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9600000002

第2章 出征大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它只是一片无垠的沙海,沙连天,天连沙,极目远眺人迹罕至,亦难得一见遮阳的树木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其他动物。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印象。就西撒哈拉而言,这种印象也许是对的,那里确实是广漠的沙丘地带,波波相涌的沙丘,犹如潮涨潮落的大海,但这样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沙地只占撒哈拉地区总、面积的极小一部分,其他还有由小石头构成的荒漠和遍布大小石头的广大平地,以及阿哈加尔高原、塔西林阿杰、艾尔格与提贝斯底等四大高地和山脉,还有星星点点散落其间的绿洲。

撒哈拉这片800万平方千米的世界最大沙漠,人口密度大约是2.5平方千米一人。在沙漠区域,除了游牧部族外,几乎可以说是人畜不居。撒哈拉北部多是阿拉伯人和贝鲁贝鲁人,南部是黑人部族,东部则是提布人与黑人的混血种族。在他们当中,贝鲁贝鲁人占据了主要位置,在阿哈加尔高原和塔西林阿杰地区则被称为图阿雷格人。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支配着沙漠中的绿洲和商队路线。

18世纪,当欧洲的探险家把注意力转向撒哈拉地区时,这里的统治权仍掌握在多亚雷古等游牧部族手中。随着欧洲人进入撒哈拉地区,图阿雷格人渐渐地感到了威胁,他们害怕欧洲人势力范围的扩大会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利益,因此,他们对探险家的到来有某种本能的抗拒感。但沙漠的严酷条件和图阿雷格人的顽强抗拒,并不能阻挡冒险者们到撒哈拉探险的决心,他们的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弱。欧洲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人、商贾和地理学家,尤其是英国和法国人,仍然争先到撒哈拉的南边去探寻尼日尔河与通布图。他们渴望成功的心情,对撒哈拉的关心是显而易见的。那不仅仅因为撒哈拉有辽阔的地域和许多剽悍的部族,更因为撒哈拉沙漠的南边有一条神秘的尼日尔河,尼日尔河畔有一个叫通布图的地方,那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为了探寻通布图的宝藏,便有了许许多多关于撒哈拉南边的探险故事。

人类对于撒哈拉的探险,初衷并不完全是为了征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而是出于对通布图和尼日尔河流域宝藏的关心。撒哈拉南部地区的探险,就是从探寻尼日尔河开始的。

“经典回放”

(一)

1788年,英国伦敦的一座寓所里成立了一个“促进非洲内陆开发协会”,提出要有计划地开展尼日尔河流域及撒哈拉沙漠的探险活动。当时的英国著名探险家库克船长和科学家约瑟夫·班克斯是“促进非洲内陆开发协会”的创始人。这天,他们几人围坐在班克斯家的客厅里,商讨着一个惊人的计划。

大家一致推举约翰·雷特阿德为协会第一个去非洲内陆的探险者,同时确定了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路线。

一个月后,约翰·雷特阿德带着“促进非洲内陆开发协会”的重托,来到了文明古都——埃及开罗。法老们的金字塔迷倒了万千游客,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像,令人想起古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之谜。但他无暇太多地去顾及、考证这些历史,他联系到吧与之同行、共同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

商队首领终于接纳了雷特阿德的请求,同意让他跟随商队去撒哈拉的南边。

雷特阿德跟着商队从埃及出发了。当他第一次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时,他陶醉了。柔软、细腻的黄沙在他的脚下涌动,回首望去,沙丘上留下了两行歪歪斜斜的脚印,使他更增添了几分快意:征服撒哈拉沙漠,探寻尼日尔河,一切都始于足下。但是好景不长,到达锡瓦绿洲后,雷特阿德染上了斑疹伤寒。撒哈拉的黄沙,尼日尔河的流水,通布图的宝藏,对雷特阿德来说,将永远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幻了。“促进非洲内陆开发协会”的首次探险计划就这样夭折了,但是,他们在挫折面前并不气馁,决定继续探险。

(二)

1790年的一天,英国贫穷士官丹尼尔·候东来到“促进非洲内陆开发协会”,求见班克斯先生。

丹尼尔·候东滔滔不绝地向班克斯全盘阐述了他的计划和理由,并很快取得了“促进非洲内陆开发协会”的认可,成为约翰·雷特阿德的继任者。

丹尼尔·侯东乘船抵达冈比亚河口,在那里上岸。他作了周密的策划,认为再向东走一个月,即可到达通布图,对此,候东感到异常兴奋。他在冈比亚写了两封信,一封寄给远在英国的妻子,另一封写给了“促进非洲内陆开发协会”,报告自己的行踪。然而,这却成了他最后的信息。丹尼尔·候东再也没有回来。

