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87000000003

第3章 欢迎来到这“神奇”的台湾

台湾很“神”,台湾很“奇”,所以台湾很神奇……

让我用几个词汇来概括台湾与大陆的差异,这可真有点难为人……事实上经过我多年的游历和考证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在各个方面都很类似,这种类似是从思想根源上来说的,同文同种同民族主体的两个地方要真让我说出一些差异来还真挺为难的,左思右想,我终于概括出了大陆和台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台湾与大陆相比——很“神奇”!

台湾——很神,神就神在台湾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神佛的领地,家家户户都有神龛,台湾人与神灵的关系基本上可以总结为——抬头不见低头见!台湾的宗教氛围用“举头三尺有神明”来概括可以说是一点没错的。

走在台湾的大街小巷,不经意的路边、一个转角,就会看到大小不同的庙宇。每个月都有规模不同的庙会。寻常人家设神龛,到庙里烧香拜佛,更是司空见惯。由此可知,宗教信仰是如何深入民间生活。土地公(福德正神)是最普遍的寺庙。台湾有句谚语:“田头田尾土地公”,即意指土地公的数量之多,随处可见,除了田地里,墓地旁、宗祠、厅堂内、商店内或其他神明的庙宇内,都有其踪迹。著名的台湾夜市,大部分都是以寺庙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前的人,信仰中心和聚会场所,都以寺庙为主,有人潮就有商机,因而渐渐形成群聚,成为今天台湾特有且著名的夜市文化。由此可见,信仰和生活的结合,对于百姓是何其重要。

台湾人的宗教信仰非常之多元化,再配合上中华民族“临时抱佛脚”的心理,同时崇信多种神灵在台湾其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给人的感觉就仿佛各种神灵都在这里设置了功用齐全的办事机构一样——要升学要考试,必然要拜一拜孔庙;要出海,无论是打鱼还是远游都必然要拜一拜妈祖;要发财要升官,文武财神不能不拜;要祈求一段好姻缘,月老是肯定不能得罪的……凡此种种,几乎台湾人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能和神灵相联系,除了真正的信徒外,大多数的台湾人若是要办什么事之前没有找到相应的神灵来拜祭的话,首先从心理上就害怕事情不够平顺,继而影响到自身的心理情绪,拜神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为了求得心灵上的安宁。

2010年7月,我回到了台湾,本来是为了筹备写这本书的诸多杂事,却偏偏被好久都没见面的小表妹抓了“壮丁”。抓去干吗?拜神呗!小表妹快毕业了准备参加司法考试,这个超级难的考试让她一直惴惴不安,这次听到我回来了,便硬拉着我陪她去拜孔庙。

从孔庙出来又被她拉着去拜了月老,只因为上周她刚和男友吵了架,目前冷战中……她想求支签看看姻缘。

终于,求到好签的表妹兴高采烈地完成了心愿,本以为总算可以结束了,却又被她逼着去拜一拜妈祖娘娘,理由是我长期在外东奔西跑,为了给我求个平安。天地良心,我刚回来以后就很自觉地找妈祖娘娘报到了,又去?

好吧,如果你认为我的表妹是个虔诚的信徒,那你可大错特错了。她天天肉照吃,酒照喝,有时候逼急了还喜欢爆粗口,哪里有一点“虔诚信徒”的觉悟?但就是这个一点不虔诚的信徒却拉着我一天走了三座庙,累啊!

所以说,如果你来到台湾看到了那么多的庙宇、那么多的信众,千万不要惊讶,不如加入他们的行列,体会一下台湾人的宗教情结,相信会是一种不错的经历。

再来说说台湾的“奇”!

每到春夏之交,我如果人在台湾就要筹备接下来的“避难事宜”,不是躲地震,也不是躲台风,而是躲避那难耐的热。

台湾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之中,但台北地区却是典型的温带气候,这就是台湾的诡异之处了。台湾这个本来并不算太大的海岛却横跨了三个气温带,在地理志上属于比较少见的“品种”,因此,气候的多变也是台湾的一大特色。所以,若要全面体验台湾风情的话,各种各样的行李和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各类型衣物最好都带着。在台湾,北部和南部同一天的温差可能会达十几摄氏度。如果在旅行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气温变化的话,要注意增减衣物。

台湾的气候多雨且潮湿,雨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要在台湾的雨季进山,请一定要保持通信畅通。若是运气不好遇到了山区的泥石流,请第一时间向外界求救!呵呵,开玩笑的,希望没有吓到你。

就因为有这么奇怪的地理形势,所以造就了风格各异的台湾美景。热辣的海岸、舒适的温泉、奇诡的高山、恬淡的湖泊、静谧的雪山,还有那夺天地之造化的净空美景让不大的台湾处处充满了魅力。再加上民间传说和各种神话故事的衬托,台湾的景色更加绚丽和传奇。

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不来探索一下这美丽的台湾?

