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84500000014

第14章 梅妆(2)

不过我想,求福相也好,掩伤痕也罢,那一开头的原因,唐朝的女子们早已记不得,也不在意。她们只是嫌胭脂还不够红,眉黛还不够浓。她们只是想用花钿在脸孔之上,建立一个王国,那里有蝴蝶、瀑布、诗,以及最壮丽绵长的春天。

5.额黄染

额黄,是唐时一种将前额涂黄的妆容方式。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传播迅疾,寺庙云集,佛像林立。善男信女常侍佛前,渐渐地,不但喜欢上了佛像的慈眉善目,也喜欢上了佛像的金黄。模仿佛像,于是诞生了额黄。

先理云鬓,再描黛眉,继而涂额如金,回眸一笑,美丽而安详。

设想此景,顿时觉得胡适先生的“惧内”之言不再是笑话,年轻妇人真真成了“活菩萨”。

唐朝的额黄是从南北朝的额黄继承过来,继承了色调,却未继承风格:南北朝的女子涂额黄,采取的是“约黄”的手法,即是在前额仅涂上一半黄色,再以清水推开黄色,向另一半肌肤缓慢过渡,整个额头呈晕染之状,如北周庾信诗“额角细黄轻安”,娇媚,但是不失含蓄;唐朝的女子涂额黄,采取的却是“平涂”

的手法,将额头全部涂黄,没有深浅变化,没有浓淡过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每一寸,都是最明亮的黄,如唐朝裴虔馀诗“满额鹅黄金缕衣”,灿烂,绝对不留余地。——这倒像极了唐朝女子的性格,即使手里的素材只是月亮般的色彩,那也要做出一个太阳来。

那么,涂抹在额上的黄粉,究竟是什么呢?王建的《宫词》说“闷来无处可思量,旋下金阶旋忆床。收得山丹红蕊粉,镜前洗却麝香黄”,王涯的《宫词》又说“内里松香满殿开,四行阶下暖氤氲。春深欲取黄金粉,绕树宫娥着绛裙”,但无论是“麝香黄”

还是“黄金粉”,都语焉不详。宋代还有人说那黄粉是狼粪,初次看到此揣测,忍俊不禁:这般瑰丽的妆容方式,至少得“麝香黄”、“黄金粉”来配,竟然说“额黄”是狼粪,恶意昭彰。

其实除了涂抹,唐时还有一种妆额黄的方式,就是用金黄色的材料剪裁出花朵飞鸟星星月亮,粘满整个额头。——多么豪迈的手法,任额间星星疾驰、百鸟飞翔,将天堂顶在头颅之上;或晚年的胡适对惧内有如下总结:“太太年轻时是活菩萨,怎好不怕?中年时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其实这番著名的议论并非胡适先生的原创,而是唐中宗朝御史大夫裴谈的名言,历代惧内“理论”无过于此。

宋代徐霆《黑鞑事略》谓额黄所用的黄粉是狼粪,不过此说已为王国维驳斥。

者,就像温庭筠写的那样,“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把宽阔的额当作小小的山头,上面挤挤挨挨,铺满温暖的夕阳。

6.妆靥浓

用朱砂,或是胭脂,轻点双颊酒窝处,这就是妆靥,唐代女子极爱的一种妆饰。白居易“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写妆靥形俏,李贺“月分蛾黛破,花合靥朱融”写妆靥色媚。

传说妆靥源自汉朝(或汉朝稍前)。妃嫔们须依次侍奉天子,但有的妃嫔遇到月事不能侍奉,羞于讲出缘由,便在嘴角描上红点,女史见到之后自会做出合理安排。渐渐地,红点的实际功用消失了,艺术价值倒是被女人们充分挖掘,加以继承,发展成为妆靥。

亦有传说妆靥源自三国东吴。孙权的儿子孙和饮酒之后醉舞如意,不巧击中了爱妃邓夫人的面颊。太医赶来诊治,说必须要白獭髓混合玉与琥珀的碎屑制成的药膏,才能治愈邓夫人的伤口。

