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84500000004

第4章 行卷(3)

明人王世贞的《觚不觚录》记载了明代干谒者的谦称,比如正德年间一大臣干谒宦官刘瑾,自称“门下小厮”;嘉靖年间,一仪部郎干谒翊国公,自称“渺渺小学生”;到了王世贞生活的年代,干谒者的谦称更是花样繁多,什么“将进仆”、“神交小子”、“未面门生”、“门下沐恩小的”,肉麻到连涵养极佳的王世贞先生也忍不住给出“皆可呕秽,不堪捧腹”的评价。只消看看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究竟如何干谒,便知唐人的自矜是多么难能可贵。

而同样难能可贵的,是唐代公卿对待行卷者的方式。你以为行卷者求人推荐自己,肯定是行卷者拎着大包小包礼物讨好卖乖?事实恰恰相反:经年累月投身科举之中,没有旁的收入,大多数举子都会遭遇经济危机,只有小部分家底殷实的举子能扛住;另外京城物价高昂,这对于普通举子无疑是雪上加霜。举子们为了行卷“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劳顿一天之后回到住处却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因此公卿对行卷者,既在前途上给予提拔,也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前者是只针对才华突出者,但后者,几乎是针对所有举子。

举子上门行卷,无论文才好坏,公卿们都要给一点钱物。钱物或许不多,但亦能稍稍补贴举子们贫寒的生活。——求人者往往是弱者,被求者往往是强者,社会生了病,才会让弱者用本就不多的力量去讨好强者,而强者还挖空心思在弱者身上搜刮自己本就富余的东西。唐代社会肯定有诸多弊端,但是行卷的存在让人向往那个时代,它多么温馨健康:弱者不用讨好强者,强者将自己的力量慷慨赠出,帮助弱者变为强者。有这样的规则,唐朝的传染病叫做力量。

比强者帮助弱者更加难得的,是唐代行卷时文人彼此相重的风气。从来文人相轻,秀才看不起秀才,反正文章的评价标准不是唯一的,文人们正好乐得肆意评判,自认老子文章天下第一,别人的终归逊色了些。那架势岂止是敝帚自珍?简直是舍我其谁。

最早提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个观点的是曹丕,说明即使是在铁血豪壮的三国时代,文人相轻仍是常态。

但唐代文人胸怀前所未有的豁达,和谐有爱的故事时时发生:

张籍主动向朱庆馀讨要了二十六篇作品,藏于袖中、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就将朱庆馀夸到哪里;柳宗元对待一个并无特殊才华的行卷者,亦认认真真回信赞扬鼓励,并热情地告诉行卷者,能读到他的行卷,自己感觉多么幸运;韩愈和皇甫湜读了牛僧孺的行卷惊为天人,立即为他做了一场秀:首先安排牛僧孺在闹市住下,并嘱咐他某一天别闷在家,尽管出去溜达。到了那一天,韩愈和皇甫湜乘宝马香车招摇过市,抵达牛僧孺住处后,在牛家门上用大字题写,说韩愈与皇甫湜一同来此求见牛僧孺,却可惜无缘相见。如斯大手笔地捧抬牛僧孺,他想不红都难……

除却毫无保留的欣赏,文坛前辈往往还对新秀们付出十足温情,比如朱庆馀在考试之前寄诗给张籍,“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上说的是闺房事,女子问夫婿自己的眉形画得是否时尚,其实是朱庆馀含蓄试探自己有无登第的可能;体贴的张籍也及时回信“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表面上说的是穿着华贵的女子比不上歌喉妙绝的采菱姑娘,其实是盛情称赞朱庆馀才华过人,及第没有问题。一问一答,缱绻非常,不像是一人求另一人帮忙,倒像是情人间心有灵犀的唱和。

当然,不是每一位公卿都尽心尽力地推荐举子,公卿们亦各有各的脾性,许多行卷都被公卿当作废纸卖掉了。不过,行卷这项习俗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此,它约束着社会上的名流显达:

也许你水平有限、不善辨才,也许你生性淡漠、无意荐举,但是行卷的习俗驱使你,哪怕是推荐一个不够有才的人,哪怕只是敷衍了事,你总得在某些时候,做出一点推荐之举。行卷的习俗强迫你,无论如何,你总得学会欣赏什么人。