没有人知道丹尼尔·候东是怎么失踪的,200年来,这成了通布图的一个悬案。

(三)

1796年,又有一位德国格特因大学的神学研究者弗雷特里齐·霍勒曼找到了“促进非洲内陆开发协会”,提出了自己的探险计划。

就在这时候,霍勒曼接到了班克斯来自英国的一封信。班克斯在信中再三告诫霍勒曼,撒哈拉沙漠的广大地区几乎都是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对信仰问题要十分注意,以免发生不测。

班克斯的忠告,使霍勒曼更加坚定了以伊斯兰教徒的身份进行探险旅行的决心,他不愿意白白送掉自己的性命。

商队继续南下。霍勒曼随商队一起跨越了惠桑绿洲后,抵达墨尔苏奎。

撒哈拉沙漠的气候是炎热的,沙漠里的旅行是单调的。日复一日,霍勒曼对枯燥而单调的旅行有些厌烦了。当他在一望无边的沙海里跋涉的时候,抬头望着天空中仿佛是永恒挂着的太阳,无限渴望天边能飘来一片乌云,带来一阵暴雨,但这种希望是渺茫的。

1801年的春天,霍勒曼终于穿越了撒哈拉沙漠,找到了沙漠南端的尼尔日河,但他仅仅对尼日尔河进行了一天的考察,就在卡波尼的小村庄里孤独地去世了,年仅29岁。

霍勒曼穿越撒哈拉沙漠的旅行,并没有给后人留下更多的文字记录,但人们并未因此而贬低他的探险价值。因为就其功绩而论,他毕竟是继古罗马人之后第一位跨越撒哈拉沙漠的欧洲人。

后来的探险家们沿着霍勒曼的探险路线行进,结果发现,霍勒曼是从波奴走过了撒哈拉沙漠,西进到卡西那,然后再往南行,抵达尼日尔河,并完成了他的尼日尔河一日之旅。

“相关链接”

撒哈拉沙漠(一)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东岸,东至红海之滨。它东西长约5600千米,南北宽约2000千米,总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大致相当于非洲面积的1/3,或占世界沙漠总面积的1/3.“撒哈拉”一词,阿拉伯语的原意是象征广阔的不毛之地,后来转意为大荒漠。按照地表的组成物质,荒漠有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之分。不过,人们通常把荒漠通称为沙漠。撒哈拉沙漠地处副热带高压带,气候炎热干燥,素有“热乡”之称。撒哈拉沙漠水源贫乏,植物稀少,地势平缓,平均海拔高度约300米左右,中部有三大高原和海拔3415米的最高峰库西山。高原上满布在过去潮湿气候时期流水形成的干河谷。高原的外围是大片的岩漠和砾漠,再向外是沙海,沙漠里点缀着寥若晨星的绿洲。

近三四万年以来,撒哈拉地区的气候曾经历了几次明显的干燥期和湿润期的交替变化。

据研究,在距今4万年至2万年以前的时期里,撒哈拉地区是一个湿润气候时期。此时,降水量较大,地面蒸发量较小,植物茂盛,河流纵横,湖泊成群,洪水经常泛滥,原来的沙面积大为缩小。至距今2万年至1万年以前的时期里,这里气候变为干燥。此时,降水量减少,地面蒸发量增大,植物稀少,河流断水成为干河谷,湖泊缩小甚至干涸或咸化为咸水湖,风沙频繁,沙漠范围大大扩展。在这干燥期以后,这里的气候又趋向湿润。至公元前3500年前后,撒哈拉地区已变为高温潮湿气候。这时,雨量丰沛,草木繁茂,湖河充盈,水域面积达到最大。

同类推荐
  • 工程监督概论作业集

    工程监督概论作业集

    本作业集是在《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 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2003 年)的基础上, 根据课程讲授的内容而编写的。本作业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 包括《工程监督概论》各章节的习题, 包括: 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法律制度、监理工程师和工程监理企业、建设工程目标控制、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组织、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第二部分: 包括两套模拟考试题。第三部分: 各章节习题及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本书主要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秦汉统一、封建文明开始的这段时期,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孕育、产生、逐渐发展与进步的进程。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含量、开阔视野。
  • 财富思想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财富思想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财富思想家》讲述了孔子、马克思,列宁等这些创造了人生财富的名人的生平事迹。
  •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主要是有关世界著名瀑布的内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本文介绍了瀑布形成的原因,以及瀑布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
热门推荐
  • 千古一帝李世民

