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5800000013

第13章 红玫瑰石头城

佩特拉古城的历史

佩特拉在约旦南部,距首都安曼271千米,坐落在胡尔山脚下,处于穆萨谷地之中。佩特拉是座历史古城遗址,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带有神话色彩的名胜古迹。2000多年前,那巴特人曾在这一带栖息生活,并先后建都于此。由于这里是埃及、叙利亚等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很快便成为商贾云集,繁荣昌盛的商业都市。

那时的佩特拉曾以“中东商业中心”而著称。擅长经商业务的奈巴蒂人在前往埃及、叙利亚贩运商品时,都把佩特拉作为他们经商活动的中转站,从而促进了佩特拉的发展与繁荣。

居住在这里的那巴特人曾是沙漠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最初是在商队必经之路上靠拦路抢劫为生,而后改为保护过路商队,以收取一定的保护金为生。最后,许多那巴特人也加入商队,成了商人。

公元前1世纪,佩特拉王国的疆土扩大到了大马士革。106年,罗马帝国攻占了佩特拉,开始扩建城堡,使这里成为盛极一时的商队要道。随着红海海上贸易的发展,佩特拉逐步失去原有的重要地位。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佩特拉的土著居民在岩石中雕琢了众多建筑物,逐渐使其成为一座“石头城”,也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多少世纪以来,这颗明珠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佩特拉古城的发现

那时候,约旦地区流传着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在约旦南部广袤的沙漠中有一条神秘的峡谷,这条峡谷既深又长,但不知在何方。一批神人在那里修建了许多雄伟的建筑物,并在里面藏了无数珍宝,谁能找到它,便可成为大富翁。人们一批又一批地前去探索,但都无功而返。

这个神话故事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但始终没有人想到,这些建筑物就存在于穆萨山谷之中。

直至1812年,瑞士探险者约翰·伯克哈特游览佩特拉时,才第一次揭开这个神话故事的奥秘,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石头城”最终与世人见面。

佩特拉山谷的岩石呈朱红色或褐色,在朝阳或晚霞的映照下城中的建筑会变成玫瑰色,所以佩特拉也被称作“红玫瑰古城”。

相传,这里是摩西“点石出水”的地方。当年,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流落荒野,正当饥渴困乏的时候,摩西得到上帝的帮助,他挥杖击石,激出泉水。据说,这股泉水至今仍流淌不息。

佩特拉古城建在海拔950米的山谷中,进入佩特拉古城,要通过15千米长的峡谷,峡谷最宽处不过7米,最窄处仅能通过一辆马车。两边的石壁高70米至100米,行人抬头仅能望到一线青天。走出峡谷是宽广的谷地,豁然开朗。高大雄伟的殿堂排布在周围山崖的岩壁上,门檐相间,殿宇重叠,十分壮观。

佩特拉城的宫殿建筑

佩特拉城的建筑物全都是依傍山势雕琢而成的,这一奇景是大自然的“雕刻师”和能工巧匠共同创造的。峡谷出口不远便是一座依山凿出的巨大殿堂,高40米,宽30米,这就是卡兹尼石宫,又名“金库”。传说这里是历代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富的地方,但也有传言说这里是国王陵墓的灵殿。

整个殿门分两层,下层是两根罗马式的石柱,高10余米,门檐和横梁都雕有精细的图案。殿门的上层雕有3个石龛,龛中分别雕有天使、圣母和带有翅膀的战士石像。宫殿中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留有原始壁画。

城中有一座依山雕琢出的古罗马剧场,可容纳6000人。还保存了露天剧场,剧场看台呈扇形,有数十层石筑阶梯,每10层阶梯中间筑有一个通道,整个剧场沿山而上。舞台上还残存有4根巨大的石柱。

城中一座拜占庭风格的建筑,叫做“本特宫”。传说当年城市缺水,国王下令,如果有人能引水入城,就将公主许配给他为妻。一位建筑师开山修渠,将水引进城里。国王履行诺言,将女儿下嫁给他,并赐此宫给他们居住,所以本特宫又叫“女儿宫”。

在古城南面的半山腰,有一座欧翁石宫。这座石宫的建筑顺序是先削平半山腰,再开凿石窟,最后才修建宫殿。几百平方米的大厅殿居然没有一根柱子,真是巧夺天工。欧翁石宫的两侧是石窟群,向东西延伸。石窟内有住宅、寺院、浴室和墓窟。

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两座方尖碑,高地被猜想成用于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高祭台上是放祭品的地方,供奉着那巴特人的两个神:杜莎里斯和阿尔乌扎。这里的祭台有排水道,可能是用来排放人血的。有迹象表明,那巴特人曾用人来进行祭杞。