5.布褐将白头

考试之后,二月放榜,按照唐代进士科百中不过取一二的录取比例,落榜的总是大多数。这大多数并不收拾包袱回家,他们继续留在京城,怀揣着“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的理想,为新一年的秋季行卷做准备。

在落榜后的闷热夏天里,举子们偶尔沮丧,偶尔认真考虑该不该放弃,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在长安城里某一间小书斋,挥汗如雨地准备全新的行卷作品。若以旧作行卷,怎能让人看到自己这一年的进步?也许,再进步一点点,那么一点点,就可以够到金榜了吧?这样想着,时间如水般淙淙淌过,少年逐渐白头,雄姿英发的身影亦慢慢佝偻,有些人最后获得了成功,有些人始终没有。

但是那些成功者和失败者,他们都不知道,我有多么感谢他们的孜孜不倦。无论他们在考场上胜负如何,正是他们一年又一年的奋斗,让诗赋不断进化,终于变成各种漂亮的模样,带给我无穷的快乐与忧伤。

说来奇怪,为什么唐朝进士科考试要以诗赋为主?为什么一个国家会以诗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放眼世界史,这种标准也算得上是特异的。想想真是奇景:庞大而精密的国家机器里,上上下下都是诗人;高官聚会,是政治会议,也是诗会;全国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试,只需要你吟诗作对,凭着“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样悠远飘渺的句子,你就能成功上位……毋庸置疑,唐朝就是一座用诗建筑起来的帝国。但是,为什么选择诗?

有人说是因为中国的诗教传统,古人相信诗歌对社会具有极佳的教化作用,它优美的音韵、铿锵的节奏、曼妙的措辞,使它拥有普通文章所没有的魔力。同样一件事,用诗的方式来表达,更能撼动人心。所以《毛诗序》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正是中国古代正统诗学的庄严面目,与大唐诗人的风流旷达大异其趣。

这是唐代诗人钱起参加进士考试时所作《省试湘灵鼓瑟》的最末两句。这个绝妙的结尾令钱起诗名大振,而这首诗亦帮助钱起顺利及第。

一言以蔽之,诗歌就是万金油。

亦有人说是因为唐代统治者是以少数民族的身份从北方进驻中原,竭力想要证明自己就是正宗,竭力想和汉人文化接上轨。

而汉人文化,其中一个极有分量的方面,就是崇尚诗赋。

这些观点颇有道理,相信它们都是唐代诗赋取士的重要理由。

然而,为什么诗教传统没能让每个朝代都以诗赋来取士呢?蒙元、满清入主中原后,亦想方设法与汉人文化接轨,但他们为什么完全摒弃了科举考试以诗为主的方式呢?其实我想,唐人特特看重诗赋,并不需要这样或那样堂皇的理由,爱诗,就是他们最大的理由。

不要管谁是他的偶像,也不要相信他的座右铭,只需看一个人愿意在什么事情上花大价钱,你就知道他真正的心头好是什么,这个定律多半不错。唐人对诗,就很舍得花钱,名诗人们仅凭卖诗便能过得活色生香。

白居易一首诗轻轻松松就可以卖上一百金,而名篇《长恨歌》卖给勾栏竟卖到了五百金;写出“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这样绝美句子的李益的诗篇则成了代金券,无论是到酒馆还是戏院,无论是点菜还是坐轿,付不出现金不要紧,付得出李益诗即可。别说卖诗听起来不够高尚,买诗听起来像是侮辱,在我看来,人们在衣食住行上挥金如土,却不愿意给璀璨的诗篇开一个好价钱,才是对诗人最大的侮辱。

对于唐人来说,在诗上一掷千金,还仅仅是爱诗的浅层次表现。他们愿意将诗铭刻在身体里。

唐代某位县令,捕得罪犯李胜,判罚杖刑一百。临刑之时,李胜脱下衣物,浑身刺满时人诗作。县令登时来了兴趣,也不行刑了,急忙贴着李胜的皮肤逐首品读。电光石火间,县令猛然发现一首七绝格外眼熟,仔细回忆,这不就是自己的作品吗?县令大为感动,立即命人给李胜松绑,并且免了那一百杖的刑罚。是,此县令缺乏原则、法无定法,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但是,为什么我读到这个结局时,竟然感觉温暖?我完全明白那位县令的感动,我与他一样感动。

