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5200000006

第6章 QSZ92式手枪

QSZ92式手枪

QSZ92式半自动手枪系统(一般简称为92式手枪)共有两种不同口径的型号,研制这两种口径的手枪系统是由军方使用部门提出的,从1987年开始论证,1994年正式立项,交给工业部门研制。1998年完成了9毫米手枪及其枪弹的设计定型,2000年5.8毫米手枪及其枪弹完成设计定型。

中国的92式手枪包括9毫米手枪和5.8毫米手枪两种,两支枪外形相似,内部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因此被称为中国手枪的“姊妹花”。

研制新型手枪系统是为了替代现装备的仿苏产品54式7.62毫米手枪而研制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总体性能要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并加以创新。为此,军方论证部门科技人员深入一线作战部队、特种作战部队、各级司令部机关和军事院校,以及深入到工业部门有关手枪及枪弹生产厂,召开座谈会,征求对研制新手枪的意见。

通过调研,明确了研制新手枪的指导思想:提高武器威力,增大弹头杀伤效果和穿甲性能,减轻武器系统质量,提高武器可维修性;外形美观大方,主要零部件可以互换,便于大量生产。

在手枪口径的选定论证时,对于应采用何种口径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坚持与国外手枪口径统一,主张采用9×19毫米Para口径,这种意见占被征求意见人数的17%,其理由是:国外军用手枪大多数采用9毫米口径,9×19毫米弹采用铅芯弹头,对人员具有足够的杀伤威力,停止作用好,但穿甲性能差。

为了满足我军对手枪弹穿甲性能的要求,可以采用钢芯弹头,外形尺寸和内弹道与Para手枪弹相同,新手枪既可以使用新研制的钢心弹,又可以使用Para铅芯手枪弹,有利于作战使用和外贸出口。

另一种意见坚持采用小口径手枪,占被征求意见人数的63%。其理由是:采用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弹头提高杀伤威力是现代单兵武器的一种发展趋势,在近距离内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大长径比的钢心弹进入人体后易失去稳定性,产生偏航和翻滚,产生较大空腔,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杀伤作用,并且淬火钢心还具有良好的穿甲性能。另外,由干小口径枪弹质量小,体积小,因而可增加携弹量,减轻士兵负荷,提高作战效能。

经过论证研究,两种口径方案各有其充分理由,难以取舍。因此,论证部门提出9毫米手枪装备营以下军官,5.8毫米手枪装备团以上军官。作为新手枪系列,同时进行研制。

事实上,这两种口径手枪的战术技术指标基本相近,都是根据军用自卫战斗手枪使用要求提出的。在研制5.8毫米手枪时,起初研制人员按照战术技术指标要求设计方案,全枪长190毫米。在设计方案评审时,专家和军队使用者感到作为装备团以上军官的自卫手枪,体积太大,建议缩短全枪长度。

1995年3月在枪弹厂做试验,将弹道枪枪管由110毫米减小到90毫米,弹的精度和威力与110毫米长的枪管基本相当。于是开始进行短枪管方案设计,全枪长为170毫米。

至1996年2月,短枪管方案做厂2轮设计、试制和试验,均未达到理想结果,射击时震手,枪口火焰和噪声大。1996年3月又回到原定战术技术指标进行长枪管方案设计,直到完成设计定型。

92式手枪系列的论证、研制工作同时进行。由于9毫米手枪要求既可使用新弹,又可使用9毫米Para弹,在新弹未研制出之前直接用Para弹进行试验,因此9毫米手枪研制进度较快。研制组从十几种方案中初选5种方案提供专家评审。

两种口径的手枪系统刚开始研制时,研究人员曾提出设想:为了简化工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和便于大量生产及加快研制进度,两种口径手枪采用同一种结构方案。但当时这种设计思想未被普遍接受,于是在科研人员中征集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进行优化设计。5.8毫米手枪也有5种设计方案:枪管回转闭锁、枪管随动闭锁、两种枪管起落式闭锁、中间块闭锁。

通过对5种设计方案的加工试制、试验,经专家评审,决定采用枪管固定的自由枪机惯性闭锁方式。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双排双进弹匣,铝合金底把和U形塑料护板,复进簧置于枪管下方。

