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2400000013

第13章 模仿石涛举世无双

张大千再次回到上海的时候,主要的精力仍然放在对石涛作品的研究上。因为这个时候,在上海艺术界兴起了一股石涛热,一些国画家和收藏家,对石涛的书画趋之若鹜。

张大千虽然也痴迷石涛的作品,但他与许多人不同,他不是为了标榜高雅,而是发自内心对石涛的爱。

石涛是清初四僧之一,原名朱若极,号大涤子,广西全州人,明宗室。明亡之时他年龄尚小,后隐蔽为僧。早年屡游安徽敬亭山、黄山,中年住南京,晚年定居扬州。石涛擅长画山水、兰竹、花果、人物,而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

石涛所画的黄山、庐山、江南水乡、平原风光,都比实际景物更完美。他重视学习传统,虽师法元人笔意,但并非拘泥不化,更注重深入自然,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他的画布局新颖,笔墨千变万化,不拘守一种形体,而是配合多种多样的笔势,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运用,淋漓尽致地加以描绘,表现了山河阳晴阴灭、烟云变幻、寒暑交替的虚虚实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样化的风格。

石涛画花鸟、兰竹,多用水墨写意法,行笔爽利峻拔,用墨淋漓简练。他的山水、花鸟画对后世影响很大。

同为石涛爱好者的曾熙先生竭尽全力给张大千以帮助。当时市面上已经很少能见到石涛的作品了,他对自己的得意门生说:“季爰,要学习石涛就得看大量石涛的真迹,我这里的几幅你都看熟了,买你又力不能及。我看带你到各处走走,去看一看那些收藏人家的真迹吧!”

于是,曾熙就带着张大千,到那些有石涛真迹的地方或人家去,欣赏、品味石涛作品中的真谛。但是张大千随老师去了一次之后,就自己接二连三地去,多次之后,有些人就不高兴了,就把那些作品藏起来,借口被别人借去了,不再给他看。

时间一长,张大千也明白过味来了,他于是再到别人家里,就仔细观摩,将构图手法、笔墨、题款等一一熟记于心,回到家里,马上铺上宣纸,按记忆把它画出来。这种被逼出来的过目不忘的功夫,对于提高他的绘画水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张大千也对自己三番五次地麻烦人家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他就转而经常去城隍庙游逛。

上海的城隍庙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色杂陈,摆摊算命、舞枪弄棒的,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当然也有许多的字画店和旧书摊。有时碰巧了也能买到真货,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上当买到假的。

有一次,张大千满心高兴地从城隍庙抱着字画回家,从楼上请下黄宾虹先生一起观赏。黄宾虹一看,马上说:“季爰,你怎么把赝品买回来了?”

张大千立刻向黄宾虹请教其中的诀窍。

黄宾虹就真心诚意地为他指点:“你看,石涛是明末清初人,那时还没有赭石颜料,而这幅画用赭石染山石,不是假的还能是什么?再看用纸,这种纸是清代道光年间才出产的,根本不是明代的纸。也难怪,现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明代的纸了。”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大千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时才明白李瑞清先生原来训斥自己“班门弄斧”所言非虚。

从此,张大千经常就书画艺术向黄宾虹虚心请教。黄宾虹也毫不保留,将自己所知倾囊相教:

中国画家,要想在艺术上有所造诣,有所创新并自成一体,就必须精于鉴赏。而要达到精通,就必须向古人学习。一个连味道好坏都尝不出来的人,怎么能当厨师呢?

你应该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比如汤厚的《古今画鉴》、安岐的《墨缘汇观》,都对我国历代不少名画的用材、题识、印记等做了精辟的评述和注释,不可不读。

在黄宾虹的指教和点化下,再加上博览群书,张大千的鉴赏水平不断提高。他也省吃俭用地收藏一些喜欢的书画精品。

黄宾虹还告诫张大千:“石涛的山水意境新奇,笔墨纵横,变化而有创新;这不仅是技巧问题,古人早就说过,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真是一语道破玄机。确实,石涛就主张画家“在墨海中立定精神,在笔锋下决出生活”,“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也”,并注重“法自我立”,有自己独创的风格,而且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这些主张,对张大千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时张大千不仅学石涛,也学八大山人、渐江、唐伯虎、四王,就像他学书法不仅学魏碑的庄重,也学赵孟的秀丽。

