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84500000021

第21章 饕餮(1)

唐朝有这样的习俗:在婚娶之日,新妇入门后第一个拜的,不是列祖列宗,而是猪栏和灶台;新郎不用拜,但须用三升粟,填满舂米的器具臼。跪拜一定真心诚意,臼一定填得实实在在,他们就这样郑重其事地,在组成家庭的第一天,为有充足可口的饮食而祈祷。唐人完全明白,美食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彼时,还没人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那一套,基督徒们制定的“七宗罪”亦还未流行于中土。唐人还不知道,“七宗罪”

排列顺序有很多种,但不管哪种排序,饕餮都是排名很靠前的重罪。不过,知晓了“七宗罪”又如何?唐人大概只会嗤之以鼻:

放弃享受,才是最大的罪过。

1.金卮琼斝

描写美食的唐诗,大多采取这样的写法:避而不谈美食本身的口感,反将食物与器皿的搭配描写得美轮美奂,譬如“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譬如“饔子左右挥霜刀,鲙飞金盘白雪高”。以诗艺来论,这种写法颇有技巧,诗人什么都不说,读者的大脑自会完成最难的部分——将菜肴的味道幻想至最好;从现实来讲,将美食盛于美器,得到愉悦的就不止是口腹而已。

酷爱生活的唐人,任何享受都不会错过,他们倾心搜罗、打造各色食器,满足舌头的同时也满足眼睛。“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半展龙须席,轻斟玛瑙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金樽、玉盘、玛瑙杯、夜光杯,还有木碗、瓷碟等,唐人的食案上光怪陆离。不过,若是整理一个唐人最爱食器排行榜,TOP1一定是金银器。

唐高宗想立武则天为后,长孙无忌竭力反对,高宗秘密遣人给长孙无忌送去金器银器各一车,外加绫锦十车,目的是“以悦其意”。盐铁转运使王播想升官,向唐敬宗进献3400只银碗,唐敬宗龙颜大悦,立即加封其为太原郡公。前者是皇上想讨好大臣,后者是大臣想讨好皇上,而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都是金银器。

这些选择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在唐人心中,金银器就是至宝。

将金银具作食器可以延年益寿,这个说法在古代大为流行。

大概是因为金银历经数百年仍然坚固而闪亮,古人觉着用金银食器来用餐,可以吸取金银中的不朽。据老一辈人说,北京同仁堂从前用一口大锅煎药,锅里添加的药材不断变化,但不论熬制什《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么药,锅底的两根金条永远不变,用意应是与古人一致。

因为原材料稀缺、制作工艺落后,金银食器在唐朝之前其实十分罕见。直到唐朝,经济与工艺同时爆发,唐时贵族的餐桌上才得以镀上一片金灿白莹的光芒。

为让餐桌风光无限好,唐朝政府特特召集优秀匠人,设立了金银作坊院。《酉阳杂俎》里还记载了唐时判断金属矿藏的方法,很是稀奇:“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这种在今天看来可谓荒谬的方法,至少证明了一点:

唐人不再局限于寻找暴露在地面的矿藏,他们开始根据植物等线索,探索地底的宝藏。寻宝的手段进步了,原材料自然就多了。

爽朗的唐人才不会规定匠人们惜取金银,匠人们要做的,只是将自己的技艺与想象力转化成各种艺术品,无数原材料任他们挥洒。

有了这般豪气干云的后盾,唐朝的金银器,打造得比同时代的其他任何器物都来得精美。

当时的金银食器有多少华丽式样,从唐玄宗赏赐安禄山的金银器名单便可见一斑:金平脱犀头匙著、金银平脱隔馄饨盘、金大脑盘、银平脱破觚、八斗金渡银酒瓮、银瓶平脱掏魁织锦筐、银旅篱、银平脱食台盘……光从名目来看,又是“犀头”又是“金镀银”,成品定是精致灿烂。

读此名单,竟有些伤感:唐玄宗一定宠极了安禄山,才为他挑了这么些巧件儿;在为安禄山建宅邸之时,唐玄宗不还下过“但穷壮丽,不限财力”的敕令么?后来安氏叛乱,踏破河山,作为一个因自负而陷入昏聩的帝王,他罪有应得。但当安禄山锋利的矛头指向他乱蓬蓬的白发,他只不过是一个溺爱晚辈的七十岁老人,这一切过于残忍。