1995年3月至1996年2月,5.8毫米手枪进行了两轮短枪管设计方案试制、试验,但未取得理想结果。1996年3月,设计组根据“保持原指标”不变的要求,重新设计方案样枪,解决了抽壳、供弹等技术难题,但射击时震手现象比较严重。由于9毫米手枪通过大量试验,结构比较成熟,尤其是采用弹性发射机支架和发射机构,射击时吸收套筒后坐能量,不震手,握持舒适,手感好。

最终决定:5.8毫米手枪采用9毫米手枪技术成果,两种口径手枪主要零部件通用,5.8毫米手枪新方案采用枪管回转半自由枪机原理。通过试验,射击震手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92式手枪系列的两种手枪从外形上看非常相似,区别之处只是9毫米手枪握把上有五角星,而5.8毫米手枪没有;9毫米手枪扳机护圈前有防滑凹陷,5.8毫米手枪扳机护圈外形圆滑过渡。内部结构也基本相同,均由套筒、底把、发射机构、弹匣和枪管、枪管套、连接座、复进簧、复进簧导杆与挂机柄构成;零件数都相同,均为41种43件,其中发射机构通用零件16种18件,形状尺寸完全一样。

不通用的零件包括枪管、底把、连接座和弹匣。此外自动方式也不相同,9毫米手枪为枪管短后坐式,与大多数9毫米Para口径的自动手枪一样;5.8毫米手枪为半自由枪机式。因此5.8毫米手枪的一些部件看起来比9毫米手枪简单,例如而9毫米手枪的枪管上有闭锁凸笋和导引凸笋,而5.8毫米手枪的枪管上则只有导引凸笋。

过尽管自动方式不同,零部件不完全通用,但两种手枪的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92式手枪采用部件、组件化设计,将零散的零件组合成部件或组件,不仅方便了平时的维护保养,而且又可避免较小零件的丢失。例如,将击锤、击锤簧、击锤簧顶销、击锤簧座、击发杠杆和套管结合成了击锤部件;发射机组件是由击锤部件、拉杆部件、阻铁部件、保险、单发杠杆和销轴结合而成,等等。

采用了一件多用、一件多能的设计方法。例如,复进簧兼作挂机扳把的复位簧,击锤簧座又是保险的定位销等等,这样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零件,方便了使用。

发射机座由优质薄钢板冲压而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套筒后坐到位时的撞击。它不仅结合了发射机构的全部零部件,而且在上部还设有抛壳挺和导轨。

前导轨较长,装有连接座,后导轨较短,前后导轨共同导引套筒运动。为了提高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技术人员在发射机座上设置了容沙槽、排沙槽。击发方式为单/双动,因此在解脱待击状态下,只要膛内有弹也可立即射击。

保险机构包括击针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击针保险轴锁定击针,只要不扣动扳机,不论哪种意外事件发生,都不能使击针向前运动。不到位保险可保证每发枪弹的发射都必须在套筒复进到位闭锁后进行,否则即使扣动扳机也不能发射。手动保险机柄装在发射机座上,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可单手操作。

保险机柄置于保险位置时,可同时锁住击锤和套筒,这时击锤压不动,扳机也扣不动。保险机柄还兼有待击解脱功能,可使全枪从待击状态直接转换到保险状态,转换中击锤在其簧力作用下复位,但绝对打不到击针,保证使用安全。

92式手枪的生产中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例如采用热塑性好、强度高的工程塑料整体握把结构代替传统的金属枪底把,加工工艺简单,注塑一次成型,一致性、经济性好;发射机座采用冲压工艺,效率高;采用化学复合成膜技术进行表面处理,提高防腐蚀能力。

整体式底把是全枪的基座,安装了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弹匣扣和弹匣扣簧。设置在底把尾部的定位面和在护圈上方安装的挂机柄能将发射机组件稳固地定置在枪底把内。

握持舒适、手感好,符合中国人的人体工程,解决了严冬季节使用时冻手的问题。弹匣扣可根据需要调换安装方向,为左手操作者提供了方便。

92式手枪采用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在照门和准星上均涂有荧光点,便于夜间瞄准射击。从公布的图片中可以发现,准星位置曾发生过变化,在设计定型时的准星位置在枪口帽上,而现在生产的型号则改在套筒前端。此外在底把前端两侧设有沟槽,可安装激光指示器,提高快速射击的能力。

