问疾品”为主体,描绘了《维摩诘所说经》中最生动的情节。

第332窟位于莫高窟南区崖面北部下层,建于初唐698年前后。该窟前部为“人”字披顶,后部平顶,主室有中心方柱,西壁开龛,这种窟形在莫高窟为数不多。

第335窟位于南区崖面北段底层,该窟的特色在于保存有3处明晰的开窟题记。这3窟题记表明该窟成于武周时期,该窟为覆斗形窟,主室西壁开龛,主室窟顶为牡丹团花井心配卷草、垂曼图案。

西壁平顶敞口龛内塑坐佛和弟子、菩萨像,龛顶及龛壁绘法华经变。主室南壁绘阿弥陀经变,北壁绘维摩诘经变。

第321窟位于南区崖面北段底层,该窟为覆斗形窟,主室西壁开龛。主室西壁龛两侧绘双飞天四身。主室南壁绘十轮经变。

西壁佛龛两侧各画两身双飞天。这两身悄天,飞翔姿态十分优美,尽管飞天的面容、肉体虽已变成绛黑色,但眉目轮廓、肉体姿态、衣裙彩带的线条十分清晰:身材修长,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衣裙巾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两只空中飞游的燕子,表现出了潇洒轻盈的飞行之美。

第23窟位于南区崖面北段底层,覆斗形顶,西壁开龛。北壁西侧绘《雨中耕作图》,画面充满生活气息: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农人抓紧时间耕作,农妇送茶饭于地头,几名孩童在雨中嬉戏,整幅画看上去非常亲切。

第130窟位于南区崖面南段底层,俗称“南大像”,因位于第96窟北大像之南而得名。该像由敦煌人马思忠和僧人处谚于开元年间的721年创建,耗时30多年。南大像高26米,为石胎泥塑弥勒佛倚坐像,是莫高窟第二大佛。南大像形体圆浑饱满,姿态庄静,气度雍容,充分显示了盛唐艺术风格。

第103窟位于南区崖面南段中层,窟形为覆斗形顶,西壁开龛。主室窟顶藻井为团花图案,4面披绘千佛。西壁平顶敞口龛内有唐塑结跏趺坐佛像1身,菩萨像2身为清修,另有弟子和菩萨像各2身为清塑。

第172窟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是这个洞窟的主要内容。由于画家的高超技艺,相同内容在同一洞窟中不显得重复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佛经变》中以西方净土为主,两侧为对联式的立轴画,分别画《未生怨》和《十六观》。

北壁经变画以佛为中心,宏伟壮观的楼台亭阁,耸立在碧波荡漾的“七宝莲池”中,各种姿态的佛、菩萨,体态优美,面含笑意、神态安然舒适,宝池中莲花盛开,“莲花童子”嬉戏追逐于莲荷之间。舞台上伎乐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体态轻盈的飞天,穿游于楼阁廊宇之间。飘荡在空中的乐器不鼓自鸣,演奏着美妙悠扬的乐曲。画面里一派幻想的极乐世界的美妙景象。南、北两壁经变画中均绘有场面宏大的寺院建筑群,是唐代壁画中表现建筑群的代表作。

第112窟中的唐代舞乐壁画。画面反映的是十多名伎乐菩萨载歌载舞的情景。画面正中的舞伎手持琵琶,边弹边舞。舞伎的反弹琵琶舞姿优美,动作轻盈。两边的乐伎手持横笛、拍板、琵琶、古琴等各种乐器,为中间的舞伎伴奏助兴。整个画面内容丰富,线条清晰精美,是研究唐代音乐、舞蹈艺术的珍贵资料。

第156窟是唐代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在位期间修建的一座功德窟。前室窟顶西披画3铺经变画:中央画降魔变;北侧画报父母恩重经变;南侧一铺存留部分画面。