荆州人葛清,自颈部以下,浑身刺满由白居易诗发挥而来的诗意图。比如一棵树上挂着丝缬,代表的是“黄夹缬林寒有叶”;再比如一人端着酒杯靠近菊丛,代表“不是花中偏爱菊”——这是《酉阳杂俎》上的记载,作者段成式记忆错误,“不是花中偏爱菊”乃是白居易好友元稹的作品。不过,这幅图亦与白先生的一句诗恰恰吻合,那就是“移尊就菊丛”。三十多幅刺青,覆满除面部以外的所有皮肤,葛清将受之于父母的身体发肤,全都贡献给了他深爱的诗人白居易。时人称他为“白舍人行诗图”,对于此称号,想来他是欣然接受的。

在那个嗜诗如命的时代,李胜、葛清就是寻常人,如他们一般将钟爱的诗歌刺在血液中、绣在皮肤上的小伙子比比皆是。只是有人刺王维的《辋川集》,有人刺罗隐诗百首,各有各的偏好。

街市上的混混,也以在身体上刺满诗歌为荣,若是刺有名诗人的最新力作,身价即刻翻番,出入********都能得到歌女们青眼相加。

闭眼想象此情此景,莫名有些鼻酸:彼时,就连小流氓、小歌女都读诗品诗眷恋诗。那样的流金岁月,还会重来吗?

唐人以自己为原点,通过干谒、行卷等自荐活动,信心满满《酉阳杂俎》中的原句为“不是此花偏爱菊”,但句义不通,想来是段成式的笔误,应为“不是花中偏爱菊”。

地向外面的世界扩张,发誓要建立自己的版图。张九龄与王维说得清高,但就是他们,也曾四处自我推销,“何求美人折”之类不过是失意时的自我安慰罢了。

而古今中外诸多自我安慰的话中,有哪句比得过《哈姆莱特》的一段台词呢?“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骄傲不折不扣,磅礴已极。但这句话若交给唐人,他们亦会用行为回答:躲在果壳中一个人为王?如果被关在果壳中,就应该打破果壳,然后走出去,踏上万众瞩目的宇宙之巅。

那只在空山里歌唱的鸟,眼睁睁看着最美的歌融化在空气中没有痕迹,心情一定很寂寞吧?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很悲伤的命题。

同类推荐
  • 疼痛与唤醒

    疼痛与唤醒

    敬畏诗人,我将贴近诗歌;敬畏诗歌,我将抵达灵魂。虽然,我不能用自己拙劣的文笔为诗人写点什么,但我却可以默默地祝福所有的诗人——守住诗歌的温暖,守住心灵的这片芳草地,让诗性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 李清照集

    李清照集

    本书精选李清照诗词作品。仰慕李清照久矣!孩提时便喜欢上李清照词。自彼至今,许多年过去了,时非昔时,人非昔人:一切似乎都发生了起起落落难以预见(甚或有时是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变异,惟有对于李清照的崇敬却一如既往,或尤更甚。
  •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以前我一直觉得对爱情还是不要太认真的好,不然会伤的太重,但是遇见你之后,什么伤的重不重都不管,我只想用所有来爱你。也许最后我们可能不会在一起,可我还是想把什么美好都给你。70多个爱的故事,10多万字的心灵独白,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感悟,却还远远写不尽你带给我的从未有过的感觉。当我朝你看过去时,发现,你已经在凝视着我,这是最美妙的感觉。《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愿欢喜和困惑交织、告别与告白不断、受伤与成长并行的美好时光在此定格。
热门推荐
  • 霸宠萌妃:妖孽王爷狠霸道

    霸宠萌妃:妖孽王爷狠霸道

    她全城鼎鼎大名的废材?瞎子?丑女?还带有一个拖油瓶的包子?穿不暖?吃不饱?被排斥?被欺负?真是个天大的笑话!华夏门二十一代天才少女苏紫曦怎么会允许自己沦落今日!“哼,抢我东西,又欺我儿子,有种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某女骑着魔兽,手持武器,一脸冷冽的笑。“娘子,让我来,为夫我担心你!”某男一脸“傻”的一笑,指尖一弹,眼前障碍全无,瞬间被灭。“我踩!我狠狠的踩!“某包子呆萌的跺着脚。
  • 俄语通用国家概况

    俄语通用国家概况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形成完全独立的15个主权国家。独立后的各共和国主要将自己民族的语言定为国语,但俄语仍作为广泛使用的共同交际语言,有的国家还将俄语法定为该国使用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
  • 静静的爱,在盛开