这两种口径手枪设计定型装备部队试用后,过去的问题再次被提出:军队装备9毫米手枪还是装备5.8毫米手枪?不过9毫米手枪已经被一些大城市的公安系统试用或采用。

QSZ92式9毫米手枪

QSZ92式9毫米手枪系统,包含QSZ92式9毫米自动手枪和DAP92式9毫米普通弹。该手枪由枪机组件、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握把组件、枪管、枪管套、复进簧、复进簧导杆和联接座等零部件组成,发射方式为半自动。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枪管回转式闭锁机构,回转式击锤击发。

枪弹击发后,枪管在弹底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枪机一起后坐,联接座螺旋面迫使枪管回转实现开锁;枪机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后坐到位。

枪机后坐到位后,由于复进簧力的作用,枪机复进推弹人膛。同时,枪管在联接座螺旋面的作用下回转,完成闭锁。不仅重量轻、结构简单,还具有以下特点:

功能设置齐全,设有手动保险、击针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具有膛内有弹显示、弹匣余弹显示和空仓挂机功能;

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能量匹配合理;

采用枪管回转式闭锁机构,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

采用双排双进弹匣供弹方式,提高了弹匣在恶劣环境下的供弹可靠性;

采用半自动发射方式,具有单动和联动功能;

采用多种设计技巧,简化结构,减少全枪零件数量,在不需要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就可快速进行不完全分解、结合,勤务性好;

采用新型工程塑料的枪底把(套筒座),握持舒适、手感好,射击时还有减震作用;

照门和准星上都装有荧光点,便于夜间瞄准,同时还设有激光瞄具接口,便于安装激光瞄具;

双向手动保险扳把和可换向安装的弹匣扣,能方便左撇子射手使用;

必要时该枪还可发射“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由于军方对新手枪系统要求有较好的侵彻能力,因此为92式手枪研制的DAP92式9毫米手枪弹同北约制式9毫米Para手枪弹的外形尺寸及某些参数基本相同,但弹头结构却采用铅钢复合式弹芯。

DAP92式9毫米手枪弹可与9毫米Para弹通用,但对轻型防护目标的穿透能力则大得多,这样既符合了军方的要求,又使92式手枪易于外贸。具有侵彻威力大、精度好等特点,在50米处穿透头盔钢板后,还能穿透50毫米厚松木板,杀伤效果明显优于“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92式9毫米手枪系统从1992年开始论证,1994年正式批准立项开始研制,1998年设计定型,1999年12月20日,92式9毫米手枪及其弹药作为驻澳门部队装备正式公诸如众。

QSZ92式手枪基本参数

口径:9毫米;

全长:190毫米;

枪宽:35毫米;

枪高:135毫米;

全重:0.76千克;

枪管长:111毫米;

瞄准基线长:152毫米;

初速:350米/秒;

射程:50米;

枪弹:DAP92式手枪弹;

9×19毫米;

弹匣容量:15发;

全枪寿命:大于3000发。

QSZ92式5.8毫米手枪

在装备QSZ92式9毫米口径手枪的基础上,又定型生产QSZ92式5.8毫米手枪,该手枪采用了惯性闭锁,枪管回转半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击发后,弹头飞出枪口之前枪管不回转,保证弹头飞行的稳定性;此后,枪管在45°范围内绕其轴线作原地回转,从而减轻了后坐力。

与传统的枪管回转式机构不同,传统的枪管回转目的在于闭锁,使枪管与套筒形成一个刚性连接,特点是枪管在后坐运动中回转。

5.8 毫米手枪是惯性闭锁,套筒不与枪管发生刚性连接,枪管只有一个绕其轴线回转的自由度,不作纵向运动,枪管回转的目的是通过附加给套筒一个转换质量来使套筒减速。利用手枪的固有零件——枪管来实现减速,而放弃了通过增加机件来实现延迟开锁的传统做法,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全枪零件数。

经测试,在25米距离上,射击20发弹,散布小圆半径R50≤2.2厘米,散布大圆半径R100≤5.5厘米。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内外弹道设计,尖头、弧形弹头及钢心铅柱组合结构,该弹在50米的距离上穿透1.3毫米厚的232头盔钢板后,仍能穿透5毫米厚的松木板。手枪弹侵入人体形成的空腔效应是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2.5倍。该枪采用了大容弹量的20发双排双进弹匣供弹。