孙和立即斥百金配制药膏。用药之后,伤口果然痊愈,不料药膏之中琥珀太多,在邓夫人的脸颊留下了朱砂大小的红点。但这红点非但没有折损邓夫人的丰采,反衬得她更加温莹。孙和愈发宠爱邓夫人,引得众女纷纷效仿,皆在脸颊妆上红点,以期获得孙和的青睐。

总觉得这样的模仿很凄凉:为一个人,学一种姿态,学一种语调,甚至学一种伤痕。也许学会所有、耗尽认真,那人依然视我为赝品,撇撇嘴角,抛下一句“愚蠢”。

此事在《拾遗记》、《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中均有记载,细节略有差异,故事大致相同。

敦煌壁画中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女子嘴角的圆点,就是妆靥。妆靥一开始只妆在唇边,唐女为使妆容更加秾丽,渐渐将妆靥缀满脸庞,真个是“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不过,凡事到了唐代女子的手里,即刻变得轰轰烈烈。妆靥一开始只是中规中矩的小红点,盛唐之后各色图案不断涌现,晨星、杏桃、铜钱,唐女酒窝里的“物什”越来越多。

东吴女子琢磨的是孙和的心思:朱砂轻点,娇俏可爱,符合男性眼光。如卢仝所写那样,“我有娇靥待君笑,我有娇蛾待君扫”,娇靥待的是君。而唐代女子满足的是自己的欲望:夸张的妆靥图案早已颠覆传统对女性的审美要求,但是谁在乎?你欣赏,固然好;不欣赏,也没关系。她们只想着用各式各样的美好装满酒窝,能装多少,尽量装多少,点燃笑容,也点燃生活。

7.勾斜红

斜红妆,又名“晓霞妆”,乃是唐代女子在面颊两侧、鬓眉之间,用胭脂或红色颜料,精心勾勒两道弯曲的痕迹,模仿即将消散的朝霞。用眉黛记录山色,用脸庞留住霞光,唐代女子的手笔总是磅礴。相形之下,男人们对斜红的描写,诸如“一抹浓红傍靥斜,妆成不语独攀花”,“夏衫短袖交斜红,艳歌笑斗新芙蓉”此类,反倒有些软塌塌。

张泌《妆楼记》中这段离奇的故事,据说正是斜红妆的由来:

薛夜来是魏文帝曹丕宠爱的妃子。某日入夜,魏文帝在灯下咏诗,书案前立着水晶屏风。夜来靠近书案之时,没留意到几近透明的水晶屏风,一下撞在屏风上,脸颊留下伤痕。但那伤痕竟然像极了即将消散的朝霞,明艳不可方物。宫人们被这形似朝霞的伤痕所震撼,便用胭脂在脸颊上模仿。

与花钿、妆靥的故事一样,斜红的故事也无从考证真假。不过,即便只是附会之说,我也相当欣赏古人这种态度:给每件事物一个传奇,让平凡的变得美丽,让美丽的更加美丽,让石头也成为天上的一颗星。

斜红的画法不止一种,唐代女子有时将斜红勾勒得形似新月,有时,则将斜红描画成伤口的形象。为了让“伤口”显得逼真,许多女性甚至用胭脂在两弯斜红的下部,晕染出斑斑血迹。唐代女子似乎对血痕情有独钟,长庆年间还曾流行过“血晕妆”,妇人们剔去眉毛,用红紫色的颜料在眼眶上下涂抹出大块血迹,远观之下,如鲜血欲滴。

有人将唐代女子对血痕妆饰的爱好视为心理变态的表现,理由是“正常人不可能喜欢伤疤”。某些人甚至分析得出了长长的病历,也许再给点时间,他们就要列出具体治疗方案了。唐代还流行过一种“北苑妆”,这种妆容的最大特色就是用金缕垂饰于面部,如果按照某些人的逻辑,这该是拜金主义的病征了。

其实,从泪妆、三白妆到斜红妆,再到血晕妆、北苑妆,唐代女子从来不乏惊世骇俗的妆容、翻天覆地的创新。血痕或金缕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唐代女子个个不肯泯然于众。这样那样的妆饰手段,她们要的不过是让自己特别一点,再特别一点。