回到正题上来,唐时的金银器究竟精致到什么程度呢?精致到其他材料的器皿,也忍不住效仿金银器的造型式样。唐人就这样,用他们手中的一切材质,玉石玛瑙玻璃诸如此类,不断复制他们那个时代最美的形状。

金银器美则美矣,价格不菲,平民对其只能作望洋叹。而价廉物美的瓷器,才是那个时代最风靡的餐具。唐时所谓的“南青北白”,是指当时流行的两种瓷器,南方流行青瓷,北方流行白瓷。

南方的青瓷,如陆龟蒙所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釉色青朗;北方的白瓷,如杜甫所写“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贵在盈白。南方草木葳蕤、山青水碧,工匠们随手扯一把山色与湖光,溶在釉里,便有了“夺得千峰翠色”的青瓷;北方民族多信萨满教,以白为尊,而《礼记》又说“天子配白玉”,白玉乃玉中最珍贵者,用瓷器仿白玉,便有了“胜霜雪”的白瓷。

后宫女眷围坐在一起品茗听乐,方桌上的茶釜、女子手中的茶盏均非常精美。

觥筹交错,人声鼎沸,红烛高照,金盘银盏,唐时的宴会大多热闹非凡。饮至微醺,在震耳的乐声中抬眼,觑见案上滑润的青白瓷器,心会突然软下来吧?在有唐一代的浓墨重彩、轰轰烈烈中,瓷器是唐人最深邃的温柔。

瓷器的诞生,使我蓦然联想到哥特式教堂的发展历程。基督徒想将教堂建得高一点再高一点,让教堂的顶尖,触到天堂的边缘,于是飞扶壁等建筑技术突飞猛进。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基督徒说教堂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取代灰黑墙体的彩色玻璃窗。

国人偏爱美丽的玉,为模仿这种温润的色泽与质感,就发明了瓷器。想搜集山水之色,便烧制出了青瓷。都是这样,因为对某种美好的向往,制造出更多别的美好。谁说能量守恒,有生就有灭?

美就不会死亡,它不断繁衍生长。

除了自己制造,唐人还从异域引进了大量的食器,他们迷恋,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酒场面。彼时是分食制,一人一桌,菜品亦是各吃各的,不能分享。

异域食器不对称、带棱、多曲的造型。甚至于唐人自己制碗,亦仿照异域风格,在圆滑的碗壁特地加上一条横棱。从汉开始,到唐之前,几乎所有的朝代,最爱的形状都是浑圆对称。也许,唐人热衷异域食器是因着喜新厌旧;但我猜测,更大的原因,是唐人在那些有棱有角曲折多变的造型中,找到了唐人特有的坚毅与风骨。

由汉及唐,对异域事物的热爱从贵族阶层发展到全民上下。

我不由得想起美国汉学家谢弗先生的一句话,他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说:“虽然说只是在八世纪时才是胡服、胡食、胡乐特别流行的时期,但实际上是整个唐代都没有从崇尚外来物品的社会风气中解脱出来。”

“解脱”一词用得蹊跷,谢弗先生对唐时“崇洋媚外”的风潮似乎有所鄙夷。但是,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的一段话,已经回答了“解脱”一说:“大抵一个朝代,每当国内混乱、统治动摇的时候,对内越是惴惴不得自保,对于外来文化越是顽固地排斥拒绝,不敢有所触发……因为唐代的中国文化已经发展到昌盛成熟的阶段,任何外域文化传入中国,都没有可能消溶唐文化,而只能作为一种新养料注入唐文化的整体内。外域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封建文化已然衰老没落,相反,是因为它正在高度繁荣,具有充分的吸收力和消化力。”

此画描绘的是唐代十八学士夜宴的典故。唐人好热闹,十多人聚餐算是小规模,唐时宴会动辄数十上百人。

2.宴欢群情

你知道唐代饮食史上最大的一次革命是什么吗?答案是:唐代的家具出现了重大变化。

别说“风马牛不相及”,且听我慢慢道来:在唐之前,家具往往造得矮小,古人席地而坐,一人盘踞一个低矮的小食案,一人享用一份饭菜,类似今天的西餐。进入唐代,新式家具高桌大椅出现,一群人围聚一桌共享佳肴有了现实条件。高桌大椅帮助唐人实现了从分食制到会食制的飞跃,吃饭不再是一件各顾各的事,而是一件共同享受和娱乐的事。像哥伦布发现美洲一般,唐人发现了隐藏在生活中的新乐趣,他们为之雀跃不已。有唐一代宴会之盛,在中国上下五千年里首屈一指。