研制小口径军用战斗手枪是从1994年开始,经过7年的技术方案论证和工程研制,现已通过国家靶场设计定型试验和部队寒区、热区、盐雾区试验,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92式5.8毫米手枪的研制目的是为军队指挥员及特种部队等战斗人员提供的自卫或军用战斗手枪,主要用于杀伤50米距离内的有生目标。

研制过程

92式手枪的研制从论证、研制、定型到生产,可谓是一波三折。

进入1980年代后,54式7.62毫米手枪越来越显得与时代不相称,因此急需一种新型手枪来替代54式手枪。对新手枪的研制而言,首要工作是论证提出新手枪的发展思路和指标要求。但是在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还很落后,也没有多少技术积累,因此论证工作进行的很艰难。但是,军队论证部门却大胆提出:新手枪要具有中国特色,总体性能要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

通过进一步调研和征求意见后又明确了新手枪研制的指导思想,即:提高武器威力,增大弹丸杀伤效果和穿甲性能,减轻武器系统质量,提高武器可维修性;外型美观大方,主要零部件可以互换,便于大量生产。

此后,论证部门的科研人员开始对各国装备的手枪进行研究,在当时国外军用手枪大多数采用9毫米口径,如美军装备的米9手枪,奥地利的格洛克17手枪,前苏联马卡洛夫手枪等。

9毫米口径是当时军用手枪的主流口径,除马卡洛夫手枪用9×18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外,其他手枪都是使用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因此如果选择9毫米口径的话,那新手枪的研制工作就会少走好多弯路,国外大量数据资料都可以作为借鉴,且对将来外贸也很有益处。

当时,中国的5.8枪族正处于研制阶段,经过近20年的摸索,对小口径杀伤理论已经非常了解,采用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弹丸来提高杀伤威力已经被大量的试验所证实,也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很多人主张研制5.8毫米小口径手枪,统一口径序列。

一时间,两种意见方各执一辞,争论地难分难解。为此,论证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打肥皂,打钢板,打活猪,光试验消耗的肥皂就达5吨多重。试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最终验证了5.8毫米口径手枪是可行的,而在发展5.8毫米口径还是9毫米口径方面却未能得出肯定的结论……因此论证部门最终提出9毫米口径手枪装备营以下军官,5.8毫米口径手枪装备团以上军官,作为新手枪系列,同时进行研制。这个结论得到了领导机关认可,也因此有了现在的两种口径的姊妹手枪。

现在回过头来看,研制的结果并非是当初所设想的,但是以9毫米手枪作为警用,通过扩充弹种来达到特殊的作用效果,而5.8毫米手枪作为军用,也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搭配。

在新手枪的研制过程中同样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开始研制时,总师曾经提出过设想,为了简化工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和便于大量生产及加快研制进度,采用两种口径同一种结构方案。但是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实际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由于9毫米手枪要求既可使用新弹,又可使用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在新弹未研制出之前,可用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进行试验,相比而言9毫米手枪研制进度较快,这也是9毫米手枪先定型的原因。在研制初期,为了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出了可以进行多种方案设计,不断比较、优化的设计思想。

经过方案的初选,最后有5种方案参加了设计评审,分别为采用半自由枪管短后坐回转闭锁机构的9A型方案和9A1型方案;采用枪管回转闭锁机构的9B型方案;枪管上下偏移闭锁机构的9C型方案和9-Ⅱ型方案。

最后专家建议在9A型方案和9-Ⅱ型方案的基础进一步试制和试验,然后优化成一个方案。通过近5年的多次优化改进设计、试制和试验,最终9毫米手枪及弹达到了设计定型要求,先于5.8毫米手枪设计定型。

在5.8毫米手枪的方案阶段,有专家提出了5.8毫米手枪作为装备团以军官的自卫手枪,体积太大,建议缩短全枪长度。

于是研制人员开始进行短枪管方案设计。但是短枪管方案在设计和试制过程中遇到了很大困难,先后经过两轮设计、试制和试验,均未达到理想结果,出现了射击震手,枪口火焰和噪声大等问题。直至1996年3月,在短方案无法进行的情况下才又不得不重新回到长枪管方案。