他的两位老师曾熙和李瑞清的书法风格就迥然有异,曾熙号称“北宗”,李瑞清号称“南宗”,但张大千的书法是各取所长合为一家的。

张大千曾言道:

临摹、观审名作,不论古今,眼观手临,切忌偏爱;人各有所长,都应该采取,但每人笔触天生有不同的地方,故不可专学一人,又不可单就自己的笔路去追求,要凭理智聪慧来采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转变。

但张大千越学就越感觉到,自己还处在积累阶段,还没有完全进入艺术的殿堂。

张大千对石涛之喜爱真是如醉如痴,每闻哪里有石涛的作品,不计路途远近,必亲身一睹为快,能借者则借,能买者则买,有时身上无钱,典卖衣物,亦在所不惜。正如张善孖所说,张大千为买石涛的画,“甄无米,榻无毡,弗顾也”。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曾熙突然来看张大千。这还是头一回,张大千感到受宠若惊,尽礼接待之后,正想问老师有何垂谕,曾熙却先开口了:“我听说你家的厨子肝膏汤做得很好,我今天就在你这里吃中饭,不必费事,做个汤就行了。”

饭后,曾熙问张大千:“是不是买画的钱还差800元没有付清?”

张大千不由局促不安地低下了头:“是。”

“那这样好了。昨天刚好有个晚辈送给你师母1000元做寿礼。你先拿800元去还人家。人家急于要回江西,付清了就不至于误了人家的归期。”

张大千万分感谢恩师,但也从此想到了一个问题:“我虽然号称‘张水仙’,以画水仙占一绝,但一幅册页不过4块钱,要画多少幅水仙才能换得一幅石涛的画?我的画已得石涛三昧,但只因名气相差太大,所以价钱上不去。”

在这重重感触之下,张大千造石涛假画卖大钱,并不觉得是问心有愧的事了。当然,他是挑“买主”的,要找有钱而好挥霍的人,不但卖得起价,而且取不伤廉。

终于,有一个“大买主”自投罗网了。

20世纪20年代,上海“地皮大王”程霖生是个承袭父辈余荫的纨绔子弟,既花钱慷慨,好出风头,又喜欢附庸风雅。因此跟李瑞清先生有些往来。

有一次,程霖生去李瑞清家,发现壁上挂了一张石涛的画,就认为这是石的精品,不由分说,非要带回去细看不可。其实这张画是张大千的手笔,李瑞清也不及细说,只好让他带走了。

后来,程霖生专程派人带给李瑞清一封信,内附一张700元的银票,言明那张画被其“豪夺”了。李瑞清觉得老大过意不去,另外找了一张值700元的石涛真画让张大千给送了去。

张大千走进程家位于爱文义路的豪宅,见厅堂上挂满的名家字画,大多为赝品。

张大千不但不说破,反而对他的收藏大加赞赏,并说:“程二先生,你收的字画,珍品的确很多,可惜不专。如果专收一家,马上就能搞出个名堂来了。”

程霖生怦然心动地问:“你看收哪家好?”

“你喜欢石涛,就收石涛好了。他是明朝的宗室,明亡了才出家,人品极高。专收石涛,也配你程二先生的身份。最好把斋名也改题作‘石涛堂’。”

“我要收石涛,一定先要弄一幅天下第一的镇堂之宝。你看,我这厅堂这么高敞,假如挂幅几尺高的中堂,岂不好看?”

“对,对,对!可是石涛的大件很少,石涛的真迹可遇而不可求,慢慢访吧!”

张大千兴辞而归后,物色到一张二丈四尺的明代宣纸,精心仿作成一幅石涛的大中堂,再将其装裱、做旧。

一切妥当后,张大千找了个书画掮客来,叫他去兜揽程霖生的生意,并叮嘱说:“一定要卖5000元,少一文也不行。”

“地皮大王”要觅“天下第一的石涛”,这话已经传遍“圈内”;登门求售者甚多,但程霖生都认为画的尺寸不够,直到这幅两丈多的大中堂入目,方始中意。程霖生对掮客说:“我不还你的价,5000元就5000元。不过,我要请张大千来看过,他说是真的,我才能买。”随即他派汽车把张大千接来。

哪知张大千一看,脱口说出二字:“假的!”