这个存留部分原定为法华经变,后经学者考察发现,这是一幅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其中主尊佛座下的主榜题北侧画一三层经幢,顶层有幡垂下,顶置经板;主榜题南侧画一楼房,楼内有一俗装男子在读经,楼顶平台上置经板该经变还有数方榜题,字迹模糊,将来借助技术手段或可释读出若干文字。

隋唐时期可以说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共留下洞窟300多窟。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

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腴,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7尊或者9尊,隋代主要是1尊佛、2尊弟子、2尊菩萨或4尊菩萨,唐代主要是1尊佛、2尊弟子、2尊菩萨和2尊天王,有的还再加上2尊力士。

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比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服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裸露,做半跪坐式。

塑像头上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虽然眉宇间仍点了一颗印度式红痔,却更像生活中的真人。

在第159窟中,也是服侍菩萨。塑像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部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的优美身段。

另外一位菩萨全身着衣,内外几层表现清楚,把身体结构显露得清晰可辨。衣褶线条流利,色彩艳丽绚烂,配置协调,身材修长,比例恰当,使人觉得这是两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在唐朝兴起的时候,我国西南部的吐蕃王朝日益强盛。“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吐蕃则乘虚进攻河西,攻陷了凉州、甘州、肃州等地,统治河西长达70多年。

吐蕃也信奉佛教,莫高窟的唐代洞窟中也保存了大量吐蕃时期的壁画艺术,藏经洞内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经卷。五代和宋代的时候,敦煌莫高窟存留下来的有100多窟,但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这个时期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越到后期,其形式就越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

莫高窟共有西夏和元代的洞窟85窟,其中西夏修窟77窟,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

元代执政者也崇信佛教,使得莫高窟的开造得以延续,但元代洞窟只有8窟,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形制。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其中第465窟位于北区北端二层,是莫高窟仅存和最早的以藏密艺术为题材绘制壁画的洞窟。在北区石窟为数不多的壁画窟中,可谓一枝独秀,有“秘密堂”、“秘密寺”之称。

此窟前室为覆斗顶正方形,各壁面仅绘藏式佛塔几座并简单纹样。主室也为覆斗形,中心设多层圆形佛坛。窟顶藻井及四披,绘大日如来、无量寿佛、不空成就佛等五方佛。

莫高窟主要历经了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时期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其中以隋唐时期兴建最多,艺术水准最高。

同类推荐
  • 工业强军

    工业强军

    云随风,现代军工一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开着卡车回到了明朝末年,看这位现代军工如何带着他的所知所学,在明末这个乱世一展他的宏图,将一切阻碍踩于脚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非洲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非洲战场篇

    本套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战史篇”,包括战争背景、战争爆发、战争扩大、战争转折、战争胜利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战役篇”,包括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非洲战场等内容;第三部为“战将篇”,包括领袖、将领、英雄、枭雄、悍将等内容。本套书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可读性强,有很好的收藏价值,能满足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需要!
  • 将军百战身名裂

    将军百战身名裂

    天汉二年,李广利伐匈奴,李陵独率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最终遭遇如何?PS:参加征文的一个历史小短篇,时过境迁,发出来给大家看看。
  • 穿越之我为皇者

    穿越之我为皇者

    穿越,王维成了倒霉孩子,不想做末世君主,只有自强不息!!!楔子:别人穿越都是做牛人,王大官人也做牛人,可他一穿越差点没吊死,被人救下,还要一路逃生。唉可悲,可叹啊。。。。。。清兵入关,乱民四起,看王维如何拳打脚踢,挽救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
  • 东方韵曲

    东方韵曲

    清朝末年,满清政权腐败,内乱纷争,外强侵扰。主人公赵玉林自幼父母双亡,被原为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军中的郎中,后隐姓埋名投身佛门的医侠韩岐池收留带走,辛苦学艺十年后返回家乡保定。先入仁和堂栖身学业,娶仁和堂东家傅山品貌俱佳的千金傅嫣红为妻。后自立门户,开药堂、办诊所,涉足其他商行。此间广交官府要员、江湖豪杰,与日本武士技较武功,与西洋医生切磋医术,尽显我中华之东方神韵。戊戌变法失败后,顺应世界潮流,遣子赴洋留学,以科技救国的理念来振兴我华夏民族……
热门推荐
  • 仙武浮屠