5.8 毫米手枪在设计过程中也提出了枪管回转闭锁、枪管随动、两种枪管起落、中间块闭锁等五种设计方案。经过评审和优化,最终采用了枪管回转半自由枪机方案。自动方式和9毫米手枪不同,这也和小口径弹的特点有关,因为5.8毫米手枪在采用自由枪机时后坐能量大,不好控制,而采用非自由枪机方式时又因为能量不够容易导致后坐不到位。

在两种口径手枪先后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试用后,又出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军队到底是装备9毫米手枪还是装备5.8毫米手枪呢?由于二者均是综合性能较好的手枪,为此又不得不重新组织军事院校和野战部队进行两种手枪对比试验。

经过综合各种因素并充分听取部队意见后,认为5.8毫米手枪的综合性能优于9毫米手枪。最终部队决定采用5.8毫米手枪,而9毫米手枪配发给公安、武警使用。

内部结构

92式9毫米手枪和5.8毫米手枪在结构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采用击锤回转式击发方式,发射机构为拉杆分离式,可单动或联动;供弹采用了双排双进结构;握把采用新型工程塑料;设有手动保险、击针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具有膛内有弹指示、弹匣余弹显示及空仓挂机功能;弹匣卡笋能左右互换,结构简单可靠;套筒座上留有辅助瞄具接口。两枪大部分零件通用,不通用的零件包括枪管、底把、连接座和弹匣。

92式手枪在设计过程中将零散的零件组合成部件或组件,方便使用,方便维护保养,体现最明显的是发射机组件,将击锤部件、拉杆部件、阻铁部件、保险、单发杠杆和销轴等完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为了简化结构,有些零件还可一专多能。

套筒座为注塑成型工程塑料件,是手枪的基础部件。其主要作用是联接装配其它零部件成一整体,射击时是握持的主体。其内部容纳了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弹匣卡笋和弹匣卡笋簧。

设置在套筒座尾部的定位面和在护圈上方安装的挂机柄能将发射机组件稳固地定置在套筒座内。弹匣卡笋可根据需要左右调换,便于左撇子射手使用。

发射机座为冲压件,弹性好,可起到减缓套筒后坐到位时撞击的作用。其上还设有导轨和抛壳挺,为套筒前后运动提供支撑,并实现抛壳。在发射机座上还设置了容沙槽、排沙槽,提高了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可靠性。

92式手枪采用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在照门和准星上均涂有荧光点,便于夜间瞄准射击。缺口照门可沿水平方向调整移动。在套筒座的两侧设有沟槽,可安装激光指示器和强光灯等附件,提高快速射击的能力。

92式手枪设有联动机构,当膛内有弹、手枪又处于保险状态需要射击时,打开保险后即可扣动扳机,扳机拉杆直接带动击发杠杆、击锤向后旋转,转到一定位置时击发杠杆解脱击针保险,单发杠杆强迫扳机拉杆自动解脱击锤,击锤即向前回转打击击针,完成击发。

92式手枪设三重保险机构,分别为手动保险、击针保险和不到位保险。手动保险与其它制式手枪基本相同。用手将保险手柄推到保险位置时,处于待发状态的击锤便返回到保险位置,此时套筒和扳机处于锁闭状态。击针保险由保险轴及簧等组成,装在套筒座后端并与击针轴线呈垂直状态。

在任何状态下击针保险轴都将击针限制在套筒的后方位置。只有当套筒处于完全闭锁状态时,扣动扳机,才能使击发杠杆顶开击针保险轴,从而解脱击针。在结构设计上有三处起到复进不到位保险的作用。

首先当手枪没完全闭锁时,击发杠杆不能解脱击针保险轴,击针处于保险状态,从而保证手枪不能击发;其次,套筒复进到位后有1毫米的自由行程以防止反跳开锁,起到不到位保险的作用;第三,套筒复进不到位时,单发杠杆不能抬起,扳机拉杆不能钩住击发杠杆,顶不到阻铁,从而使击锤不能解脱。

92式手枪设置了空仓挂机机构。套筒在弹匣内最后一发弹射出后复进时,便会被空仓挂机扳把卡住,形成空仓挂机状态。如果需要继续射击,按下弹匣卡笋,取出空弹匣,将装有枪弹的弹匣插入并锁住,压空仓挂机扳把或向后轻拉套筒并松手,套筒便推弹复进到位,武器又呈待发状态。再扣扳机,又可继续射击。