“假的?”掮客说,“张先生,你倒再仔细看看。”

“不必再看。”张大千指着画批评,哪处山的气势太弱;哪处树林的笔法太嫩,说得头头是道。

“算了,算了!钱无所谓,我程某人不能当冤大头、收假画。”

掮客既懊丧又窝火,不知张为什么要开这种莫名其妙的玩笑,卷起了画,怒气冲冲地赶到张家。

张大千已经回来了,他笑着说:“你不必开口,听我说。你过两天再去看程霖生,就说这幅画张大千买去了。”

掮客愣了一下,旋即恍然大悟。

过了几天,掮客空着手去拜访“地皮大王”,做出抱歉而又无可奈何,外加掩饰不住的得意神情。

程霖生看他这副样子,颇为讨厌:“你来干什么?”

“没有什么。我不过来告诉程老板,那张石涛的大中堂,张大千买去了。”

“张大千买去了!真的?”

“我何必骗程老板。”

“你卖给他多少钱?”

“4500元。”

程霖生十分恼怒:“张大千真不上路!你为什么不拿回来卖给我?”

“我要是拿回来说那画是真的,程老板,你怎么会相信呢?”程霖生语塞,想了一下说:“你再想法子去给我弄回来,我加一倍,出9000元买你的画。”

过了几天,掮客来回话说,张大千表示,他并非有意夺人所好,只是一时看走了眼,后来再细看石涛的其他作品,看山跟树原有那种画法,可见确系真迹。但如果在程霖生面前改口,倒好像串通了骗人似的;为了对掮客表示歉意,所以他自己买了。

听了这番解释,程霖生略为消气,但对二丈四尺的石涛山水,向往之心更切:“那么,他卖不卖呢?”

“当然卖。”

“要多少?”

“程老板已经出过9000元,您就高抬贵手,再加1000元,凑成整数吧!”掮客接着说,“我没说是程老板要买,我恐怕他会狮子大张口。”

“好,1万就1万。”程霖生悻悻地说,“我的‘石涛堂’,大家都可以来,唯独不许他姓张的上门。”

其实张大千亦不必上门:程霖生先后收藏了300多幅石涛的画,其中有一大半都出自张大千的手笔。

张大千伪造石涛,所以能够无往不利,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他本身即为石涛专家。他先后收藏过石涛的画不下500件,对其研究之深,旁人难出其右。

美国国立佛瑞尔美术馆中国美术部主任傅申在《大千与石涛》一文中说:

如果说大千是历来见过和藏过石涛画迹最多的鉴藏专家的判断,自为定论。因为如此,张大千有资格指他人伪造石涛;而他人无资格指张大千伪造石涛,因为尘世间究石涛真迹有多少,以及前人伪造的石涛又有多少,只有张大千知其约数。

同类推荐
  • 汪精卫第2卷:粉墨登场

    汪精卫第2卷:粉墨登场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李嘉诚全传

    李嘉诚全传

    “传记”部分,从李嘉诚祖上搬迁定居潮州开始,到其父李云经违背祖训下南洋,再到他年幼时就随父迁到香港,逐渐成长为华人世界首富,全面地反映了李嘉诚家族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他创造的商业神话进行了再现。后两篇着重分析李嘉诚的管理智慧、资本运作技法、做人原则以及运用财富的高度,并对其旗下的几位香港打工皇帝进行了详细讲述,这是以前的李嘉诚传记中看不到的内容。
  • 马云正传:活着 就是为了颠覆世界

    马云正传:活着 就是为了颠覆世界

    身材矮小的马云,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中的大人物.短短15年间,他从英语教师成长为互联网大亨,并带领阿里巴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经历,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历程.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私人财富都是靠从国有部门分一杯羹获得.但是马云乘着互联网之势正在改变这一格局.他与硅谷一些有着响亮名字的人物之间的争斗,也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而他以各种"大手笔"搅动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止;横空出世的余额宝让银行颤栗,菜鸟物流强势来袭,阿里将成为史上最大IPO整体上市……
  • 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