    千古一帝李世民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 独宠刁蛮贵公子

    独宠刁蛮贵公子

    本文是吃货受和腹黑攻的故事。莫俊意外重生到大学时代,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那个人。莫俊回到了大学并没有任何的不适,过着八人间的宿舍生活,有课就上,没课就在宿舍或是去做兼职。冯梓韬是莫俊的舍友和他的“试菜师”,冯梓韬很喜欢莫俊,只是因为莫俊经常带他吃东西,而且会做饭的莫俊还经常做饭给他吃。莫俊很喜欢冯梓韬,不为别的只因为冯梓韬每次吃他做的饭时那种享受的表情,让他有很大的满足感。听老人说,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就要抓住他的胃。对于这句话莫俊表示说的非常正确,冯梓韬不就被他抓的牢牢的嘛!
  • 花样蝴蝶

    花样蝴蝶

    林依莲和秦峰一见钟情,心有灵犀,却不敢也不能吐露真情。市长宋玉飞从小暗恋远房表妹林依莲,在采取不正当方式,向她表白爱情遭到果断拒绝之后,因爱生恨,想尽千方百计,向江林集团伸出黑手,致使江林破产。
  • TFBOYS天使的诺言

    TFBOYS天使的诺言

    2013年3月5日美国xxx公司出道的一个组合叫ANGELL中文翻译为‘天使’三个女生在美国生活十年,回国后的她们与三个男生的相遇(三个男生指的是:我们最喜爱的三小只哟!)他们相遇之后会不会在一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吧!!
  • 汉之关

    汉之关

    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少年却无意间穿越到另外一片大陆正值秦、楚、汉三国剑拔弩张之际一个异世邪教的崛起把他拖入了漩涡的中心友情、爱情他该如何抉择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爱的人,自己就必须变得异常的强大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权威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 豪门霸爱:极品娇妻一吻定情

    豪门霸爱:极品娇妻一吻定情

    她就像童话中的灰姑娘,但却以为永远遇不到仙女和王子。“仙女嘛!到是没有,不过呢,本少爷倒是可以做你的王子,你凌初瑶就是我蓝帝轩一辈子的公主。”
  • 堕落街说

    堕落街说

    在我们离开的那个夏天,巨大的红色“拆”字涂满了每一面墙壁,未干的涂料流下来血一般惨烈。每天都有商贩收拾行李离开,也有人高举横幅示威,上面写着比“拆”字还鲜艳的“抗议!”。两年没回来了,曾经的堕落街现在是一条足够宁静也足够乏味的绿道,我突然发现我是那么地想念这个地方,想念她的繁华,她的喧嚣;想念她的逼仄,她的泥泞,像所有大学城里都有的五脏俱全的小商业街一样。我们在KTV里声嘶力竭、振臂高呼;我们在烧烤摊上嬉笑怒骂、海阔天空;我们在呼延家的出租房里把青春挥霍,把光阴浪掷——我们像所有的大学生一样,仗着年轻,在好时光里“堕落”着。离开堕落街的岁月,我们都不再堕落,也不再飞翔,我们丢失了地狱和天堂,我们只是一群凡人,活在地面上。
  • 女明星的高手室友

    女明星的高手室友

    为了寻求抑制阳毒的神物,少林龙爪手传人,不得以下,只得担任护美的职责。什么官二代,商二代,武学奇才,只要得罪了云凡,那便是自取其辱!
  • 反直觉思考

    反直觉思考

    为什么你制定计划的时候信心满满,最后却总是完不成?为什么我们明知概率极低,却依然喜欢买彩票?为什么每一个决定都符合逻辑,最终却没有得到好结果?为什么“天才少年”非常努力,大多数都没有成功?为什么“专家”总被看成“砖家”,却依然是权威?为什么最聪明的人会犯一些最低级的错误?我们的所有思考都基于大脑的“默认设置”,使用的是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自带软件”,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直觉思维,是我们所迷信的因果、逻辑、秩序,但它已经不能适应这个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要想做决定、做选择的时候不犯错误,我们必须掌握反直觉的思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