    静静的爱,在盛开

    多少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你和恋人相依私语;多少个分别相送的站台,你的眼泪随风飘散;多少个人间烟火的傍晚,你和恋人在厨房忙碌;多少个烟花灿烂的星空,你和爱人相拥守夜……在岁月的流淌中,青春不知不觉的老去了,但不知何时心潜入了梦的天涯,你梦见爱人的笑脸在午夜如海棠美丽的绽放,那是爱之花在盛开?
  • 逆天四人组:狂女闯天下

    逆天四人组:狂女闯天下

    当冷漠的他遇上呆萌的她:吖?吃饭木带钱?怎么办?瞅上目标向上扑,钱坑到手了该咋办?废话!当然是马上逃啦。当邪魅的他遇上腹黑的她:青楼——某个女孩对着某个老鸨:”50片金叶子,不然免谈”说罢,瞥了眼一旁不能动弹的某男……最后…某女拿着钱乐呵呵的跑出青楼,留下被卖的某男气个半天死。当稳重的他遇上大咧的她:某女正一脚踩在凳子上,和底下的人讲如何泡妹纸,讲累了,端起桌子上的粥喝,突然某男从背后轻轻拍了她一下:”公子,请问…””噗”还未等某男问完…某女成功呛住了”你丫…咳咳…”。当性格不定的他遇上随心情的她:一切都为未知数。
  • 小白花黑化记

    小白花黑化记

    钢铁大亨的独女赵晗如自幼被父母娇惯长大,如同一朵不谙世事的天真小白花,十六岁那年却遭遇了父母双亡,被迫远走异国的变故,背负家族仇恨的她一夜长大,摒弃所有天真,玩转资本为王的名利场,当年欠了我们一家的,今日我必十倍讨回。商战版简介:助理A:BOSS,他们说您这么做无异于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赵晗如:我这个人从来不喜欢把刀架在别人脖子上,我喜欢用刀捅进他们的心脏……全面抛售他们的股票,压低股价,我要让他们在三天内破产……言情版简介:某人:心情不好?走,去收购几家公司开开心。赵晗如:……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好战的……某人:……
  • 任心风扬

    任心风扬

    没有什么是无法战胜的,没有什么是必定放弃的。一个平凡而善良的少年,在情感中磨炼,在拼搏中成长,终究踏破天空,谱写独一无二的篇章!
  • 神算小道士

    神算小道士

    会讲话的黄皮子?!关灯无意中得罪了将要神仙的黄皮子,竟招来疯狂报复,幸好祖坟显灵,得到关家阴魂保护,才幸免于难。却也走上了驱魔斗法的道路,经历了一个个诡异事件:老僧死后虹化、成吉思汗墓诅咒、四川南充百年清朝僵尸、活了256岁的人……
  • 真的不想说

    真的不想说

    李非梦挣扎一生,探寻着世上是否有仙。在此过程中渐渐发现自己的经历与很多年前的梦境如出一辙,就在他越来越迷茫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时,万古前的种种辛秘浮出水面。他深陷其中,卷入了一个又一个更大的阴谋。此时,他赫然发现自己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骗天之局。这个世界中的一切更与一面神奇的铜镜有关,而手持铜镜的他又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人生如梦本沉沦,千秋一醒需静悟。
  • 守护甜心之凤凰的梦

    守护甜心之凤凰的梦

    亚梦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不想再背叛,需要强大!凤凰的帮助,她接受了,姐妹的温情,她很喜欢,但,她,已经永远。。。。。。没有了。。。。。。情感。。。。。。除了对亲人。
  • 童心撞地球之小王子

    童心撞地球之小王子

    在未来的地球生病了以后,太阳强烈的高温进入没有保护伞的地球上让所有生物慢慢消失进入灭绝的时代,水资源已经没有了人类只剩下眼泪,人类把地球变成鸟不拉屎的地方。火山爆发把人类制造的一切高科技的摩天大楼给夷为平地。人类只好制造诺亚方舟离开地球去其他星球开发。难道地球就这样毁灭了,这个美丽的地球都去哪儿了?还有这么一家人他们坚持到地球毁灭的哪一天,他们没有上诺亚方舟,他们让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进入地球没有消失的二十一世纪去寻找能拯救地球正能量或者人类的眼泪让未来生病的地球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