同类推荐
  •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本书收集了《红楼梦》的所有诗词,按原书章回编排整理,对每首诗词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评析,力图使读者在领略“红楼”诗词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关于《红楼梦》中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启示。
  •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作家将雅洁、幽默、生动、豪放、鲜活诸元素熔于一炉而毫无困难,最令人倾心的是他的悲悯之心跃然纸上,令人低回已。本书为原野文库丛书的一种,入选篇章是关于幽默题材风格的散文,读者可在文中读到作者智慧的文字启迪人生、享受美感。
  • 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你的心是我的故乡

    你的心是我的故乡

    本书是一本极具个性化的情感诗集,楚筱用心去感悟情感中的细枝末节,并把每一个细节意境化。她的心思细腻而深沉,字里行间皆能读到淡雅的忧伤和别样的情怀。在当今这个喧嚣时代,楚筱的诗一如黄昏古刹,带着浓浓的沧桑感和宿命感,给人以宁静,给人以平和,给人以爱的纯洁和心的真诚。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热门推荐
  • 那里没有风

    那里没有风

    ——写在前面大部分往事注定会存留在记忆里,人们在都市茫然中浑浑噩噩滴度过。镜花水月间早已忘却本我的存在,是是非非的不离不弃中承受世间无奈悲哀。路在脚下,依然在故我中延续。一部都市现实主义类似“自传体“小说。一群来自东北、西安、上海、重庆等天南海北的男女“北漂的现实生活写照,一部属于北漂族自传,属于我以及我朋友的历程和足迹。这里或多或少隐约看到自己的影子。敬请阅读谨以此书送给那些曾经或正在北漂的兄弟姐妹!马子、超哥、海波、小娜、爱心、妖娆、品宁、明成、小丽、小静、子璇、梦梦、波尔。谢谢
  • 吸血鬼王子在大学

    吸血鬼王子在大学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吸血鬼就和狼人们一起出现,狼人的数量并不亚于我们,狼人用他们强健的体格和变态的力气成为一个个国家的王牌士兵,而我们吸血鬼则是以敏捷的身手和带有强大攻击力的指甲变成被人们雇佣的杀手。因为庞大的利益关系,我们和狼人很不和睦,这才引发了这个故事。
  • 风醉月舞萤

    风醉月舞萤

    这是个可歌可泣可笑可泣的生活,三世的恋人,千年的等待,也只是一场漫长的故事……
  • 我们共同的未来

    我们共同的未来

    先些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完全没想到它会成为一本小说,自己以为没有哪方面的天赋,小说的大部分内容采取红色警戒之尤里的复仇与零点行动2.2和心灵终结3.0C与奥特曼的新领域计划和麦克斯动力系统这些都是素材吧!另一方面人物领导是尤里的心灵终结部队.也说说自己的经历大家都知道红色警戒2吧自己上高二课上闲的无聊于是开始小说之旅~红警与超级武器都会在这里出现!请各位支持谢谢!
  • 末世之英雄卡牌

    末世之英雄卡牌

    当人们还在饥寒交迫、残垣断壁中为了人类的延续苟延残喘时,一道令人恐惧的阴影穿梭在大陆的深渊之中,伴随着一声“浸泡在圣银之中”的低吟,洗净那些陷入黑暗中的肮脏……
  • 我的贴身女保镖

    我的贴身女保镖

    别人保护美女,我被美女保护!别人暧昧风流,我被调戏倒追!别人打打杀杀,我却一边看戏!别人深藏不露,我却脸皮颇厚!
  •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六度分隔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因而可以说,其实我们与美国总统以及与任何一个我们想……
  • 灵义传说

    灵义传说

    描述一个16岁的男孩在一次偶遇练就一种邪功,后来走火入魔杀了自己的家人,走上江湖和国战的道路上。
  • 杀伏

    杀伏

    《杀盟》的姐妹篇吧,因为笑冷人那个QQ号被盗,故舍弃。杀伏算是在杀盟基础上的短篇武侠合集。十恶不赦榜上座,隐玉谁识笑藏君。女似郎来郎若女,阎王敲钟小鬼齐。笑君、清倌、流苏、温娘,其实,这也是关于每个人的故事。
  • 一年之痒

    一年之痒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页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 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