    仙武浮屠

    洪荒古迹,八荒域魔,九幽冥族,傲立苍穹。天地六合,战天夺地,逆天而上。我命由我不由天,执掌天命,逆生死,掌轮回。神秘少年,又带着怎样的过去。从失落的岁月中一路走来。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一路高歌。
  • 穿越火影之遥远的梦

    穿越火影之遥远的梦

    现代女学生蓝冰懿因车祸死去变成灵魂在世间游荡,因空间漩涡被卷入异空间,与一个自称神的人相遇,被神打发去了火影忍者的世界。阴差阳错的成为了男孩子……被任务结束的波风水门捡了回去,成为了鸣人的哥哥。以温柔的尼桑(雾)的身份见证鸣人的成长。
  • 校园的小小爱恋

    校园的小小爱恋

    主人公以为愧疚,迟迟没有表达出对她的感情,直到当她只能活到十八岁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为了拯救女友,秦鹏不惜爱上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孩(唐莹)等到心爱的女孩醒来的时候,一切却都变了,她居然记不起然后之前的事情,以及和他的海誓山盟……
  • 重生之我是僵尸

    重生之我是僵尸

    一觉醒来,林默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更离奇的是,林默发现自己竟然成了一个僵尸,还是个有血有肉有肉有心跳的僵尸——僵尸之躯的林墨,双目可夜视,身体创伤亦可自动复原,本可以横行天下的林墨毕竟只是个僵尸!前生今世的林墨,现在只是个月圆之夜会“拜月”,尸性大发的僵尸——他将会,何去何从——
  • 穿越在1628年

    穿越在1628年

    有的想当国王有的想要征服世界有的想要成为世界最富的人一群不得志的现代人来到1628年的明朝他们带来了领先整个世界有400年的科技————感谢起点美工组gogoigo制作封面。要想看到他们是如何改变世界的童鞋请点击、收藏、推荐
  • 寻器

    寻器

    人有灵,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器虽然是死物,若有灵智,可谓之神器,大能者手持神器,断石分金乃是小道,移山填海、劈天斩月亦不在话下无数的神器散落在世界各地,而中国秘密的机构只有一个任务找到它们,将他们秘密的保护起来,让它们不会被坏人使用危害人间但是你要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神器的世界,而是一个奇谲瑰丽,拥有万千变化,融合了道术,佛法,以及很多你知道或者是不知道的东西,这是一个绚丽的世界
  • TFBOYS十年彼岸

    TFBOYS十年彼岸

    彼岸花开开彼岸,花开叶落永不见。因果注定一生死,三生石上前生缘。花叶生生两相错,奈何桥上等千年。孟婆一碗汤入腹,三途河畔忘情难。
  • 混天元记

    混天元记

    明成祖时期,江湖上存在着一个叫做“集英会”的门派,其势力极为强大,甚至朝廷也不敢轻易得罪。集英会门主——剑神秦朗,手持重魂剑,力量可劈山兮。集英会二门主——当代卜师白一孤,神机妙算,一招玉凌步法出身入化。集英会三门主——人称影王杨风,擅长各种暗器,速度无人匹敌。(本故事纯属虚构)
  • 杀手零

    杀手零

    在这个无穷无尽的浩瀚大宇宙中,有着数以千亿个银河系,一个银河系中又有着数以万亿个太阳系,在每一个太阳系中,都有着小到三四颗,大到数百颗如地球般星体的存在,而此次的故事,就在某个太阳系中上演。(本书纯属虚构,此太阳系,并非我们如今这个太阳系。)杀手的世界,只允许有一个情,它不是亲情,不是友情,也不是爱情,而是无情!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