由于发射枪弹不同等原因,两种手枪在结构设计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自动方式上。9毫米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和枪管回转闭锁的自动方式。枪弹击发后,9毫米手枪枪管在弹底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枪机一起后坐,联接座螺旋面迫使枪管回转实现开锁;枪机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后坐。

枪机后坐到位后,由于复进簧力的作用,枪机复进推弹进膛。同时,枪管在联接座螺旋面的作用下回转,完成闭锁。因此9毫米手枪枪管上有两排螺旋闭锁齿,另外还有一螺旋凸台。而5.8毫米手枪采用半自由枪机式,即自由枪机和延迟惯性闭锁相结合的自动方式。

在击发后先是套筒后坐,在套筒后坐一段距离后,套筒内表面的螺旋槽与枪管上的螺旋凸台作用,迫使枪管回转,达到消耗套筒后坐能量、减缓其后坐运动速度的目的。5.8毫米手枪枪管上只是一个螺旋凸台。

此外其他方面的不同还包括:9毫米手枪弹匣厚度较5.8毫米手枪弹匣大;9毫米手枪发射机座上的弹匣槽宽度较5.8毫米手枪宽;9毫米手枪扳机护圈前端面设有直面防滑装置,而5.8毫米手枪采用圆弧过渡;9毫米手枪在外形尺寸上较5.8毫米手枪长2毫米、高4毫米。

92式手枪系列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军用手枪的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也从此在世界先进手枪行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中国的手枪正以92式5.8毫米手枪为基础进行扩展,微声手枪等也已先后定型并装备部队,而9毫米外贸型手枪也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基本数据

9×19毫米型5.8×21毫米型

全枪长190毫米188毫米

全枪宽35毫米35毫米

全枪高135毫米131毫米

全枪重(含空弹匣)0.76k克0.76k克

枪管长111毫米115毫米

有效射程50米50米

初速360±10米/s480±10米/s

弹匣容量15发20发

同类推荐
  • 启迪人生的100篇哲理小品

    启迪人生的100篇哲理小品

    本书选取了外国名家的100篇哲理小品,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健康》、《两条路》、《年届五十》等。
  • 感动欧美:幸福就是花朵的脸(上)

    感动欧美:幸福就是花朵的脸(上)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美丽的故事让我们感念,当我们用心去品味时,常常被这些美好的文字打动。无论是温馨淡雅的家庭生活,还是缠绵缱绻的爱情蜜语,抑或是明媚愉悦的快乐轰轰烈烈的成长奋斗……所有这些或张扬或细腻或明朗的描述,每一段文字都闪烁着人性的智慧与激情。当我们品读到这些美丽的文字时,何不将它们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某个云淡风清的午后或者月朗星衡的静夜,慢慢慢慢地讲述给自己最爱的人,一起分享故事里的悲欢离合与酸甜苦辣,一起品尝文字里的美好时光。我们相信,在这样一段时刻,美丽的文字和美好的心境交相辉映,酣畅淋漓地写意出我们人生绝美的定路。
  • 一切都是交易

    一切都是交易

    围绕古往今来商业、政治和生活中的交易,为读者提供了通过交易来谋求利益、管理组织和洞悉世事的独特视角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本书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必然要通过交易来利用他人的力量,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总是能在交易中审时度势,把握交易机会,改善交易环境,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交易内容、交易条件和交易对手,进而成为交易中获利较大的一方。
  •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亚龙老师的这本书从常见的职场现象切入,结合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提炼和总结出了有效提升业绩的50种习惯,观点简约睿智,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热门推荐
  • 夭枫学院:狐妖公主已上线

    夭枫学院:狐妖公主已上线

    媚子卿从未想过自己会倒霉的降落在人界,并且一时半会儿还会不去了。罢了罢了,其实人界也不错,本公主就勉强在这待几天。回到妖界还有收集灵石,最关键的是灵石为什么聚集在贵族学院里?为了回到妖界,本公主看来是必须来这什么夭枫学院了。只是,灵石为什么是在这些大家族子弟的体内?你让本公主怎么取?要剥皮抽筋?算了算了,本公主不计较这些......谁能给本公主解释一下,什么叫得到他的心才能得到他体内的灵石!为了回妖界,本公主就勉为其难演演戏,只要骗这人爱上她,拿到灵石就行了。公主你完全错了,你以为你能摆脱得了气势汹汹而来的那位美男么?
  • 霸天斩龙诀