用膳时,美食愉悦食客们的舌头,美器愉悦食客们的视网膜,唐墓壁画《宴饮图》。这幅画证明,唐人确实从分食制过渡到了会食制。众人围聚一桌,桌上的大菜人人都可夹上一筷。

唐代还是有一定数量的人采取分食制,会食制的彻底普及是在宋代完成的。

而各式各样的宴会,愉悦了食客们的全部感官。

唐代的宴会,美酒佳肴只是基本配备,席间还有各式文艺表演。光是宴舞一项,种类就多如牛毛,且风格各异,满足不同客人的个性化需求:霓裳羽衣舞,“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媚态百生;破阵舞,“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铿锵健逸;字舞,“舞成仓颉字,灯作法王轮”,用变幻的队列来表现文字,趣味十足……除了歌舞,还有上竿、走索、相扑、掷丸剑等惊险表演,相声、小品等搞笑把戏,简直就是中世纪的“春晚”。对于先贤们的话,唐人最赞同的大概就是“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了,这种宴会的参加人数动辄数百上千,打个庸俗的比方,宴会成了欢乐的海洋。

“春晚”式的宴会,大多是在室内举行。活泼好动如唐人,怎肯一味窝在室内办宴席?当然得追着风光走,好风光在哪里,宴席就设到哪里去,给宴席一个阔达华丽的背景。

每至春日,男人们呼朋唤友,骑马往来搜寻于花树之间,碰见令人惊艳的花圃,即时下马饮酒作乐,这马就叫做“看花马”;女人们则是成群结队地到郊外漫步,偶遇名贵花草,纷纷将红裙解下,挂在竹竿上联结成宴帷,就地设宴,这宴就叫做“裙幄宴”。

无论是“看花马”还是“裙幄宴”,都有点圈地运动的意思,誓将最好的风光据为己有,霸道又可爱。尤其是女人们,没有别的武器,就用红裙占领名花。想来只有唐朝那样激奋人心的时代,才孕育得出这般大有英雄气概的女人。

山珍海味,玉液琼浆,丝竹乱耳,红袖添香,这是寻常宴会的光景,看多了,也腻。要解腻,需要更多创意。而热爱生活的唐人,最不缺的就是对生活的创意。

同类推荐
  • 新诗话语

    新诗话语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的最新成果,书中除了征引大量的名人名言名诗名译之外,始终渗透了作者自己对于诗歌和诗歌话语的独特理解。
  • 爱人,我写1778个故事来陪你

    爱人,我写1778个故事来陪你

    妻子患上了恶性肿瘤,被宣告只有一年的生命。当作家的丈夫,除了想办法让妻子多开心,做不了别的。他想,至少每天为她写一篇能让她心情开朗起来的故事……从第一篇《围棋》开始,他每天写一篇,直到《最终篇》,总共写了1778篇,也令他的妻子奇迹般地活了五年之久。本书精选了伴随作家夫妇岁月记忆的其中52篇,还收录了在妻子与病魔斗争的五年间那些感人至深的写作内幕。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本书将李渔这两部著作编在一起,据国家图书馆藏康熙翼圣堂本与雍正八年芥子园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康熙翼圣堂本,作了认真校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本子,可供研究者使用;对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校勘者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可作研究生、大学生、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演艺人员以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之良好读物。书末所附(《笠翁对韵》,是训练写诗、填词、作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通俗读物,广泛流传,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里面充满丰富的典故和各种文化知识,经过注释,一般读者易于理解。
热门推荐
  • 多情小姐无情剑

    多情小姐无情剑

    楼兰宝藏再现,掀起江湖纷争无数,传说被刻画在一件楼兰古物里。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振远镖局接到护送楼兰遗失古物到往皇都,中途遭遇劫镖,无一人生还,第二天,振远镖局半夜也无故失火,大火整整烧了一夜,秋风城全城陷入恐慌,发动全名积极救火,才得以保住秋风城。振远镖局遭灭门之灾,成为江湖一时热议话题,但无从得知是谁下此毒手,楼兰遗物再次消失。振远镖局总镖头叶振远的独生女儿叶禅雪逃得一命,由江湖第一剑林逸潇护送到当时极为神秘的云雾山庄加以保护。只道是前世今生,命中注定,上一辈的纠葛让这一辈偿还,秋风城离云雾山庄千沟万壑,路途遥远。两颗孤寂的心灵碰触,一路随行一路羁绊,此时的心境和当初是否一样?
  • 天妖符师