佩特拉城的石墓

佩特拉的那巴特人传统上将他们死去的亲人葬于环绕城市的砂石峭壁之中,这里有着成千上万的坟墓。它们当中有些是简陋的石墓,有些则十分奢华。因为这里岩石很软,所以很容易雕琢。

佩特拉的王陵并没有具体的名字,而是靠传统来决定,他们并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个被埋葬的死者。在修建皇陵的过程中,那巴特人利用祖传石工技巧模仿、加强和改造了如亚历山大之类的大都市中最新颖、最雄伟的建筑构思。

他们先将合适的崖面平整好,然后在立面上从上至下进行开凿。石墓后的房间比较小,有的只有一间外室,里面偶有刻出的石凳。佩特拉王陵外立面虽然没有人去维护,又经历了许多个世纪以来地震、侵蚀和偶尔溜进来的盗墓贼的侵扰,仍然几乎完好无损。

外墙上精美的石刻可能是当地石匠的杰作。在一处那巴特人的陵墓——玛丹沙里所刻的文字告诉人们,当年的石匠一般工作25年,而像采石这样的粗活可能是由奴隶来做。当年这些墓被涂抹了用石灰石与沙制成的石膏,然后又被涂上鲜艳华丽的颜色。

如今风沙剥去了石膏,裸露的岩石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变幻无穷,使陵墓充满生机,这是当年的建筑者没有料到的。在佩特拉最后修建的大坟墓中,有一座是为罗马总督所建,称作“乌恩墓”,但是在446年这座坟墓被改建成了一座教堂。

随着沙漠中的香料商路被慢慢荒废,取而代之的是红海的海上路线,沙漠中的城市生活随之土崩瓦解。最后,坟墓变得衰败不堪,雕像也剥落脱皮,曾经安葬过达官贵人的石室渐渐沦落为牧羊人遮风挡雨的场所。

佩特拉城的生活

后来的考古学家发掘出3个大市场,研究由那巴特人发展起来的蓄水设施。该设施包括一个岩石中开凿出来的大蓄水池和一条水渠。水池用来收集泉水和雨水,并通过水渠把水送给城中心的一个较小的水池。那巴特人还从喷泉处直接安装了许多陶管,把水引向城市各地。

现代考古学家还在遗址上发掘出那巴特人的陶器制品,表明当时佩特拉不仅商贸发达,而且手工艺制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的陶器细薄精致,装饰着树枝树叶之类的自然图案。

1990年,一位考古学家在佩特拉发掘出了始于6世纪拜占庭风格的教堂的部分墙壁和整个地板。地板由两块大的镶嵌图案装饰而成,图案中描绘了长颈鹿和大象之类的动物、四季的象征,以及渔夫、吹笛者和赶骆驼的人,如今这些图案已经得到清理和修复。

佩特拉真正用途是什么

佩特拉方圆几十千米内,四周的山壁雕琢有许多的建筑物。有的壮观、有的精美、有的简陋,有的还不及摆放小神像的方形小室大,几乎仅能算洞穴。一般认为它们是神殿、庙宇和祭坛。但有人却对此提出疑问,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房间里没有任何的祭祀标记?

有人据此进一步提出,佩特拉不能称为一座城市,它更像一座纪念碑似的公墓或者说寺庙。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亡灵之城”。然而,假如它果真是那巴特人的墓地,为什么从未发现过有关丧葬的物品,如石棺、尸骨?

古城被遗弃之谜

考古学家推断,在全盛时期,佩特拉城居民多达30000人,城市规模远比早期欧洲人估计的大得多,但佩特拉为什么被遗弃一直是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算它一度失去了商道的控制权,但仍然可以保持原状,为什么如此迅速衰亡了呢?

1991年,有些科学家们发现,早期的那巴特人时代,佩特拉四周的山地曾经密林茂盛。然而到了罗马时代,人们为了建房和获取燃料砍伐了大量的木材,致使森林匮乏。至900年,环境进一步恶化,过分地放牧羊群使灌木林和草地也消失了,这一地区渐渐沦为沙漠。也就是说,环境恶化是导致佩特拉衰亡的因素之一。

也有人认为,导致佩特拉城衰亡的可能是天灾。363年,一场地震重击了佩特拉城,震后,许多建筑沦为废墟。551年,佩特拉城再次遇到强烈地震。连续的地震使它损失惨重,因此走向衰落。