在那个女性难以与男性一样建功立业的遥远时代,毋宁将花样百出的妆容视为女性特殊的进取心。

8.点绛唇

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此乃晚唐时期的口脂种类,光是瞧瞧这些精巧名目,联想方干“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韦庄“也有绛唇歌白雪,更怜红袖夺金觥”这样的诗句,就不难揣度出唐朝女子的唇上风情。

点唇是唐代女子妆容的最后环节,亦是面部妆容最靓丽的部分。为让嘴唇如花似玉,唐代女子做足工夫:首先用铅华覆盖整个嘴唇,换句话说,就是消灭嘴唇原本的形状。接着再用口脂重新勾勒自己喜欢的唇形,因为原先的形状已被“掩埋”,所以想勾勒成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

而唐人不论男女,最爱的形状,仍是樱桃小口。

白居易便是樱桃小口的忠实拥趸,“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此类赞美在他的诗集中俯拾皆是。但是,爱归爱,点樱唇的技巧唐人却没做总结,这个遗憾由明末的李渔做了弥补:“至于点唇之法,又与匀面相反,一点即成,始类樱桃之体;若陆续增添,二三其手,即有长短宽窄之痕,是为成串樱桃,非一粒也。”点樱唇要一气呵成,若修改再三,樱唇就不是一粒樱桃,而是一串樱桃的形状了。初读此段,哑然失笑,李渔的情趣不仅体现在他对事物的良好品位,亦体现在他的幽默感。

唇妆的要点除了唇形,还有唇色。唐代口脂色泽极多,女子们怎肯打扮得千篇一律,一人一个心头好,所以唐代唇妆既有“朱唇一点桃花殷”般的柔婉,也有“乌膏注唇唇似泥”式的妖异。

无论是桃花殷还是乌膏,唐代口脂色泽之浓艳,今人也为之绝倒。

至于口脂的制作工艺,古时口脂多以朱砂混合动物油脂制成,但清人伍瑞隆在《胭脂纪事》中给出了不一样的制法:

某次宴游,伍瑞隆请来歌姬数人。歌姬们个个浓妆艳抹,其中,有一位歌姬的口脂特别俏丽,即使在姹紫嫣红中也格外耀眼。伍公子十分惊异,即向这位歌姬请教制作口脂的方法。歌姬保密特严,避而不答,伍公子只好作罢。然后就像武侠小说中的经典桥段,伍公子在酒酣散步的过程中,竟无意拾得了极品口脂的制作秘笈:

“欲制胭脂,则先斫取桃枝煎水,遍洒屋两楹,又折桃枝寸许数千条,围插墙阴。禁鸡犬勿使鸣吠,贡一杯紫琉璃于神前,礼拜之。

又以桃叶自然汁刮其唇,少出血,乃将汾水置鼎内,远者则用并华水随便点以紫色花,别沸汤温之,长跪以待,稍瞑目则化为胭脂矣。然后入绵什袭藏之,其色如天半朝霞。”

又是禁鸡犬又是贡紫琉璃,又是长跪又是瞑目,这不像是制作工艺,倒像是宗教仪式。接下来,纪事中还当真出现了胭脂神。

故事荒谬,不过想想也是,如果没有神助,人间哪能炼得如此绝。此画印证了唐女多么热爱胭脂,女子们将脸颊染红不说,连眼睑与耳朵也一并涂成鲜红。众女眉间的花钿各有风姿,与眉黛相映,愈发显得华美。

色?而若真有神,神最愿意掌管的,大概不是兴亡成败,也就是那点温软的胭脂色。

比起谗臣与诗人,女子才是一个时代最称职的歌颂者。妆奁一开一合,纤手一抬一捻,便将这个世纪最好的风光,车水马龙、晚山初雪、清酒及烟火,都浓缩在脸庞。看着唐女华美的花钿额黄,有时我甚至会不顾理智地相信,那个时代,没有人不幸福。

五代女子的妆容与晚唐接近,但和盛唐相比,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光景。晚唐五代崇尚清丽委婉,盛唐崇尚浓艳丰满。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同类推荐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唐宋八大家(第二卷)