    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

    本书是“千年十大思想家丛书”之一。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网上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评出了十大思想家,本书对排名第八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进行了介绍。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热门推荐
  • 武侠聊天群

    武侠聊天群

    小盆友,我看你骨骼惊奇,非常适合本门武学,这本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就免费送给你了,条件是……你把那啥视频,再给老头子我复制两段过来。看着电脑镜头里那张满是猥琐的老脸,魏刚宁默默无语两眼泪。幸福来得太快,快得他都措手不及。从泯灭众生到华丽丽转身,站到世界的巅峰,他只动了一下鼠标——一切,只因加了那个提起就让人脸红的破武侠聊天群。
  • 唯不忘相思

    唯不忘相思

    数年前那个哭哭啼啼的小男孩,如今却成了身前这个俊俏英气的救命恩人,博尔吉杰特·青青情愿接受这个远道而来用自身来换取自己丰厚嫁妆的男子,却不知他却过河拆桥,说起狠话毫不留情面······
  • 这么近却那么远

    这么近却那么远

    如果,相遇是一种缘分,那么,我们之间的缘分是否不该拥有呢?如果相遇注定是要分离,那么你还会勇敢去爱吗从初见到分离从曾经的许诺到后来的离开这一切,并不是不爱,而是无法去爱
  • 十荒武神

    十荒武神

    一个叫做方炎的少年。一本叫做仙抄的神秘功法。以及一正一邪两位神秘的老者。这是一个少年遭遇挫折,百折不挠,奋起反击,傲视大陆的励志故事。
  • 青蛙王子的爱情(科普乐园)

    青蛙王子的爱情(科普乐园)

    本书依据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理,介绍了两栖动物趣闻,如蛙眼和雷达、下雨天青蛙为什么叫得特别响、青蛙也是魔术师、林蛙为什么冰冻不死等,让读者真正体验轻松阅读,快乐求知。本书语言流畅,内容通俗易懂,再加上或拍摄或手绘的精美图片,读后定会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美。
  • 背包里的彩云之南:我用十年走云南

    背包里的彩云之南:我用十年走云南

    在想象中,云南应该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地方,那里有雪山、有古城、有姹紫嫣红的花朵……可站到这片土地上时,会发现它远比想象更精彩。气势磅礴的虎跳峡和壮观的玉龙雪山、哈巴雪山、梅里雪山吸引着精力充沛的探险者;大理、丽江的古城里,有慵懒的旅人在喝茶;巍山古城的空气中,弥漫着对南诏古国的追忆;哈尼人世代耕种的梯田层层叠叠,是人与自然共同打造的艺术……不仅如此,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聚居着25个少数民族,走进云南,又等于走进活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云南到底有多美?只有用自己的双眼感受过,才能真正体会到。
  • 上仙独爱魔女

    上仙独爱魔女

    他是高高在上的仙。她是被人类所畏惧的魔。似乎所有的的事情都在那个陷阱划上了句号。昔日的情早就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有爱亦有恨,他爱她,他恨他。三世纠缠,或福?或祸。
  • 折桂令

    折桂令

    谢辞世嫁人七天,竟被诊出两个月的身孕。新婚夫郎玉面蛇心,高堂婆母助纣为虐,个个恨不得她死。为了保全性命,她不得不逃离沈家,去投靠那个曾经强迫过她的尊贵男子。数日后,京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向来不近女色的豫王爷,竟然看上了一个七品小吏的新媳妇,还将人正经夫郎发配去了西北……
  • 银河传说之离开地球三十年

    银河传说之离开地球三十年

    浩瀚的宇宙起源与无,无中生有,有生万物。一百多亿年来,宇宙存在着各种文明,他们一直都没有影响到人类。但某一天,宇宙中的秩序突然出现了变化。人类乃至整个银河系,将迎来一场空前浩劫......一个高中生偶然卷入其中,从此他走上茫茫的宇宙漂泊之路......他将经历怎样的奇遇与冒险?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敬请期待。
  • 我在古代三夫四妾

    我在古代三夫四妾

    现代孤女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国家,看现代孤女如何在不熟悉的古代活的如滋如味如何收获各位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