同类推荐
  • 神秘的南极

    神秘的南极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南极在人们的眼里是神秘的,总是戴着一层面纱,让人想掀开,一探究竟。《神秘的南极》带我们一起走进南极,撩开南极的那一层面纱,给我们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南极,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南极的神奇景观,领略南极的无穷魅力。
  •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本书分上篇昔日火星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下篇征服火星开辟人类第三故乡,几百年来,天文学家一直把火星视为地球的“姊妹星”,因为它在许多特点方面跟地球很相似。天文学家还观测到许多条纹布满火星表面,便据此推断那是火星上水量充沛的河流水系,抑或是火星人修建的人工灌渠……是否存在过火星文明?大家莫衷一是。然此书记录了世界科学家近年来对火星上发生的怪异现象和宇宙灾变研究中的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新发现,以助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火星文明以及人类将如何征服遥远而艰辛的火星之旅,如何开发火星并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定居点的雄伟壮举。
  • 古堡:千年古堡的重现

    古堡:千年古堡的重现

    本书内容包括:普特奥利古城、非洲的神秘“鬼城”、被大火烧毁的波斯古城、历史悠久的库斯科古城、雅典卫城的非凡建筑、楼兰古城为何消失、失落的集宁古城、淹没在海底的法老城等。
  •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海洋——生命的摇篮,海洋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与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海洋,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将继续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对于海洋,人类已经做了很多:但人类做得还远远不够。海洋的无穷奥秘和未解之谜又说明人类对海洋仍是一知半解。它们只是一部浩瀚巨著的一段引子,期待人们去撰写它丰富多彩的华章。我们更希望它成为一种诱饵,吸引当代青少年,从而开拓我们民族的新视野,在21世纪刻上我们民族的海洋印记!21世纪已经降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热门推荐
  • Backlight

    Backlight

    林悦本来就不平淡的生活因为他的出现而更不平凡,然而她在朋友背叛和亲人离开的痛苦中成长,在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背叛中改变自我。然而在她最痛苦最伤心的时候,还有他陪伴在身边。
  • 难以想象的故事

    难以想象的故事

    这是一部群像剧,所以没有龙傲天男主,没有温柔的女主,文笔也不好请多见谅。故事发生在一个叫鸣海市的地方,讲述住在那里的人的故事。魔导士的少女、吸血鬼的少年、金发的萝莉少女、使用妖刀的少女、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死宅、能看见未来的少女,围绕着他们展开的一个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故事80%的日常+20%的打斗=难以想象的故事
  • 职场年轮

    职场年轮

    没有噱头,没有哗众取宠的语言和情节,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以清新写实的风格,描写出一个职场女白领的成长历程。
  • 天境之回

    天境之回

    十年网游路,潇洒走一回。这里没有穿越,没有高科技,没有神秘的家世,更没有千篇一律的成王之路和终究会逆转的天下废材。我只是想把这十年来在网游中经历的一些难忘的事,以小说的形式分享给大家!游戏虽然是虚拟的,但故事却是真切的,谨以此书献给曾经在游戏中有过通宵达旦、日夜坚守的你们。
  • 南方上神传

    南方上神传

    “我看你一身朱衫,艳如朱砂,不如就叫朱雀吧。”声如双铃轻触,音如琉璃相碰。原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叫红羽,却在他的口中听到了另一个名字,朱雀。
  • 扬花时节

    扬花时节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史前绝密

    史前绝密

    达尔文进化论的致命漏洞,疑似人造卫星内部中空的月球,神秘的玛雅文明与华夏文明惊人的联系,世界各地的洪水传说,亚特兰蒂斯大陆的沉没,埃及金字塔的真实作用,利莫里亚文明在太平洋上的残留,来自百慕大深海下的召唤……种种未知的东西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最早出现文明的人类……
  • 虫巢

    虫巢

    外星虫子入侵地球,在人类起身反抗的过程当中,通过人类感染而出的第一个虫巢女王受到重创。虫巢的意识让她在濒死一刻选择一个继任者,而后李默被选中。但是在整个感染过程之中,一切并不顺利,李默被意外惊醒。随后他顺利的逃离了虫巢,不过脑袋当中的母虫因为并没有顺利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呆在他的脑袋里。为了活下去,李默开始携带着母虫在被虫族渐渐掌握的世界里生存。------------------------求各种意见,有问题说出来,这样好更改和参考。
  • 校花穿越:拐个皇上回现代

    校花穿越:拐个皇上回现代

    她是全校有名的校花,却每天疯的像个小子。一天被嫉妒她的校花从楼梯上推落,从此穿越到那个时空……经过一系列麻烦事,她发现,校草和校花也穿了过来。结果,校花穿过来是皇后,冤家路窄啊!校花整,皇上虐,我受够了!一口气大家都穿回去喽!结果,真正的故事才拉开帷幕。一切,都是阴谋?
  • 幸福还有多远

    幸福还有多远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这是一条真理,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又有多少时间是知足常乐的呢?于是,快乐就远离了我们。我们在忙碌与愁苦中,不知疲倦地去追求我们认为的那个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