    天妖符师

    符师会有什么?逆天改命?春色符?还是用符箓封印高手修为,让其被普通人暴打?什么,这还不够爽?好吧,那么伟大的九甲紫符师凌岸枫,开始在武者多如毛,妖兽排成海的东紫大陆,炼制出各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超强符箓!
  •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temus Ward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temus W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怪公寓

    妖怪公寓

    楚连山觉的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从小是孤儿也就罢了,只怪自己命不好。修为低也就罢了,只怪自己太懒。大学没毕业了没毕业证也就罢了,只怪自己不是富二代。可是死皮赖脸低声下气强取豪夺好不容易找了个公寓管理员的工作。这公寓里住的还全是tm的——妖怪!这是人过得生活么。看着满公寓的妖怪,楚连山只能悲催的谄笑着一张脸。“猴哥,求你了,以后把人车刮了你就直接跑吧,我是没钱给你赔了。”“狐狸……额,苏小姐最近写文木有思路啊,这个,你可以多看看国产穿越苦情戏……额,这怎么能是抄袭呢,只能说有效率的借鉴,借鉴。”“喂,新来的,虎哥晚上请你吃饭,你记住一定得去,知道不,不去弄死你。啊,不是我弄死你,是虎哥弄死你。”……《妖怪公寓》,一个猥琐男人和一群妖怪的故事。
  • 论小白勾搭大神的正确方法

    论小白勾搭大神的正确方法

    天了噜,我们的沈没人竟然被声色诱惑,进圈了!!趴趴君:大神大神,我就要追上你了哟└(^O^)┘男神:小笨蛋,你真慢。这是一个小白为了男神进圈,谁知男神竟守株待兔,最终被吃干抹净不留渣的甜蜜故事。ps:本人对网配圈也不甚了解,所有不对之处,望指出(鞠躬拜谢)
  • 最后的耍赖

    最后的耍赖

    离开你后,我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风景,想给你带点礼物,想来想去,只有我最适合你,最终决定将我带给你。你还接受吗?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将美好的向往当做自己真实的未来,例如白头偕老。狂风暴雨办不到的事,原来能被和风细雨浸个透你终究还是放开了我的手我想回来,你还要我吗?别闹了。最后的赖皮,可以吗
  • 盘龙混沌变

    盘龙混沌变

    一路杀伐,征战天下;破万年铁律,立万世功绩。孱弱少年被迫离家,鬼门关徘徊,血染半边天。他不是为了荣耀,不是为了功名,只为当日那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
  • 末日:倒计时

    末日:倒计时

    什么比死亡更可怕?也许是看着破灭一点一点逼近,却无能为力。滴答,滴答,那是毁灭之日倒数计时的声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尾涩年

    青尾涩年

    不小心,被青春的尾巴猛抽了一鞭。回过头,剩一地拾不起的青涩年华,喜是喜,悲是悲,唯爱恨不再分明。一眼万年,卓晓霓注定掉进尚子木潜心编织的蜜语和情爱陷阱中;相识整整12年,卓晓霓视穆涟为知己、姐妹,事事追随她、陪伴她,不料相貌乖巧、心思灵敏的穆涟一直感叹“既生瑜,何生亮”,暗暗与卓晓霓较劲,不管是学习,还是初恋上。可是,纵使不入尚子木法眼的穆涟精心设局,也被尚子木识破,并反被他利用,成功擒获卓晓霓……孩子死了?还是根本就没有?尚子木到死都没搞清楚过。4年后,站在尚子木的墓碑前,卓晓霓的万般恨意皆无:活着,好好地活着,才是最大的胜利。
  • 逆天纪元

    逆天纪元

    修道路、逆天行、披荆斩棘……修道之路,不是云淡风轻;也不是与世无争;更非骑鹤逍遥!修道之路,乃是一条布满荆棘、充满艰辛、坚定信念、勇往无前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不但要与人争夺,更要与地争、天争、与世界争夺!所以说,修道之路,是一条逆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