    霸天斩龙诀

    他本是汉元大陆四大神将之首,年纪轻轻便已修炼到人帝级别。却在捕龙时惨遭最好的兄弟暗算,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意外重生在偏远小城一个瘦弱老实的少年身上。他能否查清兄弟背叛的原因,再回武道巅峰?看小子如何独闯龙潭,追美人,杀权臣,逆天修炼,颠覆武道法则!!!
  • 混乱之域

    混乱之域

    生存斗争混乱刺激从没有真正的对错人只会站在自己想站的位置你能在这里活下去么?
  • 追凶:三界娇楚

    追凶:三界娇楚

    大学毕业生苏彤偶遇一场奇异车祸,人未救到,却无意发现自身异能。从此一心想要平凡的人生被迫多姿多彩,现象环生,各路人马轮番登场,彻底颠覆她的世界观。糊里糊涂成为X事务所一员,牵扯进离奇命案,穿梭于人间与地狱,又周旋于第五世界。案要破,命要保,甚至连王权斗争都不得不参与。一路走来,敌人不少,知己不缺,只是人人都背负着命运的秘密,今日不知明日事,任一路苦难重重,风云变幻,冥冥中总有希望鞭策前行……
  • 总裁正夫养成记

    总裁正夫养成记

    她就是莫名的讨厌他!从小到大,他在外人面前总是最优秀的,最完美的,永远是温柔谦逊的!在她面前却一副腹黑狡猾吃定她的模样!对他关注太多,一会儿不见脑袋里总冒出他的脸,坏了!不会是喜欢上他了吧?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轮回千寻:倾世桃花妃

    轮回千寻:倾世桃花妃

    本文每天七点半保底两更,评论加精的加更一章,欢迎收藏!都说神界花神千梦倾城绝色,一袭白色绣绯色桃花的衣裙恍若曼陀罗丛中的桃花精灵。那一年,他赐她一袭嫁衣和亲魔界,她将手中最后一碗慕君酿奉上,说:“从此世上再无慕君酿,再无花神千梦!”他只是看她一眼,将碗中的慕君酿一饮而尽……他想护她,谁知她还是在他怀中魂飞魄散堕入轮回!“上一世,你在三途河边送我轮回,凝视我转世的容颜,这一世,换我守护你的一切可好?”她抱着怀中毫无气息的他,喃喃自语。不管多少个五百年,你要记得,我在那片曼陀罗花中的桃花树下等你。这一世,我只愿做你的倾世桃花妃……
  • 排毒治百病

    排毒治百病

    大家都知道要排毒,可是究竟什么是毒呢?究竟要排什么毒?什么时候该排毒?用什么方法排毒?还有更多排毒问题,本书都将一一为您解答。本书秉承了中国传统医学回归自然、尊重个体的“自然养生法”,通过对饮食、精神、运动、拔罐、按摩、生活起居等方面的调整,重视人体的自愈机能,启动身体原有的康复系统,帮您轻松、快速打造无毒、健康、美丽的身心!要健康,就要排毒;要美丽,更要排毒!了解排毒,让您一生都健康!
  • 仙入凡尘,翩翩公子不许逃

    仙入凡尘,翩翩公子不许逃

    前世,她是天界的月女,一心救母,却因误会被贬下凡。今生,她是温柔乐观的云芫,微笑是她的代名词,可是在微笑的背后,隐藏着她的悲伤。而他是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凌舒恒,幼时意外与她相遇,却早已暗生情愫。为了使结局不像原来结局那般悲痛,她将周围人的结局都更改,编造了一个既美好又易碎的梦。就算最终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凌舒恒也不愿醒来,因为梦里有她,梦醒之后,便什么也没了…抚今思昔,魂牵梦萦,想要停留在梦中,将前世今生都忘却,做一场醒不来的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娘乃天才降世

    老娘乃天才降世

    她,乃是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黑瞳,是第一大家族中的极品天才,她是灵雨王朝令人不屑一顾的废物草包。。当她与她互换之时,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一起和我们的熙月共同修炼,外加个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