    唐宋八大家(第二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 半壶闲梦

    半壶闲梦

    要分四张:第1章散落记忆;第2章诗情画意;第3章随遇而安;第4章闲来说道。
热门推荐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末日游龙

    末日游龙

    绝望缠住手脚,胜利者在放肆的狂笑。荣耀踏过尸骸冷笑,胜利来的刚好,破晓已看得到……江哲拼了命的学习,大学毕业却连个工作都找不到,在城市到处漂泊尽显无奈。一次意外将他送到了末日后的地球……一个不再熟悉的世界……“这是哪?打怪升级掉装备?这……这是网游?”“不!我要回家……”
  • 守护甜心之守护你一生一世

    守护甜心之守护你一生一世

    几斗’亚梦,我愿意守候你一生一世,你愿意吗‘。亚梦’我愿意‘
  • 金明灭

    金明灭

    先灭后金!再灭大明!一个历史小白的传奇人生。农民起义军眼中的“疯魔”,文人领袖刘宗周笔下的“乱臣”,民族英雄史可法口中的“国贼”;背插着三面如此不堪的旗帜,一个画着民族主义脸谱的小生,在历史的闹剧中粉墨登场了。
  • TFBOYS恋上日本千雪三千金

    TFBOYS恋上日本千雪三千金

    日本三大千金,去到中国重庆!遇见tfboys!展开了奇妙的故事!
  • 风凌奈萧思

    风凌奈萧思

    萧阅对乔考思说:“这一秒,你还喜欢我吗?如果喜欢,我萧阅,绝对不会再放过你!”乔考思在初中时期喜欢上同班同学林奈,林奈也对乔考思有好感。但她却将爱深埋心里,他对自己的感觉保持怀疑。高中毕业后,但她决定一切重新开始时,他再次出现在她眼前,但他却变成了萧阅。他们能拾起错过的幸福吗?
  • 如有来世许你一生

    如有来世许你一生

    大二的源流晓君一个期待爱情降临的女生。当在七夕遇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时,以为这就是属于自己的爱情,可是天意弄人…………当一觉醒来发现到一个陌生的世界时,源流晓君遇到了他-----上官辰月,谁知爱情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源流晓君再遇挫折,谁是谁的谁,谁在等着谁,爱变成累赘,情变得很惭愧,最后谁又忘了谁。若真的有来世,我定许你的一生,让我们不离不弃直至天荒地老。
  • 重生之富在深山

    重生之富在深山

    大元有明君,因而太平百年。老熊岭有熊,因而凶名在外。陆家…有女,因而…鸡飞狗跳!老爹书呆,大哥愚孝,二哥莽夫,三哥腹黑,初来乍到的陆小米欲哭无泪…人家穿越非富即贵,偏偏她就艰苦到吃饭都吃不饱?陆小米表示不服!谁说家住深山不能发家致富,谁说穷山恶水只能出刁民?看她左手大棒,右手美食,带领全家奔小康!不过,这位公子,你要在我家养一辈子伤吗?那伙食费怎么算!以身相许?你真是想得太美了!
  • 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上)

    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上)

    中学时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在这个阶段,尽早懂得人生道理,是中学生日后取得成功的前提,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给青少年最深刻的人生启示,它将改变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使青少年终生受益,在花季中成长,在雨季里成熟,懵懂青春总会亮出一些桀骜不驯的姿态。
  • sunshine只因半分柔情

    sunshine只因半分柔情

    阮夕惦;阳光落幕时,被夕阳渲染的云彩,在他人眼里是一片美景,在我眼里那片云彩成了你的轮廓。为你改名,我却不敢说出口。顾袭尘;我花花公子一个,女人,我当他们为玩物,可是,唯独你,我守候。你的眼只流连于他身,不曾注意在你身后的我。路幕;那日,我只看到你的影子。我负你,以终身守候你的影子为债。应温存:因为你,我慢慢有了温度。不在是个只有自己的活人,可你,只把我当做妹妹。景岸然:世上没有人可以在我心里,只有自己高傲看望这拥有万家灯火的世界。这是异界,拥有两种世界。一场游戏,一场爱恋。一次回首,面庞滴泪。希望大家可以看下